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樱桃番茄中微量元素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暄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356-10356
以邻苯二胺为显色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樱桃番茄中硒的含量。结果表明,樱桃番茄中硒的平均含量为0.674μg/g.加样回收率为98.3%。  相似文献   

2.
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畜禽肉中的铁元素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快速检测畜禽肉中的铁元素提供方法参考,应用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对市场上常见的6种不同种类畜禽肉及肝脏中的铁元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最佳测定波长510nm,显色剂邻菲罗啉用量1.00mL,显色反应时间15min,HAc-NaAc缓冲溶液pH为5.00,10%盐酸羟胺溶液用量1.00mL;该方法检测6种不同种类畜禽肉中铁元素含量在13.46~477.93mg/kg,畜禽肝脏中的铁含量远高于其肉类。用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畜禽肉中铁含量的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3.
黄龙  刘健  罗爱玲 《农林科学实验》2014,(8):267-267,269
对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铝含量时样品的前处理方法进行了探讨,并优化了测定条件。采用干法灰化处理样品作为测定食品中铝含量的前处理方法,通过优化试验条件,选择合适的波长、pH值、反应时间等试验条件。干法灰化样品测定的结果RSD值为6.42%~25.35%,回收率为96.7%~100.8%,该方法的检出限(3S/N)为0.5μg/mL。采用该方法测定了5类常见面制品中铝含量值.范围在1.40~21.01mg/kg。表明食品样品用干法灰化法处理后,用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铝含量,结果稳定可靠,操作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4.
周斌  常军  刘可越  刘海军  程春清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246-15247
以甘草苷为对照品,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产地甘草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新疆巴楚产甘草总黄酮含量最高(5.62%),宁夏盐池产甘草总黄酮含量最低(3.89%);甘草总黄酮的线性检测范围为0.524~13.100μg/ml,平均回收率为100.65%,RSD为2.24%(n=6)。  相似文献   

5.
以几种中草药为原料,研究了不同提取方法对其抑菌效果的影响以及几种中草药复合抑菌效果。结果表明,中草药醇提液的抑菌作用较水提液强烈,各中草药提取液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荧光假单孢菌次之,植物乳杆菌最小;中草药复合抑菌作用优于单个因素的作用。四种中草药最佳配比为:0.125g/mL黄芩+0.25g/mL肉桂+0.5g/mL金银花+O.125g/mL连翘;三种香辛料的最佳配比为:0.25g/mL肉桂+O.125g/mL迷迭香+O.25%丁香油。  相似文献   

6.
赵文秀  董顺福  董宏博  张嫚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357-10358
[目的]探讨采用四元络合物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叶中的微量锰含量的效果与特点。[方法]通过铬天青S(CAS)、1,10-邻菲罗啉(Phen)、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与锰形成四元络合物,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叶中锰的含量。[结果]Mn—CAS—phen-CTMAB四元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618nm;锰含量在0~1.2μg/ml的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4,摩尔吸光系数为ε618=7.4×10^4L/(mol·cm),方法的检出限为0.062μg/ml;回收率为98.1%~103.1%,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0%~2.6%。[结论]该测定法加大了缓冲溶液的用量,保证了测定体系的pH值,确定最佳显色时间为35min,消除干扰离子影响的最佳掩蔽剂为5%KF2.0ml+饱和硫脲1.0ml。该方法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是一种测定茶叶消化液中微量锰的准确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董悦涵 《广西农业科学》2011,(10):1263-1266
【目的】建立杨梅树皮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的快速分析方法。【方法】以芦丁为标准品,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杨梅树皮提取物中总黄酮类物质进行测定。【结果】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时,在其最大吸收峰417nm处测得标准品在0~20.40μ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7%,RSD=1.69%。【结论】以AlCl3作显色剂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杨梅树皮提取物中黄酮类物质重复性、精密度及稳定性良好,回收率高,且操作简便,可作为杨梅树皮总黄酮提取工艺质量控制的一种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8.
利用二阶导数分光光度法,选择215.0和222.9nm两波长,用于土壤浸提液中NO_2~-和NO~-含量的同时测定。标准溶液的浓度范围在0~15μg/mL之间服从Beer定律。检测限NO_2~-为0.4μg/mL,NO_3~-为0.2μg/mL.标准混和物测定误差在-2.95%~+0.906%之间。土壤浸提液中添加标准液后测定,其回收率为NO_2~-99.79%~104.8%;NO_3~-103.0%~105.2%.对26种阴阳离子作了干扰试验,测定了西安污灌区土壤和水稻土中NO_2~-和NO_3~-含量。  相似文献   

9.
陈懿 《贵州农业科学》2012,40(4):62-65,70
为探索能高效且准确地检测出食品中痕量硒的测定方法,采用以邻苯二胺作为显色剂的固相分光光度法,直接以树脂相在pH=2的条件下,在最大吸收波长344nm处测定食品中痕量硒。结果表明:硒含量在0~50μ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其中,吸附时间为15min,树脂用量0.2g;使用EDTA掩蔽了干扰离子。结论:对小麦、菠菜、奶粉、猪肉4种常用食品进行标准加入法测定硒回收率,以固相分光光度法比传统的溶液分光光度法更适于食品中痕量硒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川产乌头中有效成分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HPLC测定四川境内乌头中3种酯型生物碱-新乌头碱、鸟头碱和次乌头碱的含量.实验以C8色谱柱为固定相,为乙腈-甲醇-缓冲液(8:39:53),缓冲液为0.2%冰醋酸,用二乙胺调pH值至5.41;流速为1.0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31nm.所得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和乌头碱的标准曲线范围分别是11.968-299.2μg/mL、5.552-138.8μg/mL和7.168~179.2μg/mL(r=0.999 52,0.999 57,0.999 56,n=7;检测限分别是0.4787μg/mL、0.2776μg/mL和0.7168μg/mL加样回收率为95.36%~101.77%,RSD均小于5%.结论表明该方法准确、灵敏度高,便于乌头类药材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分光光度法测定宁夏枸杞中牛磺酸含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产地(中宁、银川、同心、惠农)的宁夏枸杞中牛磺酸的含量。在一定条件下,牛磺酸与乙酰丙酮和甲醛反应生成带色的配合物,建立了测定牛磺酸含量的吸光光度法.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枸杞中牛磺酸的含量分别为:中宁6.655mg/g,银川4.530mg/g,同心4.828mg/g,惠农4.265mg/g,其中中宁枸杞中的牛磺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三个产地(a=0.01).研究结果表明,分光光度法是测定枸杞中牛磺酸含量的较好方法,其成本低,干扰少.  相似文献   

12.
用铁Ⅲ─联吡啶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叶中维生素C含量,并研究测定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测定波长为512nm,在10~10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1;平均回收率为99.14%,RSD=0.38%。该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3.
用铁Ⅲ─联吡啶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叶中维生素C含量,并研究测定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测定波长为512nm,在10~10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1;平均回收率为99.14%,RSD=0.38%。该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4.
宋萍  李文俊 《特产研究》2009,31(1):50-52
目的建立快速测定青稞秸秆中β-葡聚糖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刚果红为显色剂,测定最佳条件为:溶液pH为8.0、反应温度为20℃、反应时间为30min、最大吸收波长为550nm。结果β-葡聚糖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10μg/mL(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31%,RSD=1.29%。结论该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青稞秸秆及其它植物中β-葡聚糖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高山红景天乙醇浸提液有效成分的超滤纯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超滤提纯高山红景天浸提液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对浸提液微滤后超滤处理,分别用烘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吸光度法对溶液中的总固体含量、主要有效成分红景天甙和酪醇(以红景天甙计)的含量和溶液中杂质的截留去除效果进行了测定。在料液浓度0.1g/mL(生药含量),pH=7.0,温度40℃,料液流速530mL/min,操作压力0.1MPa的条件下进行超滤实验,溶液中的总固体含量由0.3485g/10mL下降到0.1122g/10mL,主要有效成分的纯度由4.60%提高到12.93%(wt.),超滤过程的回收率达到90、38%,全过程的总回收率为85.35%。超滤是分离提纯高山红景天浸提液中主要有效成分的简便、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襻草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方法]用75%乙醇印℃超声提取荐草叶的有效成分,以芦丁为标样,选择410和534nm为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研究溶剂、pH值及静置时间对荧光强度的影响。[结果]最佳测定条件为:10%Al(NO3)3溶液的加入量以4ml为宜,加入pH值为4.1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液2.5ml,60%乙醇作溶剂,溶液静置时间以25min为宜,用该法检出的野生律草叶中的总黄酮含量达52.98mg/g,检出限达9.43×10^-7mol/L。荧光强度与芦丁浓度在1.55×10^-6~1.31×10^-5mol/L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2.816x+0.291,相关系数r为0.9966。平均回收率为100.5%,RSD为0.54%。[结论]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律草叶中总黄酮含量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较高,且操作简便,成本低。  相似文献   

17.
张江荣  杨军  董文明 《现代农业科技》2012,(18):291-292,294
以盐酸萘乙二胺为显色剂,利用UV-92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了丽江市销售的几种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并确定该测定方法的最佳试验条件。结果表明:pH值在3~4,显色温度15~25℃,显色剂用量为1.0 mL,显色时间在15 min后加水定容到50 mL在最大吸收波长538 nm处测定吸光度。进一步对蔬菜储藏过程和不同储藏条件下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趋势情况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分蘖葱头的提取工艺方法进行了考察,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和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设计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A3B3C1D3;影响因素的大小依次为: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溶剂用量。此法提取的分蘖葱头中总黄酮物质含量为0.4261g/g。结论本提取工艺可行,经济、省时、回收率高。  相似文献   

19.
板栗支链淀粉含量的双波长测定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板果果仁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含量。对光度测定的最佳条件和样品前处理进行了详细考察。选择支链淀粉的测定波长为550nm和695nm,直链淀粉的测定波长为615nm和475nm。样品测定时应进行脱脂脱糖处理,直链淀粉浓度在5~60μg/mL、支链淀粉浓度在5~140μg/mL时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较好。  相似文献   

20.
采取正交试验提取菊花中总黄酮,确定最佳提取方法.结果表明,所选取的4个提取因素对提取总黄酮的影响顺序依次为提取溶剂>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最佳的提取条件:以乙醇为溶剂,料液比为1g∶ 15mL,提取时间为60 min,提取温度为60℃,此时总黄酮的提取率为84.28 mg/g.同时,用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测定菊花中铁的含量,为16 m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