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蹄是奶牛重要的支持和运动器官,蹄健康直接关系到奶牛的高产、稳产和使用年限。蹄病会导致奶牛繁殖力降低,产奶量下降;奶牛生长、发育缓慢,笔者结合多年来兽医门诊治疗经验,谈谈奶牛蹄病的临床症状及护理措施。1.临床症状(1)表现症状:初期病牛频频提举病肢,或常用病蹄敲打地面。站立时间短,行走跛行。  相似文献   

2.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三大高发疾病之一,会引起奶牛繁殖效率低下、产奶量下降等,对奶农造成严重损失。现有奶牛修蹄技术通常采用人工辅助固定或专用支架固定,这两种方式不但较为费力,还存在一定的危险,牛只会承受悬吊的固定带或绳索较大的支撑力,时间长久后感到不适,引起挣扎,无法达到良好的诊断和修整效果,更不能满足动物福利的要求。因此,本研究开发一种既能保证操作安全,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既满足动物福利,又操作便利的奶牛修蹄装置,具有重要的意义及巨大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3.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四肢及蹄部疾病的总称。四肢每段的皮肤、皮下组织、骨、关节、韧带、肌腱均可发生病变。在奶牛饲养中,前肢肢蹄病主要集中在趾间皮炎(俗称蹄叉炎)及蹄底溃疡,两后肢以跗关节磨损及炎性肿胀、趾间皮炎、蹄底溃疡居多。该病发生后,蹄的真皮和角质层发生化脓性病理变化,病牛真皮坏死与化脓、角质溶解,患牛疼痛,生产性能降低,影响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1.饲养管理粗放 奶牛是反刍草食家畜,饲养原则以粗饲料为主,精饲料为辅。但一些养殖户饲养不科学,精粗饲料比例不当,粗饲料单一,营养价值含量低,适口性差,不重视粗饲料的多样化。也有的养殖户常年以干玉米秸秆为主,为了提高产奶量,用过多的精饲料补充粗饲料营养的短缺,致使粗,精饲料比例失衡,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大量缺乏,粗纤维少,瘤胃的酸度过大,结果导致产奶量减少,乳脂率下降,瘤胃酸中毒,皱胃移位,肢蹄病,产后瘫痪,受胎率下降等多种代谢病的发生,致使奶牛被淘汰,利用率年限短,经济效益下降。  相似文献   

5.
牛粪便处理设备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城郊养牛业的发展现状,对牛粪便的固液分离、发酵处理和干燥设备进行了论述。“都市养牛业”所而临的最严峻问题就是牛粪对环境的污染和劳动力成本的增加,特别是潮湿的牛粪是引起奶牛肢蹄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对其设备与工艺的研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基于融合图像与运动量的奶牛行为识别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从海量监控视频中快速、准确识别影响奶牛繁殖与健康的行为,以小育成牛舍与泌乳牛舍中400头奶牛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奶牛在活动区与奶厅匝道的运动行为,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熵的奶牛目标对象识别方法,通过最小包围盒面积计算与目标对象轮廓图,实时捕获奶牛爬跨行为与蹄部、背部特征,融合被识别奶牛连续7 d的运动量,判断影响奶牛健康繁殖的异常行为。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方法对监控视频内奶牛目标对象、运动行为进行实时监测,有效监控识别奶牛发情、蹄病行为准确率超过80%,发情漏检率最低为3.28%,蹄病漏检率最低为5.32%,提高了规模化养殖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7.
奶牛酮病是高产奶牛产后由于体内碳水化合物及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功能失调的营养代谢性疾病,可使乳牛的泌乳量下降、乳质降低、繁殖率降低以及引起生殖系统疾病和内分泌紊乱等多种疾病,增加了治疗费用,给奶牛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本文主要介绍以中药为主、西药为辅治疗奶牛酮病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8.
奶牛跛行是奶牛发生肢蹄病的外在表现。人工识别跛行奶牛存在效率低、成本高、主观性强等问题。奶业对奶牛跛行自动识别技术需求日益强烈。本文从机器视觉技术、压力分布测量技术、可穿戴技术、行为分析技术和跛行分类技术5个方面,分析了奶牛跛行自动识别技术的原理、功能、特点及研究现状。总结发现,当前奶牛跛行自动识别技术研究大多集中在传感器研发和算法开发,而性能验证和决策支持的研究较少,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高质量跛行识别数据获取难度大,缺乏早期跛行识别技术手段,奶牛个体差异干扰模型识别精度,牧场非结构化环境对识别系统性能要求高,以及技术应用效果难评估等。因此,为促进奶牛跛行自动识别技术的发展,建议推动牧场跛行监测数据共享,研究奶牛个体跛行判别模型的构建方法,开发融合跛行检测、体况评分等多功能的一体化智能通道,并分析评价跛行自动识别技术应用在保障动物福利、环境生态、粮食安全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化牛舍中,卧床对奶牛的健康和生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优质的卧床环境可以增加奶牛的趴卧时间,从而增加营养效率和产奶量;反之,则会减少奶牛的趴卧时间,严重影响奶牛休息和产奶量,提高跛行、趾蹄病及乳房炎等疾病发病率。因此,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奶牛卧床不易散热、安装、拆卸等问题,研制一种高效实用的新型奶牛卧床,实现通风散热和安装拆卸方便的功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巨大的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0.
奶牛血红蛋白尿病是多发生于高产奶牛的一种营养代谢病。临床以尿液呈红色、暗红色甚至咖啡色,有严重的血管内溶血和血磷下降为特点。据报道,该病主要发生于3-6胎次的高产奶牛,病死率达到20%~30%,被列为奶牛的重要代谢病之一。  相似文献   

11.
奶牛布氏杆菌病和结核病(以下简称奶牛"两病")是人畜共患病,它不仅危害奶牛养殖,影响奶牛的繁殖和使用年限,而且能感染人类,严重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给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2.
奶牛蹄叶炎是蹄壁真皮乳头层和血管层的局限性、弥漫性、浆液性、无菌性炎症。奶牛中本病发病率较高,得病后因长期卧地不起,大大影响了产奶量和牛体健康。  相似文献   

13.
奶牛卵巢囊肿表现为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是导致奶牛不孕、繁殖力低下的主要病因之一,日常饲料管理不科学、奶牛内分泌失调、继发性疾病(如:子宫炎、输卵管炎、卵巢疾病及胎衣不下)、突然受寒流袭击等等都可导致此病病发。本文就奶牛卵巢囊肿病因进行了介绍,依次为基础就治疗方案详细阐述,为今后防治此病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4.
奶牛产后不食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病之一,也是奶牛产科疾病的疑难杂症。兽医临床上往往因诊断治疗不当而药费高、效果差。一方面导致哺乳犊牛生长缓慢、抵抗力差,另一方面因病牛顽固性不食而引起高度消瘦,甚至导致死亡,给奶牛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奶牛酮病多发于高产奶牛产犊后10~60d,且以3-6胎次的高产母牛发病率较高。酮病虽然能够治愈,也很少引起奶牛死亡,但酮病会使泌乳牛的泌乳量下降、乳质量降低、繁殖率降低以及引起生殖系统疾病和内分泌紊乱等多种疾病,增加了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6.
奶牛生产瘫痪亦称乳热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是奶牛分娩前后(多在产后1~3d)突然发生,其主要症状是精神沉郁,体温下降,卧地不起。本病多发生于5~9岁的高产奶牛。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常会造成奶牛死亡,给养牛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奶牛乳房炎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造成奶牛业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目前全世界约有2.6亿头奶牛,其中约有1/3的奶牛患有各种类型的乳房炎,每年因乳房炎造成的损失高达460亿美元。生产中,奶牛患乳房炎会导致产奶量下降,鲜奶品质降低,严重时乳房化脓坏疽,使奶牛失去泌乳能力。  相似文献   

18.
牛蹄叶炎是发生在蹄壁,主要是蹄前半部的蹄尖壁、蹄侧壁的真皮小叶层及血管层浆液性、弥漫性炎症。常伴发蹄骨转位和蹄关节变形。临床上表现为严重的跛行,伴有蹄冠周围的发热和疼痛,牛得此病后,因长期卧地不起,不仅会影响牛体健康,也会给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吕梁市畜牧业的不断建设,规模化、集约化养鸡业在主要疫病得到基本控制后蓬勃发展,鸡的大肠杆菌病却有明显上升趋势,导致鸡大量死亡、种鸡及蛋鸡的产蛋率下降、种蛋孵化率降低、鸡只生长发育受阻、肉和蛋品质下降、治疗费用增加等,给集约化养鸡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应引起足够重视。笔者对此情况进行了临床调查,掌握了鸡大肠杆菌病的流行特点、临床表现,并及时对症治疗,有效控制了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生和发展。1.流行特点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鸡大肠杆菌病,但因饲养管理水平、环境卫生、防治效果、有无继发其他疫病等因素的影响,该  相似文献   

20.
新疆博州博乐市青得里乡和新疆博州温泉县扎勒木特乡养牛户家每年的1~2月份产后奶牛胎衣不下的概率高达30%,对此用我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相结合,对两个乡镇场在胎衣不下高峰期进行了一定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并取得的很好的效果。导致奶牛胎衣不下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包括奶牛本身胎盘结构、营养状况、个体差异、各种应激等。尽管胎衣不下是奶牛疾病中的常见病,但所导致的后果却很严重,发生过胎衣不下的牛只其代谢病、乳腺炎、子宫炎等发病率也相应地比正常的牛只高,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应该准确地把握胎衣不下的诊断和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