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从一批育成的高代材料中筛选优异小麦品系进入下一步试验。[方法]2011—2012年在扬州进行了39个小麦品系的产量、产量构成、抗性及品质比较试验,筛选出综合表现较优异的品系[结果]品系12、13、33较对照增产显著,抗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较轻;不同品系穗敷间差并不显著,但不同播期的穗数存在极显著差异;千粒重与产量极显著正相关,而与穗数、每穗粒数相关性不显著[结论]品系12、13、33增产显著,抗病性较好,表现突出,品系11、14、18、19、21、31、36综合农艺性状较好,可以进一步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2.
大穗小麦品系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大穗型小麦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以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西农979为对照品种,对参加2009年度陕西省小麦品种预备试验和2010年度小麦区域试验的8个具有高产特征的大穗型小麦新品系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8个新品系除单位面积穗数外,其他农艺性状均明显高于多穗型品种西农979;品系2036、2037、2038、2039和2040产量均高于西农979;在农艺性状中,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重与产量相关性较大,穗粒重和地上部生物量对产量分别产生较大的直接正效应和负效应;可通过协调大穗型小麦各节间长度和合理密植,提高单位面积穗数来弥补大穗小麦分蘖成穗率低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不同播量对面条专用小麦小偃 5 0 3生长发育与产量构成有较显著的影响。分蘖发生和消亡规律、有效成穗数、次生根数、产量在不同播量条件下有较大差异 ;小偃 5 0 3在关中平原种植 ,播量为 10 5 kg/ hm2时 ,群体、个体特征及产量与品质性状的协调性最好  相似文献   

4.
地膜小麦较常规小麦0~10cm地温提高2.25~2.82℃;0~10cm、11~20cm、21~30cm、31~40cm、41~50cm土壤含水量依次比CK提高1.96%、1.34%、2.32%、1.64%和1.04%;穗分化提前3~5d;分蘖质量和数量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冬前、返青和拔节期的增蘖幅度依次为11.5%、30.3%和10.6%;成穗数增加9.7%;扩源增库效果显著,拔节到抽穗期主茎叶面积增加11.5%~30.4%,各器官物质积累量大幅度提高,产量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成穗数增加52.5万/hm2,穗粒数增加4.6粒,每公顷净增产1306.5kg,增产幅度22.6%。  相似文献   

5.
行距对超高产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为了探讨行距对不同超高产小麦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对5个不同类型的超高产小麦品种在相同密度(基本苗225万/hm2)、不同行距条件下的产量及品质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同密度下,不同品种的产量、小穗数、成穗数总的趋势是以16.67cm行距时最高;不同品种要实现最大成穗数所要求的最佳行距不同:周麦16和矮早8以行距16.7cm时最高,温麦6-986和百农9711以行距20cm时最高,偃师4110以行距23.3cm时最高;行距的大小对超高产小麦的蛋白质含量、沉淀值无显著影响。在生产上可以根据不同超高产小麦品种各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贡献不同,通过调整行距、增加成穗数以获得增产。  相似文献   

6.
有关小麦麦芒的研究,已发表过许多文章。有些文章表明,小麦中有芒品系的产量、容重及粒重都较无芒品系高(Suneson等人,1948,1955,1962)。但也有人报道,麦芒与产量之间没有关系或者呈负相关;麦芒上  相似文献   

7.
为给糯小麦品种选育及其品质改良提供参考依据,以扬麦158为对照,测定了20个糯小麦品系的主要农艺性状、蛋白质等籽粒品质性状和淀粉糊化特性。结果表明,19个近几年育成的糯小麦品系的株高等主要农艺性状均较早期育成的品系安农糯1有所改良,ANW1032、ANW10600、ANW10601、ANW10606、ANW610、ANW10612等6个品系的农艺性状和产量已达到对照品种水平。供试糯小麦品系的直链淀粉含量为0.14%~6.95%,蛋白质含量、总淀粉含量和湿面筋含量相对较高,沉降值较低,硬度上均表现为软质小麦。糯小麦品系的峰值时间比对照品种低2.3min以上;20个糯小麦品系中,有5个品系的高峰黏度显著高于对照品种;所有供试糯小麦品系的最后黏度和反弹值均显著低于对照品种;除安农糯1外的19个糯性系的低谷黏度均显著低于对照品种;糯小麦品系具有高稀懈值;糊化温度在糯性系间及其与对照品种间变化不大。综合分析表明,ANW1032、ANW10600、ANW10601、ANW10606、ANW610、ANW10612等6个品系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8.
隆子黑青稞是西藏地方品种,具有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等特点,有很好的推广与开发潜力。为了解栽培中黑青稞不同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设置不同施肥水平田间试验,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计算黑青稞生育期、基本苗、最高茎蘖数、成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株高、穗长与产量的关联度。结果显示:农艺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为成穗数最高茎蘖数穗粒数株高穗长生育期基本苗千粒质量;青稞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大小为成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因此,在黑青稞栽培中要注意对群体的调控,保证较高的田间成穗数是形成高产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9.
膜测小麦应用壮丰安的调控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生育特点、器官建成和产量形成的规律,就膜侧小麦应用壮丰安的调控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壮丰安拌种能有效控制苗期叶片生长,发蘖的形成和根系的发育,有利于增强植株抗旱、耐寒性能,提高越冬保苗率;返青期喷施能显著抑制基部节间的伸长。壮丰安处理一般会引起小麦粒重的下降,拌种处理还会导致成穗数减少,但穗粒数的显著增加可有效平衡二者下降对产量的影响。膜侧小麦用适宜剂量的壮丰安拌种和喷施,一般增产10%-15%。与常规露地小麦相比,膜侧小麦更适宜于应用化控制剂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10.
为给根控肥(Controlled uptake long term ammonium nutrition,CULTAN)在强筋小麦高产优质栽培上的应用提供依据,根据CULTAN的原理与关键配方,以临优145为材料采取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根控肥对强筋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根控肥可显著增加强筋小麦的产量,其中根控肥2(1/3硫铵+2/3尿素+DCD添加剂)的产量较传统肥2(硫铵)和不施肥的对照分别增产713和1513kg/hm^3,增幅14.15%和35.71%;成穗数和穗粒数也有所增加。根控肥也可明显改善强筋小麦的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对照,达极显著水平;面团的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沉淀值明显提高,尤其是硫铵、尿素和DCD添加剂混合物的根控肥效果最为明显。因此在优质强筋小麦生产中,推广使用根控肥,能迟到强筋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1.
播期与密度对冬小麦西农9871籽粒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研究陕西关中地区小麦播期与密度对产量的影响,采用播期与密度最优试验设计,分析了不同播期与密度处理下冬小麦西农9871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特点。结果表明,小麦产量在7 500~9 750 kg·hm-2范围内,适宜的播种期是10月8日至10月20日,播种密度为181万~248万·hm-2。穗值产价、粒值产价、重值产价随着播期的推迟呈现下降的趋势,随着密度的提高而增加。早播情况下低密度分蘖成穗多,但随着播期的推迟分蘖成穗减少,需要加大播种密度,通过提高主茎成穗数来提高小麦产量。粒值产价和重值产价比较大,在成穗数得到保证的前提下,通过增加穗粒数与千粒重能够提高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12.
新消息     
新消息0283CIMMYT高代小麦材料在昆士兰旱地的产量适宜性和生理分析——M.Cooper等人通过对CIMMYT高代小麦材料与昆士兰当地品种的比较研究,发现CIMMYT高代小麦材料在各种环境中较当地品种产量高出15%一20%,并且品系×环境互作为品...  相似文献   

13.
1993-1994年度小麦生长季节在两个地点对新育成的小麦品系(福繁11,福绵2号,福太2号,86-5,晋914435,586,系6)进行了品比试验,对照品种为晋麦2148。结果:两点平均,参试品系产量水平为144.7-204.1kg。福太2号和586比对照减产11.4%和11.7%;86-5比对照增产2.5%,其余4个品系比照增产1.4-4.5%。多数品系有效穗和穗粒数比对照略多或相仿,千粒重有  相似文献   

14.
不同类型小麦品种覆膜后,各主要生育时期生长发育进程发生显著变化,整个生育期持续天数较露地小麦缩短 4~24 d,成穗数增加 62.70~98.25 万/hm 2,穗粒数增加 2.1~4.1 粒,千粒重降低2.0~3.1 g,增产 248.4~1 913.4 kg/hm 2,增产幅度为 4.1% ~40.8% 。成穗数和穗粒数增加是地膜小麦超常增产的主要原因,粒重的高低是决定地膜小麦增产潜力大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以本所大麦高代品系材料及当地主推品系(种)苏啤3号为试验材料,进行饲草利用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盐07212的鲜质量、干质量均居15个品系(种)的首位;同时,饲草产量与籽粒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表明,鲜质量和干质量与籽粒产量、分蘖数、株高、剑叶面积、倒二叶面积、倒三节直径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张睿  李素绵 《麦类作物》1999,19(2):45-48
不同类型小麦品种覆膜后,各主要生育时期生长发育进程发生显著变化,整个生育期持续天数较露地小麦缩短4 ̄24d,成穗数增加62.70 ̄98.25万/hm^2,穗粒数增加2.1 ̄4.1粒,千粒重降低2.0 ̄3.1g,增产248.4 ̄1913.4kg/hm^2,增产幅度为4.1% ̄40.8%。成穗数和穗粒数增加是地膜小麦超常增产的主要原因,粒重的高低是决定地膜小麦增产潜力大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为了明确Wx基因变异与小麦籽粒胚乳的关系,以玉米花粉诱导扬麦10号(角质胚乳品种,非糯小麦)与糯质供体Waxy C杂种F1产生的不同Wx基因变异类型的55个双单倍体系以及以扬麦9号(粉质胚乳品种)与不同糯质供体亲本杂交、回交育成的12个糯小麦品系为材料,研究了Wx基因变异对籽粒胚乳质地的影响,同时测定了12个不同来源的粉质胚乳糯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角质胚乳品种扬麦10号与粉质胚乳糯质供体Waxy C杂交获得的3个糯质品系籽粒角质率分别为26%、38%和74%,非全糯质品系的角质率都在90%以上;粉质胚乳品种扬麦9号与不同糯质供体亲本杂交或回交产生的糯质品系籽粒胚乳都表现为粉质。说明3个Wx基因同时发生变异会导致籽粒角质率降低,而部分Wx基因变异类型之间及其与肌基因正常类型之间胚乳质地无显著差异。12个不同组合的糯小麦品系的平均蛋白质含量为13.79%,显著高于非糯质供体亲本扬麦9号、扬麦12、扬麦16和扬麦158的平均值(12.60%),表明糯质小麦胚乳表现为粉质不是由蛋白质含量低引起的。  相似文献   

18.
河东乌麦的选育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东乌麦属冬性小麦品种,是用硬粒小麦86243为母本,7EB87为父本杂交育成,其长相近似普通小麦,有奇特的功能叶片,颖壳白,籽粒呈黑色,粒质有硬质、软质两级。产量接近对照。该品系营养价值高,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含量高于普通白粒小麦,尤其是赖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含量比白粒小麦品种晋麦21分别高33.33%,31.60%和36.67%,微量元素中的硒、碘、铁比白粒小麦分别高112.8%,78.3%和33.3%,属于优质小麦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19.
以选自10-A/88-1643//川育12号的60个小麦异源(黑麦)重组系为供试材料,对籽粒蛋白南含量进行了检测,并分析了籽粒蛋白南含量与农芤及产量性状的相关性质与程度。结果表明,重组系籽粒蛋白质含量存在着明显的变异,超过高亲川育12号(15.0%)的后代品系占60%。蛋白南含量高达17.0%以上的高蛋白品系占被测品系的13.3%。蛋白南含量仅与株高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穗粒重  相似文献   

20.
河东乌麦属冬性小麦品种,是用硬料小麦86243为母本,7EB87为父本杂交育成,其长相近似普通小麦,有奇特的功能叶片,颖壳白、籽粒呈黑色,粒质有硬质、软质两级。产量接近对照。该品系营养价值高,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含量高于普通白粒小麦,尤其是赖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含量比白粒小麦品种晋麦21分别训33.3%,31.60%和36.67%,微量元素中的硒、碘、铁的比白粒小麦分别高112.8%,7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