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木薯渣对奶牛产奶量和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用30头体重约400kg、健康无病、胎次相同,且处于泌乳中期,产奶量相近(P〉0.05)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头,用产奶期正常饲料饲喂;试验组20头,每头牛在对照组日粮基础上投5kg木薯渣替代5kg苜蓿干草,研究木薯渣对奶牛产奶量及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产奶期日粮中添加木薯渣对奶牛的产奶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从乳成分分析统计数据看,其对奶牛的乳成分影响不明显,乳脂、乳蛋白、乳糖、乳固形物和非脂固形物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
新疆褐牛乳中体细胞数与产奶性状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影响新疆褐牛乳中体细胞数(SCC)与产奶性状的非遗传因素,为有效指导并提高新疆褐牛的生产性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构建协方差分析模型,利用SAS 9.2软件分析不同场、胎次、泌乳月及两两间互作效应等非遗传因素对262头新疆褐牛SCC与产奶性状的影响,并阐述各性状间的相互影响关系;采用Excel 2 013对新疆褐牛1 510条DHI数据进行整理,利用相邻两月SCC差值等级划分方法,绘制了不同牛场SCC变化趋势及其与产奶性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场和胎次对新疆褐牛SCC及产奶性状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泌乳月效应对产奶量和乳中SCC影响极显著(P<0.01),对乳糖率有显著影响(P<0.05),对其它乳成分无显著影响(P>0.05);不同场、胎次、泌乳月两两间互作效应对新疆褐牛SCC均无显著影响(P>0.05),而场和胎次互作效应对产奶量和乳成分有极显著影响(P<0.01),场和泌乳月互作对乳脂率和乳中干物质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乳糖率有显著影响(P<0.05),对其它性状无显著影响(P>0.05);胎次和泌乳月互作效应对新疆褐牛各产奶性状均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新疆褐牛乳中SCC增加,乳中干物质含量增加,而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乳糖率下降;绘制泌乳期SCC差值与产奶量和乳糖率变化曲线发现,随着SCC差值升高,产奶量及乳糖率均降低,表明使用SCC差值等级法能够有效评价奶牛产奶量变化并及时判定奶牛乳房炎的发病趋势。通过比较新疆褐牛两个牛场的产奶量、乳成分以及SCC控制情况,发现二号牛场各性状均优于一号牛场,其产奶量较高、SCC较低,且不同胎次水平的乳脂率、乳糖率及乳中干物质均较高,体现较好的生产管理水平。【结论】针对新疆褐牛非遗传因素的研究表明,为有效提高和改善该乳肉兼用牛品种的产奶性能和奶品质,应着力改善牛场管理水平、优化环境卫生及规范挤奶设备等;一号牛场应加强生产管理水平和DHI监测记录,通过控制新疆褐牛SCC来降低和避免泌乳牛的乳房炎隐患。  相似文献   

3.
饲养奶牛的收人,主要来源于成年母牛的产奶量。奶牛产奶水平的高低取决于2个因素,即遗传和环境。遗传上的产奶潜力要变为现实的产奶量,就要不断改进和提高饲养技术。因此,根据高产奶牛的生理特点,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以充分发挥母牛遗传产奶潜力,获得较高的产奶量,是当前奶牛业亟待解决的问题。1泌乳前期奶牛产犊后开始泌乳,泌乳量逐渐上升至泌乳高峰。泌乳早期指产犊后开始到产后70天,此期产奶量可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产犊季节、胎次及泌乳阶段布鲁氏菌病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方法]收集南方地区某奶牛场297头奶牛2014年的DHI生产性能测定记录,采用多因素方差法分析布鲁氏菌病阴性与阳性奶牛不同产犊季节、胎次和泌乳阶段对奶牛泌乳性能(日产奶量、体细胞数、体细胞评分、奶损失、尿素氮、产奶高峰日、90 d产奶量)的影响。[结果]不同产犊季节、胎次和泌乳阶段对奶牛的体细胞数、体细胞评分、奶损失、高峰日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而对其他泌乳性能无显著影响。布鲁氏菌病对荷斯坦奶牛的日产奶量、体细胞数、体细胞评分、奶损失、产奶高峰日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尿素氮和90 d产奶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不同产犊季节、泌乳阶段、胎次、测定季节等对奶牛的生产性能均有一定的影响。[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提高奶牛的泌乳性能及牛奶质量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与奶牛产奶量关系密切的气象因子.[方法]在冷水江市金汉乳业养殖场开展试验,探讨气温与奶牛产奶量的关系.[结果]冷水江市黑白花牛产奶的适宜温度为12.5 ~24.4℃,当平均气温≥25.O℃、极端最高气温>35.0℃时,不利于提高奶牛产奶量.炎热高温对奶牛产奶极为不利,产奶量随着极端最高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奶牛耐寒性较强,O℃以下的低温对产奶量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显著.[结论]7~8月的炎热高温是影响冷水江市奶牛产奶量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6.
正影响奶牛产奶性能的因素较多,归纳起来可分为遗传、生理和环境三大因素。一、遗传因素不同品种的奶牛,其产奶量及奶成分均存有明显差异;同一品种的不同个体,由于遗传基础不同,使得个体间泌乳性能和乳脂率也存有显著差异,如荷斯坦牛,低产牛仅为3000公斤左右,高产牛能达30833公斤,乳脂率为2.6%~6%不等。二、生理因素1.年龄与胎次。青年母牛由于乳腺发育还不充分,一般头胎产奶量较低,相当于成年母牛的70%~80%;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泌乳奶牛牛群的管理、营养调控、保证生鲜乳质量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江苏某奶牛场荷斯坦泌乳初期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分析中国荷斯坦奶牛群在不同泌乳月、胎次和产奶量等条件下乳成分及各成分间相关性.[结果]该牛场中国荷斯坦牛在乳泌初期泌乳月份对乳中常规乳成分及酸度具有显著影响.产奶量对泌乳初期乳成分含量有明显影响.泌乳早期乳中常规营养成分及滴定酸度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乳脂肪与密度呈显著负相关,非脂乳固体与密度、冰点以及乳蛋白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该研究为奶牛生产实践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高产奶牛一般指在日泌乳量30千克以上,产奶期(305天)的产奶量达到6吨以上的奶牛。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奶牛的健康以及使用年限和生产性能。因此加强高产奶牛的饲养管理,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1奶牛的泌乳规律母牛在同一泌乳期内,不同泌乳月的产奶量常随其品种、个体、健康和年龄状况,以及饲养管理不同而异。通常是牛产犊后,产奶量逐步上升,约在第2  相似文献   

9.
1 影响奶牛泌乳量的因素 1.1 遗传因素.奶牛产奶量的高低,首先取决于遗传,它是影响泌乳量的内在因素.主要有品种和个体因素.不同品种牛的产奶量差异很大,一般乳用牛的产奶量高于乳肉兼用牛,而乳用牛中高度培育品种高于地方品种.在个体因素方面,同一品种的不同个体,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其产奶量也不同.品种、血统、个体之间产奶量的差异与遗传有关,通常奶牛从1~2胎产奶量逐渐增加,3~5胎产奶量最高,以后逐渐下降.在一个泌乳期内,分娩后产量逐渐升高,第2泌乳月最高,以后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0.
泌乳期奶牛阶段性饲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由于泌乳期各阶段产奶量、营养物质摄入量及体重变化均有一定规律。根据这些规律将泌乳奶牛的饲养管理分为泌乳高峰期、泌乳中期、泌乳晚期、干乳期、围产期5个阶段,具体分析如下。1泌乳高峰奶牛泌乳1~70d,奶牛产奶遗传潜力主要体现在泌乳早期,如果饲养管理水平和环境差,将会影响到整个泌乳期的产奶量。一般来讲,一头成年奶牛在泌乳高峰期每天每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