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采用计算机模拟制材方法,研究原木生产板材时的下锯方法,原木直径和板材厚度对锯材出材率的影响,从中找出最大出材率方案。  相似文献   

2.
<正> 上海市每年需经制材加工方能使用的原木近百万立方米,加工设备清一色是带锯机。由于多年来制材劳动强度大,劳动生产率停滞不前,制材质量也较差,因此使用排锯机制材的可行性研究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现从带锯机和排锯机的制材质量、生产效率及出材率的比较着手,分析排锯制材在上海应用的可能性。由于上海地区制材全部使用带锯机,因此本文所有排锯制材资料均系在广州地区实测所得。  相似文献   

3.
依锯最大出材率原理编制的家具材毛板下锯锯剖方案,比常见的擦边下锯法提高出材率3.01%,较习惯上的随机下锯法提高5.76%。  相似文献   

4.
以截顶椭圆抛物柱原木模型,导出理想原木椭圆截面钝棱扁方材的BOF(最佳下锯面)精确解析解,丰富了BOF的基础理论,为锯方BOF提供了方便的优化目标函数。导出扁方材BOF可简化为平面问题处理的必要条件,使整个优化过程大大简化,并趋向实用。考虑原木的大、小头长径、干曲线形状、钝棱大小,给出的理想原木最高主产出材率的高精度公式,将为计算机辅助制材、BOF、数控锯方朵的软件设计,提供高速、最优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由于带锯机具有适应性强,便于看材下锯、生产效率高、出材率高等优点,因而在我国制材生产中普遍作为主要设备使用。但是带锯机存在加工精度低、锯切误差损失偏大等缺点。其中除锯机本身几何精度低、进给机构的直线度和安装精度低以外,主要是带锯条的稳定性较差,在锯切产生横向振动和扭转振动从而出现锯切偏差。 所以分析和研究带锯条的振动特性,探索减少锯条振动的措施,提高锯条的稳定性,对于提高成材的锯切精度、提高木材的有效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原木形状数学模型锯剖仿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用矩阵法处理原木形状数据的数学模型,为制材最佳锯剖方案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本模型几何意义清晰、运算使用方便,可以避免繁琐的、费时的手工计算。由计算机实现锯剖仿真,从而选出最佳锯剖方案,并能绘出图形。 本模型可以应用于制材生产自动线,促进制材生产自动化向高水平发展。  相似文献   

7.
伐倒后的速生桉原木采用原木封端法、水存法和环割法3种预处理技术,释放原木的残余应力,提高锯材的出材率和质量,原木锯解后,对锯材进行检验和测量,分析3种锯解预处理技术对速生桉规格材出材率及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处理后的桉树原木锯解成板材,原木出材率大小为环割法(55.51%)对照(52.66%)封端法(52.42%)水存法(51.11%)。在等级规格材出材率方面,封端法优质板材(包括特等材和一等材)(36.97%)环割法优质板材(36.03%)CK优质板材(35.8%)水存法优质板材(17.35%)。综合原木出材率和等级规格材出材率,环割法锯解预处理技术适合速生桉木材。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我省的一些木材加工企业为了充分利用我省珍贵阔叶树资源,在外贸部门的帮助下,向日本出售柞木、水曲柳等树种的径切板。通过几年的实践检验,发现加工出口径切板的经济效益虽然好,但也存在着一个主要问题,就是采用外商要求的下锯法加工出口径切板的出材率太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过研究和生产实践发现,采用翻转下锯法加工出口径切板是非常合适的加工方法,而且还能提高出口径切板的出材率。下面就把这两种加工方法作一下比较。  相似文献   

9.
在本省阔叶树原木条件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各类型原木下锯的数学模型,应用电子计算机编制原木下锯图的设计程序,达到提高原木出材率和经济效益之目的。  相似文献   

10.
按着制材生产工艺的要求,原木进锯前需要对原木小头进行端面划线,合理下锯。所以在原木进锯前,都需要把原木小头调向进锯方向。 根据这一要求,我们于一九八○年研制了一台YD—2型原木调向机。经半年多时  相似文献   

11.
郭正虹  王伟  吴官生 《油气储运》2012,31(5):369-371,407
针对中俄原油管道黑龙江穿越段原油泄漏应急处置的实际需求以及传统收围油方法的诸多缺点,基于在非冰冻期利用围油栏拦截和回收河流溢油的方法,提出了围油栏分段导流的漏油回收方法,有效提高了围油栏的使用率和漏油的回收率。分别对固体浮子式和PVC充气式两种围油栏以及利用导流板和牵引绳两种围油栏成型方式进行比较,为该穿越段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漏油回收处理方案提供了参考依据,也为今后的围油栏敷设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2.
在对沿黄稻区54个主要粳稻品种商品品质测定的基础上,从稻谷的商品品质,即外观品质(垩白粒率、垩白度等)和加工品质(出糙率、整精米率、不完善粒率等)两方面,采用单目标化灰色局势决策理论的优化分析处理方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黄金晴、新稻五号、自选5号,82-1,838-1等品种的商品品质优良,适合于沿黄稻区推广种值。  相似文献   

13.
浙江香榧生产历史、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27,自引:9,他引:27  
综述了香榧的种类与分布及浙江省香榧的栽培历史与产量,着重分析了浙江省香榧繁殖技术落后,繁殖系数低,造林成活率低,幼苗生长慢,投产迟,授粉树缺乏,管理粗放,质量下降,加工技术不规范等在生产栽培技术、现有林的抚育管理及产品加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途径:改进嫁接方法,提高接穗利用率,增加繁殖系数;提倡容器育苗以提高造林成活率,扩大栽培;进一步开展香榧良种选育;推广水肥管理,采用人工辅助授粉及病虫害防治;改善加工工艺等.表1参10  相似文献   

14.
不同促根措施对蒙古栎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蒙古栎植苗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不高等问题,分别采用物理处理、激素处理和施菌剂等方法,研究不同方法对蒙古栎苗木根系以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物理处理方面,去芽处理和多芽处理对蒙古栎苗木的生长影响均有促进作用,其中去芽处理方法效果更佳.3种激素处理中,IBA浓度为300mg·L-1的生长效果最佳,而浓度为50mg·L-...  相似文献   

15.
无径流和淋溶条件下钾肥利用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盆栽模拟试验方法,在无钾的径流和淋溶损失情况下,连续3年种植玉米,测定出广西10种土壤的钾肥利用率为79.0%~93.8%,平均为87.5%,研究结果表明,钾肥利用率与作物收获后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也呈显著的负相关,土壤供钾量的估算方法对钾肥利用率的计算结果影响较大,土壤供钾量应依据种植前和收获后土壤供钾水平的改变及土壤对钾的缓冲能力来估算才符合实际情况,钾肥利用率的计算也应以此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木工宽带砂光机噪声对人体心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该文从噪声对人体心率影响的角度 ,分析了木工宽带砂光机 (BSG2 713)的现场噪声及其主要频率的单频噪声对工人生理及心理负荷的影响 .该研究采用的方法是 :以正常工作状况下 ,砂光机的噪声为噪声分析源 ,并提取有代表性的实验噪声 ,在安静及噪声暴露的条件下进行人体心率影响实验 ,最后通过噪声对人体心率的影响情况 ,分析砂光机噪声对人体负荷的影响 .该方法与传统噪声评价方法相比 ,强调了影响劳动安全的人体心理负荷问题 ,从生理学和心理学角度来探讨噪声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噪声暴露过程中 ,6 7Hz的噪声对人体心理负荷影响最大 ;而 14 2 2Hz的噪声对人体心理影响波动最大 ,且噪声暴露停止后影响仍持续增加 .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粉条加工过程中非法添加石蜡的测定方法,为食品监管提供保障。【方法】先以石蜡成品摸索石蜡测定的气相色谱质谱条件,再以石蜡成分C18H38和C24H50进行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试验。【结果】不同预处理方法中,超声萃取处理的C18H38和C24H50在粉条中的萃取回收率最高,分别为93.5%和91.0%;20min超声时间萃取粉条中烷烃成分较为适宜;所建立的粉条中石蜡含量测定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6~4.8,样品回收率均大于90.0%,达到定量检测要求。【结论】所建立的石蜡检测方法操作简单,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粉条中石蜡成分的定性及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18.
饲用酶添加剂预混料中酸性蛋白酶活力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工业酶制剂通用试验方法》测定饲用酶添加剂预混料中酸性蛋白酶的活力进行了探讨,并就试验方法的适用性以及影响酶活力测定的因素进行了试验论证。结果表明:《工业酶制剂通用试验方法》回收率低,不适合于饲用酶添加剂预混料中酸性蛋白酶活力的测定;其他酶的存在不会影响酸性蛋白酶的活力测定;载体对酸性蛋白酶有较强的吸附力,结果导致《工业酶制剂通用试验方法》回收率偏低;《工业酶制剂通用试验方法》改进方法避免了载体吸附造成的回收率低的因素,回收率由原方法的70%左右提高到了93%以上。  相似文献   

19.
旨在研究出栽培措施和收获加工措施对裂纹米率影响的量化关系,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氮肥的增加裂纹米率有降低的趋势,裂纹米率最低的纯氮量为12.18 kg/667m2;对于寒地水稻晚熟品种来说,降低裂纹米率的最佳撤水时间为齐穗期后35 d左右,最佳收获时间为齐穗期后53 d左右,延后收割比提前收割、提前撤水比延后撤水裂纹米率高;对于北方粳稻来说,稻谷含水量在15%~17%之间时,不易产生碎米;水稻收割晾晒后,要及时码上圆垛,尽量减少穗暴漏在外的面积,码圆垛的最佳时间应在10月中下旬;脱粒方式尽量用小型脱粒机或人工脱粒机,用大型机械收获时要防止转速过大过猛.  相似文献   

20.
粟本超  肖万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513-6515
[目的]比较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与紫外分光光度(UV)法测定马尾松松针中莽草酸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Alltima NH2(150.0 mm×4.6 mm,5.0μm),移动相为乙腈-2%H3PO4(90∶10),柱温为25℃,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13 nm;UV法中样品溶液用0.2%H3PO4稀释后,在213 nm波长处测定。[结果]HPLC法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29~2.88μg/ml(R2=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30%(RSD=0.74%,n=5);UV法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4.7~23.0μg/ml(R2=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25%(RSD=1.07%,n=5)。[结论]UV法与HPLC法的精密度、重现性、稳定性、加样回收率都符合要求,2种方法均可用于松针中莽草酸的含量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