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验证新培育的慢速型优质麻羽种鸡的生产性能,选取1日龄新培育的麻羽种鸡MR和现有麻羽种鸡WM各3 000只,各自随机分为2个重复,每个重复1 500只。从1周龄到56周龄,饲喂相同饲粮,统计各自育雏期、育成期和产蛋期的死淘率、均匀度、56周龄平均产蛋数、受精率、孵化率、出苗率、健雏率等数据。结果表明,在鸡的死淘率方面,MR的56周死淘率较WM低5.3个百分点,育雏期和育成期的均匀度分别高3.3个百分点和5.6个百分点;在产蛋性能方面,MR的56周龄产蛋数比WM高12.9个/只(p0.05),高峰期产蛋率高3.3个百分点(p0.05);不合格蛋数低8.9个/只(p0.05),料重比低0.17(p0.05);在孵化性能方面,MR的入孵蛋孵化率比WM高1.6个百分点(p0.05),受精率高1.3个百分点(p0.05),受精蛋孵化率高1.5个百分点(p0.05),健雏率高1.7个百分点(p0.05)。结果表明,新培育的种鸡较原种鸡的各项生产性能均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
以父母代肉种鸡为材料,以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VLDL)质量浓度为选择指标建立肉鸡高脂系和低脂系,个体测定一世代高、低脂系母鸡产蛋性能、种蛋受精率、孵化率、二世代6周龄体质量,观察血浆VLDL质量浓度选择效应。结果显示,一世代低脂系比高脂系早开产6.7d,低脂系40周龄和54周龄产蛋量显著高于高脂系零世代,一世代低脂系种蛋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入孵蛋孵化率均优于高脂系;二世代高、低脂系6周龄体质量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对血浆VLDL质量浓度的低向选择使种鸡产蛋性能、种蛋受精率、孵化率产生了有益的间接反应,但对早期体质量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探讨日粮中添加紫苏籽提取物对罗曼粉蛋种鸡产蛋高峰后期生产性能、激素水平、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1 080只49周龄健康罗曼粉父母代蛋种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分5个重复,每个重复54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紫苏籽提取物100、200、300 mg/kg,试验期为4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日粮中添加300 mg/kg紫苏籽提取物能极显著提高蛋种鸡产蛋率和日均产蛋量(P0.0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100、200、300 mg/kg紫苏籽提取物均能极显著提高蛋种鸡血清中孕酮(第20天)和雌二醇(第20、40天)的含量(P0.01),添加300 mg/kg紫苏籽提取物能极显著降低蛋鸡血清中睾酮含量(P0.0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300 mg/kg紫苏籽提取物能显著提高蛋种鸡种蛋合格率、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降低死淘率(P0.05)。由此可知,在蛋种鸡产蛋高峰后期日粮中添加300 mg/kg紫苏籽提取物效果较好,能够提高蛋种鸡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复合有机微量元素对矮小型父母代种鸡产蛋性能和种蛋蛋品质的影响。1 200只生产性能接近的60周龄"农大3号"父母代种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5%复合有机微量元素。试验期4周。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复合有机微量元素能提高矮小型父母代种鸡的产蛋率、蛋壳厚度、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降低种蛋重(P0.05);对破蛋率、裂纹蛋率和蛋壳强度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矮小型父母代种鸡饲料中添加0.05%复合有机微量元素能显著提高种鸡产蛋率和蛋品质。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嘉利补"对蛋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选取160日龄海兰灰父母代蛋种鸡1200只,随机分为2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g/kg"嘉利补",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期24d。结果表明:添加"嘉利补"组蛋种鸡产蛋率和蛋黄相对重较对照组分别提高4.83%(P0.05)和8.97%(P0.05);料蛋比、破蛋率和淘汰率分别降低6.40%(P0.05)、22.50%(P0.05)和21.28%(P0.05);免疫后14d和28d,抗体滴度分别提高2.86%(P0.05)和10.70%(P0.05);受精率和受精蛋孵化率均高于对照组;试验末平均每只蛋种鸡每天多获利0.13元。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剂量25-羟基维生素D3对海兰褐蛋种鸡生产性能和孵化性能的影响。选择父母代15周龄海兰褐蛋种鸡400羽,将种鸡随机平均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1、2、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5-羟基维生素D3 20、40、60μg/kg。蛋种鸡开产后测定产蛋性能和繁殖性能,试验期为81 d。结果表明:1、2、3组蛋种鸡受精率、孵化率和健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2、3组蛋种鸡死淘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2、3组蛋种鸡骨骼密度和骨骼硬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15周龄海兰褐蛋种鸡开产前和开产初期日粮中添加25-羟基维生素D3,能显著改善其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最适添加量为40μg/kg。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植物提取物对"农大3号"小型蛋鸡父母代种鸡产蛋性能和所产种蛋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1200只体况、日龄、生产性能接近的60周龄"农大3号"小型蛋鸡父母代种鸡,随机分为2个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料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 kg/t复合植物提取物。试验期共4周。结果显示:相对于对照组,日粮中添加复合植物提取物能显著提高种鸡产蛋率(P<0.05);显著降低破蛋率(P<0.05);有降低裂纹蛋率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能显著提高种蛋的哈氏单位(P<0.05)。综上所述,"农大3号"小型蛋鸡父母代种鸡日粮中添加0.5%的复合植物提取物能提高种鸡的产蛋率,提高种蛋的蛋壳质量和哈氏单位。  相似文献   

8.
取37周父母代AA种鸡880只(母鸡800只,公鸡80只)随机分成4组,研究中草药制剂金鸡散对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在用药前用药后1-4周,统计各组蛋率、蛋重、蛋形指数及受精率、孵化率和健雏率。结果:采用金鸡散按高(20g/kg),中(10g/kg)、低(5g/kg)3个剂量拌料,连用5d,对蛋重,蛋形指数均无不良影响,同时显著提高种鸡产蛋性能及蛋孵化性能,在3个剂量组中,以中剂量组应用效果最为明显,同时对组相比可提高产蛋率6.2个百分点,孵化率及健雏率亦显著提高(P<0.05)。  相似文献   

9.
试验选取300只28周龄的岭南黄父母代肉种鸡,随机分成5组,研究了四个水平的日粮大蒜素添加量对产蛋性能及种蛋孵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适量的大蒜素能够显著的提高产蛋率、饲料报酬和经济效益,而对平均蛋重、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由于AA肉用种鸡的遗传性状逐代改进,使其父母代生产性能不断提高。现将AA肉用种鸡父母代目前的生产水平详列如下。 1.产蛋量: (1)25周龄时产蛋率达5%。 (2)产蛋高峰期的产蛋率达86%。 (3)按入舍母鸡产蛋量计算,42周龄内平均每只产179枚蛋,能孵出鸡苗153.8只。 2.孵化率为86%。 3.成活率为95%(0~25周龄)。 4.耗料: (1)每生产1枚蛋需耗料250克。 (2)0~25周龄,每只母鸡共消耗饲料13.62公斤;每只公鸡共耗料15.44公斤。注意:饲料消耗量是随饲料品质、环境  相似文献   

11.
AA 肉用种鸡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在世界肉鸡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祖代、父母代种鸡产蛋多,蛋的孵化率高,商品代生长迅速,饲料报酬高。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祖代鸡每只入舍母鸡40产蛋周可产父母代鸡苗121只,其中雌性鸡苗60只;父母代鸡每只入舍母鸡42产蛋周产商品代鸡苗  相似文献   

12.
我场于1993年10月份开始饲养第22群AA父母代种鸡,25周准时开产至66周淘汰。由于受历史罕见的持续高温影响,种鸡出现中暑死亡,结果每羽入舍母鸡累积产蛋178.68枚。虽然该群鸡的产蛋水平与AA公司的尚有一些差距,但是入孵蛋孵化率却超过美国AA公司手册标准2.15个百分点,详见附表。  相似文献   

13.
对国家级地方鸡种基因库(江苏)东乡绿壳蛋鸡保种群连续进行了3个世代的禽白血病净化,每个世代分别检测1日龄胎粪、25~27周龄蛋清p27抗原阳性率、6周龄和43周龄血浆病毒分离阳性率,并对每个世代的死亡率及产蛋性能数据进行统计。结果:经过3个世代的净化,p27抗原阳性率呈显著降低趋势,净化后群体的1日龄胎粪、6周龄血浆、25周龄蛋清和43周龄血浆p27抗原阳性率分别降至2.9%、4.0%、1.8%和1.2%。育雏、育成和产蛋期的死亡率逐代下降,尤其产蛋期的死亡率下降最明显。净化后群体的开产蛋重、开产体重、300日龄体重、300日龄蛋重与净化前相比无明显变化;300日龄产蛋数和66周龄产蛋数明显提高(P0.05)。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海兰W-80父母代种鸡在我国饲养环境下的产蛋规律,本实验分别测定了3个种鸡场各10827、10147、21204只海兰W-80父母代种鸡全期产蛋性能,分别采用伍德模型(Woodmodel)、分室模型(McMillan model)和杨宁模型拟合其产蛋率曲线,使用Gompertz、Logistic和Von Bertalanffy模型拟合其累计产蛋数曲线,根据R~2、赤池信息准则(AIC)和贝叶斯信息准则(BIC)选择最优模型,并与饲养标准进行产蛋性能比较。结果显示,曲线拟合模型F检验均差异显著,可用于海兰W-80父母代种鸡产蛋率和累计产蛋数拟合;产蛋率拟合杨宁模型R~2最高(R~2=0.987~0.994),分室模型次之(R~2=0.927~0.977),伍德模型拟合度最低(R~2=0.509~0.652),且AIC与BIC指数依次为杨宁模型分室模型伍德模型。Gompertz、Logistic、Von Bertalanffy模型拟合3个种鸡场累计产蛋数曲线R~2分别为0.996~0.997、0.989~0.990、0.998~0.999,且VonBertalanffy模型AIC与BIC指数最低。本实验中海兰W-80父母代种鸡开产较饲养标准早4~11 d,70周龄累计产蛋数高于标准上限5~12个,但92%产蛋率高峰持续时间较短。综上,杨宁模型和Von Bertalanffy模型分别适用于海兰W-80父母代种鸡产蛋率和累计产蛋数的拟合,可评估和预测其产蛋规律。此外,应避免种鸡开产过早,以防产蛋高峰持续时间缩短,影响全期产蛋性能。  相似文献   

15.
公司所属的德胜种鸡场 1998年 10月 9日及 14日分别从本公司祖代场引进的 AA父母代种鸡 6500套及 6250套,合计 12750套,为京海公司第 38群父母代种鸡,分别饲养于该场二、三两组鸡舍。该批种鸡 24周末育成率为 96.99%;产蛋期全群 80%以上产蛋率持续了 12周;全群期内 (66周末 )每只入舍母鸡累积产蛋达 204.68个;每只入舍母鸡提供正品苗鸡数达 171.20只;整个产蛋期死淘率控制在 3.78%。   38群父母代种鸡的各项生产指标均超过了美国 AA公司现行的 AA手册标准。苗鸡质量过硬,产品深受广大养户青睐。京海公司 38群种鸡所取得的高…  相似文献   

16.
腐植酸钠对尼克红父母代蛋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腐植酸钠对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选用1200羽48周龄尼克红父母代种鸡进行了为期45 d的饲养试验。将试验鸡群随机分为4组,一组为对照组,其它为试验组,在试验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5%、1.0%、2.0%的腐植酸钠。结果表明种鸡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腐植酸钠对蛋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有显著差异。1%的腐植酸钠对蛋种鸡的生产水平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可显著提高产蛋率、降低料蛋比,显著改善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2%的添加量不但未提高其生产性能,反而降低了其生产水平,而0.5%的添加水平没有对种鸡生产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随着饲养条件的不断完善、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饲养的AA父母代生产性能已接近或达到国外AA品种生产标准.1999年4月20日我场从北京AA公司引进种鸡9950套,经过严格选育,24周入舍母鸡9130只,合格率高达91.76%,产蛋率最高达87.4%,80%产蛋维持期在10周左右,取得了平均每套母鸡提供154只健雏,孵化率91%以上达14周,最高达93%的好成绩.现就本批种鸡饲养管理中的成功经验,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为比较单阶段大箱体孵化器与多阶段巷道式孵化器对海兰褐父母代种蛋孵化性能的影响,将279 804个来源于37~45周龄海兰褐父母代的合格种蛋随机分成两组,单阶段组共入孵129024个、多阶段组共入孵150 780个。两组种蛋同一天入孵,出壳后分别统计两组各周龄的孵化率及1日龄健母雏的体重和体长等。结果显示:随着周龄的增加,单阶段组受精蛋孵化率和受精蛋健母雏率更高。在43和45周龄,单阶段组受精蛋孵化率极显著高于多阶段组(P0.01),受精蛋健母雏率显著高于多阶段组(P0.05);单阶段组1日龄健母雏的体重和体长极显著高于多阶段组(P0.01)。研究表明:不同孵化模式对海兰褐父母代种蛋孵化性能有影响;使用单阶段大箱体孵化来自43周龄后海兰褐父母代的种蛋,可同时获得更高的受精蛋孵化率和健母雏率及更优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9.
1981年11月,上海市新杨种畜场从英国罗斯公司引进配套的罗斯褐壳蛋用原种鸡A、B、C、D四个品系,共7000多羽。为观察罗斯蛋鸡引进后的实际饲养效果的生产性能,我们首先对罗斯父母代的产蛋性能进行测定。在测试过程中尽量依据罗斯公司提供的资料,以发挥父母代种鸡的遗传潜力,为饲养父母代种鸡提供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20.
龚冬仙 《浙江畜牧兽医》1995,20(4):39-39,17
伊莎蛋种鸡高产技术措施义乌种鸡场自1990年起先后引进几批伊莎父母代蛋种鸡。生产性能连连突破法国伊莎公司标准,产蛋高峰上得快,持续时间长,整个产蛋期日产蛋率在90%以上平均维持119天,饲养60周每只入舍母鸡累计产蛋数均超过品种标准。现将伊莎蛋种鸡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