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因地制宜发展我省玉米生产,针对山西地势复杂,南北狭长、东西较窄的特点。根据多项定量和定性指标,应用系统聚类的数学方法,将全省玉米产区划为三个种植生态大区,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玉米不同生育阶段和全生育期的降水特征,以及地势地貌、土壤类型、生产水平等,将春播早熟区分为二个亚区,春播中晚熟区分为六个亚区。  相似文献   

2.
贵州省马铃薯种植区划及关键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贵州省马铃薯区划的原则、方法和依据,绘制了综合分区图、生态气候品种分布图、种植区划图,并根据气候、生态条件及品种类型等将贵州省马铃薯种植区域划分为:①高原高中山春播一熟区,包括黔西北高原高中山亚区和黔西、黔中高原中山丘陵亚区;②高原丘陵春、秋播二熟区,包括黔西南黔南高原中山亚区、黔北黔东北高原中山峡谷亚区和黔中黔东南高原丘陵亚区;③边缘低山丘陵冬播区,包括黔东南黔南低山丘陵亚区、黔南黔西南低山丘陵亚区和黔北低热河谷亚区;④不宜种植区,4个一级区,8个二级区;并阐述了各区域内马铃薯的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通过定点展示、多点调研,对近年来种植面积较大的8个玉米品种进行了种性鉴定、产量分析和综合评价。并在专家认可的基础上,针对山西玉米春播特早熟区垂直地带性气候特点,提出“生态类型亚区”及规范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基于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玉米品种的选育和布局,对极端气候变化下的粮食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文章构建了低温、高温、干旱等玉米风险评估模型,对东北地区玉米种植的低温干旱高温风险等级进行评估,制定风险区划;基于风险区划,对未来东北地区玉米适宜品种的变化和空间布局进行分析。【结果 】(1)采取种植环境空间型聚类方法,东北地区可划分为9个生态亚区。(2)在二氧化碳浓度为4.5(RCP4.5)和二氧化碳浓度为8.5 (RCP8.5)两种情境下,预计2021—2026年东北地区各生态亚区玉米的活动积温变化不大,熟期品种也相差不大,低温冷害风险在V-3和V-5生态亚区存在一定差异;干旱程度整体上由东向西逐渐增强;高温风险主要处于无风险和低风险,少部分地区存在中风险。(3)未来情景下,由于温度升高、活动积温增加,东北地区玉米适宜种植品种均在一定程度上向更加晚熟转变。【结论 】应重点关注这些地区受耕作方式的影响,选择耐低温干旱的玉米品种或者调整玉米播种时期,规避或减缓气象风险。  相似文献   

5.
《安徽农业科学》2020,(2):93-97
以赣州市18个县市为评价单元,基于PSR模型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集成熵权法和灰色关联评价模型,对研究区2016年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压力指数、状态指数和响应指数进行评价,并分析所得结果。结果表明,研究区目前的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基本处于安全水平,生态环境状况较好;赣州综合生态安全形势在北部和南部地区差异较为明显。南部地区的生态安全水平优于中部和北部地区,生态压力总体情况更好,东北地区整体上比西南部好,章贡区生态压力情况较差;生态状态总体情况较差。南部地区的总体生态安全水平优于中部和北部地区;生态响应指数整体上处于临界安全水平,总体情况较好,会昌县生态响应较差。  相似文献   

6.
西南葡萄酒产区历史悠久,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丰富多样性高,面积超过6000hm2。目前对该产区的历史认识和区划还不足,本文在深入田野调查,走访调研多个产区及结合川、滇和藏政府资料的基础上,对西南葡萄酒产区进行划分。西南产区位于N22°~34°之间的喜马拉雅山东麓横断山脉周围,由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红河、元江、岷江、大渡河上游、嘉陵江上游、安宁河、雅鲁藏布江等干旱河谷区域和一些高原高山地区如云南弥勒和文山,维西永春和塔城,四川孟屯河谷等区域构成的产区;西南产区是中国境内现代酿酒葡萄种植和葡萄酒工艺较早地区;西南产区可划分为云南亚产区、四川亚产区、西藏亚产区;其中以四川亚产区的子产区和小产区最多,共有子产区10个,小产区87个;其次是云南亚产区,云南子产区有5个,小产区28个,西藏亚产区最少。结论:西南葡萄酒产区复杂多样,适合生产个性多样、品质各异、品种多样和风味独特的葡萄和葡萄酒。  相似文献   

7.
邹刚  杨建  陈莉 《农林科学实验》2014,(8):124-125,129
西南玉米区生态复杂,玉米病害较多。该文主要介绍了西南玉米生态区的主要病害。通过扩展玉米种质资源,选育优良抗病自交系,选择适合的杂种优势模式,从而选育出抗逆广适的优良玉米新品种是解决玉米病害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同时优化玉米栽培方法,种植适当的密度.氮、磷、钾配施等方式也能减轻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西南玉米区生态复杂,玉米病害较多。该文主要介绍了西南玉米生态区的主要病害。通过扩展玉米种质资源,选育优良抗病自交系,选择适合的杂种优势模式,从而选育出抗逆广适的优良玉米新品种是解决玉米病害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同时优化玉米栽培方法,种植适当的密度,氮、磷、钾配施等方式也能减轻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以西南生态区34个主栽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间比法设计,通过不同生态区9个点的试验,在5 000株/667 m~2种植密度下,分析不同品种的特征特性、青贮产量及品质等性状,筛选出产量超过对照雅玉青贮8号8%以上的品种5个,分别是渝青506、渝青386、雅玉青贮988、迪卡008和北农青贮368,这些品种不仅产量高、品质优,且抗病抗倒性好,综合性状优良,适宜在西南地区作为青贮玉米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鸡公山地区为基点从陆生半翅目昆虫区系角度探讨豫南在世界动物区系中的归属以及鸡公山地区陆生半翅目昆虫区系形成和生态地理的特点.依据所采到的122种及1亚种陆生半翅目昆虫标本,从四个方面对河南鸡公山地区陆生半翅目昆虫进行了区系特点分析.区系分析的结果表明,豫南应属东洋界,东洋与古北两界在豫南分界线划在淮河一线为合适;鸡公山地区陆生半翅目昆虫区系形成情况复杂,其与华中、华南、西南、华北、东北区系相关。另外,根据调查资料对本区种类组成,优势种、重要经济种、群落动态等方面的生态地理特点做了初步探讨.最后对河南森林昆虫区划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强筋小麦种植区划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 1997~ 2 0 0 0年度小麦品质生态试验 ,分析了山东省不同地区小麦品质性状特点 ,对山东省强筋小麦进行了种植区划 ,将山东省分为 :Ⅰ鲁中和胶东区、Ⅱ环莱州湾和胶莱河区、Ⅲ鲁西北和鲁西南区、Ⅳ鲁南区。文中概述了各区的生态条件和强筋小麦在各区种植的品质特点  相似文献   

12.
 对云南省药用石斛(Dendrobium Sw.)种植区域的生产现状及适宜性进行了调查、考察和评价。调查表明,云南省石斛植物自然分布呈L型,人工种植区域集中在北纬25°以南地区,可分为滇西南、滇南和滇东南种植区。根据气候条件适宜性,初步把种植区按县划为最适宜区、适宜区和次适宜区。目前至少有80多家企业和农户从事药用石斛种植,主要种类有铁皮石斛(D.candidum Wall.)、齿瓣石斛(D.devonianum Paxt.)、流苏石斛(D.fimbriatum Hook.)、鼓槌石斛(D.chrysotoxum Lindl.)和金钗石斛(D.nobile Lindl.)等。栽培模式以人工设施栽培法为主,部分采用林下仿野生栽培法。栽培基质以锯木屑或树皮碎片为优;种苗多数来源于组培苗。常见病害为炭疽病、黑斑病和疫病,虫害不严重,蛞蝓和蜗牛危害较频繁。初加工还处于小规模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木薯绵粉蚧在中国可能的适生区分布,为其预警监测与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GARP生态位模型和相关环境数据,并结合ArcGIS的插值与叠加功能,预测木薯绵粉蚧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结果]木薯绵粉蚧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主要集中在25°N以南地区,高度适生区包括:海南、广东、广西几乎全部地区;福建南部及东部沿海地区、台湾西南地区、江西南部与广东交界地区、贵州南部与广西交界地区、云南南部与西部边境地区;次适生区为四川东南部与重庆西南部的部分地区.适生区预测结果与中国主要木薯种植区域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建议]开展木薯绵粉蚧传入风险分析,明确该虫传入途径并制定监管措施;加强口岸检疫,严防木薯绵粉蚧随木薯引种或进口相关产品进入中国;建立监测体系,开展木薯绵粉蚧早期预警系统;加强国内引种或调运检疫,防止木薯绵粉蚧随种茎人为扩散.  相似文献   

14.
该文分别从选地整地、选择良种、适期播种,合理密植,提高种植质量、地膜覆盖、科学施肥、田间管理、及时收获等角度出发,对黔西南喀斯特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进行详细阐述,为实现山区玉米种植高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筛选出适合西吉县不同生态区域、不同海拔高度地区种植的玉米品种,在西吉县玉米的不同种植区,进行了不同海拔高度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海拔1800m以下葫芦河川道区属低海拔适宜种植区,适宜种植的玉米品种为金穗1号、中单5485和登海1号等中晚熟品种;海拔1800~1900m西部黄土丘陵区属中海拔适宜种植区,适宜种植的玉米品种为金穗1号、富农1号和吉单261等中晚熟品种;海拔1900~2000m东部土石山区属高海拔次适宜区,适宜种植的玉米品种为长城706、金穗1号和酒单3号。总体上评价,金穗1号玉米品种在西吉的适应性较强,适合在西吉不同海拔地区种植,产量表现均突出,应在今后扩大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16.
不同生态区玉米单倍体自然加倍率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不同生态区种植同一基础材料诱导产生的单倍体,研究种植环境对单倍体自然加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玉米单倍体自然加倍率差异显著,在张掖和三亚单倍体自然加倍率相对较高,分别为5.4%和4.8%,在陇南的自然加倍率最低为1.6%,说明在张掖春播和三亚冬播更适合玉米单倍体自然加倍。  相似文献   

17.
冬小麦M808在辽宁省种植区划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1~1998年引种乌克兰冬小麦M808在辽宁省40个地点试种,确定了M808在辽宁省种植的适宜区域及其在辽宁省可安全种植的北界。结论为:沈阳-海城-盖州-线的县(市)区为最适种植区;此外,铁岭-阜新以南,铁岭-沈阳-本溪以西地区(除建平县)为适宜种植区,昌图、康平、法库、彰武等县区及大连市全区为可能种植区;辽宁大部分及建平县为不能种植区,安全种植北界为阜新-新民-铁岭-本溪一线。  相似文献   

18.
利用GIS技术和层次分析法,对广东省水稻种植进行了生态适宜性评价。用特尔菲法和专家咨询法筛选各生态因子评价指标,从气候和地形条件两方面确定9个评价指标,建立了广东省水稻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将层次分析法运用于各指标权重的定量计算,采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9.3的叠加分析功能,得到广东省水稻种植生态适宜性评价图。结果表明,广东省南部沿海地区为双季稻最适宜种植区,占全省总面积的42.07%;粤中北内陆地区为双季稻次适宜种植区,占全省总面积的32.42%;粤北山区的大部分为双季稻的基本适宜种植区,占全省总面积的22.86%;粤西北边境山区为双季稻不适宜种植区,占全省总面积的2.65%。获得的评价结果与早期的广东省水稻区划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9.
利用1981—2015年29省面板数据,研究了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与转移对全国及不同劳动力流动类型分区农业种植结构和粮食内部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全国层面,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与转移均对粮食及棉花种植比例有显著负向影响,对蔬菜及油料作物种植比例有显著正向影响。在粮食作物内部,劳动力价格上涨对水稻和小麦生产具有负向影响,对玉米生产具有正向影响;劳动力非农转移促进了小麦种植比例增加,减少了水稻和玉米种植比例。在不同劳动力流动类型分区中,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与转移对不同区域作物种植比例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劳动力价格上涨对3个分区的蔬菜生产具有正向影响,对粮食作物生产具有负向影响;对劳动力流入和流出区水稻生产具有负向影响,对劳动力流动持平区具有正向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对3个分区的蔬菜、油料作物及小麦生产具有正向影响,对玉米生产具有负向影响;对劳动力流出和流动持平区水稻生产具有负向影响,而对劳动力流入区水稻生产具有正向影响。最后,文章提出相应优化区域种植结构布局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采用DEA-mamlquist指数测算2004—2019年中国17个玉米主产省(区)的全要素生产率,运用联立方程组模型实证检验农村互联网发展对玉米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并分区域探讨其差异性。结果显示:2004—2019年中国玉米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0.2%,主要依靠技术进步的单轨模式驱动。农村互联网的发展显著(P<0.01)提升玉米全要素生产率,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协同作用驱动。分区域来看,农村互联网发展对玉米全要素生产率均具有显著(P<0.01)的促进作用,其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北方春播玉米区>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西北灌溉玉米区>西南山地玉米区。建议进一步提高农村互联网的配套设施建设,发挥互联网“连接经济”的优势,应用多元化互联网技术,促进不同生态类型区玉米生产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