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0 毫秒
1.
[目的]研究水杨酸处理对加工番茄贮藏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新疆加工番茄为试材,对其进行浓度为0.1、0.3、0.5 g/L SA溶液(清水为对照)浸果实20 min的涂膜处理,置于室温(20~25℃)下进行贮藏,研究SA对加工番茄贮藏期中失重率、硬度、腐烂率、可溶性固形物、Vc和番茄红素含量的影响。[结果]用SA处理过的加工番茄与对照(清水)相比,0.5 g/L的处理能够明显降低果实的失重率和腐烂率,延缓果实硬度的下降,较好地抑制Vc的氧化,保持番茄红素含量的效果最佳,较好地保持了番茄果实的外观品质及营养品质。[结论]用SA涂膜处理采摘后的番茄,能有效地提高番茄的贮藏品质,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水杨酸对番茄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番茄为试材, 采用浓度0.1 g/L、 0.3 g/L、 0.5 g/L、 1 g/L水杨酸(SA)溶液浸泡20 min, 在室温(10~12 ℃)下贮藏25 d, 研究SA处理对果实贮藏期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与清水处理(对照)相比, 0.5 g/L处理明显降低了果实的失重率和腐烂率, 增加了果实贮藏后期可滴定酸和Vc含量, 保持果实较好的硬度, 提高了番茄果实贮藏期品质; 0.1 g/L、 0.3 g/L和1 g/L 处理虽降低了果实贮藏期间的腐烂率, 维持了蛋白质的含量, 但阻止其它生理指标下降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以番茄为试材,采用浓度0.1 g/L、0.3 g/L、0.5 g/L、1 g/L水杨酸(SA)溶液浸泡20 min,在室温(10~12℃)下贮藏25 d,研究SA处理对果实贮藏期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水处理(对照)相比,0.5 g/L处理明显降低了果实的失重率和腐烂率,增加了果实贮藏后期可滴定酸和Vc含量,保持果实较好的硬度,提高了番茄果实贮藏期品质;0.1 g/L、0.3 g/L和1 g/L处理虽降低了果实贮藏期间的腐烂率,维持了蛋白质的含量,但阻止其它生理指标下降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枇杷的采后贮藏和运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五星"枇杷为试材,用浓度为0.1、0.3、0.5 g/L水杨酸(SA)溶液浸泡枇杷果实20 min后进行冷藏,研究SA处理对枇杷果实冷藏期品质的影响。[结果]与清水处理(对照)相比,0.1 g/L SA处理可明显抑制枇杷果实的腐烂,降低失重率,维持较高的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和Vc的含量,从而提高枇杷果实贮藏期品质、延长贮藏期;而0.3、0.5 g/L SA处理能增加枇杷果肉冷藏期的硬度,但对其他生理指标的影响不明显。[结论]该研究对研究枇杷的保鲜贮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水杨酸(SA)溶液对冷藏期枇杷膜脂过氧化及衰老的影响。[方法]以"大五星"枇杷果实为试材,分别用0.1、0.30、.5 g/L的水杨酸(SA)溶液和清水(CK)浸果20 min,果实风干后在4~8℃下贮藏20 d,每隔5 d取样测定果实中丙二醛(MDA)含量及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贮藏20 d后,0.1、0.30、.5 g/L SA处理的枇杷果实MDA含量分别增加了31.30%、38.26%、49.57%,均低于CK(53.04%)。SA处理后,枇杷果实SOD活性的下降幅度小于CK,CAT活性的下降速度低于CK,POD活性低于CK,其中,0.1 g/L SA处理的效果最好。[结论]0.1 g/L SA处理可明显提高冷藏期枇杷果实的SOD和CAT活性,抑制POD活性上升,降低MDA含量,延缓果实衰老。  相似文献   

6.
以10年生台农芒果树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采前喷施不同浓度(0.3、0.5、1.0、2.0、3.0g/L)赤霉素(GA)对采后芒果贮藏品质和采后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相比,几种浓度的GA处理都能够延缓叶绿素的降解和类胡萝卜素及花青素积累,其中2.0g/L处理效果最显著;GA处理能够延缓果实病害发生,与对照相比,贮藏30d,0.5g/L处理可降低病情指数19.44%,处理间差异显著;GA处理能够延缓总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的变化;减少维生素C(Vc)的损失;保持果实较高的硬度及可滴定酸(TA)含量;GA处理能抑制丙二醛(MDA)的积累,以2.0g/L处理效果最好,贮藏36d,CK、0.3、0.5、1.0、2.0、3.0g/L处理果实的MDA含量分别为45.454、40.103、37.884、34.462、27.045、39.174nmol/g,处理间差异显著。综合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2.0g/LGA处理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研究外源水杨酸对蓝莓果实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方法]以云南澄江地区主栽的"夏普蓝"蓝莓为实验材料,用浓度分别为0.5、1.0和1.5 mmol/L的水杨酸溶液进行处理,测定其感官品质、果实硬度、可溶性蛋白质、丙二醛(MDA)、总酚及相关抗氧化酶活性,探讨其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结果]0.5 mmol/L...  相似文献   

8.
施用K、B肥对杨梅果实品质及贮藏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杨梅果实采收和贮藏品质,以“荸荠”种杨梅为材料,在发育期施用不同水平的K、B肥组合,评价施肥对杨梅果实采收和贮藏品质以及贮藏期主要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果实内的矿物质元素N、P、K、B含量以处理组合B2K1(6.0 g B/L+1.0 kg K/株)最高,Zn含量以处理组合B2K2(6.0 g B/L+1.0 kg K/株)最高。处理B2K1果实单果重量、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可溶性糖含量(WSS)及Vc含量最高,而可滴定酸含量最低。果实内矿质元素N、P、K、B、Zn含量与果实的单果重量、WSS、TSS、Vc等含量成正相关关系。在贮藏期,杨梅果实品质指标除TSS以外,其他品质指标含量都以处理B2K1下降最少;杨梅果实内POD、SOD、CAT酶活性均以处理B2K1最高;MDA含量以处理B2K2最低、处理B2K1次之 。综合各种因素,以处理组合B2K1果实采收和贮藏期品质最佳,贮藏性能最优,处理组合B2K2次之。该结果可为高品质杨梅产业化生产施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壳聚糖涂膜对番茄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壳聚糖对番茄果实藏期品质的影响,旨在为番茄果实采后贮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番茄为试材,采用浓度0.5%、1.0%、1.5%、2.0%壳聚糖(CTS)溶液浸泡1 min,在室温(10~15℃)下贮藏20 d,每5 d测定1次各项生理指标。[结果]结果表明:与清水处理相比,浓度1.0%和1.5%CTS处理明显降低果实的失重率和腐烂率,延缓果实贮藏后期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的降低,增加Vc的含量。[结论]适合的CTS浓度可以保持果实较好的硬度,提高番茄果实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10.
水杨酸处理对苹果梨采后黑斑病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苹果梨采后经水杨酸(SA)处理后24 h,损伤接种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在常温(17±2 ℃)贮藏10 d,或经低温(2±1 ℃)贮藏27 d后再在常温(17±2 ℃)贮藏10 d,测定病斑面积。结果表明,0.5 g/L和1.0 g/LSA处理抑制了病斑扩展。低温贮藏能显著提高SA的抑制效果。此外,SA能保持常温贮藏苹果梨的果实硬度,但降低了TSS含量,对总酸含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闫峰  常丽新  刘鑫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905-6906,6909
研究了4℃低温贮存条件下,柠檬酸处理、柠檬酸与Vc协同处理对野菜小叶藜品质的影响。[目的]为了研究小叶藜经柠檬酸处理和柠檬酸与Vc协同处理后的低温贮存品质变化。[方法]设对照、柠檬酸处理和柠檬酸与Vc协同处理3种处理,4℃低温贮存,测定贮存02、、46、8、d时小叶藜的总酸性物质、Vc、可溶性蛋白质(SP)、可溶性总糖(TSS)、叶绿素、类胡萝卜素、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比较了3种处理对野菜小叶藜低温贮存品质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在低温贮存条件下,柠檬酸处理能有效阻止小叶藜SP、TSS的损失,但不能阻止叶绿素、Vc的损失;柠檬酸与Vc协同处理能有效阻止Vc、SP的损失,但不能阻止TSS、叶绿素的损失。这两种处理均能有效阻止类胡萝卜素的降解,具有抑制亚硝酸盐积累的作用。[结论]该研究为小叶藜的合理贮存与保鲜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乐山古老荔枝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技术资料。[方法]测定酸荔枝和白荔枝两种乐山古荔枝果实的品质及营养成分,并与引进品种大红袍比较。[结果]酸荔枝和白荔枝都属于小果型,果实近圆形,暗红色,比大红袍成熟略早。酸荔枝和白荔枝的单果重都与大红袍差异显著,可食率分别与大红袍差异极显著和显著。酸荔枝的Vc和可溶性总糖含量都高于白荔枝和大红袍,分别达31.13 mg/100 g、19.91%。2种古荔枝的可溶性蛋白和有机酸含量与大红袍差异不显著。[结论]乐山酸荔枝和白荔枝的可溶性总糖和Vc含量丰富,是很有价值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3.
不同浓度硒对水培生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敏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7):2930-2931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硒对水培生菜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研究含硒0.050、.10、0.50、1.002、.004、.00 mg/L的营养液对水培生菜品质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硒浓度为0.050、.10、0.50、1.002、.004、.00 mg/L的处理的生菜硝酸盐含量分别降低了32%6、7%、90%、106%、42%、33%,Vc含量分别提高了15%、35%、52%3、4%、21%、7%,还原糖含量分别提高了40%、60%9、0%、71%、51%、17%,叶绿素含量分别提高了14%2、2%、48%、15%、11%、7%。1.00 mg/L硒浓度处理的生菜硝酸盐含量最低,0.50 mg/L硒浓度处理的生菜Vc、还原糖、叶绿素的含量最高。[结论]低浓度硒(≤0.50 mg/L)提高了生菜的品质,而高浓度硒(≥0.50 mg/L)抑制了生菜的生长并降低了生菜的品质。  相似文献   

14.
王大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472-10473
[目的]为研究绿斑病的病害机理积累资料和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20年生的伏令夏橙树为试材,研究绿斑病藻寄生后不同感病程度的伏令夏橙果实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当果实感病程度为40%和80%时,与健果相比,果皮的亮度、红色值、黄色值显著下降;果皮的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果皮的类胡萝卜素含量、花青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叶绿素比值和花青素/叶绿素比值显著减少,果皮呈青黄色。当果实感病程度为5%、40%和80%时,感病果实的单果重略低于健果,其果形指数差异不显著。当果实感病程度达80%时,与健果相比,感病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显著降低;其固酸比差异显著。[结论]绿斑病对伏令夏橙的果实大小和果形无明显影响,但对伏令夏橙果实的色泽、外观和内在品质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不同贮藏温度对贡柑采后生理和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低温和冰温在贡柑果实成熟中的生理作用。[方法]以7年生德庆贡柑果树为试验材料,研究3种贮藏温度对贡柑采后生理和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采后德庆贡柑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果实呼吸作用呈现不同的变化方式,常温(14~24℃)条件下呼吸强度与环境温度高低有关;低温([4±1)℃]和冰温([-1±0.5)℃]条件下诱导产生呼吸高峰,且与乙烯释放量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贡柑果实不同温度条件下贮藏25 d,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从11%下降至近10%,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可滴定酸含量由0.045 g/L下降至0.032~0.038 g/L间,处理间差异显著。[结论]低温条件下德庆贡柑果实品质保持较好,常温条件下果实出现异味,冰温条件下果实出现结冰沙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