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田慧 《农业考古》2006,(3):68-71
农村和谐社会构建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农村和谐社会构建面临的问题复杂多样,涉及到农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方面.因此农村和谐社会构建是一个系统而艰巨的工程,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进行深刻变革,以促进农村社会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含义的基础上,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包括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5个方面。建设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前提,发展乡村经济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加强文化建设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3.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前提·实质和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红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684-3684,3701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要以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为宗旨,而在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时,应把握好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前提、实质和关键.提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必须以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为前提,以农村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为实质,从内、外因2个方面来努力是关键.  相似文献   

4.
生态农村--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新思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和谐社会是理想的社会生态,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而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本文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的角度出发,提出“生态农村”的概念。描述了生态农村工程的具体内容。包括生态产业、生态制度、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四个方面的内容,试因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提供一种新的思维。  相似文献   

5.
沙占华  赵颖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970-7971
构建和谐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当前农村在经济、民主法治、精神文明和社会建设等方面相对滞后,因此构建和谐农村要从和谐社会的内涵出发,从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强农村民主法治建设、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社会建设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夯实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选准新时期新形势下农业发展的路子,推进农业市场化,夯实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体制基础;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和劳动者素质,夯实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人才基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保护生态环境,夯实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夯实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群众基础;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素质,夯实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组织基础;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夯实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机制基础。  相似文献   

7.
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和谐,就不可能有全社会的和谐。川东北地区属经济欠发达地区,本文从该地区农村社会的现状出发,对欠发达地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进行了积极探索,并以此提出构建川东北地区农村和谐社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是理想的社会生态,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崭新的执政理念,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构建农村和谐社会非常必要,也有其可能,但是很不容易。本文在应当深刻分析历史性和现实性的问题的前提下,试图寻求内发因素和外促条件。  相似文献   

9.
和谐社会是理想的社会生态,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员崭新的执政理念,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构建农村和谐社会非常必要,也有其可能,但是很不容易.本文在应当深刻分析历史性和现实性的问题的前提下,试图寻求内发因素和外促条件.  相似文献   

10.
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建良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522-1522,1524
在分析了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农村社会发展的不和谐原因,提出了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教育在构建和谐农村社会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公平是农村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利用农村远程教育能够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体现教育公平,进而促进和谐农村的构建。  相似文献   

12.
农村社区建设具有能切实解决农村社区的各种问题、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各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以农村社区建设为切入点,推进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加快农村社区建设必须以村落为范围、以创新为动力、以村民自愿参与为前提、以服务村民为宗旨、以促进农村发展为目标。  相似文献   

13.
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农村社会伦理建构的基础,也是关系农村养老乃至农村文化建构的重要问题。我国北方农村亲子关系中普遍存在"接力"走向,而"反哺"严重不足,这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深重的乡村伦理危机,甚至影响着整个乡村文化的建构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因此,新时期必须加强社会的引导与干预,一方面,加大传统"孝"文化宣传,引领和谐、公平的亲子关系建构;另一方面,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填补亲子关系迅速转变造成的养老空白,以促进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前,社会保障制度在我国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要求差距甚远,对其改革重在确定宏观政策取向。从"和谐社会"的角度看,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应树立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公平优先、协调共享的发展理念;明确政府主导、立法规范、责任明晰、水平适度的发展思路;确定多管齐下、分类保障、组合推进、城乡整合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陈妮 《现代农业科技》2013,(13):310+312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保持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要求,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趋势。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个重要方面,和谐社会下建设农村基层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我国农村社会的和谐。农业教育与农业、农村、农民的必然联系决定了它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黄先军  汪潘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5156-5157
十七大明确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它以其丰富的思想内涵,为我国长期存在的萦绕在各地农村新移民身上的社会融合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与途径。农村和谐社会与和谐社区建设、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建设作为我国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的3项支柱工程,是科学发展观指导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实现与解决农村新移民社会融合问题的完美无缝对接,是实践科学发展观这一伟大思想的根本体现,也是彻底解决农村新移民社会融合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乡村振兴战略是全社会课题,乡村文化振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促进乡村延续与自立、遏制乡村衰落的重要举措。皖南传统村落文化底蕴浓厚,通过融于自然、适应社会等方式创造与传递村落社会价值。乡村交往空间是具有社会介质属性的互动空间,能促进乡村社区共同体的形成,缓解村民精神压力。皖南传统村落传统与现代文化和谐交融的乡村交往空间格局为现代乡村社会精神文化层面的和谐健康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具体途径包括保护及营造村落田园特色交往空间、构建多层次结构空间场所、提供和完善基础设施空间、激活地标性文化交往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