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上的广泛应用,获得了较好的增产效益。特别是在杂交稻制种方面,使用激素成功地解决了母本包颈,提早花时,促进颖壳张开和柱头外露等技术难题。花信灵是广西临桂综合化工厂新推出的花时调节剂。为考察其实用效果,特设本试验,主要考察提早母本花时效果,提高花时相遇率的程度和提高柱头外露率以及增大张颖角度等效果。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1材料及方法1.1供试组合:V20A×密阳46。1.2试验地卢、:湖南省龙山县五爱村杨盛钊1.6亩制种田内。1.3试验方法:每亩用量30g,分别在抽穗40%,…  相似文献   

2.
在杂交稻制种的母本抽穗 40%与 80%时期,分别喷施“花信灵”30 g,使始花时提早的 1小时,父母本花时相遇率提高8.5%~15.1%,柱头外露率平均提高6.59%,花期缩短1~2天,异文结实率平均提高8.21%。  相似文献   

3.
在杂交水稻制种中,由于母本不育系生理上的原因,开花零星分散,致使父母本花时相遇不好,影响制种产量的提高。为解决杂交水稻制种上花时不遇的技术难题,我们于1992年早季,应用广西桂林临桂综合化工厂研制的花信灵进行喷施母本试验,取得了促进母本提早开花,增加午前花,减少午后花,增加父母本盛花时相遇机率,提高母本异交结实率,增加制种产量的明显效应,从而有效地解决了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中“花时不遇”的技术难题。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组合汕优63。1.2试验地点临桂县南边山乡砖村王子辉的制种…  相似文献   

4.
杂交稻制种母本采用宽窄行条栽。表现出明显的增产效果,以(6+3)×3(寸)的处理增产率最高,达25.88%。且能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减轻黑粉病危害。这项技术经1989, 1990两年试验和大面积应用,证明具有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姜桂龙 《杂交水稻》1992,(4):25-25,21
试验证明,杂交稻制种采用单行比同时缩小趟距,能改善开花授粉环境,使群体结构更趋合理,较之双行比,母本基本苗增0.72万/亩,穗数增1.14万/亩,父本总颖花量每亩增50.6万,母本结实率提高8.87%,亩增产32.9公斤,增产幅度达24.1%。  相似文献   

6.
受广西种子公司一良繁科委托,由临桂县综合化工厂提供花信灵产品,于1992.年早稻在民安镇兴上村上良组卢瑞芳户,进行了珍汕97不育系配明恢63制种,于母本抽穗40%和80%时,分别亩用花信灵309对水30kg,于9:00时喷施母本,以提高珍汕97A午前花的数量,提高异交结实率和制种产量。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试验设计1.1试验甩对比法,设3个重复。每个相连试区设一对照区,共5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0.04亩(母本占地)。1.2父、母本行比为2:8,母本插秧行株距为16·65cm×13.32cm,每…  相似文献   

7.
1986—1987年在不育系珍汕97A的繁殖、汕优6号和汕优64的制种上进行三十烷醇试验。在配合亩施 4克“九二○”的条件下,喷施0.3、 0.6、 0.9和1.2ppm的三十烷醇3次,以单喷“九二○”作对照。结果表明:喷施三十烷醇的处理比对照增产,其幅度繁殖田为6.1%~26.3%,制种田为8.5%~20.8%,但均以0.6ppm的增产效果最佳。三十烷醇能显著改善母本开花习性,提高父、母本花时相遇的比例,提高异交结实率和千粒重  相似文献   

8.
为了使制种稳产、高产并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我们近2a进行了塑料软盘育秧在杂交稻制种上的应用研究,取得了成效,现就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组合威优46。1.2试验设计设置父、母本塑料软盘育秧(父本软盘育秧直插,插秧叶龄4.5叶,母本软盘...  相似文献   

9.
不同浓度的有机钾肥应用于杂交稻(K优047)制种试验,结果表明:在母本拔节期、幼穗分化Ⅷ期、齐穗后3d各喷施1次钾肥,对产量、穗粒数、结实率均有显著提高作用,但有机钾肥的效果明显优于KH2PO4;较高浓度的有机钾肥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多效唑用于杂交稻制种秧苗(2叶1心)期能矮化秧苗,增加单株分蘖,提高秧苗素质;用于调节花 期,能有效控制幼穗发育;用于成熟期能降低穗头芽谷率.  相似文献   

11.
杂交稻“双四二”工程制种技术是指“母本秧田播量20斤.秧龄20天,单株带蘖2个,插两粒谷苗,父本两段育秧,双株寄插,假二期,大双行”的制种总体要求及配套技术,具有增强秧苗素质、增加大穗比例、协调双亲群体、增大花遇机率及提高异文结实率的优点。1987年至1991年,荆州地区累计应用该技术制种218386.8万亩,增产杂交稻种485,52万公斤,增加纯收入2522.11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全区种子及粮食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试验结果表明,制种喷2次花调灵比喷1次花调灵加1次“九二0”和喷3次“九二0”,分别增产14.24%和20.51%,花调灵的增产途径主要是减少不育系包颈率,增加午前花率、降低闭颖率、提高柱头外露率和异交结实率,增加千粒重。  相似文献   

13.
太湖县在杂交稻制种母本上应用塑盘旱育抛秧技术,1996年平均单产2.76t/hm2,比对照常规制种增产10.64%;1997年平均单产3.31t/hm2,比常规制种增产15.8%。应用关键技术是培育健壮秧、抛足基本苗、合理安排播差期。  相似文献   

14.
金23A制种,稻粒黑粉病的危害严重是夺取高产的一大障碍。为了筛选防治稻粒黑粉病的最佳药剂,按照省“金23A繁殖制种高产技术研究”课题组的统一部署,特进行了金23A制种不同药剂防治黑粉病的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组合金优桂99,父本4月10日播种,母本5月27日播种,7月17日始播,试验田选择在我县望城乡永安村制种田。1.2试验药剂及方法试验按使用的5种药剂设为5个处理,处理①:20%的三唑酮乳剂(江苏建湖农药厂生产);处理②:40%多菌灵胶悬剂(江苏吴县农药厂生产);处理③:70%托布津可湿…  相似文献   

15.
由浙江农大和衢县种子公司合作研制的Ⅱ型增效剂,1988年在我县1.7万亩杂交稻制种田试验应用后,增产效果显著。1989年我县在1.4万亩制种田全面应用推广的同时,为了进一步掌握“九二0”增效剂和“九二0”的配方比例,以便更合理使用增效剂,设计了小区和大区试验,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1试验方法设4处试验点,其中小区试点两个,每小区面积为0.02亩,3次重复。大区试点两个,面积0.2亩,不设重复。试验设6个处理,(1)6g“九二0”加Ⅱ型增效剂;(2)8g“九二0”加Ⅱ型增效剂;(3)10g“九二0…  相似文献   

16.
母本柱头外露率与环境条件及结实率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探讨了杂交稻制种中母本柱头外露率分布特点和结实率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栽培技术和开花天气对外露率影响很大,抽穗前后是对环境的敏感期,外露率与结实率密切相关。栽培措施不当造成外露率太低,是目前结实率提高的主要障碍。重视母本栽培,强化敏感期管理,提早母本花时是提高外露率和结实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杂交稻繁殖制种中母本抛栽试验李科祥,符策强,梁安满,陈经保,福能(海南省农科院粮作所571100)杂交稻繁殖制种母本育秧,在海南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湿润育秧。二是旱育秧.三是直播。湿润育秧需要较大的秧地和较多的用工;旱育移栽需种量较大;直播员能省工节...  相似文献   

18.
80年代以来,“九二0”在我区杂交水稻繁殖制种生产中广泛使用,它对解除不育系包颈、调节穗层、促进花期花时相遇、提高异交结实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提高单产、节约用工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益,且随着“九二0”用量的逐年增大,制繁种产量也相应提高。但为追求单产,近年已出现“九二0”用量过大倾向,亩用量普遍已由原来的1~3g增大到目前的8~12g。高者竟达15g以上.“九二0”的高剂量使用已带来一些不良后果:(1)种子的商品品质、贮藏品质普遍下降;(2)“九二0”货源短缺、价格昂贵、生产成本的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19.
激素在杂交粳稻制种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九二0”、花信灵在杂交粳稻辽优3225 制种中的应用技术。按喷施方法和剂量不同,共设9 个处理。结果表明:(1)父本喷施“九二0”,虽然能改善不育系的受粉态势,但同时降低父本颖花利用率,利弊兼备。(2)在母本抽穗5% ,40% 时,喷“九二0”、花信灵,混喷和单喷都明显增产,混喷效果较好。(3)开颖柱头外露率和单颖开放时间是影响制种异交结实率和产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两系杂交稻制种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培矮64S系列组合的制种,不育系的育性敏感期不能遇到日均温度低于24℃,日最低温度低于20℃的气候条件。安全授粉期的气候条件同于三系杂交稻制种。理想的花期相遇以母本较父本早始穗1~2d为宜。母本要插足基本苗,控制无效分蘖,力求生长发育整齐。在提高异交结实率的措施上,要加大“九二○”的用量,适时适度割叶,喷施养花“九二○”,抓住父本盛花时辅助授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