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对枣树套种红葱、西瓜、马铃薯、甜瓜等作物进行种植效益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枣树栽培2年行间的遮阴范围不超过20%,有利间套种作物的正常生长,间套种红葱纯收益最好为1.73万元/hm2。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完善马铃薯玉米一体化栽培技术规范,准确掌握不同栽培套种带型下,马铃薯玉米套种的最高产量,确定马铃薯套种玉米的适宜带型密度最佳配置方式,特进行了马铃薯套种玉米带型密度试验,探讨最佳带型密度与产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介绍利用葡萄园良好设施和冬闲季节套种马铃薯抢早上市技术,包括适期套种、套种方法、马铃薯套种技术等,增加了葡萄园效益,解决了葡萄园冬季工人工作。  相似文献   

4.
在大棚葡萄园套种马铃薯,不仅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还能提高葡萄园的种植效益。现从茬口安排、品种选择、播种、栽培管理、收获等环节,对马铃薯在大棚葡萄园的套种生产技术进行总结,并对大棚葡萄园套种马铃薯示范的产量和产值进行介绍,以期促进大棚葡萄园套种马铃薯高效生产模式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套种玉米栽培技术是一种从时间和空间都充分利用光照、热量、水分以及土地资源的复合型种植模式,以高投入实现高产出和高效益。冬季马铃薯套种冬玉米在栽培技术应用上需结合不同种植地区进行差异化讨论,该文主要对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糯扎渡镇进行冬季马铃薯套种冬玉米栽培技术的分析,包括马铃薯栽培技术及套种玉米的播种与管理技术,希望为种植条件相近地区改善套种收益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甘蔗马铃薯间套种不同覆盖栽培模式对马铃薯、甘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为广西赤红壤蔗区土壤条件下甘蔗马铃薯间套种高效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间套种设置常规土栽、盖薄土叶、无土厚叶、薄土白膜等4个处理模式和无间套种作对照(CK),研究不同覆盖栽培模式马铃薯和甘蔗生长及产量水平.[结果]增加覆盖的甘蔗马铃薯间套种模式均比常规土栽模式显著增产,薄土白膜模式、薄土叶模式和无土厚叶模式比CK分别增25.39%、19.95%和13.51%,其中又以盖薄土加地膜模式马铃薯产量最高,效益最好.而在广西赤红壤蔗地甘蔗间套种马铃薯不同覆盖栽培未见对甘蔗产量及品质有影响,粮食作物马铃薯的收获有利于缓解蔗粮争地矛盾,增加蔗地单位面积收益,提高蔗农收入,值得在广西蔗区推广.[结论]在广西赤红壤蔗地甘蔗间套种马铃薯未见对甘蔗产量品质有影响,而间套种马铃薯采用盖薄土加地膜模式马铃薯产量最高,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7.
秋马铃薯套种油菜是彭山区岷江流域两岸的主要栽培模式,本文结合岷江流域秋马铃薯套种油菜高产栽培生产实际和农户种植习惯,从品种选择与种植规格、移栽、大田管理、病虫防治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秋马铃薯套种油菜高产栽培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全黑膜覆盖马铃薯套种豌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以双垄沟马铃薯套种2行早熟豌豆模式马铃薯产量高,早熟豌豆产量也最高,可作为目前推广的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陇川县农业局探索出甘蔗宽窄行套种马铃薯栽培种植模式,2009年冬季农业生产,实施甘蔗宽窄行套种马铃薯示范样板27.67hm2,平均亩产商品薯824kg,亩增加马铃薯收入824元,达到了推广甘蔗间套种,增加蔗田亩产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南阳盆地小麦·马铃薯·棉花1年3熟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小麦间作马铃薯,马铃薯收后套种棉花间作套种试验,试验设5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以3行小麦间作2行马铃薯、套种1行棉花的种植方式,经济效益最高。河南省南阳盆地在传统“3.1”式麦棉套种方式的基础上,在小麦预留行上间作2行马铃薯,经济效益可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海南省冬季橡胶林下套种马铃薯是否可行,对林下套种马铃薯进行产量和品质初评;并对不同种植密度马铃薯长势和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海南冬季橡胶林下套种马铃薯品种合作88折合净种产量为25 983.90 kg/hm2,与云南勐海净种差异不显著,而丽薯6号产量为20 155.35 kg/hm2,显著高于勐海净种;胶林下套种可显著提高合作88干物质含量;合作88适宜套种密度为株距20 cm,行距30 cm,丽薯6号适宜套种密度为株距30 cm,行距30 cm。说明海南冬季橡胶林下套种马铃薯存在较大可行性,这为橡胶林下复合种植提供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2.
烟墒套种晚秋马铃薯作为西平镇的后续产业,具有较大发展空间。结合西平镇的实际情况阐述了马铃薯的生产优势,并进行烟墒套种马铃薯的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柑橘品种的更新换代,幼龄柑橘园每年都达到一定面积,柑橘生产周期相对较长,一般3年内不能取得经济效益,而幼龄柑橘园套种马铃薯是果农提高前期收入的最有效方法。同时,幼龄柑橘与马铃薯套种,相互促进,互相补充,是一种优良的栽培模式。本文综述了幼龄橘园套种马铃薯的概况、优越性、栽培技术,分析了广东省发展幼龄橘园间套种马铃薯生产的有利条件,并对该模式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套种能够增加收获指数,延长作物生长时间,提高光、热、水、肥的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避免同一作物群体相互遮阴争光的矛盾,同时错开农时,减轻了从播种到收获对劳动力的压力,便于精耕细作,是一种在时间上集约利用光、热、水、肥的种植方式。马铃薯与其他作物套种常有种植,但马铃薯不同品种间套种尚未见报道。为了进一步挖掘马铃薯生产潜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该文详细介绍了晋北高寒区,早熟马铃薯套种晚熟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近年,会东县充分利用金沙江沿江干热河谷地区的光热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冬马铃薯种植,推广大行桑套种冬马铃薯立体种植模式,解决粮桑争地矛盾,增加农民收入。大行桑套种的冬马铃薯平均亩产1500~2500kg,能抢在春节期间上市,经济效益显著。大行桑套种冬马铃薯,采用“6215”种植模式,保证宽行2m栽种2厢冬马铃薯,窄行67cm栽种2行桑树,  相似文献   

16.
彭州丘区春玉米套种春马铃薯种植模式呈增长趋势,但由于传统的套种种植方式密度过小,相互遮荫,不利于玉米、马铃薯的光合作用,制约了套种种植模式春玉米、春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本文通过研究彭州市气候特点、农业气象灾害,结合农技专家经验,得出丘区春玉米套种春马铃薯种植模式气象实用技术,经过丘区农户种植,已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实现产量的增产。  相似文献   

17.
一、间套时间安排菠菜(或油菜)于"寒露"前播种,3月上旬收完越冬菜后,整地起垄种马铃薯,4月下旬每隔3行马铃薯套种1行玉米,5月下旬收了马铃薯套种生姜.  相似文献   

18.
2013年在景泰县红水镇清河村安排马铃薯套种早熟玉米试验,通过实收测产,套种马铃薯亩产2167.58千克,玉米亩产465千克,产值3661元;与单种马铃薯亩产2835千克,产值2709元相比,亩增效益为952元。结果表明:景泰县红水镇清河村光热条件充足,灌溉条件好,马铃薯套种早熟玉米丰产性好,比单种马铃薯或玉米产值高,适合在自然环境相同,灌溉条件好的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塑料薄膜小拱棚瓜菜间复套种高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适用小拱棚所需材料、结构及西瓜、甜椒、马铃薯栽培的温度控制.总结了小拱棚甜椒套种玉米,大小棚西瓜套种甜椒;小拱棚菜用马铃薯套种脱水番茄、玉米,复种大葱;小拱棚春胡萝卜套种脱水番茄,复种菜花、复种秋菜等高效栽培模式关键性指标.  相似文献   

20.
简述了适用小拱棚所需材料、结构及西瓜、甜椒、马铃薯栽培的温度控制。总结了小拱棚甜椒套种玉米,大小棚西瓜套种甜椒;小拱棚菜用马铃薯套种脱水番茄、玉米,复种大葱;小拱棚春胡萝卜套种脱水番茄,复种菜花、复种秋菜等高效栽培模式关键性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