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014年江苏省刺网渔业生产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抽样调查获得的2014年江苏省沿海刺网渔船生产数据,对江苏刺网渔业生产和渔获结构时空分布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江苏刺网渔船基本为本地近海生产,未出现远赴外地渔场生产情况;江苏中部以北近岸水域为刺网渔船主要作业渔场,而中部以南近岸水域少有渔船作业,可能是因为受航道、其它网具占用渔场、或捕捞对象分布习性等因素影响。伏季休渔前后在江苏中北部近岸水域,冬末春初在长江口渔场中部外侧水域,生产情况均相对较好,这可能与捕捞对象产卵、越冬行为相关。吕四渔场和大沙渔场是江苏刺网渔船主要作业水域,随着水温季节性变化,其生产范围会相应往北部和南部水域适当扩大;年初主要集中在吕四渔场,年末集中在大沙渔场;伏休前生产范围最广,伏休后生产范围有所收缩。另外,刺网捕捞主要渔获为价值较低的小个体鱼类和虾类,传统经济鱼类所占比例较低。由于刺网网目尺寸偏小,加上拖网、张网和多重刺网的泛滥使用,对渔业资源补充造成危害;刺网已经失去了传统上被认为是具有高度选择性的优良特征,建议管理部门重新考虑相关管理策略,开展针对各个渔业种群进行差别化精准管理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基于 2014 年江苏沿海定置张网渔船的大样本随机抽样调查数据, 对渔船捕捞产量及渔获物结构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 江苏沿海渔船捕捞具有显著的空间特征, 多数在近海生产、少有渔船远赴外海生产, 除个别月份, 少有渔船在长江口航道中生产, 长江口近岸北侧常年有该类渔船生产, 在江苏近岸 20 m 等深线附近水域形成了一条连贯、且相对高产的水道走廊。渔船生产具有季节性, 在水温偏低的冬季, 渔船趋于向外、向南扩展生产, 而在水温偏高的夏季则趋于向北扩展生产。渔获物结构比较分析发现, 主捕对象存在季节变化, 分别出现虾类(1—4 月和 10—11 月)、毛虾(2—3 月、5 月和 11—12 月)、梭子蟹(9—11 月)等渔获比例相对较高的情况, 而杂鱼杂虾除 1—4 月和 11 月比例相对偏小外, 其余月份比例均较高, 虾类资源与其他杂鱼杂虾资源之间呈现显著负向关系。文献比较分析发现, 渔获物中的杂鱼杂虾与经济鱼类幼鱼之间有对应关系。基于研究结果, 建议定置张网伏休时间提前一个月、并加强伏休后渔船捕捞网目尺寸的管理, 以确保足量补充群体维持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3.
海洋捕捞业是辽宁渔业的主体。全省拥有捕捞渔船2.7万艘、总马力70万匹,从事捕捞渔业劳动力10万人。 纵观辽宁省海洋捕捞业的发展历史,综合分析目前所面临的形势,问题是很严峻的:一是机动渔船发展失控、近海资源破坏严重。80年代以后,辽宁省机动渔船与马力增加,不但捕捞产量不是同步增长,而且马力单产呈下降趋势。这就说明捕捞强度大大超过了渔业资源的再生能力。再从1994年渔船数量分析看,小型渔船比例大:22马力以下的渔船占总船数的80%;40~120马力占18%;135马力以上占2%,其中200马力以上仅占0.9%。这就表明,辽宁省两万余艘小型渔船拥挤在沿岸、近海渔场竞相捕捞,不但加大了对近海渔业资源的破坏力度,而且造成渔场秩序混乱。二是渔船在外海捕捞能力在弱化。  相似文献   

4.
<正> 四十年来,我国的海洋捕捞渔业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从几十艘小马力的机轮拖网渔船和主要依靠风帆渔船作业的群众渔业,发展到有数千艘200马力以上的国营机轮渔业和包括拖、围、流、钓各种生产的群众机帆渔业;主要作业渔场从近海拓展到外海及对马、五岛一  相似文献   

5.
根据2015年海南岛6个渔港伏季休渔前后各1个月的渔船(898艘次)上岸渔获调查数据,通过对比渔获指标,评价海南岛近海渔场伏季休渔效果。结果表明:1)休渔前后灯光围网和单拖网皆是海南岛近海渔场最主要的捕捞类型,其产量分别占渔船总产量的36.18%和43.67%;2)休渔后灯光围网、单拖网、刺网和钓具渔船的平均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增幅分别为41.14%、20.85%、7.86%和33.73%,主要经济种类的CPUE平均增幅为19.06%;3)休渔后主要经济种类新增了头足类和鲷科,其总渔获比例增加了10.07%;4)休渔前后各类型渔船的日均产量和日均产值差异显著(P0.05),其平均增幅分别为14.92%和49.55%。总体评价,海南岛近海渔场伏季休渔制度的实施改善渔业资源状况和提高捕捞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6.
<正> 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省近海渔业发展很快。水产品放开之后,价格上涨,又极大地刺激了渔民和农民。他们为了迅速致富,不顾水产资源枯竭和国家政策限制,连年盲目兴造近海小型机动渔船,通过各种不正当手段,投入了近海捕捞生产,近10年,丹东市净增近海小型机动渔船1153只,锦州市净增高达2434只。以大连市为例,1984年海洋捕捞机动渔船为3594只,14多万马力,可是到1988年渔船却增加到8282只,22万多马力。有些地方对盲目增船限制不力,管理制约软化,有  相似文献   

7.
<正> 当前,随着我国近海渔业资源的严重衰退,迫使群众渔业生产改变近海捕捞的习惯,纷纷建造大型渔船(主机功率250马力,总吨100吨左右,多数是木质结构),拥集东经125度线以东的外海渔场,与国营渔轮共同生产。据统计,浙江省已有外海作业渔船1000艘,仅宁波市就有90艘渔船投入外海生产。这类渔船以个体集资建造为主,法定适航区域最大限度在距岸庇护地100海里以内,抗风能力8级以下。但实际航行区域已超出了法定限制航区,进入了Ⅰ类航区生产。由于外海渔场海况恶劣,机帆渔船导航设备简  相似文献   

8.
导管螺旋桨在木质渔船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泰淳  章可畏 《海洋渔业》1990,12(4):164-165
<正> 7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沿海机动渔船迅速增加,其中250马力以下的小型渔船占极大比例。虽然渔船大量增加,但海洋捕捞产量不尽人意,海洋鱼类资源状况在不断地恶化。为此,我们认为,在国家大力发展远洋和外海渔业的同时,必须尽快减经近海捕捞压力,加强渔政管理,同时对数量众多的中小型渔船实施技术改造,鼓励和吸引他们向外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 江苏启东县是全国海洋渔业重点县之一,吕四渔港素有黄海明珠之称.启东县近海捕捞强度过大,渔汛季节有数千艘中小型渔船作业,使水产资源不断衰退,1988年春夏汛主要经济鱼类鲳鱼的全县产品减53%,金钩虾也个体小,网产少.面临这种严峻形势,启东县渔委审时度势,提出了"开发外海,稳定捕捞,发展养殖"的海洋渔业发展指导方针,积极发展外海生产.  相似文献   

10.
林绍普 《海洋渔业》1987,9(2):84-85
<正> 鉴于目前近海水产资源的日益衰退,为了保护水产资源,国家渔政每年都在规定的海区和季节划分禁渔线,限制其捕捞量。为此,促使捕捞渔船需打出外海,索取外海水产资源,来弥补近海水产资源的不足。但外海渔场往往离海岸线远,航线长。因此对渔船节约燃料方面提到重要位置。是否能够使渔船既能快速到达外海渔场,缩短航行时间,达到节能的目的,又能在拖网作业中有更大的拖力,提高捕捞能力呢?为此笔者认为,在渔船上安装多速比减速齿轮箱,能够达到上述目的。  相似文献   

11.
It is important to estimate the productive efficiencies of industries, especially the fishing industry, in order to determine policies that can improve business conditions. In this study, the productive efficiency of the sandfish coastal gillnet fishery on the east coast of Korea has been estimated using 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 (SFA). A translog production function wherein the inefficiency was represented by a truncated-normal distribution was established; the output variable was the trip production quantity, the input variables were physical production factor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fishing activities of vessels, such as tonnage, horsepower, and the number of employed fishers. The average productive efficiency of the sample was 0.59 [0.40–0.79], which implied that productive inefficiency occurs in sandfish coastal gillnet vessels. Moreover, it was verified that there are no differences among the average productive efficiencies of fishing vessels of different tonnages.  相似文献   

12.
南海北部金线鱼流刺网渔业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鹏  杨吝  张旭丰  谭永光 《南方水产》2008,4(6):101-107
根据“粤阳东18023”渔船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的渔获销售记录,结合春、秋2季的渔获抽样测量数据,对使用单片刺网在南海北部作业的大型金线鱼流网船的生产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渔获以底层和近底层种类为主,带鱼Trichiurus haumela、长尾大眼鲷Priacanthus tayenus和金线鱼Nemipterus virgatus为渔获优势种,占产量的29.7%、13.3%和10.5%,占产值的27.4%、24.4%和15.7%;渔船全年作业,汛期在11月至翌年3月,其中1月为旺汛期,休渔期的产量和产值在全年中所占比重很小;优势种渔获以成鱼为主,其CPUE的高值期与汛期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智利外海茎柔鱼产量分布及其与表温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新军  赵小虎 《海洋渔业》2005,27(2):173-176
根据2004年4~6月我国鱿钓船在智利外海生产统计数据和表温资料,用Marineexplore4.0绘制各月产量、CPUE与表温关系的分布图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6月茎柔鱼产量主要分布在28°~30°S、76°~78°W附近海域,平均CPUE在10t/d以上。作业渔场的表温范围为17~20℃,主要集中在表温为17~19℃海域。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近海渔业资源养护型捕捞与管理技术,促进《全国海洋捕捞渔具目录》的实施,2014年9—10月在黄海进行了网目尺寸为40、50、60 mm的单片型刺网、双重型刺网和三重型刺网以及生产对照网的选择性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相同网目尺寸的各型试验网的渔获种类间呈中等相似或极相似;渔获优势种为高眼鲽、细纹狮子鱼、黄、小黄鱼和白姑鱼,不同试验网的渔获优势种不同。40、50、60 mm的三重型刺网的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分别为相同网目尺寸的单片型刺网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的187%、174%和146%,对应的经济效益分别为单片型刺网经济效益的133%、112%和184%,小黄鱼幼鱼比例分别为单片型刺网的162%、342%和122%,高眼鲽幼鱼比例分别为单片型刺网的108%、277%和100%。渔获结构显示,单片型刺网对小黄鱼、鲐鱼和白姑鱼等纺锤型鱼类的选择性优于三重型刺网,而三重型刺网对高眼鲽、黄鮟鱇的选择性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5.
我国海洋渔船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我国渔船发展的现状:捕捞渔船数量多、规模大、能耗高,木质渔船仍是捕捞渔船的主体;渔船玻璃钢化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和产业基础,但发展滞缓;远洋渔船建造技术基础初步形成;船型优化技术研究与应用取得成效。指出了我国渔船装备存在的主要问题:渔船装备老化现象严重;船型杂乱;主机配置及船机桨匹配差异大;玻璃钢渔船推广应用难度较大;过洋性作业渔船装备面临升级换代;大洋性作业渔船整体性能落后。提出了发展战略:重点推进近海渔船"以小置大、以钢代木"工程,实施标准化升级改造;加快实施远洋渔船装备国产化进程;发展现代化科学考察船和渔政管理船;鼓励发展海上养殖渔船与休闲垂钓渔船。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近海渔业资源养护型捕捞与管理技术,促进《全国海洋捕捞渔具目录》的实施,2014年10-11月在辽东湾进行了网目尺寸为40 mm、50 mm、60 mm的单片刺网、双重刺网和三重刺网以及生产对照网的选择性对比实验.结果显示,各种实验网的渔获种类数均在6-9种之间,优势种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的优势度随网目尺寸的增大而减小,但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as)的优势度随网目尺寸的增大而增大.同型试验网在不同网目尺寸条件下的渔获量有显著性差异,其中,60 mm试验网与40 mm同型试验网的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比较,单片刺网为800%,双重刺网为650%,三重刺网为500%;而异型试验网在网目尺寸相同条件下对渔获量的影响相对较小.试验网的组内渔获组成平均相似度分别为单片刺网59.24%,双重刺网62.63%,三重刺网66.51%;组间分别为71.44%、67.50%和70.58%;对组内和组间平均相似度贡献最高的种类均为口虾蛄和花鲈.随着网目尺寸的增大,各型试验网的渔获物幼鱼比例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为得到南海及临近海域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ores)渔场最适宜栖息海表温度(SST)范围,基于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气候预测中心月平均海表温度(SST)资料,结合中西太平洋渔业委员会(WCPFC)发布的南海及临近海域金枪鱼延绳钓渔业数据,绘制了月平均SST和月平均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的空间叠加图,用于分析南海及临近海域黄鳍金枪鱼渔场CPUE时空分布和SST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海及临近海域黄鳍金枪鱼CPUE在16℃~31℃均有分布。在春季和夏季(3~8月),位于10°~20°N的大部分渔区CPUE较高,其南北侧CPUE较低;而到了秋季和冬季(9月到次年2月),高产渔场区域会向南拓宽。CPUE在各SST区间的散点图呈现出明显的负偏态分布,高CPUE主要集中在26℃~30℃,最高值出现在29℃附近;在22℃~26℃范围内CPUE散点分布较为零散,但在这个范围也会出现相当数量的高CPUE;在22℃以下的CPUE几乎属于低CPUE和零CPUE;零CPUE的平均SST为26.7℃(±3.2℃),低CPUE的平均SST为27.8℃(±2.1℃),高CPUE的平均SST为28.4℃(±1.5℃),高CPUE在各SST区间的分布要比零CPUE和低CPUE更为集中。采用频次分析和经验累积分布函数计算其最适SST范围,得到南海及临近海域黄鳍金枪鱼最适SST为26.9℃~29.4℃。本研究初步得到南海及临近海域黄鳍金枪鱼中心渔场时空分布特征及SST适宜分布区间,可为开展南海及临近海域金枪鱼渔情预报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We describe the seasonal migrations of Argentine chub mackerel ( Scomber japonicus ) into the fishing ground in relation to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conditions and analyse the temperature evolution during the fishing season on the basis of 1955–97 time-series. The upper temperature limit for the presence of schools was around 19°C. At higher values, most schools leave coastal waters (< 50 m) for the shelf. An inverse relationship was observed between catches per unit of effort (CPUE) of the inshore fishery an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The highest standardized CPUE values corresponded to temperatures lower than 19°C. Above this temperature, the probability of obtaining a standardized CPUE higher than 1 was extremely low, and the standard deviations were minimal. The economic benefit from catches was also analysed through the different months of the fishing season. It was found that the mean benefit corresponding to temperatures lower than 19°C exceeded approximately 15 times that obtained at higher temperatures. A simple fishing strategy was proposed to the commercial flee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conomic benefit of the catches. The migratory pattern followed by mackerel during the spawning period was also analysed in relationship to other environmental factors like food availability. Zooplankton composition, size structure and abundance in coastal and shelf waters are described,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feeding ecology of larvae and adults of the specie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