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真菌性疾病1.1水霉病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病,早春和晚冬流行最严重。霉菌对温度适应范围广,从鱼卵到各龄鱼都有感染的可能。霉菌最初寄生时,肉眼看不出病鱼有什么异状,当肉眼看到时,菌丝已在鱼体伤口侵入,并向内外生长,向外生长的菌丝似灰白色棉絮状,故称白毛病。病鱼焦躁不安,随后患处肌肉腐烂,病鱼行动迟缓,食欲减退,最终死亡。在鱼卵孵化过程中,也常发生水霉病。防治方法 :(1)在拉网、转运、操作时尽量  相似文献   

2.
水霉病俗称白毛病和肤霉病。水霉菌最初寄生时,一般看不出病鱼有何异常.当看到病症时.菌丝体已侵入鱼体伤口,并向外生长。或因寄生虫和细菌等感染造成原发病灶时.霉菌从鱼体伤口侵入.在受伤病灶处迅速繁殖、蔓延、扩展.长成棉毛状的菌丝。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结牯  相似文献   

3.
《山东饲料》2005,(4):29-29
一、水霉病水霉病俗称白毛病、肤霉病。水霉菌最初寄生时,一般看不出病鱼有何异常,当看到病症时,菌丝体已侵入鱼体伤口,向外生长,或因寄生虫、细菌等感染造成原发病灶时,霉菌的孢子便从鱼体伤口侵入,吸取皮肤里的养料,在受伤病灶处迅速繁殖、蔓延、扩展、长成棉毛状的菌丝。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结粘附,使皮肤发生溃烂、组织坏死,同时随着病灶面积的扩大,鱼体负担过重,游动失常、食欲减退、鱼体消瘦,最终病弱死亡。  相似文献   

4.
┏━━━┳━━━━━━┳━━━━━━━━━━┳━━━━━━━━━━━━━━━━━━━┳━━━━━━━━━━━━━━━━━━━━━━━━━┓┃类荆 ┃ 病名 ┃主要危害对象 ┃ 主要症状 ┃ 防治办法 ┃┣━━━╋━━━━━━╋━━━━━━━━━━╋━━━━━━━━━━━━━━━━━━━╋━━━━━━━━━━━━━━━━━━━━━━━━━┫┃ ┃ ┃ ┃ ┃1.拉网捕鱼运输和放养等操作过程中,尽量避免鱼体 ┃┃ ┃水霉病(自 ┃ ┃因皮肤受伤,以致霉菌侵入和繁殖,病 ┃ 受伤。 ┃┃真 ┃ ┃ ┃鱼或鱼卵长有白色棉毛状菌丝,…  相似文献   

5.
鳖病的诊断与治疗(下) 二、常见病的治疗 鳖病的种类很多,这里仅介绍几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治疗方法,供养鳖者实际应用。 1.水霉病。水霉病由几种真菌引起,危害稚、幼鳖。菌丝体寄生在宿主的体表、四肢腋窝处,严重时菌丝可覆盖全身,导致稚、幼鳖死亡。 治疗:刚孵出的稚鳖用1∶15000的高锰酸钾  相似文献   

6.
(二) 真菌性鱼病的防治 1.鳃霉病 症状:由鳃霉菌侵入鱼鳃部而引起。病鱼鳃瓣失去正常鲜红而呈现粉红或苍白色。随着病情的发展,菌丝不断向鳃组织里生长,破坏了鳃组织,堵塞血管,呼吸机能受到了严重的阻塞。鳃霉病的出现,往往是急性型,从发现病原体时起,如环境条件适宜,在1~2天内,即可大量繁殖,出现爆发性的急剧死亡。 流行情况:本病在广东、广西经常出现,江苏、湖北、浙江也有发现。从鱼苗到成鱼都可感染,尤其是鱼苗受害  相似文献   

7.
1 水霉病(又称肤霉病或白毛病)   1.1 病原水霉菌.   1.2 发病症状被感染的病鱼不停地在池周缓慢游动,厌食;有时也上窜下跳,呈不安状游动.随着病情的发展,鱼体伤口处向外生长出棉毛状菌丝,使组织坏死,加重了鱼体负担,从而导致鱼游动失常,食欲减退,最后瘦弱而死.……  相似文献   

8.
水霉病(saprolegniasis)是危害淡水养殖鱼类的重要疾病,其相关防治策略尤其是环境友好的绿色生物防治制剂研制与应用是近年来科研与养殖一线的关注点。本研究通过分子扩增、测序以及生化鉴定等方法,从患水霉病的异育银鲫中分离鉴定了一株寄生水霉(Saprolegnia parasitica) JY1,并从正常淡水养殖环境中分离获得一株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 JD;2个菌株与寄生水霉菌株SP/OM/UK/H4/2021和荧光假单胞菌菌株L321的序列相似度分别为99.85%和100%。荧光假单胞菌JD与寄生水霉JY1的体外对峙试验结果显示,JD可在长满寄生水霉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平板上缓慢而持续抑杀JY1,直至JY1菌丝全部降解;菌株JD和JY1在液体沙氏培养基中共培养时则显示,共培养的寄生水霉JY1出现菌丝管壁破损,菌丝折断、脱落,孢子囊壁破损,菌丝和孢子囊内孢子逸出等现象,最后大量菌丝降解、死亡。结果表明,荧光假单胞菌菌株JD或其分泌成分具有开发成防治淡水鱼水霉病制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成茹 《饲料研究》2002,(12):32-32
黄鳝,又名鳝鱼,抗病能力强,只有在水质恶化或鳝体受伤时,才容易染病。若高密度饲养,忽视防病治病,也会有病害发生。因此,饲养黄鳝,除在鳝种入池前,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鱼池、用10mg/kg漂白粉溶液浸洗鳝种外,还要做好常见病的防治工作。1.水霉病 水霉病又叫肤霉病、白毛病。在放养初期,若鳝体受伤,霉菌侵入伤口,便迅速萌发,深入肌肉,蔓延扩展,向外生长出棉毛状菌丝,严重时,呈白色或乳白色旧絮状物。防治的方法是:减少鳝体受伤;鳝种入池前用3%食盐水浸洗1~2min;经常向鳝池中加注新水;每立方米水体用食盐和小苏达4g,全池泼洒。2.打印病 打印病又叫腐皮病。一般发生在夏季。病鳝体表背部两侧出现圆形或卵圆形红斑,继而浮  相似文献   

10.
水霉病又称白毛病或肤霉病,是水生动物的真菌病之一,能够危害各种鱼类和鱼卵,对鱼卵的损失最大。常见的是水霉和绵霉。此病一般在晚冬、早春季节最容易流行,该病是由真菌寄生在水生动物体表引起,有病症时,菌丝体已经侵入动物伤口,向外生长。有的时候因为细菌、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感染造成原发病灶溃烂,霉菌的动孢子便从溃烂处侵入,吸取皮肤里的营养成分,在受伤病灶处迅速繁殖,逐渐长出棉毛状的菌丝。菌丝使得伤口皮肤组织坏死、溃烂,同时随着病灶面积的扩大,游动失常、食欲减退、身体衰弱而死。  相似文献   

11.
(一)白眼病 (1)病因:眼部受伤或因水质不好,刺激眼部而使病龟用前肢擦眼部,感染细菌所致.(2)症状:病龟跟部发炎充血,眼睛肿大,眼球外表被白色分泌物盖住.病龟行动迟缓,不再摄食,严重时眼睛失明,最后因龟废食消瘦而死.此病多发于秋季、冬季和冬眠初醒后,绿毛龟发病率较高.(3)防治:加强管理,越冬前和越冬后,开始摄食时,经常喂给动物内脏,加强营养,增强抗病能力.药物治疗时可用链霉素腹腔注射,每公斤体重腹腔注射20万单位,如果病龟是在越冬期间,已停止进食,每只龟应加用5%的葡萄糖溶液与链霉素一起注射.  相似文献   

12.
龟痘病与龟颈溃疡病和肤霉病明显不同,病龟脖颈部位无明显擦伤史,形成以“痘”为中心的肿大,龟头缩进甲里时肿大部位无皱纹。患病部位不象溃疡病和肤霉病那样生长白色絮状物。而是生有较硬的乳白色痘状物,病龟有活动迟缓,精神不佳等全身症状,多发于甲径5cm以下幼...  相似文献   

13.
(一)白眼病 (1)病因:眼部受伤或因水质不好,刺激眼部而使病龟用前肢擦眼部,感染细菌所致。(2)症状:病龟眼部发炎充血,眼睛肿大,眼球外表被白色分泌物盖住。病龟行动迟缀,不再摄食,严重时眼睛失明,最后因龟废食消瘦而死。此病多发于秋季、冬季和冬眠初醒后,绿毛龟发病率较高。(3)防治:加强管理,越冬前和越冬后,开始摄食时,经常喂给动物内  相似文献   

14.
真菌在自然界分布十分广泛,可存在于空气、土壤和水中,动植物体表、体内均可生存。寄生鱼体并引起疾病的主要是藻状菌纲的水霉目、芽枝霉目的一些种类。鱼水霉病就属于真菌性鱼病,笔者就该病的防治做一论述,几点拙见,仅供参考。水霉病俗称白毛病、肤霉病。水霉菌最初寄生时,一般看不出病鱼有何异常症状,当看到病症时,菌丝体已侵入鱼体伤口,向外生长,使皮肤溃烂、组织坏死,同时随着病灶面积的扩大,鱼体负担过重,游动失常、食欲减退、鱼体消痩,最终病鱼因体力衰竭而死亡。  相似文献   

15.
龟痘病与龟颈溃疡病和肤霉病明显不同,龟痘病龟脖颈部位无明显擦伤史,形成以“痘”为中心的肿大,龟头缩进甲里时肿大部位无皱纹。龟痘病龟患病部位不像溃疡病和肤霉病那样生长白色絮状物,而是生有较硬的乳白色痘状物。龟痘病龟有活动迟缓、精神不  相似文献   

16.
冬春季水温低,鱼类的病害相对较少,但有些疾病极易在冬春季发生,应注意预防和对症治疗. 一、水霉病 是由真菌寄生鱼体表引起的鱼病.水霉病在晚冬和早春最为流行,进入越冬池的鱼种和冬春成鱼池放养的鱼种最易发生.当鱼体受伤后,水中自由活动的水霉菌孢子侵入伤口,并迅速生长,菌丝的一端象树根一样着生于鱼的皮肤组织内,其余大部分露在体表外面.菌丝呈白色或灰白色.鱼体寄生水霉后,由于菌丝吸取鱼皮肤组织内的营养,菌丝与伤口的组织细胞缠绕粘附,使组织坏死,鱼体瘦弱逐渐死亡.  相似文献   

17.
河蟹的常见病害与防治技术(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九、水霉病 1.病原体:常见的有水霉和绵霉,菌丝为管形没有横隔的多核体.附着在蟹体损伤处的部分为内菌丝,纤细且分枝多,深入蟹壳及肌肉并吸收营养;在蟹体外部的部分为外菌丝,较粗状,分枝少,可长达3厘米,肉眼可见灰白色棉毛状物.生长适温5℃~26℃.  相似文献   

18.
鸡软嗉病是养鸡生产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病,幼龄鸡多发,饲养管理水平低,环境卫生条件差,饲料质量不合格的鸡场最容易发生,霉菌毒素中毒、维生素A缺乏、白色念珠菌感染等很容易诱发本病.病鸡表现嗉囊发炎、膨胀,采食量下降,机体衰弱,死亡率较高.预防本病需提升鸡场管理水平,做好霉菌、白色念珠菌等疾病防控,定期在饲料中添加鱼肝油、微生态制剂等.硫酸铜溶液、葡萄糖氧化酶等对霉菌引发的病鸡有治疗作用,单独病例可用高锰酸钾水对嗉囊进行冲洗消毒治疗.  相似文献   

19.
龟的生命力很强,疾病较少,但如果饲养管理不好也会患病。在养龟生产的过程中,常见的龟病是水霉病和寄生虫病,这两种病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合理,对龟的危害是很大的。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龙头阁动物养殖场场长蒋张林,根据两种病的症状谈了自己的治疗经验。他说:“水霉病易发生在幼龟阶段,  相似文献   

20.
九、水霉病 1.病原体:常见的有水霉和绵霉,菌丝为管形没有横隔的多核体。附着在蟹体损伤处的部分为内菌丝,纤细且分校多,深入蟹壳及肌肉并吸收营养;在蟹体外部的部分为外菌丝,较粗状,分枝少,可长达3厘米,肉眼可见灰白色棉毛状物。生长适温5℃~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