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某对用电常识一知半解,平时总是爱玩弄电器设备,经他安装的电器设备常因技术不佳而出故障,出了故障自己又查不清楚.为此,村电工十分厌烦,对陈某多次批评教育:“不懂电请不要私拉乱接,否则会造成设备损坏和人身触电事故.”但陈某总是不听.  相似文献   

2.
《农村电工》2006,14(11):49-49
国家电网公司召开的“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工作会议,拉开了公司系统实施“户户通电”工程的帷幕,由于农村无电户大多地处偏远地区,经济落后,安全用电意识差,自我保护能力低,因此加强农村无电户安全用电宣传至关重要。为了积极配合“户户通电”工程的宣传,促进“户户通电”工程实施期间及日后的农村安全用电工作,特别是把安全用电知识送到每个“无电户”家中,确保他们今后的生产生活安全用电,农村电工杂志社组织编制了《“户户通电”安全用电宣传画》。该宣传画内容新颖,通俗易懂,时代感强,对普及农村用电法制教育,农民安全用电的规程教育及常识教育,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我从事农电工作已10个年头,每个月我总会收到一份散发着油墨香的《农村电工》杂志,伴我度过一个个春夏秋冬,她既是良师,又是益友,每当我工作中遇到了困难,她总是为我解开疙瘩,搬开“绊脚石”。《农村电工》围绕农村用电管理工作,在普及、传播用电知识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宣传作用,在农村用电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常识教育方面起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她辟有“电与法”、“农电技术”、“县局园地”、“电工之友”、“读者天地”等近20个栏目,满足了农村电工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需要。弹指间,《农村电工》已走过十几个春秋,面对这本年轻…  相似文献   

4.
《农村电工》2006,14(12):53-53
国家电网公司召开的“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工作会议,拉开了公司系统实施“户户通电”工程的帷幕,由于农村无电户大多地处偏远地区,经济落后,安全用电意识差,自我保护能力低,因此加强农村无电户安全用电宣传至关重要。为了积极配合“户户通电”工程的宣传,促进“户户通电”工程实施期间及日后的农村安全用电工作,特别是把安全用电知识送到每个“无电户”家中,确保他们今后的生产生活安全用电,农村电工杂志社组织编制了《“户户通电”安全用电宣传画》。该宣传画内容新颖,通俗易懂,时代感强,对普及农村用电法制教育,农民安全用电的规程教育及常识教育,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有了用电联系卡 ,俺再也不用为用电的事犯愁了”。目前 ,来江苏赣榆县沙河镇供电所办理用电手续的三位用户 ,满心欢喜地道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为密切供用关系 ,提高办事效率 ,2 0 0 0年以来 ,该所切实转变观念 ,一改过去的人找“电”为今日的“电”找人 ,积极主动为用户排忧解难。在作出承诺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上 ,精心印制了近千份“用电联系卡”。卡上写明了所内职工、各村电工的联系电话号码 ,同时注明了监督电话和用电业务指南 ,便于用户查找负责人员 ,及时解决用电难题。如今 ,只要用户捎个口信或依卡打个电话 ,电工马上到位。…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柘城县梁庄乡电管所积极开展“形象工程”建设活动,脚踏实地为农业、为农民、为农村经济提供优质服务,树立了良好的行业形象.该所连续4年被评为县局先进电管所,有2名农村电工被授予“省级优秀电工”称号.梁庄乡电管所要求电工严格遵守《供电岗位职业道德规范》和《服务守侧》,大力开展“形象建设”活动.他们还在电工中开展了“我为电业争光彩”等竞  相似文献   

7.
随着含山县7万外出务工的农民陆续返乡,含山供电公司在9个供电所共设立了105个“返乡农民工用电服务联系点”,公司通过延伸供电服务帮助返乡农民接电、复电,排查用户线路隐患,讲解安全用电常识,做好冬季安全用电工作,确保返乡农民用上安全电、舒心电。  相似文献   

8.
大学的确是老资格了,在郯城县归昌乡44个用电村的电工中,大学当村电工的时间是最长的,算起来已经干了15个年头了.要问大学干电工的时间为什么这么长,陈宫庄的群众都会说:“大学干电工俺信得过”.  相似文献   

9.
农村电工和农民本是一家人.都姓“农”.为了保障农村的安全用电,节约用电,依法用电,农民兄弟迫切希望农村电工要做到勤、明、快、公、严.勤 即口勤.农村电工应是农村安全用电的宣传员.要经常向广大农民用户宣传用电的法规、制度,不断增强农民用电的法制观念.上级对农村用电的新政策、新规定应能及时、准确地传达到农民群众中去,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农村电工还要不断向村民进行安全用电、节约用电常识宣传,指出私拉乱扯等违章用电的危害,减少事故发生.明 即电价明确.使用户明白照明、加工、灌溉等各种用电的千瓦时电价,以使支付电费时心情舒  相似文献   

10.
在一些电工基础知识和安全用电常识不够普及的地方,甚至有些基层管电部门,安装或维修家庭用电线路时,采取所谓“借零线”的错误做法,使两家甚至多家合用一根零线.此举似乎节约省事,结果由于合用的零线出现断线,就会烧坏灯泡、日光灯、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事故.如图1所示:甲、乙两家合用一根零线.甲用户,家用电器总功率P_1=1500W.乙用户,家庭使用电器总功率P_2=500W.为简便计算,设甲、乙两用户均为电阻性质用电,cos=1.在零线完好无断路时,甲、乙两家可以正常用电.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电在农村中的应用可以说越来越广泛,而农民朋友安全用电方面的常识相对来说比较缺乏.村电工是最基层的管电人员,对农村用电进行直接管理,所以农村安全用电的宣传、监督工作自然就落在了他们肩上.可是部分村电工却只重视收电费,忽视了用电的安全管理,往往造成不应该发生的事故.  相似文献   

12.
1997年10月,46岁的于军龙,凭借自身“懂电”一技之长,干上了山东省莱阳市柏林镇窑厂电工.做为一名电工,本应以做好本职工作为使命,加强用电安全管理,维护用电秩序.然而,于不但不能很好地履行职责,反而充分利用管电的便利条件,干起了以窃电为窑厂增效益的勾当.1998年3月份,于就曾因窃电,先后两次被电业执法人员查获,受到了应有的处罚.然而,时过不久,于仍不死心,总想把  相似文献   

13.
给农民一个明白给电工一身清白“如今电费收取合理,咱心里象明镜似的。”这是泗阳县张家圩乡王圩村群众对该村衽民主管电说出的心理论。王圩村去年初通电,可由于管理不利,用电混乱,线损较大,电价平稳短短几个月,就由刚开始的每千瓦时0.435元,月月“涨”声响起...  相似文献   

14.
“师傅 ,求您了 ,请帮忙送一会电吧 !”“师傅 ,求您了 ,请帮忙送一会电吧 !”这是 1 990年夏日的一个傍晚 ,那时我在大丰市供电局 35k V三龙变电所值班 ,天刚黑 ,县调通过电话发来口令 :用电又超计划了 ,将 1 0 k V各路出线开关全都拉开。停电后十几分钟 ,我正一身汗湿地站在值班室门口 ,一头戴白帽、四十岁左右的男子匆匆地来到面前 ,向我不停地恳求 :“父亲去世了搁在家里 ,现在屋里屋外都是人 ,无灯实在很难照应 ,恳请帮忙送电。”我只有向他不停地解释 :“电太紧张了。”他突然啪地一声在我面前跪下 ,咚、咚、咚连叩三个响头 ,哭着说 …  相似文献   

15.
小幽默     
某配电台区配电屏出现故障,台区电工正好请电管站师傅去修理,电站师傅来到电房门口,守电房的老头说:“同志,不能进去。”电工师傅:“为什么?”老头:“电同志走的时候讲了,这房子里满屋都是‘电’啊!”  相似文献   

16.
以前,我也是一名农村电工,根据我多年来管电的经历,我认为要想管好电,就必须杜绝四种用电不拿钱的用户。 一、对付“特权电”的方法是:每到收电费时间,就在村委会门前挂出一块黑板,写上某干部电费已交,某干部没交,公开透明度。  相似文献   

17.
牟平电业局在打破村级用电界限,减少用电管理的中间环节,实行用电服务到户的同时,聘用“协电员”作农村用电管理的向导,让落聘村电工发挥余热,推动了农电改革的顺利进行。牟平区原有749名农村电工,负责608个村的用电管理工作。随着“两改一同价”工作的深入开展,牟平局在全区撤销村级管电组织,取消村电工,打破村与村之间的用电界限,按区域分片设置由供电所管辖的66个电工组,并从已解聘的18至45岁村电工中择优聘用了400余名内部合同电工,充实到各电工组,从事农村用电管理、服务工作,实行抄表、收费、低压管理、用电服务“四到…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盐山县圣佛镇东街村29岁的村电工卞忠栋,仅有4年“电龄”,可谓是刚刚“出道”的“小字辈”.在东街村,村民称卞忠栋是“黑脸”电工,无论谁不按规定用电,他从不给面子.1996年,东街村支部办公室新敷设照明线路.施工中,小卞发现电料中缺少漏电保护器.支书说:“甭装保护器了,凑合着吧,不会有事的”.而小卞却很严肃地说:“保护器不装不行,必须得装.”就这样,小卞在任电工不长的时间内,全村2OO多户人家,全部安装了漏电保护器,使该村4年内未发生任何用电事故,并连续三年被评为“用电模范村”.  相似文献   

19.
听说河南省济源市马住村电工李海军在村中办了个用电“110”,我耐不住好奇之心,便前往探个虚实。来到马住村,只见配电房外一块电费公布栏格外醒目:农村电价每千瓦时:照明0.57元、工副业0.72元、农业抗旱0.53元,超此标准收费,村民有权拒交。在公布栏下部还贴着7月份的电费明细表。近处小卖部坐着几位老大爷,我便走过去与他们聊了起来:“村干部交不交电费”?“交,那表上前几位都是村干部”。“你们家里停电了,怎么办”?“打个电话就行了,6026827,这是我村的用电‘110’。”说着便翻开村电话薄让我看。看来马住村果真有个用电“110”。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农村电费过高成了当今农村的一大热点.我带着这个问题,走访了几个乡(镇)的部分群众,众说不一,现摘录如下:一位青年向我诉说:在一次酒席上,某电工喝得不少道出了电费过高的原因一是自己长期不交电费二是村里主要干部朋友亲属用电不交电费加起来就是10多家只好把这10多家的电费摊派到全村用户身上我想这可能就是“权力电”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