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1 毫秒
1.
黄家德 《广西蚕业》1998,35(4):16-18
我县虽然是一个老蚕区,许多农民都有过种桑养蚕的经历.养蚕的高产典型亦不少,但从整体上说,我县种桑养蚕的水平并不高。1978年至1987年10年平均亩桑产茧量为52公斤。1988年至1997年期间,通过推广“沙二×伦109”和“两广二号”等桑、蚕良种,以及种桑养蚕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种桑养蚕是一条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高的农村脱贫致富门路之一。在目前蚕茧收购价格比较平稳的情况下,农民种桑养蚕积极性很高,我地区从1986年到现在,桑园面积由5696亩发展到10900亩,平均每年递增23%,蚕业生产在迅速发展,由于普及科学种桑养蚕技术跟不上生产发展需要,养蚕单张产茧还比较低。1989年平均单产只有42.3公斤,亩桑产茧只有61公斤,低于全区平均水平,与高产蚕区相比,相差甚远。为此,我们在积极推广蚕业生产技术,指导蚕衣种桑养蚕的同时,从1989年开始在蚕区作了建立蚕业生产联合体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大蚕条桑育与片叶育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提高蚕桑生产劳动效率、降低蚕桑劳动强度的方式,2011年在那坡县进行大蚕省力化条桑育与片叶育养蚕对比试验。条桑育的亩桑产茧量为132.90kg,比片叶育的185.23kg减少了28%;张种用时为42.41h,比片叶育的61.46h减少了31%;张种产茧量与片叶育相仿。试验结果表明:条桑育比片叶育更省工省力,只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大蚕省力化条桑育技术可以在农村规模种桑养蚕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八三年我县试种桑22亩,采桑叶养蚕生产蚕茧,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随后逐年扩大种植面积,至九○年,桑园面积达18000亩,产茧40000担,收购蚕茧30000担,成为我省的蚕茧主产县之一。蚕桑生产是种养结合的劳动集约产业,需要掌握种桑养蚕技术,才能种好桑,多养蚕,养好蚕,取得好的经济效益,蚕桑业才得以巩固和发展。我县是新蚕区,蚕户种养  相似文献   

5.
我县业务部门遵照县党委和政府关于因地制宜、发展种桑养蚕的指示,坚持搞点,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蚕桑生产获得进一步发展,桑园面积和产量由一九七六年五百一十由,养蚕一千五百九十三张,产茧五百六十担,增加到一九八一年二千三百九十五亩;养蚕六千零六十五张,产茧二千一百四十担,一九八一年与一九七六年相比,种桑面积和养蚕产茧量分别增长三点七九倍和一点二倍;八二年在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和十二大精神鼓舞下,桑蚕生产又有新的发展,桑园面积发展到二千七百九十九亩(其中良种桑九百九十八亩),养蚕达一  相似文献   

6.
<正> 近五年来,我县通过狠抓蚕业基地建设,强化管理,配套服务,综合开发,蚕桑生产得到长足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共有新老桑树9,118.4万株,人平118株,改造劣桑5,806万株,有小行间作桑园45,236亩,宽行间作桑园29,734亩,四边桑6,785万株。1988年全县养蚕76,156张,比1983年增长103.3%。产茧量达到226.9万公斤,比1983年增长130.8%。出现了柏垭区年产茧15000市担的高产区。蚕茧收入超千元的户多达3,080户。全县42个蚕桑基地乡建设步伐加快。基地乡的栽桑量、养蚕量、产茧量和养蚕收入分别  相似文献   

7.
刘文荣的养蚕经邹雄(江西省宁都县蚕桑丝绸总公司)宁部县固厚乡明坑村刘文荣,一九九二年冬种桑园1.8亩,几年来由于认真学习种桑养蚕知识,努力提高种桑养蚕水平,经过努力一举成为我县养蚕状元。一九九四年全年共养蚕15张,产鲜茧501.7公斤,总产值7474...  相似文献   

8.
玉林县南江公社分界大队主家冲生产队,1972年在山坡地上种桑二亩八分,由于面积小,管理不好,产量很低,加上缺乏养蚕技术,蚕养不好,死蚕多,收成少,亩桑产值只有几十元.因此,部分社员和队干认为种桑养蚕捞不得吃,提出要把桑挖掉,改种其他作物.适在这时上级发出办点号召,我们就选择这个队为点与群众一道,在狠抓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恢复发展蚕桑生产.经过一年的努力,已初见成效,这个队的蚕业生产不断巩固和发展.七七年养蚕收入比七六年增加131%,种桑面积由二亩八分已扩种到二十亩,还带动了附近的两个生产队种桑二十多亩.粮食已获得了丰收,比七六年增产30504斤,增产10.3%,向国家提供商品粮72821斤,比七六年多卖41200斤.养猪由  相似文献   

9.
提高桑叶产量和质量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平 《蚕学通讯》2000,20(4):41-42
1988年以来,黔江县将蚕桑生产列为全县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经济骨干项目之一,加大工作力度,增加科技投入,到1993年全县产茧52万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科技兴蚕取得一定成效。但是,近几年来不少地方出现蚕茧质量徘徊,产茧量下滑,已暴露出我县蚕桑生产的一个最突出的问题是:除近几年毁桑较多,栽桑建园较少的因素以外,桑树栽得多,管得差,良桑少,低产桑树多,效益低。以下就这方面的问题作一探讨。1 产叶量低、叶质差的原因1.1 重视力度不够 我县在蚕桑生产上普遍存在重蚕轻桑、重育轻栽、重栽轻管的思想,缺乏科学…  相似文献   

10.
发展我县蚕桑生产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但农民对养蚕消毒防病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蚕病危害严重,致使单张产茧量低,经济效益差,广大蚕农说:“如今茧好卖,蚕难养”,这充分反映出广大蚕农的消毒防病知识贫乏。这种局面不扭转,将会直接影响蚕桑生产的发展速度。为了实现1988年全县养蚕4万张,单产22.5公斤,总产突破90万公斤的目标,必须大力推广以专业化消毒防病为中心的养蚕高产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1.
桑粉虱发生为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明雄  赵虹 《四川蚕业》2004,32(4):26-27,34
蚕桑是德昌县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截至2003年,全县桑树种植面积近7万亩(1亩≈667m^2,下同),其中投产桑2万余亩,产茧量112.5万kg。栽桑养蚕已成为我县调整产业结构和农民长期增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靖江县新桥镇滨江村孔繁太是江苏省泰州市养蚕规模最大的一户,现有投产桑田4公顷。自2002年种桑以来,他的生产规模和效益年年上升。种桑当年秋期养蚕收入2.2万元,2003年~2005年,他的生产规模逐年扩大,每年养蚕收入分别为l0.1万元、11.6万元和13.58万元,2005年亩桑产值达到2265元。2006年春蚕,孔繁太首次饲养102张新蚕品种菁松×皓月取得成功,生产蚕茧3876公斤,产值达11.3万元,一季春蚕收入相当于2004年全年的收入。  相似文献   

13.
《江苏蚕业》2016,(4):17-20
传统的养蚕模式为一年四期蚕,分别是为春蚕、夏蚕、一秋蚕和二秋蚕。从2013年起,大丰探索尝试了全年7次养蚕法和8次养蚕法,突破了传统的养蚕模式,提高了亩桑饲养量、产茧量和蚕茧收入,提高了蚕房、蚕具、簇具的利用效率,提高了桑园的产出效益,为蚕桑规模化养殖和家庭农场的兴起探索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一) 我县种桑养蚕有较长的历史。解放前,合江、那务、林尘等地的农民就利用地界种桑,农民养蚕生产的蚕茧只是作加工丝被或织造士丝布。解放后,各级党委、政府加强了对蚕桑生产的领导,我县的蚕桑生产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到1985年,全县的种桑面积达2.8万亩,产茧4.15万担,这一年,全县农民养蚕收入茧款840多万元,地方财政从缫丝工业获税利100多万元。尔后两年,由于桑青枯病的严重危害和蚕茧价格波动等因素的影响,我县的蚕桑生产出现滑坡,到1987年我县桑园面积仅剩下0.87万亩,产茧1.45万担,只有1985年产茧量的34.93%。从1985年  相似文献   

15.
我县从一九七六年开始种桑养蚕.八年来,桑蚕生产由无到有,由少到多,由低产到高产的向前发展.至一九八三年桑园面积一千二百七十多亩,产茧二千二百七十多担,单张产量产值和总产都是逐年有所提高,许多农户收到养蚕生产经济效益.今年又扩种新桑四百亩,(其中良种桑五十亩),预计总产茧将达到三千担.通过扎扎实实地普及科学种桑养蚕技术.群众积极性正在逐步提高,一个新的发展蚕业生产热潮即将到来.  相似文献   

16.
谷成易 《蚕学通讯》2010,30(3):34-36
蚕桑是潼南县农民增收的传统优势产业。然而,近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县蚕桑生产一落千丈,全年养蚕由历史最高峰13万张降至2009年全年养蚕不足1000张。其主要原因是:丝绸行业形势不断变化,起伏不定,蚕茧价格时涨时跌,亩桑收入低,造成蚕业生产不稳定。如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必须拓展产业面,挖掘桑树自身多种用途的潜力,千方百计提高亩桑经济效益,为蚕农增收创造途径。其中之一,就是发展果桑产业,使蚕农获得养蚕和桑果双重收入,以提高蚕桑的综合效益,推动蚕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杨波 《广西蚕业》2003,40(4):24-27
近年来,象州县委、县人民政府大力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把发展桑蚕生产作为重要经济支柱来抓。全县上下掀起了种桑养蚕的热潮,桑蚕生产得到迅速发展。到2003年上半年,全县种桑面积达到8.7万亩,养蚕农户有4万多户,桑蚕业初具规模。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县有幸迎来了“广西蚕桑优良新品种产业化”项目,该项目在我县的实施,进一步加快了我县蚕业发展的步伐。1 我县桑蚕生产基本情况 从1999年开始,我县桑蚕生产进入了正常发展轨道,通过几年来的大力发展,桑园面积增加了十几倍,1999年全县有桑面积0.37万亩,养蚕2.2万张,产茧1.2万担。到了2001年,…  相似文献   

18.
实行市管辖县的体制改革后,我市五县一郊中已有四县一郊发展了蚕桑生产,现共有24区,163个乡,10023户种桑养蚕。八三年全市有桑地面积8804亩,产茧量14000担。实行新的蚕茧价格政策以来,群众栽桑养蚕空前高涨,去冬今春发展新桑7855亩,目前  相似文献   

19.
我市蚕桑生产不断发展,特别近年来,发展较快,效益较好。这与当地党政的领导和政策等有关,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我市在发展蚕桑生产的同时,坚持办好细蚕共育。使蚕造稳定,养蚕单产较高,蚕桑效益较好,得到当地党政重视,广大蚕户的欢迎。1987年全市桑地面积7974亩,(旧桑6094,亩,新桑1880亩),产茧21000担,发展到1990年桑地面积45380亩(旧桑15614亩,新桑29764亩)产茧97800担。使我市成为全省产茧量最多的市。全  相似文献   

20.
1999年,我地区种桑养蚕遍及全地区11个县市、78个乡镇、358个村、26656户农户,桑园面积55000多亩,养蚕134700张,产鲜茧353.45吨(70690担),创产值4000多万元,养蚕户平均收入1500多元,有7140户养蚕收入超过5000元,有205户收入超万元。环江县大才乡同进村的下坪屯,全屯19户,去年户均种桑1. 8亩,户均养蚕12张,户均养蚕收入4500多元,该屯殊荣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黄根欲,带头科学种桑养蚕已有15个年头,1988年以来,他养蚕收入年年超万元,他全家4口人,去年种有桑园3.6亩,养蚕30张,产鲜茧1080公斤,收入11448元,占家庭经济收入的67%,平均亩桑产茧300公斤,亩桑产值3180元、人均养蚕纯收 入2227元。我地区早已成为全区蚕桑重点县市的宜州市和环江县,今后上半年蚕茧收购价格基本稳定在每公斤14~18元,优质蚕茧处于畅销价高的形势。多年来,宜州市党委和政府对发展蚕桑生产极为重视,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去冬今春,全市广大农户又扩种新桑园9760亩,全市桑园面积从去年25000亩扩大到今年的35000亩,预计今年养蚕超10万张,产鲜茧350吨(7万担),农户收入4500多万元,创税2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