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浅论城市道路景观营造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媛媛  朱军 《绿色科技》2013,(10):112-113
指出了城市道路景观营造是道路景观营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城市道路景观中的静态景观和动态景观两方面阐述了景观营造的相关内容,归结出了城市道路景观营造的原则,以为城市道路景观营造、城市道路景观分析与评价提出合理的、人性化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城市道路植物景观是构建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石,是人们对城市整体植物景观的第一印象,也是对城市形象的直观展现。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构建客观适宜、有针对性的城市道路植物景观评价体系,从定性(主观认识)和定量(客观计量)2个方面,选择植物丰富度、观赏特性多样性、景观时序多样性、地带特性、物种适应性、植物景观空间多样性、与整体环境的协调性、植物配置艺术性、管理养护、生态功能等10个评价因子,运用"1~9标度法"构造判断矩阵,借助yaahp软件计算各层次指标权重并检验其正确性;为检验该评价体系的可行性,选择广州开发区黄埔区36组具有代表性的城市道路植物景观为样例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该评价体系能够实际反映城市道路植物景观建设水平的高低,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3.
根据城市道路设计理论和道路绿地景观评价理论,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评分法对石河子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进行调查评价,得出得分较高路是北三路,得分较低路是北二路的结果,也根据此结果分析了石河子道路绿地优缺点,提出针对性改造建议和建设意见。    相似文献   

4.
基于双重降维的森林景观格局综合评价模型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建立浦北县森林景观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Fragstats软件计算出各镇森林景观格局指数,采用相关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对29个指数先后进行了降维,从而建立森林景观格局综合评价模型,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景观异质性特征因子、景观结构特征因子、景观形状特征因子、景观破碎化特征因子等4个公共因子可表达29个景观格局指数的主要信息。(2)综合得分值较高的景观具有如下特征:景观类型丰富,异质性高,则有利于物种生存;形状较为复杂,则边缘效应有利于物质能量交换;破碎化程度低,则人类干扰强度低。建立的森林景观格局综合评价模型评价效果好,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5.
城市道路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形象的代表,城市景观中的生态性空间。本文选取邯郸市主城区典型的城市道路绿地植物景观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邯郸市道路绿化覆盖率较高,实施了特色道路建设工程,同时也存在些问题:绿化树种单一,四季色彩单调,配置形式简单。基于评价结果提出邯郸市道路绿地植物景观的营造模式和改进意见,进而为邯郸市道路绿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景观视觉廊道评价初探——以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观视觉廊道评价是一种评价景区景观质量的方法。景观规划师可根据评价结果有的放矢保留景区优良景观地段,改善差劣景观地段。文章中探讨的景观视觉廊道评价方法有两种:双要素叠加法和相关因子加减法。双要素叠加法是将景观要素分为自然景观和非自然景观两个要素进行综合评价,多用于背景开阔的景区。相关因子加减法是将景区景观和背景景观相剥离,在景区景观评价的基础上,再进行背景相关因子修正。这种方法适用于背景复杂,建筑物密集的景区。以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为例,用相关因子加减法进行景观视觉廊道评价,并将结果绘制成图,形成与景区地图相对应的景观视觉廊道分级图。  相似文献   

7.
以中国农业大学烟台校区为研究对象,根据李克特(Likert)量表和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一套模型。从植物景观、水景、小品设施和文脉传承4方面挑选出17个因子构建校园景观评价体系。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校园景观各项因子进行调查。对32份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FCE)的方法计算出因子的隶属度矩阵,划分景观评价等级。结果表明,中国农业大学烟台校区校园景观总体一般,植物景观隶属于Ⅳ,水景观和文脉传承为Ⅲ,设施小品为Ⅱ,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藉此对校园景观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8.
郑西高速尧栾段旅游公路自然景观壮阔、历史人文丰富,以AHP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为研究方法,目标层为郑西高速尧栾段景观评价,准则层选取公路沿线景观的美观性、公路沿线景观的自然性、公路沿线景观的文化性、公路沿线景观的功能性4个评价因子,指标因子选择路桥隧景观与周围的协调性、地形地貌的变化性等15个评价因子,构建了郑西高速尧栾段旅游公路景观评价体系模型。通过计算分析得出,该条公路景观属良好水平。在此基础上,根据现状对郑西高速尧栾段旅游公路景观的优劣程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优化策略,为今后河南省旅游公路的景观规划设计提升与改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城市主干道高边坡绿化的视觉景观质量,确定相关影响因子,探究各评价因子与绿化景观美学评价分值之间的关系。采用层次分析法,以34个重庆城市主干道高边坡绿化景观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绿化景观美学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确定的准则层中,最为重要的是色彩搭配艺术性,权重值为0.358 0。在评价因子C层中,较为重要的3个因子是色彩构景艺术性表达、植物搭配的合理性、形式美的表达。经调研结果分析,重庆城市主干道高边坡绿化景观美学综合评价等级以等级Ⅱ、等级Ⅲ居多,等级Ⅰ、等级Ⅳ的较少,说明需对城市主干道高边坡绿化景观建设进一步重视,以此彰显山地城市特色。  相似文献   

10.
为对中国农业大学(烟台)校园景观进行科学合理的量化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和综合指数法,从景观设计原则出发,以功能性、生态性、美观性、文化性为4个准则层因子,并进一步细化出17个评价层因子,建立景观评价模型;并经过实地调查,抽取有代表性的样地进行问卷调查统计,最后对校园总体景观进行舒适度得分评价和综合评价等级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农业大学(烟台)校区总体景观舒适度评价等级为Ⅲ级,景观舒适度一般;生态性所占权重为0.2963,在景观设计因素中最为重要;其次是功能性和文化性,权重依次为0.2649和0.2309;最低的是美观性,权重为0.2078。研究结果为大学校园景观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行道树作为城市道路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城市道路品质和改善道路空间宜人度发挥着重要作用。选取郑州市作为研究区域,基于激光雷达技术,对道路及行道树样本进行定量化调查分析,利用宽高比、树冠占有率以及天空视图3个指标对行道树空间围合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样本行道树的平均宽高比为3.21,平均树冠占有率为30.83%,平均天空视图数值为0.43。其中,影响空间围合度的因素主要有道路宽度、道路等级、道路板式。研究结果将为城市行道树空间结构的优化及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贵阳市主城区行道树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通过对贵阳市主城区(南明区、云岩区)道路及部分主次干道行道树及绿地的实地调查,系统分析各行道树及绿地类型的种类组成、结构特征、数量、生长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有针对性地提出贵阳市行道树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高等级公路建筑景观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高等级公路景观与自然条件相协调的设计原则,对绿化、造型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城市道路的交通安全成为一个日趋严峻的问题,建立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评价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城市交叉口交通安全的现状,分析交通系统中交通事故的各种因素:道路设施、冲突点和信号灯等。这些因素相互关联,共同影响道路交通安全,构成一个道路交通体系。通过研究国内外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评价方法,并结合已有的数据和模型提出适合目前国内交通现状的评价模型。该评价模型以未确知性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为基础,通过判断矩阵法评价模式计算评价指标的隶属函数,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间的权重系数,从而得到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综合评价值。  相似文献   

15.
通过ArcGIS建立以城市道路网络为基础的道路矢量数据库和包括公园面积、出入口、位置等要素的城市公园矢量数据库。采用基于GIS的网络分析法对洛阳市洛龙区城市公园的可达性进行评价,发现4种服务盲点类型:真空盲点、车行服务盲点、步行服务盲点和隐形盲点。针对不同类型的盲点提出修建综合性公园,增加街旁绿地、城市道路、口袋公园、公园出入口,扩大公园广场面积等优化策略,以解决居民日常游憩和假日游览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以福建省福州市城市绿地系统为研究对象,将绿地系统划分为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道路绿地、其他绿地6种类型;通过野外调查和收集资料,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对福州城市绿地系统生态及美学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福州市城区绿地系统具有较高的生物生产力,不同区域间的差异较大,总体美学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7.
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GIS作支持已成为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先进有效的技术手段。以哈尔滨市为研究对象,先后建立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图平台及空间数据库.地图平台建立后可满足交通事故点定位、统计分析的精度要求;建立空间数据库主要是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其中突出道路和事故信息的数据结构设计;最后就系统在事故分析中的应用做出阐述.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绿地分类、景观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及道路景观规划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完善居住环境的绿化景观生态系统的有效途径。对拓展专业人员设计的设计思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冷冰  姜书纳 《绿色大世界》2012,(5):111-112,115
从城市的景观天际线和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积累的角度出发,对信阳市的自然环境、城市格局、城市道路网络、历史文物古迹、城市色彩以及城市的轮廓线、城市的建筑群和中心区、各类建筑和景观以及民风民俗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深入探讨了信阳市的城市风貌和城市空间特色,从而对该城市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