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紫胶虫种群死亡率探讨与计算方法改进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紫胶蚧夏代的7种寄主植物生长情况及紫胶蚧死亡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寄主植物生长速度不一样,到紫胶蚧世代末,不同寄主植物未被紫胶蚧寄主枝条的面积增长值为30%~50%,被紫胶蚧寄生枝条面积增长值为15%~40%,紫胶蚧寄主植物枝长和枝径的增长速度差异为5倍;紫胶蚧寄主植物在紫胶蚧世代初(前45d)的生长量约占整个世代生长量的15%,而在紫胶蚧成虫期的生长量占整个世代中的生长量的85%,紫胶蚧在幼虫期死亡率较高,到世代末,紫胶蚧累计死亡率达到90%以上,目前的紫胶蚧死亡率计算公式是:M=(d-d‘)/d,该公式没有考虑紫胶虫寄主植物的生长对紫胶虫死亡率统计的影响,本研究结合紫胶虫寄主植物的生长情况,采用校正系数C对紫胶虫死亡率计算公式进行了改进,新的公式为:M=(d-Cd‘)/d,并对利用校正系数改进原统计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1.前言紫胶是紫胶虫生理活动过程的分泌物。紫胶虫一年发生两个世代。在福建省每年6月上、中旬至11月中、下旬为第一世代,常称为夏代;11月中、下旬至次年6月上、中旬为第二世代,常称为冬代。在我国夏代主要生产目的是原胶——工业原料,冬代的主要生产目的是种胶,为夏代原胶生产提供种虫。福建省从50—60年代引种紫胶虫到现在已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但是,紫胶产量提高得较慢,而且有波动,这主要是由于冬代种胶产量不足和不稳定造成的。因为福建省的紫胶产  相似文献   

3.
紫胶辨证     
紫胶也称虫胶,是紫胶蚧雌虫寄生在某些树种上,形成的一种硬化了的紫红色分泌物。这种分泌物,富含紫胶树脂以及紫胶色素,紫胶蜡等化学成分,现已成为军事工业、多种轻重工业极其重要的原料。 紫胶蚧属胶蚧科胶蚧属,是南亚特有的一种资源昆虫,我国云南南部、西藏东南部即是其北部原产地。我国利用紫胶的历史,一直可以追溯到晋代以前。  相似文献   

4.
我省1961—1963年先后从云南(北纬24°以南)引进紫胶虫生产紫胶.引种范围在北纬26°24'—32°21'地区,1964年首先在北纬26°51'的米易和26°34'的渡口地区引种成功,培育出世代稳定具有生产价值的5—10世代胶虫,成为我省重要的保种基地.胶虫北移到北纬27°53'的西昌,其世代变为3—7世代胶虫.再北移至北纬28°以北的地区(盆地及盆缘地带),因冬季低温严寒胶虫不能越冬.为确定我省紫胶生产范围和紫胶虫北移限界及盆地内保种的可能性,经过在48个县百多个点试验研究,探索了我省紫胶虫北移世代变异规律、北移限制性指标和紫胶生产范围.  相似文献   

5.
北方温室内蚧虫有6科51种,其中,以盾蚧科、粉蚧科、蚧科种类为主。植物以多年生、常绿、木本种类受害严重;温室以永久性观赏型和管理粗放的类型蚧害严重;蚧虫以多世代、多食性种类发生严重,并且具有世代重叠、发生量大、蔓延快的特点。最后提出了温室蚧虫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紫胶是紫胶虫(Laccifer Iacca Kerr)的分泌物。紫胶虫属同翅目胶蚧科的热带、亚热带昆虫。在我国一年发生两个世代(称冬、夏代)。由于各代产胶性能不同,目前基本上是冬代做种、夏代生产。我国紫胶生产的气候指标,由原林科院紫胶研究所提出,着重指导紫胶虫越冬保种,发展新区种胶基地,对于夏代生产的气候内容提得较少。为了充分利用赣南自然气候资源,提高夏代紫胶产量,现就赣南紫胶夏代生产气候指标问题,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7.
紫胶是机电、化工、轻工、食品、医药等方面的重要原料,也是军工生产不可缺乏的物资.我省南部亚热地区,气候温和,紫胶寄主资源丰富,发展紫胶生产条件较好,自1963年以来,紫胶虫已连续繁衍了50个世代,经历了引种试验、边试验边生产、建立胶虫基地少量生产三个阶段,共生产原胶546.6担.  相似文献   

8.
采用Co60对中华紫胶虫,紫胶蚧两种紫胶虫的不同虫态进行了辐射试验,结果表明,在中华紫胶虫卵胚发育2-3期以1000rad辐射可以产生子代,在紫胶蚧卵胚发育5-6期以11000rad辐射,偶然得到子代。对辐射子代的怀卵量,性比,固虫密度,泌胶量等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是赴孟紫胶考察组,对孟加拉国的紫胶生产进行实地考察后,引进孟加拉国信德紫胶虫KerriasindicaMahdihassin(以下简称孟虫)种胶11.5公斤,在我省进行试放研究,在引种试放取得成功,有一定生产基础的情况下,进行的一项加工试验研究。一、试验的目的和意义通过我省多年、多点、多种寄主,连续十几个世代的孟虫引种试放研究及对其产品的分析化验,证实孟虫在我省确属引进成功的一种优良紫胶虫种。它适宣在我省气温高、日照长、辐射热量和蒸发量大、雨量稀少、特别干燥的元江、元谋、潞江等干热河谷区生活、繁衍,它所分泌的紫胶(以下简称孟胶),比我国的紫胶虫种(Laccakerr)所分泌紫胶(以下简称国产胶)单株产量高。颜色指数低,稳色性能好,粘性和韧性强,存放时间长。是某些工业生产不可缺  相似文献   

10.
紫胶虫为紫胶蚧(Kerria lacca Ckerr)的通称,属同翅目胶蚧科,系生产紫胶的资源昆虫。雌虫群集牛肋巴、黄檀、椿树等200多种寄主枝条上,分泌紫胶。秋季采收后加工制成片胶。紫胶为重要的绝缘材料,防湿、防热涂料,产于云南、西藏、台湾、福建、广东、广西、贵州、四川等地。利用紫胶虫的寄主植物繁育紫胶虫是获取紫胶原胶的重要手段,也是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门路之一。现将其主要技术措施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紫胶虫优良寄主大叶千斤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叶千斤拔是紫胶虫(Kerria lacca (Kerr).)的优良寄主树之一。1978—1982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叶千斤拔具有生态适应强、繁殖栽培容易、速生、抗旱、耐贫瘠等特性,夏代固虫量以30—40%、冬代以25—30%为适宜。其所产紫胶颜色浅、胶质好,软化点较高,胶被厚,萌发力强,收胶砍伐后的大量萌生枝可再次放养利用。各项指标均优于灌木寄主木豆。  相似文献   

12.
紫胶蚧(Kerrialaca(Kerr.))是目前最优良的紫胶虫种。该虫的适生区为热带和南亚热带的低海拔地区,最优良寄主是久树(SchleicheraoleosaLour.)。紫胶虫泌胶与寄主的营养成分等有着较密切的关系,国内外都有一定的研究[1~5...  相似文献   

13.
紫胶蚧觅食时对寄主植物枝条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紫胶蚧觅食行为特点和紫胶蚧觅食时对寄主植物枝条的选择行为。结果表明:紫胶蚧觅食时有向前、向上寻找的特性,觅食初期前进路线的选择也采取ESS对策。紫胶蚧选择在1年生及其以下枝条上固定取食的比率达95%以上,1年生以上2年生以下枝条上固定取食的比率为5%,基本不在2年生及其以上枝条上固定取食。紫胶蚧分布与不同方向枝条之间无关。紫胶蚧取食久树枝条的枝径范围在0.47~1.60cm之间,枝径在0.6~1.1cm之间的占88%。在直立枝条上,紫胶蚧呈环状带分布,在多数倾斜枝条上,紫胶蚧分布在背阴面。比较解剖结果发现,久树2年生枝条背阴面的周皮、皮层明显比1年生枝条的增厚;石细胞和纤维细胞在皮层中分布数量多,连成带状,比久树1年生枝条中石细胞和纤维细胞组成的带状物要厚27μm;从周皮到韧皮部筛管的距离,久树2年生枝条的比1年生枝条要厚,枝条上端树皮的周皮、皮层比枝条基部树皮的要薄。枝条向阳面韧皮部厚度要比背阴面薄。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主分量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研究7种寄主植物氨基酸含量与紫胶蚧关系,结果显示:(1)不同寄主植物和是否被寄生的枝条之间,氨基酸含量存在差异。(2)当寄主植物枝条与久树1年生枝条氨基酸含量相近时,能产生较厚的胶被;偏离久树1年生枝条氨基酸含量越远,紫胶蚧在该寄主植物上的死亡率、怀卵量越高。(3)紫胶蚧寄生后久树枝条中氨基酸总量减少了35%左右,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苷氨酸、丙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的含量也都存在不同程度减少,但久树枝条中蛋氨酸、组氨酸、赖氨酸、精氨酸、色氨酸含量比未放虫枝条中高。其他寄主植物放虫枝条中也有不同种类的氨基酸含量比未放虫枝条中升高或降低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被发现或被利用于优良紫胶虫种4号胶虫(Kerria lacca)的优良寄主植物种类较少,制约了我国优质紫胶的发展。对苏门答腊金合欢(Acacia montana var. Sumatorana.)、光叶合欢(Albizia meyeri)、复羽叶栾树(Koelreuteria bipinnata)的放养胶虫试验结果表明,这3种树种可以作为4号胶虫的良好寄主予以利用或推广。  相似文献   

16.
我国紫胶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55年我国在云南省景东县董家山建立了气候观测站,在连续进行气候观测的同时,记载了胶虫生活史,积累了充分的资料。本文应用有关生物统计学的方法,对紫胶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计算,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7.
我国紫胶生产虽有几百年的历史,但由于虫种单一,胶质较差,不能满足一些特殊部门的需要。据国内用户反应,国产虫胶存在颜色深、变色快、稠度大、粘着力差、抗腐蚀性弱、漆膜透明度差等缺点。为改善我国虫种单一、胶质差的状况,1980年以来,由国家科委和林业部派出紫胶考察组,先后对南亚四个生产国进行考察,引进四个虫种,经培育筛选出两个优良虫种,信德紫胶虫是其中之一。确认优良虫种除了生物学指标外,还要看它分泌的胶是否优质。本研究着重从原胶树脂含量、颜色指数及稳定性能等方面来探讨信德虫胶质特性。  相似文献   

18.
立地管理措施对2代5年生杉木林生长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比较了田紫胶虫红、黄两种色型雌虫的核型.两种色型的染色体数目恒定,均为2n=2x=18.染色体类型基本一致:1~4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5~9为端部着丝点染色体(T),其中,黄色型第1、2、4对染色体呈棒状,第3对染色体为肾形,第5~9对染色体为椭圆形或长圆形;红色型第1对的2条染色体长度差异较大,第2、3、4对染色体呈棒状,第5~9对染色体为椭圆形或长圆形.红、黄两种色型在长臂、短臂、臂比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经t-检验,结果表明:2种色型差异不显著.核型公式为:Ky(2n,♀)=18=8m 10T=4L 4M2 4M1 6S.  相似文献   

19.
1980年本所从孟加拉国引进信德紫胶虫种,探索在我国适宜气候条件下进行放养繁殖的可能性,继而进行推广,生产,与国产虫胶掺合加工,达到提高虫胶产品质量之目的。从引进的试放成功,历时3年零7个月,共计7个世代,累计繁殖种胶2000余kg,在我国有7个乡土树种宜该虫寄生繁殖。  相似文献   

20.
信德紫胶虫片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