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8 毫秒
1.
采用气相色谱法建立了水果中氟吡菌酰胺、肟菌酯及其代谢物肟菌酸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用乙腈匀浆提取,氯化钠和无水硫酸镁盐析后,经N-丙基乙二胺(PSA)分散固相萃取净化,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检测。结果表明:在0.05~1 mg/kg添加水平下,氟吡菌酰胺、肟菌酯及其代谢物肟菌酸的平均回收率为79%~12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7%~16%。氟吡菌酰胺、肟菌酯及其代谢物肟菌酸在不同水果样品中的检出限(LOD)分别为0.01、0.015和0.01 mg/kg,定量限(LOQ)均为0.05 mg/kg。该方法快速、简单和稳定,可以满足水果中氟吡菌酰胺、肟菌酯及其代谢物肟菌酸残留量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2.
顾本康  夏正俊 《植物检疫》1993,7(6):420-421
在30g/LKClO3浓度下,可诱导较多不能还原利用硝酸盐作为氮原生长的营养缺陷型突变体。对棉黄萎病分离菌株的亲和性测定,能正确划分出落叶型和非落叶型菌系。中国的落叶型菌系VD8与美国落叶型菌第T9同可作标准菌系用,经测定,JC1(常熟溪9大队),JC4(常熟徐市15大队),JC5(常熟徐市13大附),SY11(南通三余镇北队),SY12(南通新垦2队)5个分离菌株突变体均能与VD8和T9菌株突变  相似文献   

3.
绿僵菌无纺布菌条制作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接种优良液体种子的基础上,以单位面积的产孢量为指标,筛选了制作多种蛀干害虫的病原——绿僵菌无纺布菌条的最佳营养组合及培养条件。结果表明,最佳营养条件为(g/L):白砂糖20g、黄豆粉40g、蛋白胨6g;琼脂含量对产孢量无显著影响;最佳培养条件为:25℃下,相对湿度(RH)95%,产孢量可达3.6×10^8~3.7×10^8孢子/cm^2。  相似文献   

4.
原产北美的互花米草已经成功入侵许多河口湾和海湾的潮间带。5株镰刀菌分离于上海崇明东滩湿地互花米草根际,初步鉴定分别为异孢镰刀菌(Fusarium heterosporum)、半裸镰刀菌(Fusarium semitectum)、胶孢镰刀菌(Fusarium subglutinans)、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采用幼苗浸渍法研究镰刀菌培养滤液对互花米草和水稻的致萎效果。结果表明,F1菌株对互花米草有较强的致萎作用,对水稻无致萎作用。  相似文献   

5.
角毛壳菌生物防治相关基因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环保的生物防治技术取代传统的化学防治技术已经在植物病害防治领域中达成共识。角毛壳菌(Chaetomium cupreum)属于子囊菌亚门毛壳菌属,是一种有效的生物防治菌,对一些常见的植物病原菌的防治效果好,例如:粉红镰刀菌(Fusarium roseum)、苹果黑星菌(Venturia inequalis)、稻梨孢(Pyricularia oryzae)、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等。  相似文献   

6.
小麦根腐镰刀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1991-1994年对山东省11县市的小麦根腐病标样进行病原分离培养及致病性测定,鉴定出6种镰刀菌,有黄色镰刀菌(Fusarium culmorum(Smith Sacc)、禾谷镰刀苏(F graminearum Schw)、尖孢镰刀苏(F oxysporum Schl)、串珠镰刀苏(F moniliforme Sheld)茄病镰刀苏(F solani(Mart) Sacc)及木贼镰刀菌(F eq  相似文献   

7.
《广西植保》2010,(4):18-18
由浙江龙湾化工有限公司独立承担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农药创制工程”中“创制农药龙克菌(噻菌铜)的产业化开发”(项目编号2006BAE01A04—09)于2008年11月19日在杭州通过专家验收。与会专家听取了工作总结、技术总结和验收自评估报告,审阅了有关技术资料,会前现场考察了生产装置,经过认真讨论,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相似文献   

8.
噻菌铜(龙克菌)被列入“绿色化工技术专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浙江省科技厅“浙科发计(2008)340号”文件通知,浙江龙湾化工有限公司的《创制新农药噻菌铜(龙克菌)的产业化开发》被浙江省科技厅列为“重大科技专项(优先主题)工业项目——绿色化工技术专项目”,项目编号为2008C11134,财政资助方式为“事先立项、事后补助”,项目实施期限为两年,预计2009年底进行验收。本项目预计总投资950万元。这是温州市和龙湾区唯一列入省级绿色化工技术的专项。  相似文献   

9.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鉴定印度腥黑穗病菌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吴新华  王良华 《植物检疫》1998,12(3):129-131
用一对专化于印度腥黑穗病菌的引物T117M1(5'-TCCCCTTG-GATCAGAACGTA-3')和T117M2(5'-AGAAGTCTAACTCCCCCCTCT-3')可特异地扩增印度腥黑穗病菌产生一段825bp的产物,而稻粒黑粉病菌则不能被扩增。实验还表明,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灵敏度可达到100个未萌发的冬孢子,这为进口粮印度腥黑穗病菌的检疫提供了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0.
山东棉花黄萎菌致病力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选用山东省有代表性的棉黄萎菌16个菌株(系)各配制成一定浓度的孢子悬浮液,于棉苗2~3叶期蘸根接种,观察发病的反应型。结果表明:各菌株致病力强弱差异明显,可分为致病力强的Ⅰ型(即与落叶型相似)、致病力中等的Ⅱ型和致病力弱的Ⅲ型,并发现山东省有落叶型菌系存在。  相似文献   

11.
噻菌铜(龙克菌)是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农药研究所和浙江龙湾化工有限公司独家发明研制的防治细菌病害的理想药剂,属于国内外首创,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产品和国家重点新产品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2.
经过3年多的各种试验和资料准备,浙江龙湾化工有限公司自主创制的国家发明专利新品种90%噻菌铜原药和20%噻菌铜悬浮剂(龙克菌),通过了农业部第八届四次全国农药正式登记评审委员会的技术审查和专家评审,已于2008年12月29日获得农药正式登记,其中90%噻菌铜原药正式登记证号为PD20086025,20%噻菌铜悬浮剂(龙克菌)正式登记证号为PD20086024。  相似文献   

13.
初步研究了土壤中丙硫菌唑及代谢物硫酮菌唑的残留分析方法及其在北京和安徽两地土壤中的消解情况。样品经乙腈超声提取,盐析后取上清液,经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HPLC-UVD)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5、0.3和1 mg/kg 3个添加水平下,丙硫菌唑和硫酮菌唑的平均回收率在75%~9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0%~7.8%之间,定量限(LOQ)均为0.05 mg/kg,丙硫菌唑在土壤提取液及前处理过程中会部分转化成代谢产物硫酮菌唑。北京和安徽两地喷施到土壤中的丙硫菌唑会迅速转化为代谢物硫酮菌唑,且硫酮菌唑的残留浓度随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于1996年对来自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的106个小麦矮腥黑穗病菌(TCK)和小麦网腥黑穗病菌(TCT)菌瘿进行了冬孢子网脊高度值测量和自发荧光显微学观察。结果表明,网脊高度指数值(LI-R)可以准确地鉴别不同来源的TCK菌瘿,准确率达98.6%,而来源于美国和加拿大的TCT菌瘿则有不同程度的错判。自发荧光显微学方法可准确地鉴别不同来源的TCT菌瘿,准确率达100%,同时也能较准确地鉴别不同来源的TCK菌瘿,但不适合鉴别保存时间过长或已死亡的TCK菌瘿。结合这两个特征,将能比较可靠地对菌瘿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5.
四地区小麦纹枯病菌对6种杀菌剂的抗性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山东和江苏的4个小麦产区采集分离了5个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菌株,为明确小麦纹枯病菌对不同杀菌剂的抗性现状,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5个小麦纹枯病菌菌株对三唑酮、井冈霉素、戊唑醇、咯菌腈、丙环唑、苯醚甲环唑6种常用杀菌剂的抗性。结果表明:江苏镇江菌株(JZ)对三唑酮和井冈霉素的抗性分别高达20.46和23.31倍,山东聊城2个菌株(L1和L2)和泰安菌株(TA)对三唑酮的抗性分别为14.26、10.10和11.98倍,滕州菌株(聊)和泰安菌株(TA)对井冈霉素的抗性分别为14.92和10.46倍。5个菌株对戊唑醇、咯菌腈、丙环唑和苯醚甲环唑抗性均不明显,其中戊唑醇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花生内生菌的种群及动态分析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7  
1994-1997年,先后从山东省主要花生产区监沂、烟台等地采集约1000株不同类型的花生无病 ,进行了植株内主要微生物类群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花生的内生菌都表细菌和真菌,未分离到放线菌和酵母菌,细菌以芽孢杆菌(Bacillusspp.)黄单孢菌(Xanthomonasspp.)和欧文氏菌(Erwiniaspp.)为优势种群。其中芽孢杆菌属以巨大芽孢杆菌(B.megaterium)、蜡样芽孢杆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高效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5种杀菌剂对不同发育阶段小麦赤霉病菌的毒力,并测定了田间接种条件下对小麦赤霉病的保护和治疗效果。结果表明,氟啶胺对小麦赤霉病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芽管伸长和产孢的毒力均较高,EC_(50)≤0.249μg/m L;咯菌腈可抑制该病菌菌丝生长、芽管伸长和产孢,EC_(50)≤0.881μg/m L,但对孢子萌发几乎无抑制作用;菌毒清对分生孢子萌发、芽管伸长和产孢的毒力稍低,EC_(50)在5.726~10.244μg/m L之间,但高于其对菌丝生长的毒力;甲基硫菌灵和嘧菌酯对各发育阶段病菌的毒力均较低。在田间,接种前3 d施药,咯菌腈和氟啶胺对小麦赤霉病的保护效果较好,200 g(a.i.)/hm~2处理的效果在80.01%以上,可作为保护剂在发病前使用;菌毒清在接种前3 d和接种后3 d使用时保护效果和治疗效果均较高,200 g(a.i.)/hm~2处理的防效均在69.99%以上,既可作为保护剂在发病前使用,也可作为治疗剂在发病后使用。  相似文献   

18.
戊菌唑     
《农药科学与管理》2010,31(3):58-58
理化性质:戊菌唑属于三唑类杀菌剂。戊菌唑原药质量分数≥95%;外观为无色结晶粉末;熔点:57.6~60.3℃;蒸气压:0.17mPa(20℃),0.37mPa(25℃);  相似文献   

19.
利用虫草头孢菌发酵废液培养哈茨木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木霉(Trichodermaspp.)对多种病原真菌均有较好的拮抗作用,培养该菌一般以麦麸为原料。由于麦麸供应较紧张,成本也较高,影响了木霉的推广应用。虫草头孢菌(CephalosporiumsinensisChen)为名贵中药材冬虫夏草的产生菌,生...  相似文献   

20.
吴新华 《植物检疫》1995,9(2):82-83
介绍一种类菌原体提纯方法吴新华(南京动植物检疫局210009)血清学技术是类菌原体MLO研究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MLO仅局限于寄主植物韧皮部,无细胞壁,菌体易变形、破碎,MLO的提纯很困难。Jangetal[1]报道了用po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