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水稻遗传转化影响因素主要有农杆菌菌株和载体、水稻基因型、转化受体、共培养条件、选择标记基因和转化程序等。对影响农杆菌介导水稻基因转化效率的以上各种因素进行了综述,并对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农杆菌介导法在果树育种领域研究进展:(1)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在果树抗病、抗虫、抗除草剂、抗冻、抗盐、改良生长特性、生根等方面的研究成果;(2)对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存在的高效离体再生系统的建立、提高转化后再生频率、假转化体和低转化率、过敏性反应、开发基因资源、基因工程的生物安全性、多重转化等问题进行了分析;(3)农杆菌介导叶绿体遗传转化,非组培遗传转化已成为模式植物遗传转化的主要手段,在此简单介绍了其应用情况和技术原理,这些方法在其它植物中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农杆菌介导法在果树育种领域研究进展:(1)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在果树抗病、抗虫、抗除草剂、抗冻、抗盐、改良生长特性、生根等方面的研究成果:(2)对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存在的高效离体再生系统的建立、提高转化后再生频率、假转化体和低转化率、过敏性反应、开发基因资源、基因工程的生物安全性、多重转化等问题进行了分析;(3)农杆菌介导叶绿体遗传转化。非组培遗传转化已成为模式植物遗传转化的主要手段,在此简单介绍了其应用情况和技术原理。这些方法在其它植物中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在水稻基因工程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水稻基因工程育种在水稻育种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诸多的转基因方法中,农杆菌作为一种天然的植物基因转化系统,以其独特优点而倍受重视。本文概述了农杆菌介导转化水稻的原理,农杆菌介导转化水稻的优点并且介绍了农杆菌菌株、受体材料和培养基成分的不同对农杆菌介导转化水稻的影响。另外对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在水稻抗虫基因工程育种、抗病基因工程育种、抗逆基因工程育种、优质基因工程育种、耐除草剂基因工程育种及提高水稻光合效率和延缓衰老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最后对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在水稻基因工程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做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5.
水稻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遗传转化技术是探究水稻基因功能和开展遗传育种的重要手段。为进一步推动遗传转化技术在水稻中的应用,笔者总结了聚乙二醇(PEG)法、脂质体法、电激法、基因枪法、花粉管通道法和农杆菌介导法等几种常用水稻遗传转化方法,并分析归纳了这些转化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同时,笔者还重点阐述了农杆菌介导的水稻遗传转化研究进展,指出侵染体系、再生体系和组织培养条件等因素对农杆菌介导的水稻遗传转化影响,并提出农杆菌介导法优化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整体植株转化法在荞麦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5年, Horsh等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借助组织培养技术, 创建了农杆菌介导的植物基因转化系统-叶盘法. 此后, 植物遗传转化的研究得到迅速发展, 目前, 在大量转基因植株中, 80%是由农杆菌介导获得的[1]. 笔者在植物遗传转化的研究中, 以荞麦幼苗的茎尖分生组织为受体材料, 利用转座子Tn5将野生型农杆菌T-DNA中致瘤基因tms1  相似文献   

7.
农杆菌介导是大豆遗传转化的主要手段。近几年来大豆遗传转化方法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仍然存在受体基因型匮乏、转化效率低,再生系统不完善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探讨大豆遗传转化的主要问题和策略,本研究归纳了近年来农杆菌介导大豆遗传转化在受体基因型及外植体选择,菌株筛选,标记基因选用和培养基组成等方面所做的改进,以得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并且介绍了农杆菌介导大豆遗传转化在作物改良和功能基因组学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以农杆菌介导法将黄瓜开花整合子CFL基因分别对仙客来幼嫩叶片、叶柄及愈伤组织进行遗传转化,比较了三种转化受体的遗传转化效率.应用超声波辅助的农杆菌介导法,对以叶片为转化受体的仙客来遗传转化体系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幼嫩叶片是最佳的转化受体,再生植株GUS阳性率达27.25%.叶片在农杆菌浸染时辅以60 s的超声波处理,...  相似文献   

9.
摘要:本研究采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外源植酸酶(Phy)基因导入棉花品种的胚性愈伤组织中,经培养获得再生植株。PCR检测证明植酸酶基因已经插入到棉花基因组中,晋棉14和陕724的转化效率分别为33%和8.3%。此外,本研究还对影响农杆菌侵染棉花胚性愈伤转化效率的因素,如卡那霉素浓度、胚性愈伤组织生长状态、受体材料的基因型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比较研究,旨在建立一种转化效率高、稳定性好的棉花农杆菌遗传转化体系。  相似文献   

10.
沙冬青脱水素基因转化紫花苜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获得抗旱性较强的转基因苜蓿植株,以紫花苜蓿品种中苜2号作为基因转化受体,通过对外植体选择、菌液浓度、选择压确定、侵染时间和共培养时间等因素进行优化,成功建立了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在此基础上,将沙冬青脱水素基因通过农杆菌的介导,转化到中苜2号中。试验结果显示,子叶和下胚轴作为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频率最高,可达100%;获得抗性愈伤组织与转基因植株的卡那霉素最佳筛选浓度为25 mg/L;外植体与农杆菌的共培养时间以5 d为最佳。试验共获得126株T0抗性株,PCR检测30株表现为阳性,表明脱水素基因已转入受体植株中。  相似文献   

11.
菜豆分子育种及功能基因组学分析需要高效稳定的再生体系和遗传转化体系。归纳了近年来国内外菜豆再生体系及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进展。首先阐述了菜豆再生方法及研究现状,其中包括基于器官发生和体细胞胚发生不同途径菜豆再生体系的建立和相关的影响因素。其次概括了农杆菌介导法在菜豆遗传转化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影响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效率的主要因素,包括受体外植体类型和外植体损伤、农杆菌菌株及菌液浓度、共培养条件(时间、温度、光照时间)、乙酰丁香醇浓度等。然后叙述了有关基因枪介导菜豆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最后对目前菜豆再生体系和遗传转化体系存在的难题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建立菜豆的高效离体再生体系和遗传转化体系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2.
影响农杆菌介导的花生遗传转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花生幼叶高效再生体系,对影响农杆菌介导的花生遗传转化条件,抗生素(Km)筛选压、预培养时间、共培养时间进行了研究。最后确立的转化条件为:Km筛选压为100mg/L,预培养时间为1~2d,共培养时间为3d。并对得到的再生植株进行了PCR检测,初步证实了目的基因转到了花生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13.
果树生产标准化的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树生产标准化是中国果树业的出路和希望,但由于在实际工作中对制约果树生产标准化的因素分析不全面、不明晰而严重影响其顺利进行。文章通过分析果树生产的特点,果树标准化主体(果农和龙头企业)的经营意识、经营模式以及社会环境(如标准体系、监督检测体系、服务体系等)各种现实情况对果树生产标准化的影响,综合分析了果树生产标准化的重点、难点所在。同时通过对制约因素的分析,揭示出果树生产标准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用标准化的思路去具体分析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共同努力,协调配合,保证果树生产标准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幼果期疏果结合修剪对龙眼植株生长和结果的影响,选用6 年生‘石硖’幼年结果树为试材,以回缩修剪、初始结果枝率、初始单穗果数为试验因素,采用L9(34)正交设计,研究不同试验因素对果实成熟时的新梢比率、落果速率、结果枝率、单穗果数、产量、成熟期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并初步筛选出优势因素与水平组合。结果表明:经过疏果修剪的各处理植株在枝梢生长、果实发育和成熟品质上,都与对照有着明显差异,表现为落果率降低(P<0.01),成熟期提前,有一定的新梢比率,且合适的处理有助于提高植株单位产量;单果重增加,果肉TSS含量提高,果色偏向干净、明艳的黄绿色(P<0.01)。初始结果枝率越高的处理,成熟时果枝比率越高;回缩修剪植株的果实外观色泽比不修剪的偏向饱和黄绿色;初始单穗果数越高的处理,果实发育越慢、落果速率越高、成熟时单穗果数越多、成熟期也越晚;单穗果数处于中间水平60 粒的处理,单果重和TSS含量最高(P<0.01)。正交试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成熟时单穗果数在因素初始单穗果数、果表h°值在因素矮化修剪的不同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直观分析结果显示,结果枝率50%~60%、单穗果数60 粒左右,适度的回缩修剪,是龙眼植株获取生长与结果、产量与品质平衡关系的最优组合。该技术为生产应用提供了可行的操作指导。  相似文献   

15.
农杆菌介导陆地棉转化和再生体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陆地棉通过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农杆菌介导转化体系的主要瓶颈在于:基因型限制、转化周期长、胚胎发生率低、易出现畸形胚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研究者对传统转化体系的各个环节进行了优化,并在拓展受体基因型、筛选高频再生品(种)系或株系、选择不同的组织或器官做受体和建立新的不依赖于组织培养和基因型限制的农杆菌转化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6.
潍坊市果树种质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2.3℃,为落叶果树适宜栽培区,果树资源丰富。为摸清果树种质资源状况,以便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这些资源。自1980年以来,笔者对本市果树种质资源进行了多年的搜集、调查、鉴别整理工作。现已基本查明了本市果树种质资源状况,共有栽培(包括砧木)、野生及引种果树种质资源21科47属121种14个变种。各科(属、种)之间的先后次序,以其拉丁文首字母按A、B、C、D……的顺序排列。  相似文献   

17.
18.
浅谈观赏果树在郑州城市绿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目的】了解观赏果树在郑州市的利用特点,筛选适合郑州市园林绿化的观赏果树树种,总结适合郑州市具体情况的配置方式;【方法】采用抽样调查研究的方法。【结果】调查了观赏果树在郑州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观赏果树的利用特点,选出了一些适合郑州市园林绿化的观赏果树种类,最后提出了适合郑州市具体情况的配置方式;【结论】郑州市在园林绿化中对观赏果树的利用上,其种类并不够丰富多样,数量也不占优势。用适合郑州市的观赏果树树种与园林树种合理搭配,充分发挥果树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影响农杆菌介导旱稻转化效率主要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云鹭  丁在松  张彬  张桂芳  赵明 《作物学报》2007,33(7):1135-1140
针对旱稻在基因工程中转化效率低这一难题,以4个旱稻品种为对象,对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的各个步骤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NB(N6 macro elements;B5 micro elements and vitamins;proline 500 mg L-1,L-Glutamine 500 mg L-1,casamino acid 300 mg L-1,sucrose 30 g L-1,2,4- D 2 mg L-1,agar 8 g L-1,pH 5.8)培养基适合于旱稻愈伤组织诱导;AAM-AS (Na2HPO4·2H2O 339.2 mg L-1; KCl 2.95 g L-1; MgSO4·7H2O 500 mg L-1; CaCl2 114.4 mg L-1; MnSO4·4H2O 10 mg L-1; H3BO3 3 mg L-1; ZnSO4·7H2O 2 mg L-1; KI 0.75 mg L-1; NaMO4 0.25 mg L-1;CuSO4·5H2O 0.0387 mg L-1;CoCl2·6H2O 0.025 mg L-1; VB1 0.5 mg L-1;VB6 0.5 mg L-1;烟酸0.5 mg L-1;肌醇100 mg L-1; 甘氨酸7.5 mg L-1;精氨酸174 mg L-1;谷氨酰铵876 mg L-1; casamino acid 500 mg L-1; 蔗糖68.5 g L-1; 葡萄糖35 g L-1; AS 200 µmol L-1 pH 5.2)是农杆菌的最佳重悬液;对NPT(new plant type, NPT)这种侵染后易水渍化品种, 滤纸法共培养可将其抗性愈伤发生率提高15倍以上;筛选及分化前对抗性愈伤组织进行2 d的干燥培养可显著加快愈伤组织分化进程;在分化培养基中加入AgNO3有助于提高分化率;而短期高浓度的CuSO4处理可显著提高分化率。利用此体系获得了一大批PCR鉴定阳性的转基因株; Southern blot检测证明外源基因大多数以单拷贝形式整合在转基因植株中。  相似文献   

20.
冬枣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从冬枣贮藏保鲜的方法和影响其贮藏保鲜的因素等方面,对冬枣贮藏保鲜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总体来看,冬枣贮藏保鲜的物理贮藏方法包括低温贮藏、气调贮藏和减压贮藏,化学方法中包括一些化学杀菌剂、保鲜剂和激素处理,考虑到化学药剂的残留对人体的影响,近几年来,科研人员逐步探索开发冬枣采后生物防治领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论述了影响冬枣保鲜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冬枣自身因素、农业技术措施和环境条件等,并对当前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