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贵阳市陆稻引种试验示范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我国部分地区很早以前就有陆稻 (俗称山禾 )种植史 ,但面积比较零星 ,也没有较突出的品种。巴西陆稻IAPAR9是1992年李鹏总理出席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期间巴西政府赠送的 9种种子之一 ,经中国农科院试种繁育成功。自 1996年以来 ,各地先后试种巴西陆稻成功之后 ,受到旱粮主产区各级领导与农业部门极大的关注 ,广泛组织开展了试验示范 ,并逐步成为山区解决“吃米难” ,促进细粮发展和节水农业的热点。贵阳市耕地面积 10 8万hm2 ,其中水田 4 1万hm2 、旱地 6 7万hm2 ,有效灌溉面积 2 1万hm2 。田少土多 ,保灌田更少。田土分布…  相似文献   

2.
春暖花开时节,从江西农业厅传来佳音,由“种子大王”朱新华潜心试种示范达5年之久的巴西陆稻,正式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的专家品种审(认)定,标志着巴西陆稻在我国的开发研究进人了新阶段,为推进我国节水农业的发展,加速我国2600多万公顷旱地的开发利用,解决贫困干旱地区缺粮问题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由李鹏总理转赠的巴西陆稻,列入了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八五”攻关子专题“国外优质稻种评价和利用”重点试验品种后,交给其种子繁育基地江西宜黄县兴华特优稻米开发公司试种,省劳模、省政协委员朱新华得到这珍贵的362粒稻种后,…  相似文献   

3.
巴西陆稻IAPAR-9是1992年6月国务院总理李鹏出席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期间,巴西政府赠送的9种农作物良种中的一个品种(系人同年7月15田李鹏总理委托原国家计委副主任刘江等同志专程前来中国农业科学院转送这批种子,总理亲笔指示:“请你们组织力量,对这批种子进行试种,精  相似文献   

4.
1 巴西陆稻生产概况和意义巴西陆稻 (IAPAR 9) ,自 1992年从巴西引进我国 ,经中国农科院多年试验、示范并取得成功 ,已在全国 2 0余个省(区 )市大面积示范推广。我区于 1997年引进种植 ,各方面性状表现良好 ,单产 189.1kg/6 6 7m2 ,表现了较好的产量水平。从 1998年开始 ,我站加大了试验、示范力度 ,示范面积逐年扩大 ,示范区域迅速扩展 ,推广步伐不断加快 ,据统计 ,其种植面积已由 1998年的 133.33hm2 扩大到 2 0 0 0年的144 0hm2 。巴西陆稻经我区多年多点试验、示范与生产实践 ,其抗病性、抗逆性和产量性状均明显优于我区原…  相似文献   

5.
巴西陆稻不同播种栽培方式增产效果比较试验简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毕节地区于1998年试种成功巴西陆稻,3年来,该品种特征特性表现稳定,经济性状优良,适应性强,早熟丰产。为进一步探讨该良种在全区广泛发展的丰产性,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以期恢复和发展陆稻生产,促进山区解决“吃米难”的客观实际问题,进行了不同播种栽培方式试验。  相似文献   

6.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国家计委和农业部的领导同志,受李鹏总理委托来我院转送巴西政府赠送给李鹏总理的九种农作物种子,我和我的同事们感到由衷的高兴,高兴的是李鹏总理在日理万机中还关心从国外引种和试种工作,这对我们品种资源工作者来说,是极大的鞭策和鼓舞,我们一定要克服各种困难,进一步做好引种工作,并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把李鹏总理转来的这几  相似文献   

7.
今年6月,李鹏总理在巴西出席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期间,巴西政府送给李鹏总理一批(共9种)农作物良种。7月15日李总理委托国家计委副主任刘江等同志专程前来中国农科院转送这批种子。下面是中国农科院院长王连铮、中国农科院作物品种资源所所长娄希祉在转赠仪式上的讲话。  相似文献   

8.
通过从江西引进巴西陆稻在新疆阿图什市阿湖乡进行试种,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克州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9.
湘杂油2号是湖南省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甘蓝型三系低芥酸杂交油菜品种,由POL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湘5A和恢复系109R配制而成,1998年1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该品种为半冬性,长沙地区9月下旬播种,次年5月8日成熟,全生育期210天...  相似文献   

10.
1999年,为了解巴西陆稻在河南、河北两省的适应性和作为麦茬稻种植的可行性,中国农科院品资所分别在河北的邢台、河南的商丘和南阳等地建立了多个巴西陆稻示范试验基地.商丘和邢台位于华北平原的中北部,受灌溉条件限制,没有水稻种植.南阳地区是豫西、豫南山地之间的椭圆形盆地,气候温暖潮湿,水资源丰富,水稻种植面积较大,但旱地面积也占相当大的比例.巴西陆稻在上述地区的试种成功,不仅能提高农民收入,且对于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陆地棉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选用18个随机引物,对21个陆地棉品种作RAPD分析,并对各品种的指纹图谱进行了聚类和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品种与其系谱吻合。研究结果充分展示了RAPD技术可以作为棉花品种分类和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BR及其与IAA、2,4-D、KT和6-BA等配合使用对陆地棉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分化、体细胞胚胎和根器官发生的影响。BR0.01mg/L能使陆地棉Coker201、312两品种分化产生胚性愈伤组织,并有效地保持该种愈伤组织的生活力和胚胎发生能力。BR0.01mg/L+IAA0.5mg/L促进Coker201、312两品种体细胞胚胎发生,BR0.01mg/L+2,4-D0.05mg/L能诱导所有供试品种产生疏松黄绿色愈伤组织,2,4-D用量逐步降低或除去后,一些品种便分化产生胚性愈伤组织或体细胞胚状体。另在BR与IAA的某些组合中还观察到根器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通过引进66个旱稻品种进行筛选试验,以中旱221和巴西陆稻、黔优88(杂交水稻)、黔两优58(杂交水稻)对照,共计70份。结果表明CAU2、中旱221、巴西陆稻3个旱稻品种产量分别为310.66、305.16和276.35,抗旱性强表现优于其他品种。  相似文献   

14.
巴西陆稻的引种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详实资料,对巴西陆稻的引种过程、引种效果及应用研究,作了详细概述,引种结果表明:引种巴西陆稻,有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巴西陆稻可在海拔高度为1700m以内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桃果实有毛/无毛、白肉/黄肉性状的RAPD分子标记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以桃品种京玉和美味的正反交后代69株为试材,采用RAPD指纹分析技术,获得了控制桃果实性状有毛/无毛、白肉/黄肉这2个基因的RAPD分子连锁标记,其中多态性扩增DNA片段OPP20-2200与果实有毛/无毛基因的连锁遗传距离为5.0cM,多态性扩增DNA片段OPU03-850与果实白肉/黄肉基因的连锁距离为9.6cM。  相似文献   

16.
山地果园套种巴西陆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海滨 《作物杂志》2001,17(1):17-17
巴西陆稻是一种适应性广、耐旱、耐瘠、优质、高产的旱稻品种。近年来,我市各地迅速推广山地果园套种巴西陆稻技术,对于调优粮食种植结构和稳定粮食总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特别是,我市现有幼龄果园2.67万hm2 、香蕉园3.33万hm2 、甘蔗望天田1.33万hm2,具有套种陆稻的极大发展潜力。1999年在香蕉、龙眼、葡萄地套种33.3hm2,单产均在5400kg/hm2 左右,其中0.27hm2 幼龄龙眼园套种,单产陆稻8535kg/hm2 。因此,充分利用山地果园空地套种巴西陆稻,是提高果园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而且利用收获的稻草进行果园覆盖……  相似文献   

17.
2001年日本栽培了6380公顷陆稻,但是陆稻的粳型品种的米饭食味比水稻品种的明显较差,因此陆稻栽培面积的99%都是糯性品种。陆稻糯米饼的食味也比水稻糯米差,因此其用途只限于米糕原料,并且陆稻糯米饼的硬化速度也比水稻糯米饼慢,米饼的加工制作比较难。为了扩大陆稻糯米的需要,今后的主要课题是育成米饼硬化性优良的陆稻品种,提高米糕原料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长江流域早籼新品种丰产稳产性和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98年南方稻区长江流域早籼品种区域试验的资料,运用AMMI模型分析了新育成的早籼新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及其适应性。结果表明,早中熟组有6个品种产量超过了对照浙852,增产幅度达1.8% ̄17.2%;中迟熟组品种产量均低于对照威优402,但有5个品种产量超过对照浙733,增产幅度达2.1% ̄9.7%,品种F131S/R402和CK1浙852的稳定性相对较好。中组1号,K优404,嘉早935和  相似文献   

19.
1998年艾格福公司(AgrEvo)向美国提供了两个来自澳大利亚的鸡脚叶棉品种,即FiberMax832,是一个中晚熟品种,其实1997年在美国各大学已试种;另一个FiberMax819,是一个早熟品种,1997年在美国的几个大学也已试种。1998年美国植棉地区普遍种植了鸡脚叶棉,许多棉农说效果不错。艾格福公司的销售经理Bettison说,FiberMax832的产量和品质表现不错,在孟菲斯东部的市场上可能是纤维品质最好的品种,该品种短纤维含量低,尽管HVI系统中未测量这项指标,但对纺织厂来说很…  相似文献   

20.
甘薯和Ipomoea lacunosa的种间体细胞杂种植株再生及鉴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庆昌  米凯霞 《作物学报》1998,24(5):529-535
用PEG融合法融合甘薯品种高系14号和近缘野生种Ipomoea lacunosa的原生质体,将融合原生质体培养在含有0.05mg/L2,4-D和0.5mg/L KT的MS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迅速增殖。将其中的70个愈伤组织培养在添加3.0mg/L BAP的MS培养基上,并进一步培养在MS基本培养基上,获得9株再生植株。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酯酶同工酶和RAPD分析表明,其中2株再生植株(KL1和KL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