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新型蔬菜——五彩苗菜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西饮食文化的交流,苗菜逐渐从芽苗菜中脱离出来,成为一种新型蔬菜。苗菜是生长期很短的幼嫩叶类蔬菜的总称,一般指植株生长至3~5片叶、株高在10cm左右就收获小苗的高档蔬菜。一般将不同色彩、风味、营养的蔬菜品种混合食用。由于其绿色、营养全面、色彩鲜艳,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2.
刘华荣 《中国蔬菜》2007,1(9):56-57
胶研夏锦大白菜胶研夏锦是由青岛胶研种苗研究所(山东省胶州市扬州路中段蔬菜批发市场斜对面,266300)选育的夏播大白菜一代杂种。生长期56d(天)左右,株高35cm,开展度50cm,外叶半直立,绿色,白帮,叶面有光泽,叶脉稀。叶球近倒锥形,球叶叠抱,球顶圆,球高28cm,横径25cm,单球质量1.2  相似文献   

3.
日光温室蔬菜三茬半栽培模式为:春黄瓜(间套香菜)→秋番茄→冬茼蒿.文章从品种选择、播种育苗、苗期管理、整地与定植、定植后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日光温室蔬菜三茬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黄渊军  陶雯 《长江蔬菜》2015,(21):41-42
冰花是近年从日本引进的蔬菜新品种,原产非州南部,是番杏科双子叶植物.其叶背和茎部着生晶莹剔透的水晶颗粒,被称为冰叶日中花(因价格贵)、冰花、冰草、冰叶、冰菜等. 冰花耐寒、耐旱、怕积水,喜温但不耐热,最适生长温度20~30℃,光照强则叶片厚、生长健壮,开展度(60~80)cm×(60~80)cm. 夏季栽培不耐高温,生长周期半年左右,栽培容易.  相似文献   

5.
王强  孙菲菲  王夏 《长江蔬菜》2014,(13):20-20
正珍宝是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培育的一个矮小型白梗小白菜新品种。2009-2013年在南京市郊江宁区、栖霞区、六合区等地多点多年推广种植,表现为整齐度高、株型矮小、品质优良,符合当地消费习惯,得到了市民的一致好评。1特征特性株高14 cm,开展度27 cm×27 cm,株型直立,束腰,叶椭圆形、绿色,梗宽而短、白色,叶片有皱褶,最大叶长18 cm、宽12 cm,叶片数21片,单株  相似文献   

6.
王强 《长江蔬菜》2010,(7):10-10
红祥是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培育的杂交一代红萝卜新品种,经过多年试验,各方面性状表现良好,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季种植。1特征特性株高43cm,开展度56cm,花叶型羽状裂叶,  相似文献   

7.
301萝卜是江苏省农科院蔬菜所“十五”期间选育的耐热萝卜杂种一代,5月底~7月播种,可于蔬菜伏缺及早秋蔬菜淡季供应市场。适合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和早秋露地栽培。1特征特性叶丛半直立,生长势强,株高45cm,开展度60cm。花叶,最大叶32cm×12cm,肉质根成熟时,叶18片左右,叶色浓绿  相似文献   

8.
春秀是由南京市种子站从江苏溧阳耐抽薹地方品种经4代自交选育的两个耐抽薹小白菜株系互作父母本杂交而成,现由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繁育开发。1特征特性株高17cm,开展度26cm,叶片绿色、椭圆形,叶脉少,扁梗,绿白色,最大叶(不连梗)长15cm,宽13cm,最大叶梗长4.5cm,宽5.2cm,成株株  相似文献   

9.
管晓春 《中国蔬菜》2003,1(1):56-56
宁蔬春早豇豆 该品种由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南京市210042)从之豇28-2中经系统选育而成。属早熟、蔓生豇豆。生长势强,主蔓长3 cm左右,始花节位为主蔓第3~4节,嫩荚绿白色,长约60 cm,粗约0.71 cm,单荚质量约25 g,每荚种子约15粒,肉厚而紧,种皮红褐色。平均前期产量1 100 kg·(667 m2)-1,平均总产量1 500 kg·(667 m2)-1。较抗锈病,适宜江苏省各地春季种植。  相似文献   

10.
田正友 《蔬菜》2006,(9):40-42
九龙是一个典型的半农半牧区、民族杂居县,矮山地区有较好的气候、水源和土地条件。吃菜难是全县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近年来,随着交通、经济等条件的改善,蔬菜生产和销售有了一定好转,但县境内生产的蔬菜始终不能满足农牧民生活所需,随着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还草两大工程的启动以及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笔者认为九龙县有优质的水资源、充足的光热等条件,无三废等污染源,是发展无公害蔬菜的良好场所。为此,笔者对九龙蔬菜生产现状及流通、销售等环节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今后的具体发展思路、对策。一、概况九龙县地处四川西部、甘孜州东南部…  相似文献   

11.
丽春大白菜 引种单位:北京市特种蔬菜种苗公司,从韩国韩龙种苗公司引进. 特征特性:春播品种,成熟期86 d(天).株型半直立,株高37.5 cm,开展度54.0 cm.叶绿色,外叶叶缘钝锯齿状,叶面平,帮白色.叶球合抱,筒形,浅绿色,内叶浅黄色,叶球纵径27.6 cm,横径17.8cm,球形指数1.6,外叶数14片,球叶数60片,中心柱长4.3 cm,单球质量2.1kg,净菜率70.2%.冬性强,抗霜霉病、黑腐病和病毒病.  相似文献   

12.
管晓春 《中国蔬菜》2003,1(5):53-54
1 矮抗5号小白莱 该品种是由南京农业大学蔬菜研究所(南京市210095)育成的一代杂种。株型直立、束腰。一般株高26 cm,开展度35 cm,单株质量0.3 kg。叶片卵圆形,绿色。叶柄半圆,白色。质嫩,叶片与叶柄质量比为0.59。平均产量5 996.9 kg·(667 m~2)~(-1)。较抗软腐病及霜霉病。适宜江苏省各地夏季和秋季栽培。  相似文献   

13.
盐胁迫对三种叶用蔬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苦苣、叶用莴苣和油麦菜为试验材料,用NaCl溶液浇灌栽培基质模拟创造盐胁迫环境,设3个盐胁迫梯度(2.0、3.0、4.0mS/cm,处理代号T1、T2、T3),以无NaCl胁迫的相同基质栽培植株为对照,研究盐胁迫对3种叶用蔬菜植株形态、生物量积累以及营养品质的影响,以期筛选适宜盐碱地栽培的叶用蔬菜种类。结果表明:低浓度盐胁迫对叶菜各指标抑制不显著或有促进作用,高盐胁迫下叶菜植株形态、生理指标以及营养品质均受到不同程度抑制,其中生物量积累受到抑制最为显著;叶用莴苣对盐胁迫反应敏感,栽培EC值不宜高于1.2mS/cm;苦苣敏感度次之,可以适应EC 1.2~2.0mS/cm盐胁迫;油麦菜对盐胁迫适应性最强,在EC 1.2~3.0mS/cm范围内均可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4.
刘玲 《现代园艺》2003,(3):22-22
无土栽培是指不用天然土壤而用营养液浇灌的栽培方法 ,在蔬菜生产上 ,具有产量高、早熟、省水、病害轻、可以生产无污染的优质蔬菜等优点。据试验 ,每生产 1kg蔬菜所用的营养液成本只需几分钱。城市居民可利用阳台、屋顶无土栽培蔬菜 ,方法简便 ,效益大。现介绍几种蔬菜的无土栽培方法 ,为广大菜农提供种植蔬菜的新途径。1 韭菜无土栽培用深 1 8~ 2 0cm的花盆或木槽 ,装深 1~ 2cm的河沙 ,用水冲净 ,以防带菌。选用 2年以上的露地韭菜根 ,剪去老根、叶 ,留下短缩茎根 ,插栽到花盆中 ,3~ 4株为一撮 ,行距 33cm左右 ,栽后浇透水1次 ,新根长…  相似文献   

15.
王玮  李丽 《中国蔬菜》2015,1(10):13-15
<正>2014年南京市蔬菜总播种面积9.5万hm2(142.00万亩),总产值52亿元,基本形成了江北速生叶菜、茄果类蔬菜,栖霞八卦洲芦蒿和水生蔬菜,近郊速生叶菜,江宁设施蔬菜,溧水有机蔬菜,高淳食用菌等六大菜区。蔬菜产业是南京市农业主导产业之一,据南京市农业委员会统计,南京市现有常年菜地面积2.8万hm2(42万亩),设施栽培总面积1.9万hm2(28万亩),2014年全市蔬菜总产量310万t,总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西饮食文化的交流,苗菜逐渐从芽苗菜中脱离出来,成为一种新型蔬菜。苗菜是生长期很短的幼嫩叶类蔬菜的总称,一般指植株生长至3~5片叶、株高在10cm左右就收获小苗的高档蔬菜。一般将不同色彩、风味、营养的蔬菜品种混合食用。由于其绿色、营养全面、色彩鲜艳,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17.
隋安明 《长江蔬菜》2005,(11):55-55
由南京市农林局、中国园艺学会长江蔬菜协会、南京蔬菜学会、南京市蔬菜行业协会联合主办的蔬菜产业发展论坛于9月15日在南京农业科技大厦成功举办。论坛的主题是:在新形势下,城市蔬菜产业发展的方向、定位及模式。  相似文献   

18.
科技文摘     
《中国园艺文摘》2015,(2):227-236
<正>常规、无公害和有机蔬菜生产模式对土壤性状的影响以2002年建立的日光温室蔬菜生产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通过10年常规、无公害和有机3种生产模式下蔬菜的定位试验,对土壤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2002年相比,2012年0~20…cm和20~40…cm土层土壤全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有机生产模式土壤养分提升幅度最大;2012年有机生产模式的0~20…cm和20~40…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氮、磷全量及速效氮、磷、钾含量明显高于常规模式和无公害模式,有机生产模式土壤容重最小。[刊]/张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南京市高效设施蔬菜发展迅速,日光与智能温室面积近333.3hm2。但是由于南京夏季高温高湿、冬季低温高湿寡照,普通的茄果类、瓜类蔬菜病害重、产量低,严重制约高效设施蔬菜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江苏蔬菜害虫的演变与治理新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蔬菜害虫的发生与演变1.1 设施栽培加重了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江苏目前蔬菜设施栽培面积已接近20万hm2,以防寒、保温为主的保护地设施,如日光温室、大中小棚、地膜覆盖等与露地栽培相比,具有温度高、温差大、照度低、湿度大、气流缓慢等特点,在这种半封闭式的人为生态条件中,害虫的发生规律有许多变化。如菜青虫、小菜蛾、叶螨、跗线螨、粉虱、潜叶蝇、蓟马等害虫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