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洒金柏种子为材料,研究了NaCl胁迫下赤霉素和不同浓度的钙组合对其萌发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2.5 mg/L GA3+25 mmol/L Ca2+处理下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比对照分别提高了19%、51%,差异显著;经2.5 mg/LGA3+20 mmol/L Ca2+处理的种子活力指数比单独使用20 mmol/L的Ca2+提高了48.02%;而2.5 mg/L GA3+15mmol/L Ca2+处理的发芽势比对照提高了18.7%。同时盐胁迫下,洒金柏幼苗内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增加,其中2.5 mg/L GA3+10 mmol/L CaCl2处理下的可溶性糖和2.5 mg/L GA3+15 mmol/L CaCl2处理下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幅度最为显著,分别比对照增加56.8%、120%。结果表明,GA3和Ca2+组合使用可缓解盐胁迫对洒金柏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不同浓度重金属Pb~(2+)和Cd~(2+)对洋甘菊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采用培养皿滤纸发芽法,分别用不同浓度Pb~(2+)(100、200、300、400和500mmol/L)、Cd~(2+)(20、40、60、80和100mmol/L)及Pb~2和~+Cd~(2+)混合溶液(20+100、40+200、60+300、80+400和100+500mmol/L)处理洋甘菊种子,测定叶绿素的含量。叶绿素含量随着Cd~(2+)溶液浓度的升高而升高,浓度100mmol/L时达到最大值。其中Pb~(2+)300 mmol/L、Pb~(2+)和C~(d2+)混合溶液(60+300)mmol/L时,叶绿素含量会受到一定抑制影响,此时叶绿素含量达到最低值。Pb~(2+)300mmol/L、Pb~(2+)和Cd~(2+)混合溶液浓度为(60+300)mmol/L时会抑制洋甘菊种子的萌发,但会促进幼苗生长,其余浓度Pb~(2+)、Cd~(2+)胁迫对洋甘菊种子与幼苗影响较小,未出现无根苗现象。结果表明:Pb~(2+)处理对洋甘菊幼苗叶绿素含量有先抑制,后促进,又抑制的作用,Cd~(2+)处理对洋甘菊幼苗叶绿素含量有促进作用,Pb~(2+)和Cd~(2+)混合溶液对洋甘菊幼苗叶绿素含量起着先抑制,再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不同供Ca2+水平下对马尾松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进行研究,以确定适宜马尾松生长的钙浓度,为马尾松人工林培育及合理施用钙肥提供参考。[方法]以半年生马尾松幼苗为试材,采用温室内砂培,研究不同供Ca2+水平(0.0、0.4、1.0、2.0、3.0、4.0 mmol·L~(-1)(CK))对马尾松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不同供Ca2+水平处理5个月后,在Ca2+水平为1.0、2.0 mmol·L~(-1)时,马尾松幼苗的株高增量和地径增量较高,其中,2.0 mmol·L~(-1)Ca2+水平的株高增量和地径增量最高。马尾松幼苗对Ca2+水平适应能力强弱顺序为2.01.00.43.00.04.0 mmol·L~(-1)(CK)。在不同生长期内,随着供Ca2+水平的增加,马尾松针叶中ROS(O2-产生速率、H2O2浓度)、MDA含量、抗氧化酶(SOD、POD、CAT和APX)活性、抗氧化物质(GSH、As A)含量、脯氨酸含量均先降低后增加,最小值均在1.0 mmol·L~(-1)或2.0 mmol·L~(-1)处理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先增加后降低,其最高值均在2.0 mmol·L~(-1)处理中。马尾松幼苗的株高增量和地径增量与类胡萝卜素含量关系不明显,而与其他生理指标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马尾松幼苗适宜在1.0 2.0 mmol·L~(-1)Ca2+水平的环境中生长。在马尾松林地中,应对土壤有效钙含量进行测定,并结合植株的生长和生理特征进行综合评价后,科学合理施肥以提高生产力。  相似文献   

4.
以采集自阿拉善荒漠的3种沙生植物蒙古沙冬青、白沙蒿和花棒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0、50mmol/L、100mmol/L、200mmol/L、300mmol/L) NaCl、KCl、Na_2CO_3和NaHCO_3处理下幼苗内的脯氨酸含量变化。结果表明,观测期内,不同浓度、不同类型的胁迫处理均显著提高了脯氨酸在蒙古沙冬青、白沙蒿和花棒幼苗叶片中的累积。相同胁迫条件下,白沙蒿幼苗中脯氨酸的累积水平高于花棒,花棒高于蒙古沙冬青。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重金属铅(Pb^2+)和镉(Cd^2+)对火炬树Rhus typhina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探索火炬树对重金属铅、镉胁迫的耐受程度及机理。【方法】采用培养皿滤纸发芽法,分别用不同浓度Pb^2+(300、600、900、1200、1500 mmol/L)、Cd^2+(140、280、420、560、700 mmol/L)溶液处理火炬树种子,测定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幼苗胚根长和茎长、硫代巴比妥酸(TBARS)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Pb^2+、Cd^2+均对火炬树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但低浓度Pb^2+可促进根长和芽长的伸长。随着Pb^2+和Cd^2+溶液浓度的增加,幼苗叶片中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POD活性和TBARS含量均逐渐升高。其中,Cd^2+浓度为700 mmol/L时,发芽率、发芽指数、芽长和SOD活性达到最低值,而TBARS含量最高;Pb^2+浓度为1500 mmol/L时,根长达到最低值,POD活性达到最高值;Pb^2+浓度为600 mmol/L时,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结论】Pb^2+浓度为300 mmol/L时会抑制火炬树种子萌发,但会促进幼苗生长,其余浓度Pb^2+、Cd^2+胁迫下,火炬树种子与幼苗受到一定影响,但是均较好完成了萌发与幼苗生长,并表现出多种积极的适应性特征,未出现无根苗现象,火炬树较其他木本植物对铅、镉2种重金属表现出更强的耐性。本试验结果可为今后选用火炬树作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材料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1年生白桦苗木为试验材料,在全自动温室内进行砂培试验,探讨了4种不同磷素浓度(0.125、0.5、1.0、2.0mmol/L)处理对白桦幼苗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根、茎、叶氮磷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磷处理对白桦幼苗总生物量的影响显著,在正常供磷水平下达最大;(2)P_(2.0)水平下叶绿素a、b、a+b及类胡萝卜素含量比P_(0.125)增加了43.1%、46.0%、44.7%和42.4%,可溶性蛋白含量在供磷水平为1.0mmol/L时最高;(3)不同磷处理对幼苗各器官全磷含量影响差异显著,吸收的磷素主要分配到了幼苗的叶片部分,但对全氮含量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栲树幼苗生长和氮吸收对不同氮钾水平变化的响应,采用L8(4×2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氮形态(NH_4~+-N、NO_3~--N)、氮浓度(8、32 mmol·L~(-1))、钾浓度(0、0.5、1.5、3 mmol·L~(-1))对栲树幼苗成活、生长和氮含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NH_4~+处理条件下的各指标优于NO_3~-处理,成活率、苗高、叶片数、生物量、叶绿素含量(SPAD值)和氮含量分别提高了93.46%、6.09%、21.12%、14.81%、51.55%和73.76%;8 mmol·L~(-1) N处理时的成活率、苗高和生物量等较32 mmol·L~(-1)处理时大,分别提高了172.97%、6.77%和10.71%,但叶绿素SPAD值、根系直径和氮含量在32 mmol·L~(-1)时较大;K~+浓度水平对栲树各指标影响缺乏一致性,根系和地上部的生长分别以0 mmol·L~(-1)和3 mmol·L~(-1)较佳,此时植物体内N含量较低。栲树为偏喜铵树种,但铵态氮浓度过高时发生毒害效应,硝态氮浓度过高使栲树幼苗致死。  相似文献   

8.
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的镉胁迫对三叶草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光合色素含量及保护酶系统的影响,以探究三叶草对镉胁迫的敏感性和耐性。结果表明:镉能够抑制三叶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在低浓度镉0. 5mmol/L时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苗长、芽长、胚轴长和根长均被抑制,较对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 01),其浓度至3. 5mmol/L时三叶草种子的发芽势、活力指数和幼苗生长被完全抑制。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随镉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与对照差异极显著(P0. 01)。在镉浓度0-1. 5mmol/L范围内,保护酶SOD、CAT和POD活性升高,较对照分别提高36. 02%、33. 53%和93. 55%,继续增加镉浓度至2. 5mmol/L时酶活性呈下降趋势; APX活性在镉浓度0. 5mmol/L时最高,较对照提高80. 80%,继续增加镉浓度其活性开始下降,表明在低浓度镉(0-0. 5mmol/L)胁迫下,三叶草幼苗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桃叶卫矛幼苗进行75、150、300、350、400 mmol/L 5种不同浓度的Na2SO4处理,测定并分析了幼苗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桃叶卫矛幼苗体内活性氧的保护酶体系主要途径是SOD-CAT+POD;(2)SOD和POD在Na2SO4浓度为300 mmol/L时活性最大;(3)CAT活性在Na2SO4浓度为150 mmol/L时最大,在Na2SO4浓度为300 mmol/L时略次之.据此在实际生产中可以考虑用300 mmol/L左右的Na2SO4对桃叶卫矛幼苗进行抗盐锻炼.  相似文献   

10.
钙离子及pH值对柚木组培苗生长和矿质营养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柚木继代组培试管苗,调整组织培养基本培养基(MS)配方中的Ca2+浓度和pH值,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开展了5个Ca2+浓度(0,3,6,9,12 mmol·L-1)和4个pH值水平(pH值4.0,pH值5.0,pH值6.0,pH值7.0)双因素试验,目的是探讨不同Ca2+浓度与pH值对柚木组培苗生长和矿质营养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幼苗的高生长及生物量积累与Ca2+浓度呈正相关,最适Ca2+浓度为9 mmol·L-1;pH值对苗高生长及愈伤组织生物量积累有显著影响,适宜pH值为6.0;茎叶的钙含量随Ca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与培养基的pH值高低无必然关系;在pH值6.0培养条件下,低至中等Ca2+浓度(3~6 mmol·L-1)有利于幼苗对N,P,Mg,Mn,Zn,B,cu营养元素的吸收,较高的Ca2+浓度有利于提高钾离子吸收的选择性及提高N吸收量,幼苗对铁离子的吸收随着Ca2+浓度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11.
不同Ca2+浓度处理对青檀生物组分中矿质元素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檀的檀皮是制造宣纸的主要原料。为了探讨立地因子对檀皮质量的影响,在控制条件下,研究了不同Ca2+浓度对青檀生物组分中矿质元素积累的影响。以Hoagland完全营养液为基质,设计3个Ca2+浓度处理水平,分别为200 靏/g、400 靏/g和600 靏/g及一个对照(无钙处理)对青檀苗进行培养。处理6个月后,采样分析了青檀苗根、叶和檀皮中矿质元素Ca、K、Mg、Mn、Zn、Cu和Na的含量。结果表明: Ca2+促进了根、叶和檀皮中Ca元素的积累,并随着Ca2+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在各生物组分中的Ca2+浓度分布情况为根>叶>檀皮。用600 靏/g的Ca2+浓度处理后的根中Ca含量为对照处理的5.5倍,为Ca2+浓度为400 靏/g和200 靏/g处理后的1.4倍。Ca2+的存在抑制了K、Mg二种元素的积累,且随着Ca2+浓度的提高K、Mg含量下降,K、Mg含量的分布大小顺序均为叶>根>檀皮。檀皮中K、Mg含量受Ca2+浓度影响最大,Ca2+浓度为600 靏/g时,檀皮中K含量仅为对照的39.3%,分别是Ca2+浓度为200 靏/g和400 靏/g处理后的79%和91.8%;而Ca2+处理浓度为600 靏/g时,檀皮中Mg的含量为对照的33.0%,分别为Ca2+浓度为200 靏/g和400 靏/g处理后的68.1%和88.9%。与对照处理相比较,Mn、Zn和Cu在各组分中的含量总趋势是随着Ca2+处理浓度的升高而下降,但在各组分中的变化情况不尽相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硝普钠(SNP)、亚精胺(Spd)和水杨酸(SA)对盐胁迫下麻黄幼苗根系生长和氧化损伤的影响。采用营养液水培的方式,分析3种外源物质处理对麻黄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0 mmol/L的NaCL胁迫下,麻黄幼苗中质膜过氧化指标丙二醛(MDA)含量增加,代谢产物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的含量降低,根系活力也呈下降趋势。经不同浓度的SNP、Spd、SA处理后,一定浓度的硝普钠(SNP)、亚精胺(Spd)和水杨酸(SA)能够提高麻黄幼苗的抗盐能力。3种外源物质缓解效果为:SA(50 mg/L)SNP(0.1 mmol/L)Spd(0.25 mmol/L)。施用水杨酸(SA)50 mg/L后,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14.30%,可溶性糖含量增加35.58%,脯氨酸含量增加65.5%,MDA含量降低42.11%,根系活力增加18.17%。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室内培养和无土栽培试验,研究不同强度的NaCl胁迫对彩叶草的种子萌发、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和无机离子代谢的影响,以探讨彩叶草的耐盐机理。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0-180mmol/L)的增加,彩叶草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逐渐降低;胚根长和活力指数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0-180mmol/L范围内,彩叶草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随NaCl胁迫强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至NaCl浓度180mmol/L时较对照分别降低48. 08%、49. 36%和73. 51%;而叶片胞间CO_2浓度则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在NaCl浓度20mmol/L时最低,较对照降低10. 20%; NaCl浓度180mmol/L时达最大值,较对照增加34. 87%。NaCl浓度0-180mmol/L范围内,Fm、Fv/Fo、Fv/Fm、K~+含量、K~+/Na~+和Mg~(2+)/Na~+随NaCl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Fo与Na~+趋势与之相反; Mg~(2+)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NaCl浓度20mmol/L时,Fv/Fo、Fv/Fm、Fm与对照差异不显著。Fo、Na~+与NaCl胁迫强度呈正相关关系,而Fv/Fo、Fv/Fm、Fm、K~+、K~+/Na~+和Mg~(2+)/Na~+与之呈负相关关系。研究结果为彩叶草优化栽培品种及园林绿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刘娜 《山西林业科技》2023,(1):23-25+52
通过设置褪黑素浓度为0.1 mmol/L,盐碱浓度为50 mmol/L、100 mmol/L、150 mmol/L的不同处理,研究褪黑素浸种对不同浓度盐碱胁迫下侧柏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盐碱胁迫处理相比,褪黑素浸种显著提高了侧柏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显著降低了其相对盐害率。褪黑素浸种显著降低了盐碱胁迫下侧柏幼苗的MDA含量和电导率,提高了盐碱胁迫下侧柏幼苗的根系长度、SOD活性、POD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综上所述,褪黑素可以有效缓解不同程度盐碱胁迫对侧柏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沙地云杉组织培养进行初步研究。选用沙地云杉成熟种胚为外植体,以SH、MS、LP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激素浓度组合分析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研究表明:SH培养基为最佳培养基,而最佳的激素组合为0.1 mg/L2,4-D+0.1 mg/L6-BA。本试验结果对于进一步开展沙地云杉的组织快繁、再生体系建立奠定了基础,为沙地云杉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揭示外源油菜素内酯(BR)对低温胁迫下华山松幼苗的抗寒机理,以华山松幼苗为材料,研究在低温(4℃)胁迫下,不同浓度:0mg/L(CK)、0.01mg/L(G1)、0.05mg/L(G2)、0.25mg/L(G3)、1.25mg/L(G4)的BR预处理对华山松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BR均可提高低温胁迫下华山松幼苗叶片的含水量和光合色素含量,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降低丙二醛含量,且0.25mg/L的BR处理效果最佳。研究表明,外源BR能有效地缓解低温胁迫对华山松幼苗的影响,降低活性氧对其幼苗的伤害,减轻膜脂过氧化程度,提高华山松幼苗的抗寒能力。  相似文献   

17.
外源抗热剂对马缨杜鹃抗热性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年生马缨杜鹃Rhododendron delavayi为材料,采用4因素2水平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不同抗热剂及其不同浓度处理对马缨杜鹃抗热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高温胁迫下(42℃)施用对氨基水杨酸(PAS)、海藻酸(AA)和氯化钙(Ca Cl2),对马缨杜鹃抗热性有显著的影响,22℃时以200mg/L PAS+400mg/L AA+800mg/L Ca Cl2组合处理对提高马缨杜鹃的抗热性效果最好,42℃时则以200mg/L PAS+200mg/L AA+1200mg/L Ca Cl2组合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试验采用室内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硝酸钾(KNO3)、高锰酸钾(KMnO4)、赤霉素(GA3)、聚乙二醇(PEG)对菘蓝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探讨促进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有效途径,为菘蓝的规模化栽培及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2g/L KNO3处理的幼苗根长提高61.35%,10g/L KMnO4处理的幼苗保水力提高81.58%,3种浓度GA3处理幼苗根系活力分别提高17.88%、21.85%、13.82%,0.2g/L GA3处理使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提高38.90%、79.18%,幼苗鲜重和苗长分别提高84.38%、24.24%;3种浓度PEG处理的幼苗根系活力分别提高14.08%、19.32%、13.57%,鲜重分别提高75.00%、106.25%、87.50%,200g/L PEG、300g/L PEG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分别提高68.15%、46.93%。综上所述,以GA3溶液处理效果最好,其中,以0.2g/L GA3处理效果最佳,能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及发芽势,促进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9.
盐胁迫对尖果沙枣离子分布及渗透调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尖果沙枣的耐盐机理,用NaCl处理尖果沙枣1年生幼苗,处理浓度为50、100、200、300和350 mmol/L,30 d后取样,测定其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随NaCl浓度的增加,叶片膜透性呈增加趋势,叶片水势则有所降低,其中在低于300 mmol/L NaCl浓度下,叶片膜透性和水势的变化幅度不大,在300、350 mmol/L NaCl浓度时与对照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随NaCl浓度的增加,脯氨酸含量增加幅度较大,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较缓的增加趋势,且分别在100 mmol/L和300 mmol/L NaCl浓度下达到最大值,与对照相比,各处理中的有机物质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在350 mmol/L NaCl浓度下的增幅最大;随NaCl浓度的增加,各器官中K 、Ca2 、Mg2 含量变化不大,叶片中K 、Mg2 含量大于茎部和根部,根部Ca2 含量最多,说明植物虽受到一定的伤害,但通过调节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降低水势,维持其生命代谢,因此,尖果沙枣具有较强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20.
采用营养液培养法,研究了不同铜离子(Cu2+)浓度(0mg/L、0.1mg/L、0.2mg/L、0.5mg/L、1mg/L、2mg/L、5mg/L、10mg/L)对海菜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指标及部分生理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浓度处理(0.1~10mg/L)Cu2+对海菜花种子发芽率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p0.05);海菜花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与活力指数整体表现出随Cu2+处理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当Cu2+处理浓度较高时,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Cu2+明显降低海菜花叶片中叶绿素a、b及类胡萝卜素含量,且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随着Cu2+浓度的增加,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先升高后降低;过氧化氢酶(CAT)呈持续降低趋势,且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该研究结果为海菜花的保护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