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龙眼是我国南方亚热带名贵果树.但现在龙眼栽培的品种成熟期过分集中.早、晚熟品种极少.为了调整现有龙眼品种结构趋于更合理,需选育、培育成熟期配套的品种供龙眼生产上推广应用.八十年代我所在开展龙眼优良新品种选育工作中,筛选出成熟期早、果大质优、丰产稳产的...  相似文献   

2.
荔枝为芗城区主要水果 ,1999年全区种植面积 85 6 5亩 ,采摘面积 7381亩 ,总产 2 930吨。主栽品种 (约 90 %)为兰竹、乌叶等品种 ,产期集中 ,常造成果农增产不增收。为了调整品种结构 ,延长市场供应时间 ,增加经济效益 ,芗城区林业果场于 1993年由龙海市九湖镇内寮荔枝品种园引种海南“蜜丁香”晚熟荔枝嫁接苗 38株 ,成活 34株。通过六年来的试种观察 ,经有关专家 97- 99年连续三年的验收签定 :“该品种抗逆性强 ,适应性广 ,早投产、丰产、晚熟优质。”并进行繁殖扩种示范推广 ,全区已建立四个嫁接苗繁殖基地 (配套母本园及采穗圃 ) ,共培育…  相似文献   

3.
李发林 《福建热作科技》2005,30(2):i001-i001
为期五天的第三届全国荔枝龙眼暨特色农产品交易会于26日在福建厦门落下帷幕,来自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地专家学者呼吁,将共建荔枝龙眼优势产业区域。同时,四省(区)农业厅共同制定了《2005—2010年我国荔枝、龙眼优势区域发展规划》,联合签订抵制毒荔枝龙眼协定,并联合向农业部申请实施荔枝、龙眼产业技术升级等项目。本届会议还确定了明年四省(区)荔枝龙眼交易会由广东主办。  相似文献   

4.
妃子笑荔枝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漳州市是福建省荔枝的主产区,由于受传统乔化栽培模式及落后栽培管理技术的影响,产量历年较低且不稳定,而且荔枝优质品种极为单一,经济效益不高。为改变传统栽培技术,促使幼龄果树早结果、早见经济效益,同时为丰富我市荔枝优质品种,我们经考证有选择引进妃子笑品种,采用“矮化、密植”的栽培模式,以期达到“早产、丰产、稳产、优质”的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一、试验概况 (一)试验地点与定植规格 据我区土址类型,于1997年4月在天宝山脚分别选择丘陵台地、山地和平原等三种立地条件建立三个试验基地。基地一亩植1…  相似文献   

5.
荔枝早晚熟良种筛选成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9.1-2004.8收集和引进国内荔枝品种18个,通过品种比较试验,已从中筛选出比较优良的荔枝品种6个(其中早晚熟品种5个),供荔枝主产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从荔枝品种选育、幼龄荔枝丰产栽培技术、早熟荔枝丰产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等几个方面,系统介绍海南农垦荔枝产业发展中的技术进步和研究成果,提出海南农垦荔枝栽培关键技术及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7.
中国种植芒果的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从印度引种到中国。目前,我国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均有种植,主要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四川和台湾。  相似文献   

8.
泉豆7号系泉州市农科所选育的高产、优质春大豆新品种,具有丰产、稳产、优质、适应性广、抗逆性好等优点,生育期105天左右。200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在福建、广东、广西、江西等地采用配套技术栽培,产量达2250kg/hm^2以上,比柳豆1号和莆豆8008均增产10%以上。生产上要适时早播、合理密植、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9.
龙眼树通过高位嫁接中晚熟、特晚熟优质龙眼品种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凤梨穗”在9月份成熟,果粒整齐、穗大、皮厚肉嫩香甜。“立冬本”、“松风本”、“高山晚优”10月份成熟,可挂果到11月上旬,拉开成熟期,价格较好,可提高果农的收入。  相似文献   

10.
黄华占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用黄新占与丰华占杂交后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国标一级优质常规稻品种,2005—2010年相继通过广东、湖北、湖南、广西、海南、浙江、江西等省审定或引种许可.2008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授予植物新品种权保护。该品种具有米质特优、熟期早、农艺性状优、抗倒伏等特点,2009—2011年连续3年列入湖北省农业厅订单优质稻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11.
黄华占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以黄新与为母本、丰华占为父本育成的早中晚兼用优质稻新品种。2005-2008年通过广东、湖南、湖北、广西、海南等省(区)的品种审定,2006年、2007年为广东省农业主导品种。目前在华南、华中大面积推广应用。该品种独特的耐肥抗倒性、耐热性,优质、高产和适应性广等综合优势将为我国优质稻米的产业化、  相似文献   

12.
秋优桂99是广西区农科院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优质不育系秋A与桂99配组育成的弱感光型杂交稻新组合,具有高产、稳产、抗病、优质等重要特性,2000年通过广西区农作物品种审定。1999年广东化州市引进试种获得成功。介绍了秋优桂99在广东化州试种的性状表现及其在海南乐东县制种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洪涝灾害后晚稻救灾品种的生态适应性,从东北引进8个不同熟期粳稻品种在湖南开展了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1)在湖南能正常成熟的东北粳稻品种,全生育期与原产地相比缩短了15~45 d,产量在1.43~9.61 t/hm2,其中7月上旬播种的品种,平均产量为7.51 t/hm2,生育期较短,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大,均能安全齐穗。(2)3个播期能正常成熟的品种表现因类型而异,晚熟品种整体表现优于特早熟早粳、早熟早粳和中早熟早粳,主要是产量较高,稻米品质较优。从应急性避灾救灾和改善湖南稻米品质状况来看,可以利用东北晚熟粳稻品种作为湖南晚稻品种栽培,但是其播种期不宜太晚,最适宜播期为7月上旬。  相似文献   

14.
罗凯 《广西蔗糖》2005,(2):46-50
1中国甘蔗糖业发展的过程其实就是科技进步的过程1.1甘蔗种植范围的扩大和面积的增加蕴含着科技进步的成份 我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植蔗国之一,其历史至少有2000多年。建国前,我国甘蔗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江西、贵州、四川等地区。建国后,则经历了“北移”、“南归”和“西移”三大战略性转移,而逐渐扩展到以广西、云南、广东、海南和福建等地区为主,遍及17个省(市、区);南以海南省,  相似文献   

15.
徐加庆 《福建热作科技》1995,20(1):17-18,21
台农4号菠萝是福建热作所于八十年代从台湾引进的优良鲜食品种之一。果实色、香、味俱佳,易剥粒、食用方便,果实蛋白酶及果胶含量较低,多食不伤嘴,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品种,已在福建、广东、云南、广西、海南、深圳等省市推  相似文献   

16.
北方寒地水稻超早播育苗标准化生产技术,是以生产绿色、有机、优质水稻为前提,通过引用借鉴国家有关行业标准,结合宁安区域自然条件及近五年来种子、肥料、栽培、植保等方面的技术成果,在大量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的基础上制定的。该技术是根据当地不同积温条件,选用五优稻一号、松粳6号等优质的晚熟品种,实施提早育苗,于3月25日~4月1日播种,争抢更多的有效积温,同时采用352孔大孔育秧盘,培育均质多蘖壮秧,并在本田实施超稀植栽培与管理,从而发挥晚熟优质品种的增产潜力,确保水稻丰产丰收。  相似文献   

17.
对海南荔枝生产现状进行剖析。根据海南荔枝的生产实际,从无公害农业生产、实施品牌战略、优化品种结构、推广科学技术、扩大市场开发,以促进产销两旺等方面,提出荔枝生产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全国麻类生产调查报告(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等省(区)是我国剑麻主要生产基地,其种植面积占全国总种植面积的80%以上。广东省剑麻主要分布在湛江、佛山等市的各县农场,以广东省湛江市东方红农场种植面积最大;广西主要分布在玉林、南宁、百色地区的各县;  相似文献   

19.
蒋时浩 《中国麻作》1984,(4):28-30,13
我县是江西省黄麻老产区之一,植麻历史悠久,自青皮3号红麻引入我县后,由于丰产性能好,黄麻种植面积半数以上被其取代,但青皮3号是个极晚熟品种,在当地不能留种,每年须从广东、广西调种,栽培面积和产量常受种源多少的制约。为此,选择引进留种方便,纤维产量高的红麻新品种是十分必要。l980年从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引入7804,7803,  相似文献   

20.
湖南茶树品种的乌龙茶适制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从湖南现有栽培的17个茶树品种中初步筛选出湘波绿、槠叶齐9号和高桥早三个适制乌龙茶的茶树品种.采用上述品种鲜叶为原料,完全可以制出与福建乌龙茶品种毛蟹、梅占、水仙品质相当的优质乌龙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