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仔猪黄白痢是由大肠某些菌引起的,引起腹泻的大肠杆菌有三种,一是肠毒源性大肠杆菌,它能产生耐热或不耐热肠毒素,刺激小肠粘膜上皮细胞,使肠液分泌量大增,出现霍乱样的腹泻症状.  相似文献   

2.
仔猪黄白痢是由大肠某些菌引起的,引起腹泻的大肠杆菌有三种,一是肠毒源性大肠杆菌,它能产生耐热或不耐热肠毒素,刺激小肠粘膜上皮细胞,使肠液分泌量大增,出现霍乱样的腹泻症状。二是肠道致病型大肠杆菌,致病因子不详,  相似文献   

3.
猪大肠杆菌病包括仔猪黄痢、仔猪白痢、猪水肿病.肠毒素是造成幼畜腹泻的主要因素,常引起仔猪黄痢、仔猪白痢.致水肿毒素和神经毒索可引起仔猪水肿病.  相似文献   

4.
仔猪腹泻(非湿热、消化不良、肠道寄生虫型)、黄白痢是仔猪断奶前后最易发生的疾病。目前,对黄白痢的病因专家们众说不一,而治疗的药物名目繁多,有的使用后有疗效,有的则无疗效;有的在同一窝仔猪中,用同一种药,用同一剂量,一部分仔猪有疗效,而另一部分仔猪却无疗效;有的药物开始使用有疗效,但到后期则无疗效。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野猪研究所对仔猪腹泻、黄白痢采用“三步法”的用药方案,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对仔猪腹泻或黄白痢始发期的用药首先,要做好仔猪腹泻、黄白痢的预防。可用基因工程疫苗K88、K99在母猪临产前40和20d各注…  相似文献   

5.
赵艳平  王勇飞 《广东饲料》2010,19(10):45-46
<正>仔猪黄白痢是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的合称,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在肠道内产生毒素所引起的仔猪哺乳期常见的肠道传染性疾病。黄痢主要发生于3日龄左右的乳猪,以腹泻、排黄色液状粪便为特  相似文献   

6.
仔猪黄白痢又称新生仔猪腹泻.是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的合称.均为埃希氏大肠杆菌在肠道内产生毒素所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目前。已分离的仔猪黄痢、白痢的血清型很多。各血清型疫苗之间有效的交叉保护性差.这给该病防治造成一定难度:加之仔猪黄白痢发病率高.死亡率也较高,是严重危害仔猪生长的一大疾病。因此。仔猪黄白痢的综合防治是直接影响仔猪生产效益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仔猪黄白痢又称新生猪腹泻,是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的合称,都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在肠道内产生毒素所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目前,已分离的仔猪黄痢、白痢的血清型众多,各血清型疫苗之间有效的交叉保护性差,这给本病防治造成一定难度。加之仔猪黄白痢发病率高,死亡率也较高,是严重  相似文献   

8.
规模化猪场仔猪黄白痢大肠杆菌的药敏区系调查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仔猪黄痢、仔猪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仔猪的一种疫病。其病原菌主要为肠产毒性大肠杆菌( ETEC) ,每年在死亡的幼猪中约有 5 0 %与 ETEC有关[1] 。王红宁等[2 ] 1 995— 1 999年在四川等地规模化猪场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 ,仔猪黄、白痢的发病率可达 2 0 %~ 60 % ,如果仔猪黄、白痢与其它猪病混合感染 ,其死亡率可达 60 %以上。随着养猪业向规模化发展 ,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腹泻有明显上升趋势 ,仔猪死亡率增高 ,存活率降低 ,断奶窝重降低 ,严重制约了养猪业的发展。大肠杆菌用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 ,且因盲目用药使用药成本增高。…  相似文献   

9.
仔猪腹泻是养猪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腹泻的原因比较复杂,大多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环境卫生差等因素引起。笔者认为目前仔猪的腹泻疾病包括以下几种:仔猪黄痢、仔猪白痢、仔猪红痢、仔猪副伤寒、传染性肠胃炎、猪痢疾、猪轮状病毒。(一)仔猪黄痢和白痢1.流行特点。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疾病。仔猪黄痢主要发生在1周龄内的哺乳仔猪,以1~3日龄仔猪多见,潜伏期一般24小时左右,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仔猪白痢是7~30日龄仔猪的多发病,随着日龄的  相似文献   

10.
致病性大肠杆菌能产生一种或多种肠毒素,称为毒素型大肠杆菌(ETEC)。ETEC是导致人畜腹泻的主要致病菌,借助于所产生的菌毛抗原黏附于动物小肠粘膜定居并产生作用于肠壁的外毒素称为肠毒素。主要有两类肠毒素:一类是不耐热性肠毒素,即热敏感性肠毒素(LT);另一类是耐热性肠毒素,即热稳定性肠毒素(ST)。仔猪的黄、白痢,牦牛的腹泻症及人的旅游者腹泻病通常是由毒素型  相似文献   

11.
仔猪黄痢也称速发型大肠杆菌病,一般在生后7日龄内发病,最快有在出生后12小时发病者.仔猪白痢也称迟发型大肠杆菌病,一般在10-21日龄发病.引起此两种病的病原微生物同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常出现较高的死亡率(仔猪黄痢)和容易形成僵猪(仔猪黄痢和白痢). 1病原特点 大肠杆菌是存在于胃肠道内的一大类革兰氏阴性杆菌的统称.部分可以产生一种或几种肠毒素,成为病原.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复杂,但大致可分为致仔猪腹泻型大肠杆菌和致猪水肿病型大肠杆菌.致腹泻型大肠杆菌首先黏附于小肠壁上,然后释放毒素,造成小肠不仅不能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反而大量分泌水和盐,从而产生腹泻.  相似文献   

12.
强力痢舒清注射液是一种什么药? 强力痢舒清注射液是一种复方广谱抗菌药,系由国内外著名兽医、兽药专家历经数年研制而成,具有广谱、高效、无毒、无残留、无耐药等特点.强力痢舒清注射液主要用于防治:仔猪黄痢、白痢、雏鸡白痢、禽霍乱及畜禽综合性肠炎腹泻等.对支原体肺炎、仔猪水肿病、畜禽伤寒等有较佳治疗效果.用法与用量:肌肉注射.  相似文献   

13.
<正>仔猪黄白痢是一种由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1周龄内的仔猪黄痢发病率较高,死亡率可达100%,病猪表现腹泻、脱水、虚弱、病程短等症状。白痢在仔猪出生一周至一个月内发病率较高,发病时,病猪表现腹泻、肠炎等,最终导致仔猪发育不良甚至死亡,其发病率通常为30%左右,死亡率约为10%。因此,仔猪黄白痢的病程较短、死亡率高、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已经成为我国养猪业必须面临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仔猪黄白痢是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的合称,是致病性大肠杆菌及其毒素引起的仔猪急性肠道传染病。仔猪黄白痢发病日齢小,仔猪抵抗力低,仔猪黄白痢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流行广泛,规模化猪场几乎都有该病流行,严重影响规模化猪场生产效益。仔猪黄白痢临床上以排黄色或黄白色的液状粪便为特征,比较容易作出临床诊断,但由于大肠杆菌是一种条件性的病原微生物,且血清型较多,通过疫苗免疫一般效果不理想。所以该病已经成为制约养猪业发展的重要疾病之一,作者通过对规模化猪场仔猪黄白痢多年的研究,提出了一套完善的综合防治措施,实践表明采用这套综合防治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规模化养猪场仔猪黄白痢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正>仔猪黄白痢又称新生猪腹泻,是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的合称,都是由大肠杆菌在肠道内产生毒素所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该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也较高,是严重危害仔猪生产的一大疾病。它不仅给养猪业者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还间接影响到病愈猪的生长发育,对养猪业的发展有相  相似文献   

16.
仔猪黄白痢又名早发性大肠杆菌病,国外叫新生仔猪腹泻,是新生仔猪的一种急性、致死率较高的传染病,以腹泻、排黄色黏液状粪便为特征。仔猪白痢又称迟发性大肠杆菌病,是10~30日龄仔猪的一种常发病。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经母体投服中药可否预防仔猪黄、白痢,自拟中草药方剂4个,粗筛获得有效方剂2个;经疗效比对试验,即将方剂加工成粉末添加于曾发生过仔猪黄、白痢的试验组怀孕母猪的饲料中,统计仔猪吮乳后仔猪黄、白痢的发病率等,并与不投药的对照组比较,获得对仔猪黄、白痢的预防效果。结果:对照组仔猪黄、白痢的发病率为18.25%(602/3 299),试验组发病率降到1.11%(52/4 692),防控效果极显著(P<0.01)。初步证明经母体途径投服中药可有效预防仔猪黄、白痢的发生;优选出能有效预防仔猪黄、白痢的健脾止泻方1个。  相似文献   

18.
猪大肠杆菌病是由病原性大肠杆菌进入消化道内,耐过动物机体的抗菌作用,通过定植分泌毒素引起猪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上分为三种:黄痢、白痢、仔猪水肿病。仔猪黄痢是初生仔猪(出生后一星期内)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的疾病。以腹泻、排黄色水状含未消化乳粪便为特征。剖检见肠卡他性炎症和败血症。发病率高、病死率高。仔猪白痢是2-3周龄仔猪常见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以排乳白色糊状粪便为特征。发病率高而死亡率低,一般均可治愈,但是影响仔猪生长发育,易常发、多发。对养猪业危害很大。仔猪水肿病是小猪的一种肠毒血症。特征是发病…  相似文献   

19.
引起仔猪腹泻的疫病主要有:仔猪副伤寒(由沙门氏菌引起)、猪痢疾(由肠道猪密螺旋与肠道内厌氧菌相互作用发病)、猪轮状病毒(PVV)(以冬末春初季节多发)、仔猪白痢(气候骤变、阴雨潮湿,母猪乳汁不足或过稠)、仔猪黄痢(为大肠杆菌引起)、仔猪红痢(由C型魏氏梭菌产生毒素)、猪传染性胃肠炎(TGEV)(对各个年龄段的猪均易感染)、猪流行性腹泻(PEDV)(主发生于冬末春初).  相似文献   

20.
仔猪黄白痢的鉴别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黄白痢又名早发性大肠杆菌病,国外叫新生仔猪腹泻,是新生仔猪的一种急性、致死率较高的传染病,以腹泻、排黄色黏液状粪便为特征.仔猪白痢又称迟发性大肠杆菌病,是10~30日龄仔猪的一种常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