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资兴市东江库区低产茶园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推广实施改树、改土、改园、改制等低产茶园改造技术,配合茶树病虫害防治,有效地改造了低产茶园。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双峰县自去年入秋以来,动员广大茶农改造低产茶园。全县已改造低产茶园七千多亩。双峰县茶园由于建园标准低,土层浅、土壤瘦,加上管理差等原因,低产茶园还不少。1983年亩产仅83斤。针对这种情况,双峰县人民政府于去年九月底就召开了会议,号召全县各地抓紧改造低产茶园,并下达了2800亩改造低产茶园的计划,每改一亩,经验收合格,由县发给补助款30元。梓门公社新华大队茶场,  相似文献   

3.
低产茶园大致可分为开采仅5—20年以内的未老先衰低产茶园和投产已20年以上的衰老茶园两大类。它们低产的成因及其现状上都有一定程度的差别。因此,改造技术上也应根据不同类型的衰老茶园采取相应的措施,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未老先衰茶园是我区开采茶园的主体,多、快、好、省地改造这些茶园是我区茶叶工作的中心任务。为此,笔者于81年秋选择具未老先衰低产茶园典型特征的沙县城关茶场茶园为试点,开始进行未老先衰低产茶园改造技术的探索与实践。现将初步结果报  相似文献   

4.
长沙县有茶园面积4.5万亩,81年产茶2.3万担,按总面积计算,单产50斤左右。针对这一情况,县多经办于11月20—23日举办了低产茶园改造技术训练班,主产大队、公社茶场负责人及有关干部80余人参加。训练班聘请有关老师讲授了低产茶园改造、病害防治等课程,参观了本县低产茶园改造做得较好的金井、双江公社茶场,还进行了大会经验交流。通过学技术,看样版,总结成绩,交流经验,感到低产茶园改造是形势的需要,增产潜力很大。大家表示回场以后,作出低产  相似文献   

5.
由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赞助,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和安徽省农业厅合办的“低产茶园改造技术”培训班于1989年11月14~21月在安徽宣城举办,来自全国各产茶省基层的茶场技术员及茶农60多人参加了培训。培训班的内容涉及低产茶园的生态建设与综合改造,低产茶园的土壤特点与施肥技术,低产茶园的换种改植,茶树优  相似文献   

6.
1984年以来,我县组织茶园承包户进行了低产茶园改造,三年来,改造低产园近千亩,特别是何家乡改造面积占现有承包茶园的21.2%,并已初见成效,如文图村江秀汉户,1984年改造的5.91亩茶园,树高树幅达80×130Cm,亩产从改造前的15公斤提高到  相似文献   

7.
1982年4月23日,在县二招待所召开了改造低产茶园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县人民政府禹寿全副县长、县农办、县财办、县农业局的负责人及有关同志共14人。参加会议的还有地区农业局,地区水利局的领导同志及科技人员。会议就改造低产茶园的组织领导、改造规划、资金来源、措施等问题进行了座谈讨论,现将有关情况纪要如下: 一、组织领导。到会的同志一致认为,改造低产茶园是农田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提高单产,迅速增加总产的好途径。要抓好低产茶园的改造,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必须成立改造低产茶园的领导小组。建议报请县委常委,由县委抓农业的副书记李麟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台州地区不少茶园已逐年趋向衰老、低产,如何加快低产茶园改造步伐,提高茶园素质,发展茶叶生产力,是迫在眉睫,又颇感棘手的重要问题。三门县珠岙镇樟树下村采取完善、强化管理茶园承包合同,和经济措施相结合的办法,真正将低产茶园改造工作落到实处,一年一大步,取得了明显成效,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本省低产茶园的改造途径,一九五三年至一九六七年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示范和调查研究.查明了茶园低产的成因,提出了一套"三改一补"和"肥、管、养、剪、采、保结合"的改造低产茶园综合技术措施.在茶园改造试验中,使原来亩产只有50-60斤的低产茶园变为高产园.其中1.01亩福安菜茶改造后七年(1961-1967年)平均亩产干茶达419斤,33亩平均亩产干茶350-380斤的丰产水平.试验表明:  相似文献   

10.
自2005年安溪县对低产茶园进行园地、茶树和生态环境优化等综合改造以来,通过低产茶园园相、园貌改造;增施有机肥,调节土壤p H值,改良土壤;科学留养树冠,合理调整树冠结构和茶树高度;梯岸梯壁留草,合理种植树木,优化茶园生态环境等措施,先后建设了一大批"头戴帽、腰系带、脚穿鞋"的标准化生态茶园,总结出一套针对性较强的低产茶园改造生态优化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采用综合措施改造低产衰老茶园,人们往往担心花工多,投资大,经济效益不显著而得不偿失,因此对改造低产茶园产生了一定的阻力。笔者根据多年在歙县原潜口公社红旗生产队采用改树、改土、改园、改采摘和管理方法综合措施改造当地低产衰老茶园的  相似文献   

12.
在茶园面积基本稳定,园相趋向老化的情况下,我地不少茶区已将改造低产茶园作为提高茶园素质,发展茶叶生产力的重要措施,有的已见成效。但也有发现低产茶园改造后未能收到预定效果,致使少数茶农对低改疑惑不解,直接影响到低改工作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茶园产量高低及品种选择直接影响到茶农的收益。改造低产茶园,提高单产水平,应列入茶叶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笔者长期工作在生产一线,认为低产茶园的改造应把握好以下几方面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低产茶园改造综合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茶树树势的衰老,导致茶叶单产低,经济效益衰退。因此,改造低产茶园,使其复壮树势,提高茶叶产量,延长有效经济年限,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湖北蒲圻羊楼洞茶场十年来改造低产茶园的技术试验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低产茶园的改造技术,主要包括更新茶树,复壮树势,改造土壤,提高肥力,改造园相,改善生态,茶园管理等内容。  相似文献   

16.
1加速低产茶园改造,调整品种结构1.1自然资源的优势:我县地处闽西北山地丘陵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森林覆盖率达76.5%,尤以宝山、郭岩山海拔高达1304-1385m。全境环山群抱,碧绿丹青,交通便利,良好的生态环境适宜茶园旅游观光和有机茶的开发。1.2低产茶园改造与良种引植:全县现有茶园面积1267hm2,多为上世纪70-80年代开垦种植,有性种约占70%。这些茶园经过近30年的耕作、采摘和自然风蚀,成为水土流失严重、茶树衰老的低产茶园。为此,从1994年开始,我站将调整品种结构和加速改造低产…  相似文献   

17.
据初步统计,我国现约有衰退低产茶园200多万亩,改造这些衰退茶园,将是我国茶叶界当前一项既艰巨繁重而又紧迫的工作。我国这些不同衰退低产茶园的特点是什么?运用何种相应改造措施其增产效应最显著?这都是广大茶农十分关切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从事低改工作的实践,特就衰退茶园主要类型以及相应树冠改造措施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8.
文成县地处浙南山区,茶叶生产上由于茶类单一、加工设备陈旧落后、茶园基础差,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低产、低效的状态.针对这种情况,近几年来.该县采取了“攻春茶,重点开发名优茶,抓好低产茶园改造,积极发展名优早茶基地和优化茶园、茶类结构”的做法,使低产茶园走上了“一优两高”的路子,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几年来已改造低产茶园3450亩,平均亩产由改造前的13.6kg上升到改造后的45.3kg,年增干茶110吨,1993年生产名优条38吨,全年茶叶总产值增加220万元,使茶叶生产走出了低谷,开创了茶叶产销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改造低产茶园,变低产为高产在国内外茶区是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的成功经验。我市茶园平均单产只有40多公斤,与世界主要产茶国的单产水平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因此,抓好低产茶园改造是目前茶叶生产的中心课题,也是提高单产,改善品质,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廖陈富  程义华  包佐淼 《茶叶》2011,37(4):249-251
浙江省景宁县农业部门为把茶叶产业做强做大做精,2009至2010年对全县茶叶进行地毯式的普查,全县有低产茶园533多hm^2,从本地实际出发,分析低产茶园形成六方面的主要原因,针对原因提出改造低产茶园的三大机制和五方面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