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利用白腐真菌处理稻草秸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白腐真菌降解秸秆木质素的机理、白腐真菌在秸秆养畜中的作用以及影响白腐真菌降解秸秆的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刘玲  叶博  刘长江 《饲料工业》2006,27(8):25-28
白腐真菌是一种作用于木质类结构,专门用于降解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等多糖类物质的真菌,在现代轻工业中的作用非常重要。近年来关于白腐真菌的研究逐渐增多,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①白腐真菌的发酵培养;②白腐真菌降解的机理;③白腐真菌酶的研究。1白腐真菌的作用木质素是植物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它是填充在细胞间和细胞壁的结构成分,占细胞结构的15%~30%。秸秆中的非水溶性木质纤维素很难被酸和酶水解,主要是因为纤维素的结晶度、聚合度以及环绕着纤维素与半纤维素缔合的木质素鞘所致。木质素与半纤维素以共价键形式结合,将纤维素分子包埋…  相似文献   

3.
白腐真菌处理秸秆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某些白腐真菌能选择性的降解秸秆木质素,提高秸秆瘤胃干物质降解率和改善和秸秸营养价值,因此,白腐真菌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本文主要阐述白腐真菌降解秸秆木质素的机理、处理前后秸秆学成分和瘤胃干物质消失率的变化、影响处理效果的因素以及生产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两株白腐真菌发酵秸秆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试验采用白腐真菌混合发酵法制备高蛋白玉米秸秆饲料,优选2株白腐真菌的原种培养基,利用2株白腐真菌混合发酵玉米秸秆粉,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粗蛋白含量,索氏提取法测定粗脂肪含量.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粉原种培养基最适宜两株白腐真菌的生长,经过混菌发酵后,产物的粗蛋白含量达到21.87%.  相似文献   

5.
在自然界中,木质素的完全降解是真菌、细菌及相应微生物群落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真菌起主导作用。研究发现,可以利用白腐真菌的生物学特性来降解染料[1-3]。目前,白腐菌被认为是最为理想的降解木质素的真菌。大量研究表明,白腐真菌可使秸秆中  相似文献   

6.
白腐真菌木质素降解酶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笔者介绍了白腐真菌降解木质素的主要酶系及生理生化特性,并就白腐真菌对木质素的降解机理及木质素降解酶系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白腐真菌研究与秸秆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白腐真菌木质素降解酶系统、白腐真菌在秸秆养畜中的应用作一综述。利用白腐真菌和其它微生物进行混菌发酵,既可以降解秸秆中的木质素,又可以提高发酵后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丛立新 《饲料研究》2014,(7):11-13,24
利用微生物处理秸秆,克服物理和化学方法处理的一些弊端,在微生物处理中,白腐真菌处理秸秆效果明显,可有效切断木质素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间的酯键,使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释放出来被反刍动物所利用,提高秸秆的利用率和营养价值。重点综述秸秆的结构特点,以及白腐真菌降解秸秆的原理和效果,并对白腐真菌降解秸秆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研究采用梯度平板法观察氯化钠(NaCl)对白腐真菌生长的影响,试验表明:在0-30 g/L NaCl质量浓度区间,8种白腐真菌生长速率随时间呈线性降低.统计分析结果表明:8种白腐真菌在不同NaCl质量浓度下的生长速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白腐真菌木质素降解酶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质素是仅次于纤维素的一种最丰富可再生的纤维资源,它的降解在碳素循环及植物纤维素的有效利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自然界中,木质素的完全降解是真菌、细菌、放线菌及相应微生物群落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真菌起着主导作用,降解木质素的真菌主要有3类:白腐菌、褐腐菌和软腐菌,其中白腐菌降解木质素的能力相对较强,而且分泌胞外氧化酶降解木质素时不产生色素,因此应用最广,研究也最深入。本文介绍了白腐真菌降解木质素的主要酶系及生理生化特性,并对白腐真菌对木质素的降解机理及木质素降解酶系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1.
白腐菌对玉米秸秆营养价值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白腐菌对玉米秸秆营养价值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取4种侧耳属白腐菌,分别为红侧耳(Pleurotus diamor)、金顶侧耳(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和漏斗状侧耳(Pleurotus sajor caju)。对照组玉米秸秆不接种菌株,试验组玉米秸秆分别接种4种侧耳属白腐菌,每个组设置3个重复,固态发酵20 d,测定发酵物的营养成分含量和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并评估其抗氧化性能。结果显示:1)红侧耳组总有机物(TOM)损失率显著高于金顶侧耳组和刺芹侧耳组(P0.05),漏斗状侧耳组酸性洗涤木质素(ADL)损失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金顶侧耳组纤维素(CL)损失率显著高于刺芹侧耳组和漏斗状侧耳组(P0.05),金顶侧耳组半纤维素(HC)损失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2)金顶侧耳组的粗蛋白质(C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金顶侧耳组、漏斗状侧耳组和红侧耳组的粗脂肪(EE)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种白腐菌组的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种白腐菌组的IVDM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4种白腐菌组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力、还原力、总抗氧化能力和总酚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白腐菌预处理的玉米秸秆能提高其IVDMD、CP含量及抗氧化性能,可以作为反刍动物新型饲料资源。  相似文献   

12.
酒糟中纤维素的降解及再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酒糟(干糟)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不易被消化,因此成为酒糟再利用进程中的一大难题。试验采用白腐菌对纤维素进行降解以降低酒糟中纤维素的含量,结果表明,纤维素降解率达到9.5%,能够提高酒糟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Five white rot basidiomycetes were evaluated for their potential to improve ruminal degradation of oat straw and alfalfa stems. 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 (PC), Scytinostroma galactinum (SG), Phlebia tremellosa (PT), Phellinus pini (PP), and Pholiota mutabilis (PM) were incubated on oat straw and alfalfa stems for 30 d at 28 degrees C and 90% relative humidity. Detergent fiber and total fiber components (neutral sugars, uronic acids, Klason lignin [KL], and ester- and ether-linked non-core lignin phenolics), core lignin nitrobenzene oxidation products, and IVDMD were determined. Electron microscopy of KMnO4-stained and cellulase/colloidal gold-labeled sections was used to monitor fungal activity. Large losses of DM were noted for all fungal species on both substrates. Lignin (KL and ADL) was removed (P less than .05) from oat straw by PC and PT treatment, but no net loss of lignin was observed for fungal treatment of alfalfa stems. Cell-wall polysaccharides were removed from both substrates by fungal activity. Only PC increased (P less than .05) IVDMD of oat straw, and SG, PT, PP, and PC treatment decreased (P less than .05) IVDMD of alfalfa stems, presumably because the fungi removed the most readily fermentable polysaccharides.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using KMnO4 staining showed a nonselective white rot attack. Cytochemical studies using colloidal gold-labeled exo- and endocellulases were used to map the location of cellulose in the cell wall before and after decay by the white rot fungi. All the white rot fungi tested had eroded and thinned cell walls. Residual cell walls were well-labeled; both endo- and exocellulose-colloidal gold identified the cellulosic wall material that remained.(ABSTRACT TRUNCATED AT 250 WORDS)  相似文献   

14.
为了弄清云南苹果产区根际真菌种群与分布,从云南主要苹果产区的6个市(县)采集根部病害样品,观察并记录其在田间的危害症状,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与纯化获得200份真菌分离物,利用真菌ITS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并与序列BLAST比对,同时结合真菌形态分析鉴定分离获得的真菌属种。研究表明苹果根际真菌包含有致病菌、有益拮抗真菌、腐生菌、内生真菌与环境代谢真菌几种类型。在分离获得的真菌分离物中,根腐病致病菌和拮抗真菌占大部分,分离率分别为31.15%和22.11%,其次为果实病害的致病菌分离率为8.04%,叶部病害的致病菌分离率为7.04%,腐生菌种群获得分离率为4.02%,枝干病害的致病菌分离率为2.5%,内生真菌粉红螺旋聚孢霉分离率为1%,木质纤维素降解真菌粗糙脉孢菌分离率为0.5%。此外,研究发现一些功能尚无研究的根际真菌。根腐病优势致病菌尖孢镰刀菌分布于马龙、泸西,具有较高检出率,宁蒗次之,其余果园没有检测出此菌;腐皮镰刀菌仅分布在宁蒗、泸西、与丽江;引起苹果轮纹病和苹果枝干溃疡病的葡萄座腔菌分布于马龙、昭通、泸西;属于拮抗性真菌的木霉属和毛霉属真菌在云南苹果产区分布广泛。 研究推断苹果园根际微生物是存在致病菌与生物防治菌之间的互相对抗与斗争。根际腐生,功能不明的微生物需要进一步研究明确。研究为云南苹果果园根部病害的防控,调整根际微生物菌群促进苹果产量品质的提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研究了4种配方生产的白腐真菌曲种对奶牛常用粗饲料玉米秸秆的发酵效果,旨在筛选出以玉米秸秆为主料生产白腐真菌曲种的最佳配方,从而为奶牛等反刍动物提供优质的粗饲料。试验菌种培养基分成4个处理组,主料为74%的粉碎玉米秸秆与1%石灰,加入不同配比的玉米粉和麦麸(比例分别为处理Ⅰ20%、5%,处理Ⅱ15%、10%,处理Ⅲ10%、15%和处理Ⅳ5%、20%),用生产好的白腐真菌曲种进行发酵玉米秸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处理30d,各处理组曲种均能发酵玉米秸秆,提高粗蛋白(CP)含量,降低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白腐真菌曲种对发酵玉米秸秆CP含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NDF含量影响显著(P0.05)。74%的粉碎玉米秸秆和1%的石灰添加5%的玉米粉、20%的麦麸配合生产的白腐真菌曲种对玉米秸秆的发酵效果最好,更适宜作为生产白腐真菌菌种的配方。  相似文献   

16.
肖博文  冯伟  段廷玉 《草业学报》2020,29(12):121-130
二月兰是重要的地被、景观和绿肥作物。通过种子、离体叶片和温室盆栽试验,对分离自二月兰种子的链格孢菌,芸薹生链格孢,细极链格孢,黑附球菌,变红镰刀菌,顶孢哈氏霉,细基格孢属等5属7种可培养真菌进行了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7种真菌可致二月兰种子萌发后烂种烂芽率16.50%~68.50%,其中芸薹生链格孢、顶孢哈氏霉可引致种子发芽率降低18.18%~27.27%。7种种带真菌分别引致二月兰离体叶片出现褪绿和坏死腐烂等症状,发病率100%,病斑面积8.84%~99.38%,病情指数22.50~95.00。盆栽条件下,种带真菌均可致植物出现萎蔫褪绿和坏死叶斑等症状,病株率100%,叶片发病率41.56%~79.88%,病情指数16.22~56.93。与对照(不接种带真菌)相比,种带真菌侵染二月兰植株后第9天植物丙二醛(MDA)含量增加30.40%~204.15%,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幅为-1.81%~82.87%,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18.78%~86.14%,叶绿素含量(SPAD值)降低13.24%~37.85%。致病性试验表明,芸薹生链格孢致病性最强,顶孢哈氏霉致病性最弱。  相似文献   

17.
为了确定不同菌制剂对育成期梅花鹿采食量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选择健康、年龄一致、体重相近雌性育成期梅花鹿36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9头,精饲料饲喂量相同,分别在秸秆饲料中添加白腐菌、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和复合菌(白腐菌、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按1∶1∶1复合)各0.25 g/kg秸秆.结果表明:在梅花鹿饲料中添加白腐菌...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云南苹果产区是否发生白纹羽病,本文按照柯赫氏法则,采用组织分离法和苹果枝条离体接种法,确定分离菌株的致病性,采用形态学和rDNA-ITS序列鉴定分离物的生物学归属。结果表明,分离菌株 STX1.E.3、TJX-6、Y8-8与ZTZS-6在离体条件下能侵染苹果枝条,并在枝条表面形成白色丝网状菌索和褐色的水渍状圆形病斑,它们都属于引起白纹羽病的褐座坚壳菌(Rosellinia necatrix(Hart.)Berl)。该病菌在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曲靖市马龙区、昆明市西山区和昭通市鲁甸县均有分布。这是云南省苹果白纹羽病的首次报道,对该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甘南州临潭县青稞根际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与根腐病的关系,以临潭县10个青稞主产区为研究对象,调查根腐病发生情况,同时采集健株和病株根际土壤,研究其养分含量、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对根腐病的影响。结果表明,10个地区青稞根腐病田间发病率5%~20%。青稞根际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与发病呈正相关,而铵态氮和硝态氮呈负相关。土壤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脲酶和蔗糖酶与发病呈负相关,而纤维素酶呈正相关。发病青稞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细菌 > 放线菌 > 真菌,土壤细菌和放线菌与发病呈负相关,而真菌呈正相关。青稞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对根腐病的影响较小,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对其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0.
研究不同草坪草根部入侵真菌的种类对草坪病害鉴定与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河南省郑州市内8个公共草坪上的3种冷季型草坪草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和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为研究材料,于2013年春季,在8个混播草坪上采用"Z"字形法随机进行根部取样,每种草在各采样地内分别取12株根样,并在实验室内分离鉴定其根部入侵真菌种类。结果表明:从288株根样中共分离到13种真菌,其中6种真菌为3种草根部共同的入侵真菌,包括:细交链孢(Alternaria alternata)、尖孢镰孢(Fusarium oxysporum)、柱孢(Cylindrocarpon destructuns)、枝孢(Cladosporium herbarum)、多隔镰孢(F.decemcellulare)、德氏霉(Drechslera sp.)。郑州地区冷季型草坪草根部入侵的主要病原真菌是细交链孢、尖孢镰孢和枝孢,不同地点和草种根部主要的入侵真菌种类有明显的不同,根部带菌率最高的是多年生黑麦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