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力就业的重要途径。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对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生态环境建设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论述了发展贵州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了贵州省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贵州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农村职业教育的新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展现代农业需要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又依赖于职业教育特别是有针对性的农村职业教育。将农村职业教育定位于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解决农村职业教育面临困境的要求,是回应国家政策的需求,是借鉴农业发达国家基本经验的诉求。在培养职业农民的新定位下,农村职业教育必须在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贫困地区农村社会、自然、经济基础较差,农民增收减负是促进贫困地区农业发展、农村稳定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4.
现代农业的发展与职业农民的培育息息相关。目前对农村科技人才的培养重视不够、农村教育脱离于农村发展需要、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投入较少等因素成为制约培育职业农民发展的障碍。因此政府应采取积极措施,紧密结合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资金的投入,建立多样化的培训模式,借鉴国外经验,培育社会主义的新型职业农民。  相似文献   

5.
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近年来我国农民素质并没有从根本上得以提高,农民素质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农村教育,应从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水平和强化农民职业教育两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教育 培养高素质职业农民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转型的关键时期。培养大批职业化新型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求。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农村教育的政策文件,为农民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农民职业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如资金投入不足、政策支持和保障措施缺位、教育资源结构不合理、机制依然不活等问题。推动农民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加大对农民职业教育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二是科学确定职业农民的培养目标和任务,遵循职业农民成长规律和特点,三是探索建立适合农民的职业教育方式方法,四是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30年后缺乏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深化改革举步维艰的现状,提出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推进农村建设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需要注入新的动力,即:农村人力资源和土地资源的重新优化配置;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与机制创新;科技推广机制的创新和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的普及深入。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我国农村教育的现状、重要性以及教育与经济收入的关系,并通过分析相关统计资料,说明了农民素质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密切相关,同时提出了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农民的教育水平、科技素质及构建农村终身教育体系等农村教育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关于对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农村劳动力及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工作呈现四大特点:农村劳动力数量大、素质低,第一产业从业者呈结构性素质下降;农民教育培训需求的个性化和多元化特点更加突出,农民教育更具复杂性;全社会关注农民教育、参与农民教育的氛围已经形成,但仍然没有形成有效的合力;受金融危机影响,大量农民工返乡,使原本复杂的农民教育形势更加复杂。如何构建在岗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和岗前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强化农民职业教育的远程教育平台建设和媒体资源建设,将农广校体系中的中专职业教育层次纳入免费助学政策体系,是当前摆在农民教育工作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农业大国,8亿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对我国能否应对“入世”和全球一体化的挑战,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对此,应确立“一个脱钩”(即土地承包与经营使用权脱钩)、“两个挂钩”(即农民素质与经营面积、继承权挂钩)和“三个结合”(即绿色证书教育要与学历教育相结合、知识考试要与技能考试相结合、校内教育要与校外培训相结合)的发展思路,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农民教育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