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研究麦棉两熟种植模式影响棉仁脂肪及蛋白质代谢机制,可为我国麦棉两熟棉区在稳定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基础上提高棉籽品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于2012年和2013年在江苏省大丰市稻麦原种场进行,以泗杂3号(中晚熟品种)和中棉所50(早熟品种)棉花品种为材料,以单作棉为对照(CK),设置棉花生产上常用的麦套移栽棉(IC)、麦后移栽棉(TC)和麦后直播棉(DC)麦棉种植模式,研究麦棉两熟不同种植模式对棉仁脂肪和蛋白质的累积动态、关键酶活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1)两熟棉棉仁脂肪含量皆较CK低,IC、TC和DC呈依次下降的趋势;IC和TC棉仁蛋白质含量皆高于CK,DC低于CK;中棉所50棉仁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均略高于泗杂3号。(2)两熟棉棉仁磷脂酸磷酸酯酶(PPase)和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H)活性低于CK,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高于CK;IC、TC棉仁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氨酸合酶(GOGAT)活性高于CK,DC低于CK;中棉所50棉仁具有较高的PPase、G6PDH、GS和GOGAT活性,PEPC活性稍低于泗杂3号。(3)棉仁最终脂肪含量与棉仁代谢过程中PPase、G6PDH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EPC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棉仁最终蛋白质含量与G6PDH活性及GS、GOGAT活性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总之,在我国麦棉两熟棉区选择应用中熟棉花品种、麦套移栽方式可以在稳定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基础上提高棉籽品质。  相似文献   

2.
华北地区小麦 玉米新两熟制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玉米一年两熟是华北平原最重要的种植制度。由于全年热量条件难于满足一年两熟的要求,鲁、豫和冀南多采用麦垅套种玉米的办法,但在京津地区,由于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为了解决两茬作物争热量的矛盾,前几年多采取冬小麦复种早熟玉米的办法,秋分节是种麦的适期,夏玉米必须赶在9月下旬收获。近几年来,由于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在热量更为紧张的华北北部边缘地带的  相似文献   

3.
新洲县凤凰公社石骨山大队第一生产队,为了解决棉麦两熟用地养地的矛盾,促进粮棉稳产高产,从1974年冬播开始,在20亩新平整的低丘陵黄土地上进行了棉麦两熟两肥耕作改革试验示范。即冬季在冬播大、小麦时的预留棉行中套种箭舌豌豆作为棉花底肥;夏季大、小麦收割后,又在棉行中套种短期绿肥柽麻,作为棉花蕾花肥。共中有2.16亩三结合试验地进行了单收。两熟两肥  相似文献   

4.
中国麦棉两熟种植制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棉麦两熟种植制度主要分布在中国黄淮海棉区和长江中下游棉区。介绍了麦棉两熟种植制度的发展意义与历史,基本模式,主要技术和理论基础研究等,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棉麦两熟制度需要克服植棉比较效益低和管理繁琐两个突出问题,十分迫切需要科技从简化管理、节本种植、机械化和轻简化等方向上进行创新和推进。  相似文献   

5.
<正>麦棉两熟作为两熟棉区主要的种植制度,是缓解粮棉争地矛盾和实现我国粮食与棉花同步增产的惟一途径。但是,随着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和种植制度转型期的发展,当前麦棉两熟存在机械化程度不高、春棉共生期长、短季棉  相似文献   

6.
麦棉两熟棉铃铃重与铃期气象因子关系之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研究麦棉两熟棉铃铃重与铃期气象因子关系的结果表明,日照时数是影响麦棉两熟多类型、棉株多部位铃重的主要气象因子,温度对棉株上(7~9果枝)、顶(10以上果枝)部铃铃重有重要作用(尤其对两熟短季棉)。铃重与铃期主要气象因子的相关存在二次曲线(Y=A+BX  相似文献   

7.
棉麦两熟棉纤维强度与铃期气象因子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研究棉麦两熟棉纤维强度与铃期气象因子关系的结果表明,相对湿度是影响棉麦两熟多类型、棉株多部位铃棉纤维强度的主要气象因子,相对湿度对纤维强度的作用均为负效应,作用大小因棉铃着生部位而异。日照时数对两熟春棉、温度对两熟短季棉棉株上部(7~9果枝)、顶部(10以上果枝)铃棉纤维强度有重要作用,均为正效应。  相似文献   

8.
对山东省发展麦棉两熟规模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东省发展麦棉两熟规模的建议张明亮,李增嘉,李凤超,赵秉强,陈雨海(山东农业大学泰安271018)一、发展麦棉两熟的现状1982年全省麦棉两熟仅为132.9万亩,占棉田面积的0.7%,1991年达到1242.1万亩,占棉田面积的53.0%。菏泽、济...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应山县位于大别山与桐柏山南麓交汇处,属低山丘陵区。粮食生产以稻麦两熟为主;经济作物生产以麦套花生、麦套棉两熟为主。为我县传统的主要三种耕作方式。由于长期的连作套种,两熟作物间共生期长,使小麦亩产常年徘徊在200公斤左右,花生亩产不过100公斤,皮棉平均单产只有40公斤。因此,单一的连作套种是障碍粮食、油料双高产的主  相似文献   

10.
在棉花耐旱育种中,由于地区生态差异,育成推广了中熟和早熟两种生态类型。袁钧等曾就其生态表现及适应范围进行了探讨。为针对性的进行品种改良,对两类熟性品种在旱地的差异及其改进方向进行了研究。1材料和方法试验于1987~1995年在山西省棉花研究所试验田进行。选用国内育成的114个棉花耐旱品种(系)。设置了中熟和早熟两套旱地品种联合试验。分别以中棉所12和中棉所16为对照。试验设计同常规区试,栽培管理同旱地一般试验,考察项目有皮棉产量、单株铃数、铃重、衣分、株高和生育期,考察方法依照国家区试要求。在此基础上,汇总了中熟对照、…  相似文献   

11.
麦棉两熟双高产条件下麦棉复合根系生长的时空动态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麦棉两熟双高产条件下,以单作棉和单作麦为对照,利用根钻与DT-SCAN扫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麦棉复合根系群体生长的时空动态分布,结果表明,套作棉和单作棉的根长和根长密度、根表面积以及根系平均直径均随生育进程呈单峰曲线,套作棉40 cm以下各土层根系根长和根长密度、根表面积的衰退速率在盛花期后明显低于单作棉,根系  相似文献   

12.
袁春新 《作物杂志》1999,15(1):28-29
油菜产量的高,直接关系到油棉两熟栽培的效益。根据我们的调查和实践总结,油菜高产必须狠抓如下关键技术。1品种选择油棉两熟制的油菜,虽然油、棉两熟均可套种,但费工费力,不符合轻型栽培的要求。所以,必须选用早熟品种,确保油菜在5月20~25日前成熟并收获,...  相似文献   

13.
短季棉与中熟棉生理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短季棉(Gossypium hirsutum L.)与中熟棉生理特性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蕾期~盛花期,短季棉功能叶中SOD活性、叶绿素、全氮、钾含量和比叶重显著高于中熟品种,其中尤以浙506最高,使MDA积累延缓和减少,促进提高光合作用强变;细胞间隙CO2浓度显著低于中熟棉;短季棉光合作用强度的高峰提前在初花期,至盛花期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促进提早并增加光合产物的积累。始絮后,功能叶中MDA含量显著高于中熟棉,并伴随有叶绿素、全氮、钾含量的下降,叶片生理功能衰退较快。  相似文献   

14.
棉花新品种82—10于1980年以中棉所十号为母本,黑山棉×棉乡一号为父本杂交,又经海南两年加代选育而成。试验示范证明,该品种是一个纤维品质较好,早熟、丰产,综合性状好,适宜棉麦(油)一年两熟种植的棉花新品种。产量表现:1983年新乡县关堤乡刘庄村进行产量鉴定试验,在亩产小麦600多斤的基础上,于6月3日  相似文献   

15.
张秉金  张海 《作物杂志》1992,8(3):28-29
随着我省粮棉争地日趋加剧,积极发展麦棉两熟将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1988~1991年,夏播棉在我省累计示范推广11500多亩,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均显著,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短季棉俗称夏播棉或早熟棉,是生长发育期相对较短的棉花种植类型。其在我国黄河流域棉区的种植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全区常年短季棉种植面积近60万hm^2,广泛分布在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等省。短季棉的发展,对提高光、温和土地利用率,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缓解粮棉争地矛盾具有积极作用,极具发展前景。以短季棉为标志的粮棉两熟栽培,更是实现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实现粮棉同步增产的必由之路。由于麦棉两熟短季棉的独特生育环境条件,形成其生育特点,须有配套的栽培技术。笔者针对黄河流域棉区持殊的气候特点,根据多年试验,提出以下关踺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一、本地气候特点和两熟栽培的矛盾澧阳平原位于湘北澧水流域中下游冲积平原,棉田面积20万亩左右,实行粮(油)棉两熟栽培。人多地少,精耕细作。本地区气候温暖,雨水充沛,历年平均温度16·7℃,年雨量1343·5毫米,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15℃的起讫日期为4月16——11月5日,共203天,基本上适合于粮(油)棉两熟栽培。但由于两头多雨和两熟套种,不能翻耕,  相似文献   

18.
黄河流域棉区麦棉两熟短季棉关键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季棉俗称夏播棉或早熟棉,是生长发育期相对较短的棉花种植类型。在黄河流域棉区常年种植面积近60万hm2。短季棉的发展,对提高光、温和土地利用率,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缓解粮棉争地矛盾具有积极作用,极具发展前景。以短季棉为标志的粮棉两熟栽培,更是实现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实现粮棉同步增产的必由之路。笔者针对黄河流域棉区特殊的气候特点,根据多年试验,提出以下关键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9.
麦棉接茬连作的效益和主要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是我县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根据棉麦生育生理特性,从1983年起,我们开始探索棉麦接茬连作,一年两熟的路子,几年来累计种植2万余亩,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效益 1983年以来,连续6年对麦棉接茬进行了定位调查,涉及14个行政村、100个农户。结  相似文献   

20.
改造冬水田,变一年一热为两熟或三熟,是充分利用光、热、水、土资源,缓和人增地减矛盾,提高多种指数,挖掘生产潜力的有效途径,是农业向深度和广度拓展的必由之路。四川省南充地区采取扩大两熟田改单产的办法,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区以麦稻为主的两季田达140万亩,占稻田面积的37%。在正常年景下,一般亩产粮食650公斤,比一年一熟增产近200公斤,麦稻两熟田粮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