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4 毫秒
1.
为了探讨湖沼垸内水网型疫区,实施洲滩禁牧人畜同步查治消灭传染源等措施,控制血吸虫流行的可行性,采用“一查两治”结合洲滩禁牧,控制血吸虫病流行,观察其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活螺平均密度下降63.33%,钉螺感染率为零。人群感染率、耕牛感染率分别下降62.70%、31.41%。结论:实施洲滩禁牧开展人群查治,耕牛一查两治等措施,不仅使病牛得到有效治疗,而且使病牛减少接触疫水的机会,病牛粪便不能排入富河,杜绝了污染。  相似文献   

2.
洲垸型地区牛血吸虫病流行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1993~2007年两个洲垸型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观测点调查数据,评估各种防治措施实施的效果,为策划和调整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观测点方案"要求开展人、畜血吸虫病疫情、螺情、野粪等调查,统计分析各项指标。结果2个洲垸型观测点耕牛血吸虫病感染率分别由设点时(1993年)的28.5%和11.99%下降至2007年的6.13%和2.83%,人群血吸虫病血检阳性率仍在高水平上徘徊,垸内残存螺点极少且找不到感染性钉螺,垸外螺情变化不大。结论调查表明洲垸型地区仍是我国血吸虫病流行最严重的地区,垸外钉螺面积大,密度高,难以实施有效的药物灭螺,耕牛常年在湖洲上放牧感染血吸虫病并传播病原,这类地区是以畜源性为主的血吸虫病流行区,只有加强对放牧家畜的管理,才能有效地控制血吸虫病疫情。  相似文献   

3.
目的 准确掌握洲岛型地区牛血吸虫病流行动态规律,分析评估防治措施的效果,探索这类地区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技术和措施。方法 以洲岛型地区江苏省丹徒区世业镇为观测点,通过牛血吸虫病感染率、感染强度、主要传染源及螺情调查,统计分析各种调查数据。结果 经连续15年的调查观测,牛血吸虫病感染率、感染强度、野粪阳性率及螺情均呈无规律变化。结论 由于世业乡地处长江中心,随着水位涨落,上游钉螺附着于漂浮物带到江滩草洲,繁殖孳生,灭螺困难,传染源难以控制,疫情时高时低,可通过以机耕代牛耕,发展水禽控制传染源,达到控制血吸虫病疫情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江宁区新生洲垦种养殖灭螺防病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洲是南京市江宁区长江中的一个洲滩 ,面积 6 .84 km2 ,1981年发现有螺面积 2 2万 m2 ,1996年血吸虫病暴发流行 ,人、牛、猪和羊血吸虫病感染率分别为 5 0 %、98.0 8%、6 0 %和 6 7.5 % ,1997年钉螺面积猛增到 4 2 6万 m2 ,为了改变洲上疫情进一步加剧的态势 ,1998年在洲上开展了垦种养殖 ,禁养耕牛 ,发展养鸡、鸭生产 ,综合开发灭螺防病效果试验 ,通过连续 3年试验 ,取得了显著的灭螺防病效果 ,有效地控制了血吸虫病疫情  相似文献   

5.
我国湖沼地区的血吸虫病,尚未满意地控制,为此,在中央血防办和省血防办的组织领导下,湘、鄂、赣、皖四省自1981年始,采取试点的办法,开展了湖区日本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江湖洲滩地区控制血吸虫病对策的研究。江西省湖区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6.
湖沼地区血吸虫病,由于洲滩复杂,水位不易控制,尚未满意地控制.为准确、系统了解湖语洲境型疫区动物的血吸虫病疫情动态、流行特点及规律,为制订防制措施提供依据,进行了本次调查,报告如下:1基本情况小波乡地处洞庭湖腹地,流江市东北部,三面与东洞庭湖的漉湖接壤.所辖17个行政村,一个渔场,人口19361人,耕牛1280头,其中黄牛215头.生猪16500头,马、狗等其它动物240余头.13.5km的小波大堤将湖洲与农田隔开,洗内已查不到钉螺.冒牧业以猪和牛为主.生猪圈养,耕牛除洪水期和部分从事春耕外,90%常年敞放于堤外隔水草洲.由…  相似文献   

7.
从1987年省人民政府作出“在洞庭湖地区开展血吸虫病人畜同步化疗工作的决定”以来,我省已连续9年执行“以化疗为主、控制血吸虫病疫情”的防治策略。在执行这一对策中,如何控制好言源性传染源,降低阳性畜粪对湖洲的污染,我省各级农牧和卫生血防部门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笔者试对我省家畜血吸虫病防治技术的研究作一回顾性总结,并就当前防制对策中的有关技术问题作一探讨。一、湖沼地区家客感染血吸虫病的特点我省的血吸虫病,主要流行于洞庭湖区,因湖洲面积大,易感地带长,水位落差大,洲滩高程高,沿堤居民密集,堤外牧草茂盛,…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怀宁县属洲滩型血吸虫病流行区,自90年至98年对疫区耕牛进行了查治工作,共查耕牛50123头次,查出血吸虫病牛2745头次,治疗或扩大化疗耕牛11392头次,耕牛血吸虫病感染率由89年的13.1%下降至98年的5.88%,结果表明,所实施的人、畜同步化疗,净化草洲,严禁外来病原侵入,植树造林改造钉螺孳生环境等措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封洲禁牧"控制我国大湖区血吸虫病的意义和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采取"封洲禁牧"措施,切断病原,净化草洲,保护人、畜免受新感染和重复感染,达到控制大湖区血吸虫病的流行。方法 每年3月1日~10月31日实施封洲禁牧,并在每年10月15日以前对人、畜进行血吸虫病的查治。结果 两个试点经过"封洲禁牧"后,均达到了国家基本控制血吸虫病的标准。结论 认为"封洲禁牧"是目前用于控制大湖区血吸虫病流行中科学性强,方法简便,速度快,效果好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永修县吴城镇水牛血吸虫病疫情动态观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永修县吴城镇位于鄱阳湖西畔的赣江和修河入湖交汇处,是江西省血吸虫病重疫区之一,为了能较准确地掌握这类洲滩地区水牛血吸虫病疫情动态,以其有代表性的3个行政村作观测试点,连续了10年,结果水牛血吸虫病感染率仍居高不下,其原因是畜源性传染源未能得到有效控制,牛群在有螺草洲上放牧时散播病原,感染或重复感染血吸虫病。因此,狠抓牛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是湖洲地区阻断血吸虫病传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吡喹酮治疗山羊血吸虫病疗效,在防治耕牛血吸虫病的同时,对疫区山羊进行了同步查治,结合洲滩禁牧等措施,做到了人畜同查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达到了国家血吸虫病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2.
血吸虫病患畜是病原传播的源头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湖南、江西等省家畜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查实,在我国当前血吸虫病流行最严重的江湖洲滩地区,散布在有螺草洲的野粪95%以上是家畜粪便,阳性野粪全部是畜粪,导致家畜血吸虫病感染率居高不下,可见这类地区患病家畜是血吸虫病传播的源头,只有加强对放牧家畜的管理,加大查治力度,建立预防屏障体系,切断畜源性传染源,才能阻断血吸虫病流行。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吡喹酮治疗耕牛血吸虫病的效果,采用对耕牛测重、小牛估重,怀孕后期母牛喂药时采取保胎措施,喂药剂量准确,同时结合洲滩禁牧等措施,收到了较好的防治效果,达到国家血吸虫病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4.
为贯彻落实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血防策略,提高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效果,力争短期内在血防工作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确保2017年达到疫情传播阻断标准,荆州区根据全区实际情况,在疫区实施了洲滩禁牧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对其具体措施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铜陵县老洲乡家畜血吸虫病重复感染及影响因素的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铜陵县老洲乡是安徽省血吸虫病重流行区之一,属洲岛型血吸虫病流行区。长期以来,该乡坚持每年查治,但家畜血吸虫病疫情仍在高水平上徘徊。通过设点调查观察,结果发现主要是重复感染所致,摸清了影响重复的主要因素并针对性采取了控制重复感染的措施,效果有待于进一步考核。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耕牛不同化疗方案控制易感地带血吸虫病的效果,选择余干县东大河水系4块易感洲滩,随机分为实验区和对照区,分别实施易感洲滩为中心和归属村庄分层化疗方案。结果显示,2组试区耕牛感染率、感染度和洲滩感染螺密度、野类污染指数下降有显著性差别。结果表明湖沼地区实施以易感洲滩为中心的耕牛化疗能取得较佳的“净化”洲滩效果。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沅江市双丰乡动物血吸虫病疫情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湖南省沅江市双丰乡是典型的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是我国积压吸虫病重流行乡(镇)之一。通过调查,比较准确地掌握了耕牛血吸虫病疫情及疫情回升的主要原因:一是发生洪涝灾害,二是耕牛放牧环境未得到有效改造,三是外来传染源不断传入。同时调查中发现在相同条件下黄牛的感染率大于水牛,3岁以内小水牛的感染率明显高于3岁以上大水牛。野粪调查结果显示:患病耕牛是血吸虫病主要传染源,耕牛感染血吸虫病主要在于垸外草洲放牧。  相似文献   

18.
<正>鄱阳湖区是江西省血吸虫病重流行区,湖区洲滩面积大,水系错综复杂,牧草丰富,既适宜钉螺孳生,又是天然牧场,放牧家畜数量多,成为血吸虫病防控的重点和难点。新时期对农业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目标要求,到2020年,全省39个疫区县(市、区)中9个县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30个疫区县要实现阻断或消除,到2025年全省实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鄱阳湖区血吸虫病防治成为实  相似文献   

19.
魏山县大仓镇属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 ,1992年农业部血防办决定在此设点 ,开展动物血吸虫病疫情动态观测 ,通过连续 9年的调查研究 ,探索了一条控制山丘型血吸虫病疫情的技术和方法 ,使试区内动物血吸虫病感染率由 2 0 .5 % (黄牛 )、9.9% (水牛 )下降到 0 .86 %、0 .2 2 % ,达到了部颁控制血吸虫病标准 ,村民人均收入增加了近3倍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0.
在对沔阳县东荆河洲滩的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进行调查时发现,该地区猪感染血吸虫病的比例很高。由于以前注重对人和耕牛血吸虫病的防治而忽视了猪,因而使其成为我县传播血吸虫病的重要疫源。为了保障养猪生产的正常发展和控制血吸虫病的目的,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