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地理位置、保护环境和保护黑土地三方面入手,提出玉米秸秆地表条带归行全覆盖宽窄行免耕播种技术在青山乡大面积推广的可行性、实施要领和注意事项,为青山乡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出路。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北方一年两熟地区夏玉米秸秆覆盖地,秸秆覆盖量比较大,免耕播种冬小麦容易发生堵塞等问题,设计开发了分体式小麦免耕播种机.该机采用条带旋耕与单圆盘播种镇压单体联合防堵机构.该机一次完成施肥、秸秆粉碎、碎土镇压、开沟播种、镇压等作业.该播种机主要由施肥旋耕系统、连杆连接系统和播种系统组成.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夏玉米秸秆覆盖下小麦免耕播种,对土壤扰动量在25%~30%左右,作业质量符合农艺要求;机具结构设计合理,为中国北方一年两熟地区夏玉米秸秆覆盖地表直播小麦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2017年农安县农机推广站在青山乡实验推广了400 hm2籽粒玉米秸秆地表条带归行全覆盖免耕播种技术,收到了极好的效果。通过多次多项的测产对比表明,在此耕作技术模式下,苗期深松是增产的主要关键作业环节。从实施该技术为何必须要进行苗期深松,并分析苗期深松增产的主要原因,给出了苗期深松机选型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得到越来越多的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可,深松技术和药剂除草虫害技术已经很成熟,免耕播种技术的难题还是秸秆全覆盖条件下难以实施免耕播种,通过使用"秸秆归行搂耙",就能实现免耕播种机无障碍播种,达到秸秆全部留在地表实现秸秆覆盖,也使保护性耕作技术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5.
在黄淮海小麦玉米一年两作区,由于农时季节的影响,小麦玉米大量秸秆覆盖地表,免耕播种机作业时秸秆量大,而且由于农时较短,作业时地表秸秆韧性强,因此对播种机械的通过性、作业性能及效率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6.
对2BMD-12型小麦对行免耕播种机和美国JD1590型进行了对比实验,内容包括机具适应的地表秸秆覆盖情况、施肥能力以及性能价格比等。结果表明,JD1590型小麦对行播种机不适用于我国一年两熟地区的小麦免耕播种;2BMD-12型小麦对行免耕播种机是专门针对我国一年两熟地区免耕播种小麦而设计的,有较好的防堵性能,能在直立玉米秸秆覆盖地直接进行小麦播种,作业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7.
我国北方一年两熟地区秸秆覆盖较多,玉米免耕施肥播种时容易堵塞,播种质量不稳定,且在秸秆粉碎后的全覆盖的地表播种后容易发生出苗不全、苗生长不壮的问题。为此,设计了一种秸秆粉碎覆盖玉米免耕施肥播种机。该机与66kW拖拉机配套,采用三点悬挂作业,一次性完成秸秆粉碎还田、开沟施肥、播种、镇压等多道作业工序,可解决作业防堵问题,确保播种质量,提高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8.
正保护性耕作是指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用化学药物控制杂草和病虫害,从而达到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一)玉米秸秆全量覆盖还田均匀行种植技术模式。前茬玉米收后秸秆全量均匀覆盖地表,当年春季均匀行免耕播种,下年保持原行距,秸秆全量覆盖条件下,在前茬的行间进行播种,这样年际轮换。技术流程:机收+秸秆全部覆盖还田免耕播种施肥病虫草害防治。  相似文献   

9.
张晓军 《农业工程》2021,11(5):29-32
针对玉米、小麦和水稻、小麦一年两熟地区,在大量农作物秸秆粉碎覆盖地表,或土壤墒情较重情况下,小麦免耕播种质量差的问题,研制开发一种双轴小麦少免耕带状施肥播种机。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播种机播种作业质量较好,与传统旋耕双圆盘小麦播种机、沟播条带播种机相比,实现增产5%,降低播种作业成本150~375元/hm2,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
北方旱作农业区耕作体系关键技术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对构成北方旱作区蓄水保墒耕作体系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以地表覆盖、少耕免耕技术为核心,以联合作业为手段,达到蓄水保墒、培肥地力的目的.总结出了6项新技术:一次完成玉米秸秆、根茬粉碎并部分覆埋复合作业的秸秆根茬联合处理技术;在同一刀辊与刀盘上完成旋耕、碎茬两种作业的旋耕碎茬通用技术;只在种床部分进行少量耕作(或只开沟)的条带少(免)耕精密播种技术;垄上覆膜沟内播种的起垄膜侧沟播技术;利用仿生学设计土壤耕作部件的机械仿生减阻技术;无秸秆种床进行免耕播种的免耕播种秸秆防堵技术.同时给出了耕作体系构成图.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2BFY-5型玉米精密播种机为研究对象,对该机在玉米秸秆覆盖+地表浅旋耕处理条件下的免耕播种作业进行测定和分析,指出了播种作业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为使用者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 使用2BMFS-5/10型免耕覆盖施肥播种机,可在直立的玉米秸秆地或秸秆还田地中直接播种小麦,一次完成碎秆、灭茬、施肥、播种、镇压等项作业,减少了作业工序及拖拉机进地次数.作业成本明显降低。小麦免耕播种后地表虽不如原来精耕细作的  相似文献   

13.
玉米少免耕播种机种带灭茬清理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东北一年一熟玉米种植区秸秆覆盖还田条件下,少免耕播种玉米时条带旋耕作业后土秆混杂严重、种带清洁度低导致的晾籽率高、播种质量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适用于秸秆覆盖条件下玉米少免耕播种机的种带灭茬清理装置。为达到最佳的清理效果,对灭茬刀的侧切刃长度进行分析,计算了种带清理弯刀的侧切刃曲线及受力,并利用EDEM软件进行单因素仿真,确定了最优弯折角为150°;分析比较了2种装置作业后的种带清洁度及土壤扰动量,结果表明,种带灭茬清理装置作业后种带清洁度均值为86.59%,比传统条带灭茬装置提高了26.89%,土壤扰动比减少了2/3,平均扭矩降低了33.19%;试验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仿真的可靠性。为研究各因素对种带灭茬清理装置作业性能的影响,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得出对种带清洁度产生显著影响的因素为前进速度及秸秆覆盖量,对土壤扰动量产生显著影响的因素为前进速度及入土深度。田间试验表明,该装置在秸秆覆盖量为0.4~1.4kg/m2时,机具通过性良好,各组试验种带清洁度均在80%以上,土壤扰动比较低,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为了在一年两熟地区大面积推广实施全程保护性耕作小麦免耕播种作业技术,分析了国内外玉米秸秆根茬处理技术和我国一年两熟地区玉米收获后小麦免耕播种的作业方式,指出现有小麦免耕作业方式存在小麦免耕播种机易堵塞、动土量大、刀轴转速高、安全性差的问题;秸秆被重复切断,秸秆覆盖播种带,影响小麦出苗和幼苗的生长;拖拉机进地次数多,压实土壤。提出了利用斜置驱动圆盘刀和驱动双向螺旋刀装置实现粗粉碎秸秆、低速驱动刀推开播种带秸秆和切断根茬的作业方式。  相似文献   

15.
<正>目前,在东北玉米产区推广的秸秆覆盖还田免耕栽培技术主要是以秸秆还田且覆盖地表,免耕播种,配以药剂防治病虫草害、深松机疏松土壤的新的玉米种植技术。一、技术模式1.秸秆全覆盖还田宽窄行模式这种模式是在原均匀行距(60cm至65cm)垄作条件下,在相邻两行(垄)的内侧播种40cm至45cm行距,称为窄行;隔一个垄沟,再在另相邻两垄内侧播种同样行距,这样就形成  相似文献   

16.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本规范规定了保护性耕作机械化生产中秸秆覆盖、土壤深松、免耕播种、病虫草害防治四项机械作业的有关定义、作业要求、作业质量及检查验收,主要作业机具及技术状态要求、安全规则、操作规程等。1.2本规范适用于小麦、玉米一年两作保护性耕作模式。1.2.1玉米免耕直播一年两作模式作业流程玉米免耕直播→喷洒除草剂→田间管理→玉米人工或机械收获→秸秆覆盖→深松或地表处理(2-4年一次,视土壤容积密度和地表覆盖物情况定)→小麦免耕播种→喷洒除草剂→田间管理→小麦联合收获→秸秆覆盖。1.2.2玉米套播一年两作模式作…  相似文献   

17.
小麦对行免耕播种机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为解决一年可熟区小麦免耕播种作业的技术难题,提出了小麦对行免耕播种的思想;设计了2BMD-12型小麦对行免耕播种机.在玉米行何播种小麦.避开玉米秸秆和根茬。采用了新型高效的带状粉碎防堵机构,防堵性能优良。田问性能试验表明:2BMD-12型小麦对行免耕播种机在玉米直立秸秆和大量秸秆覆盖下。如能实现对行,可以顺利进行播种作业,满足作业质量和作物高产对施肥量的要求.适合我国中小地块、中小功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玉米精量免耕播种机是玉米保护性耕作的关键机具,要求在免耕地播种作业时容易入土,在地表有秸秆覆盖条件下通过性能好,同时具有施肥、清理秸秆、免耕播种和播种后重镇压等功能。结合近几年在东北地区推广应用的玉米生产保护性耕作技术实验及调查研究,得出玉米生产在采用不同种植模式时对精量免耕播种机的要求和玉米精量免耕播种机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滴灌区宽窄行玉米免耕播种带秸秆清理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在滴灌区进行玉米免耕播种作业时,窄行内铺设的滴灌带与秸秆残茬易缠绕形成壅堵、影响播种机具通过性和作业质量等问题,提出适用于滴灌区宽窄行玉米免耕播种带的秸秆清理方法。设计了播种带秸秆残茬分区清理装置,该装置通过纵向错位布置拨草机构对播种带秸秆进行清理,对清理装置作业过程和秸秆抛撒轨迹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关键影响因素及参数取值范围;运用EDEM离散元仿真技术,以机具作业速度、入土深度和纵向间距为试验因素,以播种带秸秆清理率为评价指标进行了回归正交仿真试验,建立了响应面数学模型,并进行了参数优化和田间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播种带秸秆清理率因素显著性由大到小依次为机具作业速度、纵向间距和入土深度;当作业速度为9km/h、纵向间距为1100mm、入土深度为45mm时,装置作业通过性良好,播种带秸秆残茬清理率均值为87.61%,比模型优化理论值低1.8个百分点,播种带清理宽度为508.0~540.4mm,满足滴灌区玉米免耕播种的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20.
条带对行主动式玉米免耕播种防堵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黄淮海地区小麦秸秆覆盖地玉米免耕播种机高速作业时开沟器易堵塞、播种质量差等问题,基于旋耕防堵理论设计一种浅旋条带对行主动式防堵装置。根据黄淮海地区小麦玉米种植模式中小麦苗带状况,对防堵装置的刀型排布结构和刀轴转速进行设计;从秸秆流动、抛撒轨迹和受力角度进行分析,确定防堵装置结构参数设计的合理性,并对影响其性能的关键因素进行土槽试验;选取刀轴间距、刀轴转速和机具前进速度为影响因素,以秸秆清秸率和动土率为性能评价指标,进行离散元模拟仿真和多因素正交试验,对影响作业性能刀轴间距和防堵装置工作参数进行优化。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在刀轴转速为800r/min、刀轴间距为70mm、机具前进速度为7km/h时,综合作业质量最优;对优化结果进行玉米播种田间试验,在秸秆覆盖量为1.02kg/m2,前进速度为8km/h时,秸秆清秸率为91.85%,沟深稳定性为86.67%,动土率为26.47%,可满足高速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