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甘肃省是我国中药材资源大省之一,共有药材1527种。2013年,甘肃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2万hm2(330万亩)以上,产量达82万吨左右,根据市场估算,产值近100亿元,居于全国前列。近年来,随着甘肃省药材产业的发展,各地农机部门根据药材生产实际,相继研制推广了一些药材种植、收获机械,对推进中药材生产机械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中药材种植机械化技术1.耕整地技术1.术中药材的根系50%分布在5~20cm的耕层,30%分布在20~50cm的土层,部  相似文献   

2.
<正>一、全省中药材发展现状甘肃省是全国中药材资源大省之一,现有中药材1527种,常年人工栽培的品种有350余种,大宗道地药材有30多种,尤其是地产的当归、党参、黄(红)芪、大黄、甘草等主要产品产量占全国的70%~95%。目前全省的中药材人工种植面积位居全国第一,产量居于全国前列。甘肃省中药材优势区域集中在定西、陇南、甘南、天水、酒泉、张掖、白银等市州的近30个县区。2017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在30万亩以上的县(市、区)有4个,种植面积在20万亩以上的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是全国重要的中药材道地产区和资源大省,为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享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的美誉。本文介绍了新冠疫情对中药材全产业链短期和长期产生的影响,分析了四川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促进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药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中药工业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将成为我国进入国际市场的支柱产业之一。种植中药材将成为广大农村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2009年天津被确定为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将建设50个中药材规范种植基地。  相似文献   

5.
<正>甘肃省是我国道地药材主产区,已查明药用植、动、矿物资源1600多种,其中,大宗道地药材有30多种。2022年甘肃省中药材人工种植面积483万亩,其中根茎类占比60%,居全国第一;产量140万t,其中,传统大宗道地根茎类中药材品种当归、党参、黄芪、大黄、板蓝根的年产量分别占比全国90%、60%、50%、60%、65%,生产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具有自主定价能力;生产大县岷县、陇西、渭源分别被农业农村部和中国农学会命名为“中国当归之乡”“中国黄芪之乡”“中国党参之乡”。随着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根茎类中药材生产全程机械化日益提上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6.
<正>张掖市把中药材产业确定为六大特色产业之一,具备做优做强中药材产业的政策环境和资源禀赋条件。弥补中药材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短板,推动中药材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中药材生产体系,实现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是祁连山沿山区农民致富的有效手段。一、产业基础1.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2022年,张掖市中药材种植面积45.2万亩左右,主要种植品种有板蓝根、黄芪、甘草等根茎类作物,总产量12万吨以上,中药材总产值达到13.8亿元,  相似文献   

7.
<正>安徽省中医药底蕴深厚、资源丰富,“北华佗、南新安”久负盛名。“十三五”以来,安徽省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推动,先后出台了《安徽省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等10多个系列文件,积极引导产业快速有序发展,纵深推进中药材种植养殖、中药生产加工、中药贸易服务、中药研发创新、中医药服务、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中医药开放发展等7项重点任务,提升中药产业和中医药健康服务全产业链总产值,加快由中医药资源大省向强省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中药和中医在我国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使用中药和中医在治疗的过程中不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尤其是副作用小,因而受到许多人的青睐。在中医治疗的过程中,中药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也能促进中医的兴盛和发展。当归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为了更好地发挥当归的作用,应该规范当归的种植模式和技术,加强对种植技术的指导,提高种植质量。此外,在当归种植的过程中还应该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提高当归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9.
魏东  张爱宁 《农业工程》2020,10(11):125-128
中药材亦称本草,而中医药文化也具有非常深厚的历史底蕴。随着近年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也不断提高,更加注重自身的健康,而中药在治疗疾病和康养保健等方面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中药材产业日趋成长壮大。定西市中药材资源丰富,中药材产业是定西市近年大力发展的3大主导产业之一。分析了定西市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定西市中药材产业的发展路径,对提升定西市中药材产业发展水平、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药材是中华民族的国粹,作为中药材发祥地之一和全国四大中药集散地之一的禹州市,有着丰富的中药材种类和灿烂的中医药文化。目前,禹州的特色产业之一——中药材产业已形成草药种植、生产加工、销售药材等一整套的产业体系,对禹州经济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但是中药材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现代化生产体系不完善等困境。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在充分了解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产业发展优势,并针对发展困境提出相应的对策,为禹州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1.何谓中药材GAP?中药材GAP是Good Agriculturai Practice的缩写,直译为“良好的农业规范(因为中药材栽培或饲养主要属于农业范畴)”,在中药行业译为“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它是我国中药制药企业实施的GMP重要配套工程,是药学和农学结合的产物,是确保中药质量的一项绿色工程和阳光工程。  相似文献   

12.
<正>一、中药材产业基本概况中药材产业是鄄城县的传统产业、特色优势产业,拥有山东省唯一的国家级中药材市场—舜王城中药材市场,市场固定门店470家,摊位1000多个,经营中药材品种1400多种,年交易额达50亿元。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12万亩,37个专业村、23个不同品种的大型中药材种植基地,分布在鄄城县临商路自牡丹区边界至金堤段13.5公里的东西两侧,以彭楼镇为种植核心,辐射阎什镇、郑营镇、什集镇、引马镇、红船镇、临濮镇、董口镇,种植规模较大的中药材有牡丹、芍药、板蓝根、  相似文献   

13.
山西省由于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自古以来就是道地药材的主产地。受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在山西省的北部适宜种植黄芪、台党参、款冬花等品种,中南部适宜种植党参、黄芩、连翘、柴胡、远志、山药、山茱萸等品种。在中药材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受到病虫的为害和侵染。随着中药材种植面积增加、连作时间加长,近年来中药材种植区域病虫危害明显加重,轻则造成药材品质下降,重则减产,甚至绝收。因此,搞好病虫害防治,是保证中药材高产、优质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正>隆德县地处宁南山区黄土高原腹地,六盘山西麓,是传统的中药材种植、栽培大县。随着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入,中药材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之一,得到迅猛发展,2015年种植面积达66.2万亩。由于黄芪等中药材是地下根茎类作物,多年来主要依靠人工作业来完成,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效率比较低,严重影响了中药材的种植规模。为此,隆德县农业机械化推广服务中心引进根茎类中药材收获机械开展了试验示范工作,为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产业互联网在国内兴起,在工业领域取得长足发展,农业领域也应运而生。目前国内相关研究应用较少,对中药材领域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亳州市2021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约8.01万hm2(120.1万亩),中药饮片年生产能力达100万吨,是全球最大的中药材交易中心及全国最大的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中药保健饮品生产基地,百强药企业半数落户亳州。2021年,安徽省、亳州市分别拿出省市级资金结合省中药材数字农业项目和全省农业产业互联网优势特色产业建设,加快推进亳州中药材产业互联网建设。本文介绍亳州中药材产业发展及数字化现状,总结亳州中药材产业互联网建设情况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思考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做到中药材生产在不与粮食争地的同时,保障中药材产品高效供给,发挥产业优势特色资源,助力乡村振兴,是当前中药材种植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当前中药材产业生产规模扩张迎来转折点,探索新模式打造新业态是支撑产业提质增效促增收的着力点;整个产业迎来质量转型升级加速期,资源区域整合要更加优化,培育高素质药农成为产业主力军。面对四川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唯有创新中药材产业全链条服务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探索多样化种植模式,加强药材道地性建设;全面推动药农向高素质人才迈进,提升药材科技支撑能力,才能助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河北省中药材品种繁多,各品种间播种采收要求迥异,且单品种种植面积相对较小。因此,长期以来中药材的种植、管理、收获、加工等全部环节多以人工作业为主。随着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种植面积加大与劳动力缺失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人工作业投入成本越来越高,平均可占全部投入的半数以上,农民种植利润缩水严重。1河北省中药材机械化生产现状中药材机械化作业水平低,落后于传统农业。在农业机械化  相似文献   

18.
<正>9月21日~28日,甘肃省民乐县农机局农机推广站根据中药材种植分布区域,在中药材收获前分别在中药材种植面积大的南古乡、新天镇、六坝镇,三堡镇举办中药材机械化生产技术培训班,500余名农民参加。培训由多年在生产一线从事农机推广的农机技术人员主讲,涉及中药材的生长特性、农艺及中药材收获技术要求等方面。同时还邀请药商和有多年中药材  相似文献   

19.
根茎类中药材收获装备现状及其收获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种植中药材现已成为我国农村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目前在中药材的收获上尚存在收获效率低和劳动强度大等一系列问题.为此,通过对国内外根茎类中药材收获装备现状的研究,分析了影响根茎中药材收获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全新的深根中药收获工艺,其设计思想为根茎类中药材收获装备的设计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正>瓜蒌是山东著名地道药材之一,历史上产量和质量均列全国之首。瓜蒌在国内外市场上需求量大,年销售量约170万kg,是我国传统的常用中药材之一,药用历史悠久,在国内外久负盛名。种植瓜蒌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是当地农民重要的经济支柱。一、产地自然条件1.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瓜蒌产区海拔50~150m,处于东经116°~117°30’之间,北纬35°30’~37°。瓜蒌产区属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