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3年7月江苏省淮安市某规模化猪场母猪及育肥猪相继出现以体温升高、虚弱、病猪皮肤出现紫红、暗紫色红斑,以及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疹块,形状呈菱形、方形、圆形或不规则形。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测,确诊为猪丹毒感染,后采取综合防控措施,疫情得到控制。1发病情况该猪场现有650头长大二元母猪,采取自繁自养,其中150头(100头妊娠母猪、胎次为23胎,  相似文献   

2.
《养猪》2016,(3)
2016年3月,彭州某猪场出现疑似猪蓝耳病病毒(PRRS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混合感染严重疫情,猪群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为进一步确诊和提供科学的防控依据,采集10头繁殖障碍母猪(未曾注射PRRSV疫苗)血样,用IDEXX试剂盒进行猪瘟病毒(CSFV)、PRRSV和PRVgE抗体检测。同时采集2头流产胎儿(对应2头流产母猪)组织分别进行CSFV、PRRSV的RT-PCR检测和PRV gE的PCR检测,采集2头腹泻同时伴随神经症状的仔猪组织进行TGEV、PEDV、猪轮状病毒(RV)的RT-PCR检测和PRV gE的PCR检测。结果显示,母猪CSFV抗体阳性率达90%,对应流产胎儿未检出CSFV,表明无CSFV感染,免疫合格;PRRSV和PRV gE抗体阳性率达100%,对应流产胎儿均测出PRRSV和PRV,表明这两种病毒感染情况严重;2头仔猪PCR和RT-PCR结果提示均有PRV、PEDV和TGEV野毒感染,并根据以上检测结果提出紧急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3.
2017年9月,湖南省郴州市某猪场的怀孕母猪突然发生流产、死亡。为确诊病因,对该猪场病死猪脏器进行了细菌分离和PCR检测,结合临床症状最终确诊病原为猪丹毒丝菌。为了解整个猪场猪群的感染情况,随机抽取流产母猪和同栏舍健康母猪进行猪丹毒丝菌IgG抗体ELISA检测,发现流产母猪阳性率为90%,远高于同栏舍健康母猪(10%)。本次疫情共导致该猪场104头母猪死亡和94头母猪流产。本案例表明,猪丹毒不仅可以引起母猪死亡,也可引起母猪流产,应引起养殖场高度重视,建议把猪丹毒列入免疫计划。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10月,江苏省某规模化猪场有后备母猪1500头,前期配种370头,在9月底发现个别母猪流产,当时未引起重视,以为圆环病毒造成皮炎的后遗症,后陆续出现配种后30 d左右母猪流产,截止笔者到现场诊断处置时已经发生流产母猪10头。通过现场调查、临床症状和实验室诊断判定为猪细小病毒与圆环病毒2型混合感染造成后备母猪配种30 d左右流产,通过给猪场提供及时的综合防制措施,使该猪场疫情得到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某猪场产房仔猪暴发腹泻疫情并造成未断乳白猪的大批死亡,经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测确诊为猪瘟病毒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通过采取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防制措施,该场腹泻疫情逐渐得到有效控制。现将本次疫情情况报告如下,旨在为临床上此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1发病情况河南省某猪场存栏1 000头左右母猪,自2013年5月开始暴发腹泻疫情,产房仔猪和保育猪均发生腹泻,尤其以未断乳仔猪最为严重,母猪无任何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正为解决河南某规模化猪场母猪流产以及保育猪呼吸道疾病问题,笔者对猪群临床症状和组织器官病变进行了分析,同时对血清和病料进行实验室检测。临床症状、解剖病变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表明,该疫情由蓝耳病病毒和传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导致,猪伪狂犬病野毒也可能参与其中。猪场通过封群管理、泰万菌素压制蓝耳病病毒,强力霉素和氟苯尼考解决细菌继发感染等手段,在2周内将疫情彻底解决。  相似文献   

7.
天津某规模猪场发生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及部分仔猪发病的情况,为确诊病原,分别对流产胎儿的组织和母猪血清进行了实验室检测。流产胎儿的组织经PCR或RT-PCR检测,猪伪狂犬病毒(PRV)为阳性,猪圆环病毒(PCV)、猪瘟病毒(CSFV)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为阴性。经猪伪狂犬病毒野毒株实时荧光PCR检测胎儿组织为阳性,检测母猪血清中猪伪狂犬gE抗体为阳性;用病毒的分离培养试验分离到了猪伪狂犬病毒,根据临床症状、抗原抗体检测及病毒的分离培养试验确诊该猪场存在猪伪狂犬病毒野毒感染。  相似文献   

8.
摘要:为获得绿色、有效的断奶仔多系统衰竭综合征防控措施,通过免疫屠宰前60d左右的10头健康育肥猪制备猪圆环病毒2型高免血清,对疑似感染有猪圆环病毒2型的规模猪场母猪及仔猪从预防、紧急治疗两个方面探讨两种生物防控法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对母猪、断奶仔猪注射制备的猪圆环病毒2型血清抗体制剂并配合敏感抗菌素,其从出生到断奶后30d的存活率及紧急治疗的治愈率均最高,分别达97%和100%;使用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其次,分别为86%和85%,空白组即仅仅采取加强饲养管理最低,存活率仅为55%。猪圆环病毒2型血清抗体结合使用敏感抗菌素是疑似感染猪圆环病毒2型的规模猪场最有效的生物防控手段。  相似文献   

9.
《养猪》2021,(5)
对2020—2021年上海市和江苏省的3家规模猪场发生的疑似猪蓝耳病病例进行诊断,经实验室检测、细菌培养检出猪链球菌和副猪嗜血杆菌,采取荧光PCR检测非洲猪瘟病毒(ASFV)、蓝耳病病毒(PRRS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瘟病毒(CSF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等相关病毒,仅蓝耳病病毒(PRRSV)检出阳性,A、B、C 3个猪场PRRSV阳性率分别为80%(4/5)、60%(3/5)、40%(2/5)。经流行病学调查,3个猪场均未实施猪蓝耳病疫苗免疫。结合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认为猪蓝耳病感染。由此说明在非洲猪瘟防控背景下,对规模猪场猪蓝耳病等常发重要疫病开展针对性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2017年8月山东省高密市某规模化猪场发生一起育肥猪急性死亡疫情。病猪表现高热稽留,全身皮肤发红,疑似猪丹毒病;注射青霉素、板蓝根注射液,未能抑制病猪死亡。为明确引起此次疫情的病原,分析发病原因并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对该病例进行了综合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剖检病变、组织病理学变化、分子生物学检测及病原分离鉴定等进行综合诊断,最终确诊此次疫情系红斑丹毒丝菌、猪蓝耳病病毒与猪圆环病毒2型混合感染所致。通过调整猪场免疫程序,对未发病猪群紧急进行蓝耳病经典毒株疫苗免疫,据药敏试验选用敏感药物治疗,及时控制了疫情,减少了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湖南省存栏母猪250头以上规模猪场开展问卷调查、实验室检测和实地细致的调研,摸清了湖南省规摸化猪场流行的病毒性疾病主要以猪流行性腹泻、蓝耳病、圆环病毒病、伪狂犬病等为主,流行的细菌性疾病主要以副猪嗜血杆菌病、猪丹毒为主以及肺炎支原体的流行。猪群发病以多病原混合感染为主要形式。根据猪病发生的原因,提出了建立健全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建立健全卫生防疫、消毒等规章制度以及合理的药物保健方案,加强饲养管理等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2.
某商品猪场 1996年建场 ,建于松花江边荒坡上 ,荒坡下是沿江沼泽地 ,是猪场放牧地。猪场有基础繁殖母猪 10 4头 ,种公猪 12头 ,后备母猪 37头 ,后备公猪 4头 ,育成猪 14 5头。2 0 0 1年 7~ 8月 ,在 4 4头初产母猪中 ,有 17头陆续出现死胎、流产、产畸形胎现象 ,占开产母猪的 39%。 2 7头产仔母猪共产仔 186头 ,产后仔猪陆续急性死亡 5 2头 ,发病隔离治疗17头 ,占仔猪 34%。疫情发生后 ,该猪场兽医定性为非典型猪瘟、副伤寒、猪丹毒混合感染。经对症治疗 ,症状有所缓解。但8月 15~ 2 5日 ,该场又有 36头仔猪急性发病 ,死亡 2 2头。根据流行…  相似文献   

13.
<正>2013年2月,某猪场新购入50头后备母猪,60头育肥猪。到场后7天,发现后备母猪的背部、臀部及胸腹部出现红疙瘩,10天后变成了黑色或褐色的结痂,有的地方还破溃流出血迹。大部分猪食欲降低,出现咳嗽,呼吸迫促、发热等症状,于2月12日来笔者处求诊。经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临床症状和实验室诊断,最后确诊为非典型猪瘟与猪圆环病毒病的混合感染。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畜主诉当天从北京调运  相似文献   

14.
为了找到剑河县某3个猪场剑白香猪发生流产、死胎的原因,掌握感染情况,试验从发病的3个猪场采集6头流产胎儿和猪血清1 611份,用猪细小病毒实时荧光PCR检测病毒核酸,用猪细小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自然感染抗体。结果表明:6头流产胎儿均为猪细小病毒核酸阳性,3个猪场的猪自然感染抗体阳性率分别是35. 09%、42. 06%、46. 18%,0~30日龄仔猪、商品猪、后备猪、能繁母猪、种公猪自然感染抗体阳性率分别是45. 33%、33. 61%、36. 96%、51. 27%、45. 83%。说明3个猪场猪细小病毒感染率高,危害严重,在3个猪场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后疫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5.
以四川省7个市县地区14个猪场为研究对象,采集疑似圆环病毒2型感染的死猪、病料、精液、血样等样品181份,进行PCR检测。结果显示:猪圆环病毒2型(PCV2)阳性有89份,阳性率49.2%;14个规模化猪场中均检测出了PCV2阳性。在死亡的43头猪中有21头PCV2阳性。病料中PCV2的阳性检出率54.0%。该病在春夏季节感染率最高,并存在病毒混合感染和继发细菌感染情况。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分析,大部分猪场因感染PCV2而致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其中遂宁市和绵阳市的6个规模化猪场中检测到PCV2感染所引起的猪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结果表明,四川省部分地区的规模化猪场中已经广泛存在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  相似文献   

16.
《养猪》2019,(2)
2018年11月广西一存栏1 000头母猪的规模化猪场出现多头怀孕后期母猪流产现象,并将2窝流产胎儿送实验室进行检测。为了解引起母猪流产的病因,实验室采用细菌分离培养方法进行细菌分离鉴定;采用PCR/RT-PCR检测的方法检测猪瘟病毒(CSFV)、猪蓝耳病病毒(PRRSV)、猪乙脑病毒(JE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细小病毒(PPV)、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PCV3。结果在流产胎儿内脏组织中未分离到细菌;2窝流产胎儿内脏组织中均检测到PCV3,而其他病原均为阴性,表明PCV3感染可能是引起本次母猪流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2013年下半年,福建某免疫接种过猪伪狂犬病疫苗(Bartha)的规模化猪场大批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新生仔猪发生共济失调的神经症状,疑似为猪伪狂犬病病毒感染发病症状,为确定发病原因,从该猪场疑似伪狂犬病病毒感染的仔猪脑、肝脏和肺脏中分离到一株未知病毒,PCR检测及测序比对鉴定为猪伪狂犬病病毒,并将分离的病毒命名为NP株。用Reed-Muench法测定分离株病毒的组织细胞半数感染量(TCID50)为10-9.13/0.1mL,动物攻毒试验出现猪伪狂犬病病毒感染的典型症状。试验结果表明,成功分离到一株猪伪狂犬病病毒毒株,为研究福建省猪群伪狂犬病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据曼尼托巴省办公室首席兽医官员确认,曼尼托巴省出现了一起新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感染。8月13日曼尼托巴省办公室首席兽医官员Glen Duizer博士在市政大厅有关猪流行性腹泻的电话会议中称:"目前曼尼托巴省有22个母猪群,13家仔猪养殖场,26个育肥猪场,受到感染,约有11.7万头母猪正在接受疫情检测,6.7万头母猪仍在受感染的猪场中等待检测。"  相似文献   

19.
猪流行性腹泻病和猪圆环病毒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年2月,突遇降雪天气,某规模化猪场2 000头母猪中约100头母猪所产新生仔猪集中在1周龄内出现大批死亡现象,死亡前均出现呕吐、消瘦及水样稀粪症状。通过采用现场调查、实验室病理解剖、病理组织学观察、免疫组化、RT-PCR、测序、ELISA检测等方法,本试验确定该病是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变异野毒株感染引起,同时混合感染猪圆环病毒2型(PCV2)。通过采取母猪群紧急接种疫苗、仔猪口服卵黄抗体及加强保温、消毒等综合措施,该病迅速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20.
2018年3月,山东省青岛市某规模化猪场暴发疫情,每天死亡100余头仔猪。70~80日龄仔猪临床表现为发热、喘气、关节肿大,30~40日龄发病仔猪主要表现为水样腹泻。为确诊引起此次疫情的病原,分析病例发病情况,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最终判定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及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混合感染,且疑似存在猪链球菌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混合感染。鉴于猪群存在多种病毒和细菌的混合感染,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定期监测猪群疫病的抗体水平,及时调整免疫程序,防止疫病暴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