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农村空间结构布局不合理,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积极探索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新途径,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和管理势在必行。实践证明,农村社区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配套工程,对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等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农村社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内涵,构建了湖南农村社区土地节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
陈新华  刘峥  刘卯钊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4097-4098,4136
新农村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而农村土地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该研究针对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土地利用管理问题,如村镇建设缺乏统筹规划;过分追求眼前经济利益,导致耕地面积大量缩减;农村土地闲置现象严重;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率低等.提出了合理规划,统筹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坚持耕地保护制度,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强土地的节约、集约、可持续利用,完善土地政策和法规等对策建议,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李红 《吉林农业》2011,(2):34-35
土地置换,是保护耕地,促进集约、节约用地的有效手段,是解决当前用地指标严重不足、结构布局不合理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文章主要是针对该县的土地置换作一个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鄄城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工业立县、商贸兴县、旅游强县、生态靓县"的发展战略,以"转方式、调结构、增效益"为主线,坚持工业化和城镇化双轮驱动,狠抓工业经济、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等重点工作,加强土地管理,集约节约用地,保障城市项目用地,大力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推动城市和新农村建设步伐,使全县经济社会得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农技服务》2019,(11):103-106
为规范石嘴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利用,加强用地管理,提高其土地集约利用程度;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其土地集约利用进行了评价;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灵活土地供应方式、促进集约节约用地,多措并举消化存量用地、积极转变工业用地模式,加强批后用地监管、提高园区土地用地效益,严格项目用地审批、不断提高土地利用强度4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新农村建设中突破用地瓶颈的策略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张斌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2):139-14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着眼于统筹城乡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做出的1项重大战略决策。如何化解保护土地和保障发展的矛盾,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焦点和难点问题。从科学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切实加强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和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角度,就突破新农村建设中的用地瓶颈进行探索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农村建设用地特别是居民点节约集约节约问题日益显现。本文以常德市为研究样本,通过分析其农村建设用地现状及动态变化,找出农村建设用地变化规律及问题,最后提出若干优化农村建设用地布局与节约集约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缓解土地供需矛盾、保障社会经济稳定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河北省建设用地利用现状:城市、建制镇用地,独立工矿用地和交通用地规模增加、比重上升;农村居民点占地比重虽大,但近年来呈下降趋势.存在的问题主要:建设用地规模外延扩张过快,占用耕地现象严重;“城中村、空心村”改造成效不显著,农村居民点用地稳中有升;城市建设用地重外延扩大,轻内部挖潜;工业园区数量多,布局分散,土地利用率低;政府行为不规范,未充分发挥市场在土地配置中的作用.提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对策:充分发挥土地市场的效用,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建立河北省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控制指标体系;积极探索节约集约用地的新模式;加强宣传教育,树立节地意识.  相似文献   

9.
廖玉  张安明  牛乐德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2):5939-5942
土地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是严格保护土地资源与保障发展的最佳结合和最优选择。以重庆市黔江区为例,首先分析了黔江区建设用地现状及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建立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现状建设用地集约度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规划指标控制标准,最后针对黔江区实际提出了节约、集约用地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切实加强开发区用地管理、促进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并为开发区扩区升级提供科学依据,运用调查研究及模型分析方法,以海南国际科际工业园为研究对象,从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和管理绩效3个方面构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开发区土地进行集约利用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国科园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很高,土地利用状况良好,管理绩效突出,但用地效益一般。海南国际科际工业园要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应该结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创新管理体制,建立项目准入制度和退出机制,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大力推进生态园区建设。  相似文献   

11.
作为创建国土资源集约利用模范县(市)试点单位,合肥市在集约节约用地工作中充分结合自身区位特点,全面落实"4个全面",提升本区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合肥市坚持规划先导,优化布局,积极利用规划编制,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加强土地出让管理,完善土地供应全程监管、全域监管;依法处置闲置土地,加大盘活存量土地力度;构建指标评价体系,建立节约集约用地长效管理机制,拓宽公众参与和监管渠道,加强与行业协会、规划设计院等部门的协调联动,确保节约集约用地措施的落实。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研究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城乡用地增减挂钩的相关内容,以兰州市七里河区黄峪乡为例,采用综合评价模型等评价方法,研究农村居民点用地节约集约评价的方法。得出的结论以大力推进土地整治和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湖南革命老区农村的规划建设一度被人们所忽视,建设用地需求量剧增,导致大量老区农村耕地流失。因此对革命老区居民点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研究,以及促进革命老区居民点土地利用由粗放型向节约型转变,显得十分重要。以长沙县开慧村为例,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基本概念入手,结合实地调研,分析了开慧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现状,提出了开慧村居民点用地问题驱动因素,并对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措施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建设中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土地资源利用现状,从五个方面提出了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土地资源的对策:①加强土地利用规划,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总量和速度;②强化建设用地管理,促进土地集约有效利用;③落实土地政策,加强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管理;④因地制宜科学论证,合理配置农业土地类型;⑤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全面实施农村土地资源配置的市场化.  相似文献   

15.
于清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5):213-215
以鞍山为例,从利用强度、增长耗地、用地弹性和管理绩效4个方面建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定量评价方法,对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鞍山市铁东区、铁西区土地利用属于集约度高的Ⅰ型;市辖区、立山区、海城市土地利用属于集约度较高的Ⅱ型;千山区、台安县和岫岩满族自治县土地利用属于集约度中等的Ⅲ型。为提高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提出了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加强土地利用监管、提高用地准入标准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促进农村建房节约集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管理。从严控制农村宅基地建设用地规模农村村民建造住宅,要严格执行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庄、集镇规划,从严控制占用耕地,严禁占用基本农田。同时在修编新—轮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应按照控制增量、合理布局、集约用地、  相似文献   

17.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解决当前用地矛盾的途径之一,有利于优化用地结构,盘活农村存量用地,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促进农村居民点的合理布局,为城镇建设提供更多的用地空间,对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寻求推进钦州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措施和办法,着重分析了安徽省合肥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的经验和取得的成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钦州市挂钩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王文海 《农业与技术》2013,(10):229-229
积极探索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新机制,全面开展节约集约用地工作,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建设,努力实现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的“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19.
<正>当前,我国高度重视土地整治、土地复垦等土地利用工程事业的发展,将土地利用工程作为促进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推手。"十二五"期间,全国累计整理农用地5.3亿亩,建成高标准农田4.03亿亩,补充耕地2 767万亩,补充耕地70%来源于土地整理复垦,巩固了国家粮食安全基础。通过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城镇低效用地再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的顺利推进,成武县土地供应"瓶颈"制约矛盾日益突出。成武县不断更新用地观念,拓展土地利用空间,努力探索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新途径,不断加强和规范用地管理,充分发挥节约集约用地示范引导作用,使产业集中度和土地集约利用度有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