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酿酒高粱品种、组合及亲本的丝黑穗病抗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不同类型的酿酒高粱材料对西南地区丝黑穗病的抗性和促进抗丝黑穗病品种的选育,采用土壤接菌法对107份材料进行了丝黑穗病抗性鉴定;根据抗性鉴定结果,比较了酿酒高粱杂交组合与其亲本对丝黑穗病的抗性,并对供试菌种进行了致病力分析.结果显示:在感病对照恢1植株平均病株率为67.65%时,有13个不育系、6个保持系、10个恢复系、28个杂交组合的病株率为0,达免疫水平,其中,酿酒高粱不育系和杂交组合所占比例较大,分别为86.67%和75.68%;恢复系中免疫类型所占比例较小,为24.39%;常规品种和组合中无免疫类型;杂交高粱对丝黑穗病的抗性属显性遗传;泸州丝黑穗病菌具有较强的致病力.  相似文献   

2.
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控制大豆孢囊线虫病的最经济有效方法.本研究通过测定国内外大豆种质资源对大豆孢囊线虫2个生理小种的抗性水平,以期获得抗大豆孢囊线虫的品种与种质资源.2009年9月-2010年6月,采用PVC柱法在温室内鉴定了300份大豆种质资源分别对大豆孢囊线虫(SCN)3号和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用3号生理小种测定得到了抗性表现免疫的种质资源12份,表现高抗的28份,表现中抗的39份,分别占测试材料的4.0%、9.3%和13.0%;用4号生理小种测定得到了免疫的种质材料8份,高抗的18份和中抗的51份,分别占测试材料的2.7%、6.0%和17.0%.对2个生理小种的毒力差异比较表明,20份大豆种质资源的抗性表现差异明显,4号生理小种的毒力比3号生理小种强.本研究所鉴定出的抗病品种与资源,不仅对农业生产中利用抗病品种合理布局具有指导意义,而且为大豆抗孢囊线虫病的品种培育提供了重要的抗源材料.  相似文献   

3.
利用抗病品种防治高粱丝黑穗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79~1982年鉴定出19个免疫高粱品种,2个免疫恢复系,4个免疫和1个高抗不育系,其中Tx622A免疫不育系的抗病性似为显性。用Tx622A免疫不育系组配的杂交种Tx622A×4003、Tx622A×晋辐1、Tx622A×298/4003、Tx622A×锦恢75为免疫杂交种,Tx622A×208为高抗杂交种,Tx622A×白平为抗病杂交种。1981~1983年用以上抗病高产杂交种进行了20多万亩的防治示范,对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均极为显著,由92~100%,平均99.0%,增产粮食1000多万斤。  相似文献   

4.
玉米种质资源抗丝黑穗病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田间采用0.1%丝黑穗病菌土覆盖种子接种的方法,于2002-2006年对893份玉米种质资源材料进行了抗丝黑穗病的鉴定与评价。结果表明,表现抗病类型(高抗-中抗反应)的自交系材料有42份,占鉴定自交系材料总数的20.5%。其中,表现高抗丝黑穗病的有917、P12等14份材料,表现抗病的有91黄1、兴79等7份材料,表现中抗的有6116、9238等21份材料。表现抗病类型(高抗-中抗反应)的其他资源材料有12份,占鉴定其他资源材料总数的1.7%。其中,表现高抗的有3份,抗病的有4份,中抗的有5份。  相似文献   

5.
 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ohe,SCN)是大豆(Glycine max (L.) Merrill)生产中的毁灭性害虫,种植抗性品种是控制其危害、减少产量损失的最佳途径。本研究通过温室盆栽实验评价了300份大豆种质对大豆孢囊线虫3号和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分别筛选到高抗和中抗3号生理小种的大豆种质27份和21份;高抗和中抗4号生理小种的大豆种质11份和9份。在所有供试材料中有10份材料同时对大豆孢囊线虫3号和4号生理小种表现高抗。线虫侵染实验表明,抗性材料对大豆孢囊线虫的发育有阻碍作用,并能显著降低最终形成的孢囊数。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不同高粱品种抗丝黑穗病类型和差异,本研究于 2019 年采用田间人工接种法在甘肃省榆中县对28份高粱品种进行了田间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吉杂122’和‘瑞杂8号’2份材料表现免疫,占比7.14%;‘龙杂5号’ ‘吉杂227’和‘新粱N6VA’等3份材料表现高抗,占比10.71%;‘晋杂22号’‘吉杂127’‘吉杂124’‘吉杂137’和‘新粱SN2’等5份材料表现抗病,占比17.86%;‘晋糯3号’‘吉杂140’和‘吉杂138’等3份材料表现中抗,占比10.71%;9份材料表现感病,6份材料表现高感,占比分别为32.14%和21.43%。不同播种时期和接菌量研究结果表明,前者与平均病株率呈显著负相关,而后者与平均病株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山西高平高粱丝黑穗病菌致病力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高粱丝黑穗病[Sporisorium reilianum(Kühn) Langdon et Full]是世界高粱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高粱丝黑穗病菌有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1~3]。据报道,美国高粱丝黑穗病菌有4个生理小种,其主要鉴别寄主为Tx7078、SA281、Tx414和TAM2571;墨西哥有3个丝黑穗病菌小种。  相似文献   

8.
1993~1995年,应用美国GOLDEN等的一套鉴别寄主:Picket、Peking、PI88788、PI90763和感病品种Lee68,鉴定出山东省德州市的大豆胞囊线虫为大豆胞囊线虫2号生理小种。应用田间自然病圃和病土盆栽鉴定方法,对4120份大豆种质资源进行大豆胞囊线虫2号生理小种抗性鉴定。鉴定出免疫和抗病的大豆种质25份,其中免疫的4份,抗病的21份,分别占总参试材料0.10%和0.51%。这些抗病品种多为黑色种皮。  相似文献   

9.
川东南田间稻瘟病菌群体生理小种组成除ZA群外,还包含ZB、ZC、ZD、ZE、ZF、ZG共6群,ZB群略占优势,其致病力有逐年增强的趋势。各小种群体间的变化因主推品种的变化而变复杂。稻瘟病菌群体对所有已知抗病基因均能致病,对Pi-k、Pi-k基因致病力强。通过对杂交稻亲本致病性监测结果表明,杂交稻亲本恢复系密阳46、8480抗瘟性较好,明恢63抗性有增强趋势,多系1号和不育系K17A抗瘟性基本丧失。大面积推广示范显示,汕优多系1号、K优5号等抗性丧失快,岗优22有较强的耐瘟性。  相似文献   

10.
烟草品种资源对根结线虫病抗病性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1996和1997年,在温室采用卵接法和病土接种法,测定65份烟草种质资源对南方根结线虫1号小种和爪哇根结线虫的抗病性。其中,16份抗南方根结线虫1号小种,25份中抗南方根结线虫1号小种;仅有Va102中抗爪哇根结线虫;经田间试验测定10份烟草种质资源对花生根结线虫2号小种的抗病性,CF954对花生根结线虫2号小种表现中抗。本文还研究了卵接法和病土接种法对测定品种抗性的差别,结果表明二者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水稻稻粒黑粉病主要为害水稻不育系,是限制我国南方杂交水稻制繁种产量和质量的主要病害因素。为挖掘抗稻粒黑粉病的水稻不育系品种,提供具有抗稻粒黑粉病育种价值的水稻不育系材料,本研究于2014-2016年,采用田间接种稻粒黑粉病菌的方法,对四川、湖北、福建的78个水稻不育系品种进行了稻粒黑粉病菌抽穗期抗性评价。连续3年接种稻粒黑粉病菌试验表明,共有4个水稻不育系品种对稻粒黑粉病表现中抗及以上抗性,大部分为感病品种,其中4766A接种稻粒黑粉病菌后未发病,对稻粒黑粉病表现稳定高抗,为我国首次报道的高抗稻粒黑粉病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12.
 高粱是四川省主要经济作物,在高粱生产上普遍发生炭疽病。关于高粱炭疽病菌多数文献描述为禾生刺盘孢Colletotrichum graminicola。已有文献通过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分析证明高粱炭疽病的病原菌是高粱刺盘孢C. sublineola,并非C. graminicola。为明确四川省和国内高粱主产区炭疽菌的种类,本研究从四川省泸州泸县等11个地区以及重庆等其他6个省市,总共采集了198份病样,经分离纯化共获得225个炭疽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结合ITSGAPDH基因序列及进化树分析,发现其中215个来源于17个地区的菌株为C. sublineola,且分生孢子形态均为月牙型。其余10个分别来源于两个地区的菌株为兰花刺盘孢C. cliviicola,其分生孢子形态均为圆柱型。通过另外3个基因(CHSACTTUB2)的系统发育分析,进一步证明来自不同地区的17个代表性的炭疽菌菌株分类相同,且均属于C. sublineola。研究结果表明,分生孢子形态及ITSGAPDH等基因序列可以作为高粱炭疽菌的主要分类依据。在常规高粱品种Hui1等3个材料上接种19个代表性菌株,发现17个C. sublineola菌株的致病能力存在差异,2个C. cliviicola菌株均不能致病。本文研究结果表明,C. sublineola是四川高粱主产区炭疽病的致病菌。另外,通过人工接种试验,证明高粱品种402B对强致病力菌株ZG-FS-1具有较强抗性,402B具有抗病育种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3.
玉米病害发生现状与推广品种抗性对未来病害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05,自引:2,他引:103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耕作方式改变和新品种推广,我国玉米病害的发生也有所改变。在春玉米区,丝黑穗病仍然持续严重为害,大斑病呈加重趋势;在夏玉米区,局部地区小斑病发生较重,而矮花叶病普遍发生较轻;以往的次要病害已成为重要病害:如,南方锈病在夏玉米区南部严重发生,瘤黑粉病成为生产中的突出问题,土传病害日益加重,细菌性病害发生渐多。对玉米主要推广品种、近年国家和主产省份审定品种的抗病性分析表明,在北方春玉米区,由于品种抗性水平降低、个别感病品种的推广及病原菌致病力变异,大斑病在近年仍将呈现较重发生趋势;丝黑穗病的发生则由于推广抗病品种和种子包衣技术而有所减轻,但局部地区仍会严重发生;由于缺乏抗病品种,灰斑病和弯孢菌叶斑病的发生将主要取决于气候因素。在北方夏玉米区,小斑病暴发的可能性较小,但已有强致病力菌株出现;由于推广品种普遍对茎腐病抗性水平较低并受耕作制度的影响,茎腐病和苗枯病将成为主要病害;多数品种对南方锈病缺乏抗性,南方锈病发生面积将继续扩大,发病程度也将增加。  相似文献   

14.
 作者在玉米品种资源对丝黑穗病抗性鉴定的基础上,用6个抗性不同的自交系,按双列杂交设计,进行了玉米对丝黑穗病抗性配合力和遗传力的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对丝黑穗病的抗性遗传主要受加性基因控制。不同玉米自交系之间的抗性配合力存在着极显著差异。故在玉米抗丝黑穗病育种时,既要重视抗原的筛选,又要对抗原进行抗病性配合力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籼型杂交水稻对稻曲病的田间抗性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不同水稻品种在田间的抗性差异及其与农艺性状的相互关系,在相同的土壤环境和栽培条件下,利用稻曲病菌诱发接种鉴定,对56个籼型杂交水稻进行田间抗性差异比较,初步探讨了抽穗期和农艺性状与品种田间抗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对稻曲病田间抗性存在显著差异,病穗率为0.43%~33.04%,病情指数为0.05~16.14;不同抽穗期的品种稻曲病发病率不同,同一抽穗期的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亦表现出明显差异;水稻株高与品种抗性之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6(P<0.05);水稻分蘖率、有效穗数、剑叶性状等与品种的田间抗性有一定相关性,但差异不显著(P>0.05);水稻株叶形态和叶色与品种田间抗性没有直接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甘肃玉米主要病害发生动态调查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为了掌握甘肃玉米病害的发生动态,明确主要病害的流行趋势,采用随机抽查法调查了甘肃庆阳、平凉、天水、陇南、定西、武威和张掖7个市/地区的玉米病害类群。结果表明,普通锈病、红叶病和穗腐病普遍发生并较严重,在7个市/地区的平均病株率分别为81.6%、80.6%和77.3%;大斑病、纹枯病、交链孢叶斑病、茎腐病、小斑病、瘤黑粉病和鞘腐病局部发生较重,在7个市/地区平均病株率分别为83.3%、44.9%、29.1%、27.5%、25.6%、14.4%和8.3%,矮花叶病和丝黑穗病普遍发生但发病较轻,在7个市/地区病株率分别为3.1%和1.1%,但矮花叶病在旱作区平凉市依然严重,丝黑穗病在武威市和张掖市的玉米制种田发病率依然较高。调查表明,甘肃玉米叶部病害、穗腐病和茎腐病有加重趋势,今后应该加强多病害抗性品种选育和防治用化学药剂的筛选研究。  相似文献   

17.
青海省小麦种质资源对大麦黄矮病毒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明确青海省不同小麦种质资源对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BYDV)的抗性差异,于2014—2015年采用堆测法人工接种鉴定了178份种质资源的抗病性。结果显示,不同小麦种质资源对黄矮病的抗性存在较大差异,甘A100、川766、陕1059、兰麦-2的病情指数依次为14.83、23.60、23.99和24.66,表现出较好的抗病性;病情指数在50.00以上的高感品种有69份,包括尕老汉、白板麦、兴热密穗等,其中白板麦病情指数高达72.35,高于感病对照阿勃;其余种质资源病情指数在25.00~50.00之间,表现为感病;甘A101、甘A99、藏515、藏519、木汉麦、群科大白麦、拉胎板麦、小红麦-2和朗县折达25初期表现感病,后期恢复健康,有一定的耐病性;抗病性不同的种质资源感染BYDV后,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差异很大,抗病对照中4产量损失8.96%,耐病品种产量损失在13.64%~19.74%之间,高病品种尕老汉产量损失达41.91%,表明小麦种质资源中抗BYDV的品种极少。  相似文献   

18.
玉米丝黑穗病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丝黑穗病是白城地区的重要病害,一般发病率为3—5%,重者高达30%以上,是生产上急待解决的问题。其症状以正常型为主,有时出现矮化型、矮化丛生型和多分蘖型等特异症状。病株以雌穗为黑穗、雄穗为健穗及雌雄穗皆为黑穗者居多。病穗上自然脱落的厚垣孢子萌发率高,病穗内的萌发率明显降低。此病为系统侵染病害,种子及土壤均可带菌传病,以土壤带菌为主,属土传病害。厚垣孢子在土壤里能存活三年,土壤带菌量越多,菌土覆盖种子越厚,发病率越高。丝黑穗病菌侵染玉米幼苗时间较长,从种子萌芽到四叶期最易侵染,五叶期后,侵染明显下降,八叶期后不再侵染。在幼苗叶片上接菌不能侵染致病。玉米丝黑穗病菌不能侵染高梁。高梁丝黑穗病菌能侵染玉米,但侵染率甚低。侵染玉米后的病菌,不再侵染高梁,只侵染玉米,且致病力明显增强。两菌是同一菌种的不同生理型。用来自九个省、市的丝黑穗病菌接种于不同抗性的自交系鉴定寄主,其致病力不同,陕西和新疆的致病力弱,辽宁和吉林的致病力强。在田间人工接种条件下,鉴定了二百余份自交系和杂交种的抗病性,品种间有明显差异,高抗的近于免疫,高感的发病率在90%以上。抗病性遗传规律表现为双亲高抗的,其后代亦抗,以母本的抗病性起主导作用。选百余种农药处理种子,筛选结果:个别药剂防效有高达70%以上者,但年度间效果不稳定,多数药效稳定在5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