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提升城市化水平,优化产业结构是襄阳市发展的重点方向。促进城市化进程和优化产业结构休戚相关,通过线性回归分析、三大产业结构偏离度和相关数据分析分别研究户籍制度改革与城市化的关系、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以及县域产业结构对襄阳市总产业结构的影响三大方面。研究结论为:2011~2017年襄阳市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减少幅度小于产业增加值比重减少幅度,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增加幅度小于产业增加值比重增加幅度。2017年三大产业结构偏离度分别为-0.093、-0.551、0.755,产业结构偏离度较大。2015年户籍制度改革实施后城镇化率的增长幅度均在1%左右,涨幅不明显。襄阳市三县产业结构占总产业结构约为17%,占比较大,且产业结构较为优良。通过促进三县产业结构优化,加大三县产业产值在总产业产值中的比重从而推进整体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咖啡是世界的三大饮料之一,发展咖啡产业可开发利用江城县自然资源,创新生物资源产业,可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调整全县产业结构,建立区域性支柱产业,增加经济收入,农民通过参与开发管理,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通过认真分析江城县的咖啡生产现状,发展潜力及存在的问题,为江城县"十三五"期间咖啡产业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咖啡是世界的三大饮料之一,发展咖啡产业可开发利用江城县自然资源,创新生物资源产业,可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调整全县产业结构,建立区域性支柱产业,增加经济收入。农民通过参与开发管理,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通过分析江城县的咖啡生产现状、发展潜力及存在的问题,为江城县“十二五”期间咖啡产业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三峡库区是指受三峡工程淹没影响的地区,它主要涉及到鄂西的4个市(县)和重庆市的22个区(县、市).针对三峡库区尤其是其腹地产业空心化日益严重的问题,本文以重庆万州区为例,从经济总体水平、产业结构、支柱产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经济效益低下、剩余劳动力和就业压力,分析了万州区产业空心化的现状;从三峡工程长时期论证、移民政策、资金投入、市场环境、人才素质、人地矛盾、生态安全方面,剖析了产业空心化的成因;提出了科学规划,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发展环境,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建立长效的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运用GIS技术和偏离度法对2000、2009年贵阳市十个县(区)产业结构空间演化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贵阳市产业结构空间演化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针对当前贵阳市产业结构空间演化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构建网络化产业空间关联体系、强化产业空间协调布局、增加研发力度鼓励自主创新、引导劳动力产业间合理配置四条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10年来新疆三大产业结构变化的大体走势,并运用洛伦兹曲线及集中化指数对新疆16个地区三大产业的空间布局进行均衡度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1)新疆产业结构不合理,三大产业发展不平衡;(2)产业结构升级缓慢,产业内部结构亟待调整;(3)三大产业空间布局集中化程度均较高,发展不够均衡。新疆16个地区第二产业的洛伦兹曲线上凸程度最大,集中化指数为55.78,其集中化程度最高;其次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集中化指数分别为52.43和51.25。  相似文献   

7.
橡胶产业是耿马县的重要支柱产业,是耿马县植胶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橡胶产业深加工也因此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橡胶产业链单一的今天,为了使橡胶产业长久稳定发展,给当地带去经济效益,考虑如何加强耿马县橡胶产业的深加工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从产品质量、产业结构等方面分析耿马县橡胶产业深加工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橡胶产业是耿马县的重要支柱产业,是耿马县植胶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橡胶产业深加工也因此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橡胶产业链单一的今天,为了使橡胶产业长久稳定发展,给当地带去经济效益,考虑如何加强耿马县橡胶产业的深加工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从产品质量、产业结构等方面分析耿马县橡胶产业深加工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产业结构的变动直接决定各类用途的土地需求量和土地利用结构,同时也导致空间结构的变化。本文采用1995~2005年近11年的数据,运用SPASS软件,对西安市的产业发展与建设用地变化进行了偏相关分析,得出西安市建设用地的发展与第二、三产业有相关性,而与第一产业没有相关性;进而对建设用地与第三产业进行了边际分析,得出在一定时期内西安市建设用地应集约化发展;最后对西安市建设用地与第三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西安鄠邑区葡萄产业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安市鄠邑区(原称户县)有着悠久的葡萄栽培历史,这里四季冷暖干湿分明,光、热、水资源丰富,又有适宜的土壤条件,是葡萄生产的优生区。随着葡萄种植面积的扩大和产量的增加,西安市鄠邑区葡萄产业化程度也逐步提高,但仍存在很多制约葡萄产业发展的问题。基于此,分析鄠邑区葡萄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鄠邑区葡萄产业发展的新路径,旨在为鄠邑区今后发展葡萄产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旅游目的地形象测量的方法,并以西安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方法]运用非结构化和结构化方法设计调查问卷,运用SPSS软件进行评价分析西安市旅游形象的感知特征与存在问题。[结果]西安的旅游形象显著表现为文物历史古迹氛围,以兵马俑、城墙、大雁塔、华清池等为主要载体,总体上呈积极性。旅游传播、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交通、旅游服务等方面对西安旅游形象的塑造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结论]游客对旅游资源评价高于景区评价,表明西安的旅游资源虽具有较高知名度,但缺乏形成强有力的核心竞争力和完整的旅游产业链,需要采取正确的营销策略以提高旅游者对西安的熟悉度,西安旅游景区的发展须要关注旅游者需求变化,注重新的旅游产品和项目开发,增强游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康愿愿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930-11933
从地理标志的概念出发,以六安市茶类农产品资源为例,研究其地理标志保护现状、茶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本市实际对六安如何实施好茶叶地理标志保护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馨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53-355
结合西安市农业标准化工作现状,分析了推广农业标准化工作中的制约因素。针对制约因素,提出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加强农业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健全符合西安实际的农业标准化体系,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政府的监管力度和建立监测体系,加大农业标准化的宣传力度和提高相关人员的标准化意识,以及提高相关机构的检测能力等对策。  相似文献   

14.
张雁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721-12722,12760
述了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陕西商洛商州区城乡规划建设现状,基于SWOT法分析了城乡规划建设环境.结果表明:商州区城乡规划建设拥有诸多机遇和优势,也面临着一定的劣势和不足.政府应借助机遇和优势,创建西安后花园,发展特色产业,努力提高城镇化率;同时,政府也要认真审视自身劣势,努力变劣势为优势,战胜威胁,积极打造精品山水城市.  相似文献   

15.
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作为一种非木质林产品,对产区农民增收、农村致富具有重要意义.以浙江省临安市和淳安县以及安徽省宁国市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分析了山核桃产业发展过程及动因.结果表明:山核桃产业发展经历了1988年以前、1989-2002年和2003年以后等3个阶段,山核桃产业发展的动因突出表现在政策、技术、市场和组织等4个方面.同时,分析了山核桃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山核桃产业发展进行了展望,表现在:①生态化经营模式和技术的推广,可有效促进山核桃可持续经营;②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品牌化战略的实施,可大力推进山核桃产业链的延伸;③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可显著提升山核桃产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6.
李琰  哈奔  李红霞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1,(9):1252-1255,1259
[目的]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西安现代农业物流产业的发展对策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以事实分析和相关数据为支撑探究现代农业物流产业发展的各种影响因素,同时以尽可能丰富准确的数据资料为基础,建立第三方物流与西安农业经济协同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且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西安农业生产总值、物流需求和物流供给都呈不断增长趋势;仅通过提高农业物流需求的政策来降低农业物流成本的做法是不理想的;加大对农业物流的投入可以降低物流成本,促进经济水平的提高;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大对自身的投资,可以降低物流成本,促进经济的发展。[结论]为加快经济结构的步伐调整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根据2004~2013年西安市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及人口相关数据,通过计算耕地压力指数对西安市粮食安全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研究该时段西安市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的变化情况及成因。结果表明,当粮食自给率为85%时,2004~2013年西安市耕地压力指数均大于1,表现出明显的波动式增长趋势,主要原因是人均粮食消费量的增大及粮作比和耕地面积的减小。  相似文献   

18.
麻益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6):2559-2561
基于养生(养老)产业的发展前景和丽水市建设长三角"养生福地"的实践探索,以丽水市"农家乐"为例,分析"农家乐"在养生(养老)产业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及面临的问题,从产业融合的视野提出"农家乐"发展在理念设计在顶层、保障条件在政府、布局策略重资源、目标考核重养生、提升内涵是根本等方面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西安市热岛效应的反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海军  李喜凤  王瑾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450-5451,5469
[目的]对西安市热岛效应进行反演。[方法]利用不同时相美国Landsat-7的ETM+和TM卫星数据,分析了不同时相西安市城市热岛效应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并提出适合西安市的热岛效应防治措施。[结果]西安城市热岛现象十分明显,城区的地面温度明显高于周边郊区的温度,形成岛屿状的高温区域,界线清晰可辨。随着城市的扩建,西安市城市热岛效应范围也逐渐增大,主要表现为南北向的扩大。另外蓝田区的热岛效应越来越突出,应引起重视。建议通过提高城市绿化、合理规划城市建筑、减少人为热的排放量、预防和治理大气污染等措施,有效防治西安市热岛效应。[结论]该研究为西安市热岛效应的防治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基于普洱市的2007~2010年的千户调查数据,分析了普洱市种植烟叶与种植粮食的比较效益以及普洱市种烟户与非种烟户的收入支出情况。结果表明,普洱市农户种植烟叶相对粮食作物具有比较优势,能改善农户的经济状况。针对普洱新烟区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对云南省烟草行业开发普洱市优质卷烟原料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