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概述了柑橘大实蝇在湖南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总结了柑橘大实蝇防治技术要点。通过柑橘大实蝇蛹发育进度调查,预测蛹的羽化期,提出在羽化期间进行地面喷药诱杀刚羽化的成虫,是防治柑橘大实蝇的关键技术。同时辅以成虫产卵期间的诱杀防治,虫果处理以及加强田间管理,桔园种植三叶草等措施。  相似文献   

2.
利用球形诱捕器诱杀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 minax成虫,通过不同示范点、不同柑橘品种、不同悬挂密度以及悬挂时间对该诱捕器的防治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球形诱捕器能有效控制不同示范点柑橘大实蝇的为害,脐橙园和蜜橘园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97.5%和100%。此外,球形诱捕器的悬挂密度及悬挂时间与其防治效果密切相关。在5月中旬成虫羽化高峰期以及6月初成虫大量返回柑橘园期间,利用球形诱捕器诱杀柑橘大实蝇能达到最佳防效。根据果园中果树密度及柑橘大实蝇危害程度不同,建议每666.7m2柑橘园悬挂诱捕器15个左右。该球形诱捕器不仅能够监测柑橘大实蝇成虫发生动态,而且能有效防治柑橘大实蝇。  相似文献   

3.
根据柑橘大实蝇成虫在橘园及其周边环境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了不同诱杀方法对柑橘大实蝇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羽化觅食期诱杀柑橘大实蝇成虫效果较好,每个诱捕罐的诱捕虫量为(7.6±1.8)头/d,显著高于产卵期的诱捕虫量(1.8±0.3)头/d;羽化觅食期将诱捕罐集中挂在橘园与杂树林的交界带诱杀柑橘大实蝇成虫效果较好,每个诱捕罐的诱捕虫量为(7.6±1.8)头/d,显著高于橘园内的诱捕虫量(4.5±1.2)头/d;在产卵期诱杀柑橘大实蝇成虫则是橘园内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冉峰 《现代农业科技》2011,(18):191+197
诱杀罐及蛆果处理综合防治柑橘大实蝇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大面积防治以塑料袋处理蛆果与挂罐诱杀成虫相结合的措施防治柑桔大实蝇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5.
冉隆勇  潘宇  张林丰 《北京农业》2014,(27):116-117
通过近3 a来对湖南省湘西古丈县柑橘大实蝇的病虫害发生进行系统调查和综合防治。结果表明,柑橘大实蝇一年发生1代,5月中旬为羽化始期,产卵盛期为6月下旬,诱捕大实蝇成虫最佳时期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喷施诱杀效果好,虫果率低。通过对大实蝇诱杀效果比较,经湖南省农业厅,湘西州农业局、古丈县农业局等多家单位专家联合验收,椪柑、脐橙、早熟蜜桔3 a多防效较好,虫果率均未超过2.27%。防治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6.
进行了雌雄兼诱剂诱杀柑橘小实蝇成虫试验。结果表明:雌雄兼诱剂比目前的常用药剂98%诱蝇谜诱杀成虫效果好。但仅对雄成虫有效,因此在推广应用中,应以诱杀柑橘小实蝇雄成虫为主,以影响雌雄成虫交配机率,减少田间产卵量,达到有效防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柑桔大实蝇一整套综合配套防除技术,进行了综合防除技术研究。采用措施①柑橘果园土壤药物处理,杀死羽化后出土的成虫;②果园内悬挂糖酒醋液塑料瓶,诱杀大实蝇成虫;③化学防治大实蝇成虫;④9~10月摘除蛆果及拾净落地果,集中坑埋处理。2008年示范总体防效达96.7%。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通过观察记载柑橘大实蝇发生规律及开展绿色防控技术研究示范,总结出了以成虫羽化监测为基础,成虫诱杀为核心,虫果处理为关键的柑橘大实蝇绿色防控关键技术体系,并创建了绿色防控技术体系与专业化统防统治相融合、技术示范与农民参与式培训相结合的新型推广模式,总结了其应用效果,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柑橘大实蝇防控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虫果塑料袋闷杀处理、成虫羽化期预测预报和成虫诱杀等柑橘大实蝇防控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虫果塑料袋闷杀处理4 d后,幼虫死亡率100%,7 d后大部分虫体变棕褐色,药剂熏蒸效果56%磷化铝>5%丁硫克百威.毒死碑>90%敌百虫晶体;各级蛹至羽化高峰的期距为:一级约20~24 d,二级7~10 d,三级5~7 d,四级2~3 d;成虫诱杀采用新配方药剂"果丰"进行橘园地面草喷施,比目前生产上应用的"果瑞特"点喷防治效果提高23.02个百分点,可以广泛应用于柑橘大实蝇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
正为做好2016年柑橘大实蝇防控工作,有效控制柑橘大实蝇危害,切实保障柑橘产业安全,专家建议要采用分区治理、分类防治、联防联控的防治策略,加强柑橘大实蝇发生期监测,重点应用成虫诱杀、捡拾落果和虫果无害化处理等措施。防控目标:防治处置率达到80%以上,绿色防控技术应用面积达到60%以上,总体防控效果85%以上,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确保柑橘大实蝇不大范围扩散蔓延。  相似文献   

11.
三种不同方式诱杀柑橘大实蝇成虫大面示范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橘大实蝇是津市柑桔生产上的重要害虫,受害果园减产20%~70%,严重果园减产可达100%。为切实柑橘大实蝇防控,津市市农业局每年投入10多万元资金在灵泉、白衣、棠华等乡镇开展66.667多hm2柑橘大实蝇成虫诱杀绿色防控示范,寻求节约成本、减轻劳动强度,带动津市做好防控防治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柑橘大实蝇的发生为害及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田冬菊  万召娣 《农技服务》2009,26(12):66-66,97
阐述了柑橘大实蝇的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和分布、为害情况。同时,为了确保当地柑橘的生产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有效控制柑橘大实蝇的为害和蔓延,提出了采取加强检疫,冬耕灭蛹,诱杀成虫,摘拾虫果,摘除青果,砍树断代和化学防治等综合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3.
柑橘大实蝇防治试验效果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柑桔大实蝇的发生危害日益严重地威胁着柑桔产业健康发展,国内报道的防治措施很多,但防效不十分清楚。文章阐述了柑橘大实蝇成虫诱杀新药剂果瑞特I号与传统的糖酒醋液以不同给药方式的对比试验,也探索了蛆果处理对其防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挂诱杀罐结合点喷与处理好蛆果相结合防治柑桔大实蝇防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周丁国  蒋晔  倪彪 《上海农业科技》2012,(3):144-145,148
为给有效防治柑橘小实蝇提供理论依据,2009~2011年象山县对柑橘小实蝇进行了重点监测和综合防治。结果表明,柑橘小实蝇在象山县每年平均发生4~5代,各年月种群数量差异显著,2009年种群数量明显超出其他年份,其原因是2009年之前果农未充分认识到柑橘小实蝇的危害性,疏于对果园的管理和未进行综合防治。同时提出了柑橘小实蝇的综合防治措施,主要措施包括严格植物检疫、农业防治、套袋、诱杀成虫和化学防治等。  相似文献   

15.
柑橘实蝇危害是肇庆柑橘产区蔓延和潜在爆发的重要检疫性害虫。物理方法可用于多种实蝇的监测和防治,但生产上缺乏对不同实蝇的诱杀效果评价。在肇庆地区砂糖橘园测试了不同物理诱杀方法对柑橘大实蝇和柑橘小实蝇的诱杀效果。结果表明,未挂果果园和挂果果园内性诱剂诱捕到柑橘小实蝇的数量分别为110、32头,食物诱剂的诱捕量为25.7、6头,黄板的诱捕量为24、5头,性诱剂诱捕到柑橘小实蝇的数量显著多于食物诱剂和黄板;相反,食物诱剂和黄板诱捕到的昆虫种类和数量多于性诱剂,并能诱捕到柑橘大实蝇。在10~12月期间,柑橘小实蝇的诱捕量出现两个高峰期,而柑橘大实蝇的诱捕量一直保持较平稳的状态。在防治成本上,第一诱杀周期使用性诱剂、食物诱剂和黄板每667m2的成本分别为55、40、40元,第二个周期后分别为15、40、40元,3种诱杀方法均未有有毒灭杀化学药剂接触果实。结合两种实蝇生命周期的全年发生规律,从未挂果果园管理开始,采用多种诱捕方法结合的综合防控措施是肇庆地区砂糖橘园有效防治柑橘实蝇,推进农药减量控害的经济、绿色植保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为了有效防控柑橘大实蝇,本文利用触角电位仪和"Y"形嗅觉仪测定初羽化的柑橘大实蝇成虫对4种不同浓度(0.5、1.0、5.0、10.0μg/μL)的14种板栗挥发物的触角电位(EAG)反应和嗅觉行为反应差异。结果表明,柠檬烯、α-蒎烯、苯乙酸甲酯、异丁醛、芳樟醇、β-石竹烯和苯乙醛对初羽化柑橘大实蝇成虫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引诱作用,戊醛、乙偶姻、乙酸芳樟酯和水杨酸甲酯对柑橘大实蝇成虫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的驱避作用,壬醛对柑橘大实蝇雌虫具有极显著的驱避作用、对柑橘大实蝇雄虫具有极显著的引诱作用。初羽化的柑橘大实蝇成虫对14种板栗挥发物之间的EAG反应存在极显著差异,对柠檬烯的EAG反应相对值最高(2.060±0.071),对戊醛的EAG反应相对值最低(0.455±0.050),其最高EAG反应相对值是最低的4.52倍;其余12种挥发物的EAG反应相对值介于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17.
柑橘大实蝇是为害柑橘类果实的毁灭性害虫。本研究采用饲喂法测定了丁硫克百威和阿维菌素对柑橘大实蝇雌成虫、雄成虫的毒力。结果表明,施药后24、48、72 h,丁硫克百威对雌成虫的LC50分别为93.06、45.43、7.04 mg/L,对雄成虫的LC50分别为91.09、27.41、6.78 mg/L;阿维菌素对雌成虫的LC50分别为34.44、5.04、2.22 mg/L,对雄成虫的LC50分别为56.71、7.57、3.37 mg/L。丁硫克百威和阿维菌素对柑橘大实蝇雌成虫和雄成虫均具有一定的毒力,且毒力可持续72 h,但雌成虫、雄成虫之间的毒力差异不明显;阿维菌素对柑橘大实蝇雌成虫、雄成虫的毒力高于丁硫克百威,但这种差异性随药后时间的延长而减小。本研究为柑橘大实蝇诱杀剂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柑橘大实蝇成虫的时空分布与产卵规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实地调查,观察并分析了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Tetradacus)minax(Enderlein)成虫在柑橘园及其附近杂树林的觅食产卵活动规律。结果表明:在柑橘大实蝇羽化开始到羽化盛期,以柑橘园与杂树林交界区域的成虫密度最大,并于6月11日达到高峰,在Z3监测带(杂树林与基准带相距5m)每个诱捕罐的诱捕虫数为(24.0±5.6)头,J1监测带(柑橘园与基准带相距5m)为(74.7±21.9)头,显著高于其他监测带;羽化盛期60%以上的柑橘大实蝇成虫在Z3监测带和J1监测带的交界带内活动;羽化盛期过后的产卵期,诱捕虫数明显下降,且柑橘大实蝇在柑橘园中的分布比较均匀,Z1监测带(杂树林与基准带相距100m)没有诱到成虫,其他不同监测带的诱捕虫数也没有显著差异;柑橘大实蝇产卵时对果实的不同部位具有明显的选择偏好性,其中果腰处的产卵痕数量分别是果蒂和果脐处的7倍和4倍,而且果实阴面的产卵痕数量显著高于阳面,是阳面的7倍;柑橘大实蝇对柑橘果实所处的空间位置没有明显偏好。  相似文献   

19.
针对柑橘实蝇在昭通市柑桔产区发生严重的现状,开展了糖酒醋液、黄板、性诱剂、诱粘剂4种诱杀方法的大面积筛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种诱杀方法对柑桔实蝇均有一定的诱杀效果,总诱杀量依次为42 906头、9 956头、1 242头、8 361头.综合考虑,推荐大面积柑橘实蝇成虫诱杀采用糖酒醋液为好.  相似文献   

20.
室内常温及室外自然条件下柑橘小实蝇继代饲养的观察结果表明,在台州黄岩地区气候条件下,柑橘小实蝇可发生6代,世代重叠严重,以成虫和蛹越冬;初步明确了柑小实蝇各代成虫的羽化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