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盐粳93583A是直接选用大面积生产上应用的常规品种通过杂交回交转育而成的优质中粳BT型不育系,2001年通过省级技术鉴定。该不育系不育性好且稳定,米质优,抗稻瘟能力强,遗传性状稳定,配合力强。配置的组合熟相好,易脱粒,品质优,产量高,利用前景广阔。所配组合"盐优422"2001年参加江苏省杂交中粳区域试验表现突出,2002年提前参加试验。  相似文献   

2.
《农家致富》2006,(4):26-26
盐优一号系江边省盐城市盐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自选不育系盐粳5号A与自选恢复系盐恢93005配置而成的高产杂交中粳组合。1999~2000年参加江苏省杂交中粳区域试验,2000年破格参加江苏省杂交中粳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3.
盐粳 93 5 3 8A是江苏省盐都县农业科学研究所选用自育中粳新品种盐粳 93 5 3 8,与泗稻 8号A杂交转育而成的BT型不育系。该不育系 2 0 0 1年 9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专家组现场技术鉴定 ,2 0 0 3年 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盐粳 93 5 3 8A与恢复系轮回 42 2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粳新组合盐优 2号 ,具有抗病性强、品质优、产量高、生育期适中和株叶型理想等特点 ,2 0 0 3年 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4.
优质杂交中粳徐优201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优201(9320A/徐恢201)系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2000年以本所育成的中熟中粳不育系9320A为母本,以自育的早中熟中粳恢复系徐恢201为父本配组育成的优质高产多抗杂交中粳组合。2001~2002年参加本所优势鉴定,2003~2004年通过江苏省杂交中粳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同时进行多点试种示范  相似文献   

5.
盐优2号是盐都县农业科学研究所选用自育中粳BT型不育系盐粳93538A与恢复系轮回422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粳新组合,该组合具有抗病性强、品质优、产量高、生育期适中和株叶型理想等特点。2003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6.
“琴优九九”是以本所自选两用不育系Q038S为母本,以武进稻麦原种场选育的常规粳稻“武香粳14号”(9915)为父本配组的“两系法”杂粳组合。该组合分别于2004~2005年参加江苏省杂交晚粳区域试验并分别获得产量第一、第二的好成绩。由于Q038S最终没能通过中国水稻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光温鉴定,致使该组合无法得以有更进一步的审定和推广。然而,撇开母本不育系育性起点温度,单以“琴优九九”组合本身的杂种优势来看,该组合的选育对粳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无论两系,三系)应当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利用三系强恢复系桂99与粳型广亲和系杂交,选育了倾粳型广谱强恢复系297。用297与野败不育系汕A,特A和温敏核不育系安湘S配制的亚种组合生育期和株高适中,穗大粒多,结实正常,优势强。  相似文献   

8.
籼粳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创新与品种培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针对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存在的生育期偏长、结实率偏低、制种产量较低等问题,开展籼粳亚种间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创新与实践。【方法】通过籼粳渐渗杂交,选育花时早、柱头外露高的粳型保持系,进一步转育高异交率粳型不育系。通过籼粳渐渗杂交、广亲和基因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籼粳成分定向选择等技术手段,选育穗型大、茎秆粗壮、广亲和性好、恢复谱广的籼粳中间型广亲和恢复系,并比较与普通粳稻恢复系在主要农艺性状、程氏指数、广亲和特性、广亲和基因、恢复谱等方面的差异。采用“粳不籼恢”和“籼不粳恢”2种配组方式,比较两者的光温反应类型表现与异交结实率差异。利用粳型不育系春江16A、籼型不育系五丰A与CH58、C84、C927等籼粳中间型广亲和恢复系配组,选育“粳不籼恢”或“籼不粳恢”籼粳亚种间杂交稻。【结果】在高异交率粳型不育系创制方面,转育出早花时粳型不育系春江16A以及春江99A、春江23A等早花时、高柱头外露率粳型不育系,制种产量明显提高;在籼粳中间型广亲和恢复系创新方面,选育出CH58、C84、C927等穗型大、茎秆粗壮、广亲和性好、恢复谱广的籼粳中间型广亲和恢复系。晚粳不育系/籼粳中间型广亲和恢复系的杂种一代表现为较强的感光特性,中粳不育系/籼粳中间型广亲和恢复系的杂种一代表现为感温特性,早籼不育系/籼粳中间型广亲和恢复系的杂种一代光温反应类型则表现不一。无论是“粳不籼恢”还是“籼不粳恢”配组,父母本的花时差小、不育系柱头外露率高,则有利于提高制种的异交结实率。采用“粳不籼恢”和“籼不粳恢”的配组方式,利用粳型不育系春江16A、籼型不育系五丰A与C84等籼粳中间型广亲和恢复系配组,选育出春优84、五优84等籼粳亚种间杂交稻并通过品种审定,表现出穗型大、杂种优势强、增产潜力大、抗倒性强、结实率高、后期耐寒性好等优点。【结论】通过籼粳渐渗杂交,成功转育出花时早、柱头外露率高的高异交率粳型不育系。籼粳中间型广亲和恢复系携带有S5-n,恢复谱广,明显不同于普通粳稻恢复系。中粳不育系/籼粳中间型广亲和恢复系的杂种一代表现为感温特性,有利于缩短全生育期。不育系柱头外露率高、父母本的花时差小,有利于提高籼粳亚种间杂交稻制种的异交结实率;选育出春优84等籼粳超级杂交稻组合。  相似文献   

9.
"武运粳七号A"系江苏省常熟市农科所育成的粳型不育系,该不育系于2001年9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用其配置的组合"常优1号"(武运粳七号A/R254)在苏南、浙江等地已种植2万多亩,该组合不仅表现高产,而且优质、抗性好,现已成为苏州市主要推广的组合,现就其不育系的特性及高产繁殖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0.
HD27是浙粳4B/中组14//浙糯1B三交后代,是通过花培技术选育出的具有优质、抗病、早花时等优良特点的保持系。浙粳7A是利用浙粳4A为母本,以HD27为轮回亲本,逐步定株回交和鉴定选育而成的不育系。浙粳7A感光性强、米质优良,所配组合浙粳优1578和浙粳优6153杂种优势明显,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11.
69优8号     
69优8号系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本所育成的中熟中粳不育系69A为母本,以早中熟中粳恢复系R11238为父本配组育成的强优势高产优质杂交中粳组合。2002年4月30日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2.
扬辐粳7号A是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徐9201A为母本,扬辐粳7号为父本,通过杂交、连续回交转育而成的BT型粳稻不育系.该不育系抗病性强,米质达国标1级优质稻谷标准,综合性状优良,不育性稳定,开花习性较好,异交结实率较高,配组优势明显,2012年通过江苏省粳稻不育系鉴定.所配组合通优粳1号(扬辐粳7号A/R98)表现高产、优质,2013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3.
杂交粳稻新组合盐优2号是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应用自育不育系盐粳93538A与轮回422配组育成,该组合具有株叶型好,杂种优势强,抗倒,穗大粒多,增产潜力大,高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纹枯病轻,米质优等特点,2003年1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4.
单季粳杂“8优161”播期效应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8优161”是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用“8204A”不育系和“R161”恢复系配组成的高产粳型杂交水新组合,1995年通过上海市品种审定,具有分蘖中等偏强,株型紧凑,穗大粒多,成穗率结实率较高,千粒重适中;耐肥性较好,中抗稻温病;米质软适口性好等特点。为该组合在我地不同播种期对其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的影响,特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15.
“秀优五号”系浙江省嘉兴市农科院育成的优质杂交晚粳新品种,其杂交组合为“秀水110A”/“秀恢69”。我区于2004年引进试种示范,表现为综合性状优良、产量高而稳、米质优、抗性强,属中熟晚粳类型。适宜在上海地区作单季稻种植。  相似文献   

16.
粳型两系杂交水稻恢复系的选育与应用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杂交、辐射诱变、自然变异选择等手段培育出了R9-1、R1831、R187等有实用价值的粳型两系杂交稻恢复系,1992-1993年用R9-1、R187、R183等与粳型光敏核不育系N5088S、7001S制种333、3hm^2,示范10000hm^2左右,成为我省首批应用于生产的粳型两系法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7.
浙杭优820是由杭州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和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合作选育的中粳三系杂交水稻品种。浙杭优820系利用早熟高异交中粳不育系浙杭10A与恢复系F4120配组选育而成的强优势早熟高产籼粳亚种间杂交组合。区域试验每667 m2 2 a平均产量为678.365 kg,比对照平均增产34.32 kg,生产试验产量每667 m2为647.49 kg,比对照增产44.89 kg。2 a区域试验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为3.3。  相似文献   

18.
徐91068A是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常规中粳品系21048为母本,以早熟品系31375为父本杂交,再与BT型不育系徐9201A杂交并连续回交转育而成的BT型不育系。该不育系具有农艺性状优良、不育性稳定、异交结实率较高、配组优势明显、稻米品质优良、抗病性强等特点,于2008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专家鉴定。  相似文献   

19.
优质早熟杂交粳稻粳两优2847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优质早熟两系杂交晚粳稻粳两优2847由粳型光敏核不育系NC228S与恢复系R4769配组而成,品质达到国标优质稻1级标准,2010年3月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粳两优2847的选育经过、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0.
“常优00-8”(武运粳七号A/R192)系常熟市农科所于1999年配置的三系杂交晚粳新组合,2002~2004年参加全国南方稻区单晚粳组区试、生产试验,并通过中试.该组合表现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好等特点,适合太湖稻区及长江中下游单季晚粳稻区种植,通过几年来制种实践,积累了一定的制种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