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及时掌握牦牛牛皮蝇幼虫感染情况,为今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在2006年对久治县达尕和扎依两个牧委会部分牧民放牧的牦牛牛皮蝇第三期幼虫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2.
为观察依普菌素涂擦剂对牦牛牛皮蝇幼虫驱虫效果,在那曲地区选取100头牦牛,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头,其中10头为试验组,10头为对照组,试验组用依普菌素涂擦剂按0.5 mg/kg体重剂量经背部给药,对照组不给药。试验2个月后,各组牦牛通过体表检查牛皮蝇幼虫感染情况并观察用药后驱虫效果及牛皮蝇死亡情况。结果表明,试验组对牦牛牛皮蝇幼虫驱虫率达到97.4%,牦牛无明显不良反应,牛皮蝇包囊明显减少。对照组虫体感染严重,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证明依普菌素涂擦剂对牦牛牛皮蝇幼虫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牛皮蝇是双翅目,皮蝇科,皮蝇属的昆虫,牛皮蝇病是牛皮蝇幼虫寄生于牦牛的背部皮下组织内引起的一种慢性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感染后就会不同程度的影响牦牛生产性能。为了及时掌握本地区牛皮蝇感染情况以及防治效果,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数据资料和科学依据,笔者从2004—2006年3~4月  相似文献   

4.
<正>牛皮蝇病是牛皮蝇幼虫寄生于牛的背部皮下组织内引起的一种慢性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感染后就会不同程度的影响牦牛生产性能。为及时掌握本地区牛皮蝇病的感染情况,进一步巩固共和县牛皮蝇病防治效果,加大用阿维菌素的防治力度,笔者于2014年3~4月份对本县江西沟和倒淌河2个乡镇放牧的牦牛牛皮蝇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采用触摸牦牛背部皮蝇瘤疱的方法,共调查牦牛400头,其中防治牛288头,感染28头,感染率  相似文献   

5.
牛皮蝇是属于狂蝇科皮蝇属的牛皮蝇的幼虫,引起人畜共患病的寄生性的幼虫病,为了促进畜牧业生产,发展养牛业,掌握牛皮蝇病的感染与防治现状,久治县畜牧兽医站于2006年3~5月在白玉乡龙格尔和牧羊委会38户,460头牦牛进行幼虫的感染情况调查,现将调查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牦牛皮蝇三期幼虫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寄生于牦牛体的牛皮蝇、纹皮蝇和中华皮蝇(Hypoderma bovis,H.lineatum.H.sinense)三期幼虫进行了形态学观察。3种三期幼虫头部的形态结构差别不大。牛皮蝇三期幼虫气门板呈漏斗状,气门孔周围有粗壮的突棘,纹皮蝇三期幼虫气门板扁平,气门孔周围无棘;中华皮蝇三期幼虫气门板稍有凹陷,气门孔周围有少量小的突棘。牛皮蝇三期幼虫第十节的前缘和后缘上面无棘;纹皮蝇三期幼虫第十节的后缘上面有刺,前缘无棘;中华皮蝇三期幼虫第十节的前缘和后缘上面均有棘。  相似文献   

7.
牛皮蝇是一种高发传染性疾病,多发于养殖期的高原牦牛身上.牛皮蝇自身带有多种疾病细菌,能够对于牦牛的健康成长造成较大的影响.牛皮蝇不仅会携带各类病菌,同时本身也能对牦牛的成长带来一定的危害.因此,针对牦牛牛皮蝇的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则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中,笔者将对牦牛牛皮蝇感染的情况进行介绍,对牛皮蝇的流行性及如何加强防治措施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牛皮蝇幼虫病是由牛皮蝇科的牛皮蝇和纹皮蝇的幼虫寄生于皮下组织引起的一种慢性的寄生虫病,严重影响牦牛的生存和发展。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畜牧业也逐渐呈现上升的发展趋势,但是,随之而来的牦牛牛皮蝇病也在进一步的蔓延,每年我国各地都有很多牦牛不同程度的受到牦牛牛皮蝇病的侵害。为此,如何有效的进行牦牛牛皮蝇的防治是畜牧业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牛皮蝇幼虫的寄生及成蝇的骚扰,严重地影响牛只的生长发育及生产性能,对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进一步了解牛皮蝇对青海牦牛(包括犏牛)造成的危害及经济损失,我们于1982年在大通牛场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大通牛场现有各类牛14,510头,牛皮蝇幼虫的平均感染率为69.86%,各类牛的感染情况见下表:  相似文献   

10.
皮蝇幼虫在牦牛体内移行动态与伊维菌素最佳驱除时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经剖检60头幼年牦牛,对牛皮蝇幼虫在牦牛体内移行动态进行了观察。8月份,第一期幼虫在牦牛体内出现,10月中旬牦牛体内第一期幼虫呈高峰。从11月中旬到第二年2月中旬第二期幼虫出现,元月中旬二期幼虫出现高峰,三期幼虫从元月中旬到6月初出现,3月中旬出现高峰。用伊维菌素给45头幼年牦牛投药:9月中旬,10月中旬和11月中旬各15头。9月中旬和11月中旬的投药群,在12月中旬均出现瘤疱,而10月中旬的投药群未发现瘤疱,表明10月中旬对第一期幼虫为最佳驱除时间。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3~5月份采用触摸牦牛背部皮蝇瘤疱的方法调查牦牛400头,其中防治牛288头,感染28头,感染率9.72%,平均感染强度2.55;未防治牛112头,感染32头,感染率28.57%,平均感染强度4.25。牛皮蝇病是牛皮蝇幼虫寄生于牛的背部皮下组织内引起的一种慢性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感染后就会不同程度的影响牦牛生产性能。为及时掌握本地区牛皮蝇病的感染情况,进一步巩固共和县牛皮蝇病防治效果,加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牦牛牛皮蝇幼虫病是危害广大牧区牦牛的重要寄生虫之一,严重影响牦牛养殖业的发展。为了寻求一种对牦牛牛皮蝇幼虫驱治效果好的长效、低残留、使用方便的药物。[方法]2018年11月至2019年6月在天祝县毛藏、抓喜秀龙2个乡镇,应用伊维菌素注射液进行牦牛牛皮蝇幼虫驱杀效果试验。[结果]结果表明,长效伊利多使用方便、安全、驱虫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牦牛牛皮蝇幼虫病是危害广大牧区牦牛的重要寄生虫之一.由于牦牛性情粗野、暴烈、凶猛,易攻击人.给牧区该病每年的防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了寻求一种对牦牛牛皮蝇幼虫驱治效果好、防护期长、使用方便的药物.我们于2008年10月至2009年5月在肃南县大河乡西岭村,应用阿拉纳注射液和碘硝酚注射液进行了牦牛牛皮蝇幼虫的驱杀效果临床观察,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牦牛牛皮蝇是一种对牦牛生长具有较大危害的寄生虫,且其幼虫具有较高的感染率,对牦牛养殖产业的发展具有严重的影响.对此,做好该疫病的防控十分关键.在本文中,将就依普菌素透皮剂驱杀牦牛牛皮蝇幼虫的效果进行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川西北草地牛皮蝇蛆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临床检查了牦牛和黄牛体内寄生的牛皮蝇蛆,其寄生率分别为84.25%和70.28%,寄生强度分别为18.32个和2.17个;剖杀检查牦牛114头,寄生率为100%,寄生强度为71.66个。经鉴定,牛皮蝇的种类有牛皮蝇(Hypoderma bovis)、纹皮蝇(H.lineatum)和中华皮蝇(H.sinense)3种。弄清了牛皮蝇各期幼虫在牛体内的寄生季节、寄生部位、移行动态、三期幼虫寄生方位、入土化蛹羽化规律、成蝇活动规律等。药物防治试验证明,Ivomec注射液和国产的阿福丁片均是杀灭牛皮蝇蛆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随机选择20头成年牦牛,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头,使用依普菌素透皮剂驱虫1个月后,观察对牦牛皮肤内牛皮蝇幼虫的驱杀效果。结果表明,试验组牦牛无明显不良反应,牛皮蝇包囊明显少于对照组,皮损面积显著减少,说明依普菌素透皮剂对牦牛皮肤内牛皮蝇幼虫能安全有效驱杀,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青海省牦牛皮蝇幼虫感染情况调查及防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青海省以畜牧业生产为主,全省有400多万头牦牛。牛皮蝇病是危害严重的牦牛寄生虫病。为查清我省牦牛皮蝇幼虫病感染情况,制定出防治本病的有效措施,我们于2005年开始在玉树、果洛及环青海湖地区做了大面积的牦牛皮蝇幼虫病感染情况调查,结合流行病学调查选择出最佳驱虫时间和药物、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1979年到1981年间,哈萨克的三个地区,牛皮蝇幼虫中92—98%为牛皮蝇(Hyporerma bovis),其余的为纹皮蝇(H.Lineatum)。3月份牛皮蝇幼虫中三分之二为二期幼虫,三分之一为三期幼虫;而当时几乎所有的纹皮蝇幼虫都是三期幼虫。22—25%的母牛感染皮蝇,每头有4—10个虫瘤;20—35%的处女牛感染皮蝇,每头有2—4个虫瘤。敌百虫治疗的最佳时间为3月25日至4月10日及9月15日至10月15日。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主要分布在我国青藏高原的牦牛皮蝇蛆病病原从形态学、生态学、生化鉴别和分子分类学等方面进行的研究作了全面的综述,确定侵袭牦牛的皮蝇种类有中华皮蝇(Hypoderma sinense)、纹皮蝇(H Lineata)和牛皮蝇(H bovis)等3种,中华皮蝇为青藏高原东北部牦牛皮蝇蛆病的优势虫种。通过病原生态学研究,摸清了成蝇的活动季节和活动习性、成蝇的产卵季节、产卵部位、产卵数量、卵的形状、卵在牛毛上的排列、卵的孵化、幼虫寄生部位、三期幼虫自然脱落季节、幼虫化蛹时间、蛹期及羽化时间、幼虫在体内移行规律等情况。为进一步开展牦牛皮蝇蛆病及防治技术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牛皮蝇蛆病是由狂蝇科皮蝇属的牛皮蝇和纹皮蝇的幼虫寄生于牛或牦牛的背部皮下组织内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皮蝇幼虫偶而还寄生在马、驴的背部皮下组织内。就甘肃省而言各地都有牛皮蝇流行,但以河西和甘南等牧区以及其他以放牧为主地区的牛感染最为普遍。由于皮蝇幼虫的寄生,可使患牛消瘦,发育受阻,产乳量下降,皮革质量降低,造成国民经济的巨大损失。1病原体1.1牛皮蝇。成蝇长13~15mm,形状似蜂,休表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