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具备良好环境保护意识的土地整治规划能够促进区域内农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土地整治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一系列影响,提出了基于环境保护的土地整治规划评价体系及完善对策等措施,使土地整治工作得到合理规划。  相似文献   

2.
随着环境污染不断加剧,大水面鱼病频发,经济损失惨重。本文对水质环境恶化诱发湖库养殖大面积暴发鱼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水资源保护的综合治理策略,即采取生物修复技术对水环境进行整治、补救、恢复是有效防治大水面鱼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防治农用污泥对土壤、农作物、地面水、地下水的污染,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在农田中施用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城市下水沉淀池的污泥、某些有机物生产厂的下水污泥以及江、河、湖、库、塘、沟、渠的沉淀底泥。  相似文献   

4.
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前我国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总体状况较好,但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污染,分析其污染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点源污染的排放,农田种植业、养殖业等引起的面源污染以及相关管理措施欠完善.根据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污染现状及危害,结合国内外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对策,综述了常用保护措施,为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周珊 《甘肃农业》2004,(8):69-69
由于环境保护建设的相对滞后及对水资源保护的认识不足 ,使小东江的水污染已成为刻不容缓且急需解决的问题。从这一现状出发 ,对小东江的水质和污染状况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 ,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和环境保护措施的滞后 ,该河流水质呈下降趋势 ,其主要污染源为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为此提出 :要进行在枯水期实施引清水冲污、淡化水质污染 ,改善小东江水质 ,并实施河道整治 ,以改善小东江水环境 ,美化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6.
花亭湖是太湖县人民的母亲湖,是全县乃至怀宁、宿松、望江等县人民的饮用水水源地,采取有效环境保护的措施,真正保护好花亭湖湖水,对于保障人们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该文主要介绍了花亭湖风景区环境保护的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新疆石河子市地表水主要河流、湖库以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的情况,对主要河流、湖库、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按照一定的监测频次对环境质量考核的主要指标开展监测,各监测指标的监测方法按照环境监测的国标方法进行,监测结果显示:石河子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较好,玛纳斯河2个监测断面的水质属Ⅱ类水质,蘑菇湖水库水质类别属劣Ⅴ类,大泉沟水库水质类别属Ⅳ类,夹河子水库水质类别属Ⅲ类,城市集中式饮用水属Ⅱ类。  相似文献   

8.
陆敬山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874-6875
在充分认识邢台市土地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土地生态环境保护与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研究以2015年高宝邵伯湖整个湖区的水质、底质监测数据为基础,对水质调查状况进行了调查与评价,结果表明:高宝邵伯湖的渔业生态环境状况总体良好,底质监测指标全部达标;但湖内部分水体受到有机污染,并出现富营养化。因此,必须加强对高宝邵伯湖水域环境保护与渔业管理工作,并对治理工作进行整理总结,为将来高宝邵伯湖水质的治理改善工作提供重要的基本资料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做好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和推动经济加速发展的实际需要 ,按照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精神 ,根据我国具体情况 ,国家环保总局提出了我国环境与发展领域应采取的十条对策和措施 ,现摘编如下 ,以飨读者。①实施持续发展战略 ,在考核各项经济工作和干部政绩时 ,不但要看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 ,而且要考核社会和环境效益 ;②采取有效措施 ,防治工业污染。要广泛开展创造“清洁文明工厂”和“环保先进企业”活动 ,建立现代工业新文明 ;③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认真治理城市“四害”。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是治理烟尘污染、城市污水实行清污分流、…  相似文献   

11.
人工湖水环境分析及其污染控制措施(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寻找解决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的有效措施。[方法]在综述城市景观水体特点和防治现状的基础上,以西安市某高校校区人工湖为例,对比分析了修远湖和明远湖景观水体污染现状,并提出控制水体水质富营养化污染的治理及修复措施。[结果]修远湖与明远湖景观水体水质TN、TP、Chl-a、NH3-N、CODMn等指标均严重超标,水体呈现重度富营养化状态。大气降水及其产生的径流所携带的N、P营养盐,以及人类活动产生的生活垃圾是人工湖的主要外源污染源,人工湖的底泥污染物释放是导致水体水质变差的内源污染源。[结论]该研究提出了控制人工湖水体污染的措施,为人工湖的建设、运行管理以及人工湖水环境维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水产养殖污染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自然  陈立婧  王武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467-6468,6621
水产养殖与湖泊污染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认识并利用此关系,对于渔业和湖泊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径流污染和内源释放是造成湖泊污染的主要原因,养殖污染源于残饵、代谢物和水产药物的排放。以南漪湖、滆湖、阳澄湖、淀山湖等湖泊为例,说明过度的养殖规模,落后的养殖技术,残饵、代谢物、药物的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进而限制水产养殖的发展;合理的养殖规模、布局和结构,先进的养殖技术能减轻对湖泊环境的压力。协调水产养殖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发展生态渔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湖泊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苏南地区湖泊特点及开发利用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湖泊的生态环境特点、功能定位和区位条件等将湖泊分为保护性开发湖泊和完全保护型湖泊2类,提出不同类型湖泊的开发利用措施与具体保护方案,探索健康湖泊的发展方向,对促进湖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双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微囊藻属是淡水湖泊常见的水华优势蓝藻藻种,也是洪泽湖夏秋季节常见的优势蓝藻,所引发的水华会使湖水变混浊,透明度下降;藻类腐败产生难闻的腥臭味,释放微囊藻毒素,影响水质安全。依据2011—2016年洪泽湖11个监测站点的监测资料,分析了洪泽湖微囊藻属组成及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洪泽湖共检出微囊藻属4种,其中惠氏微囊藻、铜绿微囊藻出现频率较高且优势度较大,种群密度在夏秋季节明显高于冬春季节点;在空间分布上,成子湖区域、蒋坝等闸湾区域明显高于其他区域。最后提出了洪泽湖微囊藻属不同演替模式、不同分布规律全湖泊预警应急措施,为保障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质及饮用水安全、防控湖泊水华发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刘德坤  齐述华 《农林科学实验》2013,(22):206-206,213
悬浮泥沙浓度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估算其泥沙浓度及获得其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信息对于保护与管理湖泊生态系统是有利的。该研究以鄱阳湖区域为例,利用MODIS。感影像,并结合反演模型对鄱阳湖区域的悬浮泥沙浓度进行反演。结果显示:2010年鄱阳湖悬浮泥沙浓度呈明显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6.
"低污染水"这一概念被提出后,即在洱海、星云湖、抚仙湖和太湖等湖泊的水污染防治中得以应用。近年来,关于低污染水的内涵不断得到丰富。本文综述了低污染水的定义与类型、发展脉络、在水体保护中的定位、处理技术和回用等。最后针对低污染水的特点对其处理技术和管理体系等进行了展望,为今后对低污染水的深入研究与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17.
揣小明  陈小锋  杨柳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307-16310
[目的]制定湖泊总磷基准与控制标准。[方法]采用概率统计与Carlson模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并以呼伦湖、太湖、滇池为例,制定湖泊营养物总磷(TP)基准与控制标准的参考值。[结果]呼伦湖、太湖和滇池水体中营养盐的含量一直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呼伦湖属于自然主导型富营养化湖泊,其他2个湖泊属于人为主导型富营养化湖泊。对于3个湖泊水体中TP基准与控制标准的参考值,呼伦湖分别为0.08和0.20 mg/L,太湖分别为0.03和0.06 mg/L,滇池分别为0.06和0.15 mg/L。[结论]制定的3个湖泊营养物总磷的基准和控制标准值为湖泊富营养化控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安庆沿江湖泊及长江安庆段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的生态风险,采集了安庆沿江湖泊及长江安庆段沉积物样品共58个,分析了Cu、Zn、Pb和Cd共4种重金属分布特征,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Hakanson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水体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差异较大,市区湖泊群内各重金属含量普遍高于周边生态湖泊和长江安庆段;与区域对应的沉积物重金属背景值比较,市区湖泊群中各类重金属普遍高于背景值,而其他水体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则与背景值相近,表明市区工业生产及生活等人类活动对湖泊沉积物重金属含量有较大影响。地累积指数污染评价表明安庆市区湖泊群受到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尤其是Cd污染达到了中度污染程度。总的看来,所有安庆沿江湖泊及长江安庆段沉积物中各重金属污染的程度依次为CdPbZnCu。生态风险评价表明市区湖泊群和菜子湖处于中等生态危害状态,其他水体均处于低生态风险状态,各水体潜在生态危害顺序依次为市区湖泊群、菜子湖、长江安庆段、嬉子湖、石门湖、白荡湖;研究区域沉积物中的重金属生态风险以Cd为主。  相似文献   

19.
Based on the sample data on the concentrations of nutrient elements and heavy metals in the sediment collected from Baiyangdian Lake (BL) in June 2004, the pollution level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N, P, organic matter (OM), and the heavy metals Cu, Zn, Cd and Pb in water body sediment were analyzed. The pollution trends and current loads between BL and Taihu Lake (TL) were compared using relevant data from BL obtained in 1982 and 1994 and from TL in 1988 and 2000. The findings showed an ever-increasing trend of pollution year by year both in the sediment of BL and TL, although N and P pollution was somehow controlled at the end of the 1990s. The pollution situation in the BL area indicated that the downriver regions were more seriously polluted than the upriver regions, and the most heavily polluted sites were the outlet of the Fuhe River, the original wastewater reservoir of Tanghe River, and the densely populated Chunshui and Wangjiazhai villages. For the TL, the northern lakeside regions were found to be more seriously polluted than the southern regions, although the center of the lake was still relatively pollution free. The most heavily polluted spots were Wuli Lake, Meiliang Bay near Changzhou, Wuxi and other neighboring cities. While the Cd pollution in BL was greater than that in TL, there were not many differences in the average loads of Cu, Zn and Pb.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lternative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different pollution levels in these two lakes.  相似文献   

20.
选取了渭河宝鸡段典型人工景观湖泊金渭湖、金陵湖及人民公园湖3个不同类型的湖泊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湖泊水体在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3个不同时段中的TOC含量,进而结合湖泊周围客观环境及水样采集时空差异等因素,分析了影响水体TOC含量的可能来源与影响因素,以期为TOC测定湖泊水体污染状况研究提供参考,进而为采取有效的控制点、面污染源头,改善湖区周围客观生态环境等措施提供更为广泛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