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毛鼠种群繁殖动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1987-1998年在东莞市稻、果、菜混种区研究了黄毛鼠种群的繁殖动态。结果表明,黄毛鼠在12月和1月很少繁殖,2-11月是正常繁殖期,3-10月为繁殖盛期,每年有2个繁殖高峰期;繁殖指数是衡量害鼠繁殖力强弱的综合指标,其季节变动大而年间变动小,因而导致黄毛鼠种群数量的季节变动很大,而年间数量变动较平稳。  相似文献   

2.
黄毛鼠种群空间格局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定点夹夜法,调查鼠密度;用聚集性指数和扩散系数确定黄毛鼠种群空间格局;分析种群聚集均数,探讨引起黄毛鼠聚集的原因。在时间序列中,黄毛鼠雌性、雄性各自统计和两性合起来统计,空间格局主要是聚集分布。其聚集程度随季节、种群密度大小而异,聚集性指数与鼠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引起黄毛鼠聚集分布的原因是环境因素。黄毛鼠在田间的空间格局是聚集分布,非均匀分布;害鼠聚集分布与环境有关。黄毛鼠种群空间格局研究结果为鼠害防制和鼠情监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蕉园害鼠组成、数量季节变动,鼠密度与环境的关系;探明了害鼠危害香蕉果实及蕉树球茎的主要时间,黄毛鼠密度与香蕉穗受害率的关系。提出控制香蕉受害的关键时间、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林来金 《福建农业学报》2014,(11):1127-1131
2002-2011年云霄农田鼠情系统监测结果表明,黄毛鼠是云霄县农田优势种,占84.5%,其种群消长动态呈现明显季节性波动,月平均捕获率为5.4%~9.2%,年内出现2次高峰,除个别年份外,年度间种群消长动态较为平稳.调查数据显示,黄毛鼠雌雄总性比为1.5∶1,每年的1~12月份均能捕到怀孕鼠,不存在12、1、2月为偶然繁殖期,平均月怀孕率为45.9%,繁殖指数为160.6%,说明黄毛鼠在云霄乃至闽南农区具有较强繁殖能力,成为影响农田黄毛鼠种群数量变动的主要因子.笔者根据黄毛鼠种群消长规律分析,提出了可持续防控农田鼠害的策略,为农田科学灭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珠江三角洲作物结构变动与害鼠可持续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作物结构变动对害鼠数量、生物量的影响,重点防治鼠种及其数量季节变动状况;害鼠栖息地生态控制和抗凝血灭鼠剂持续使用技术,黄毛鼠抗药性;果园、菜地害鼠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害鼠分布、空间格局与灭鼠技术等。提出害鼠可持续控制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6.
黄毛鼠综合防治对策及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作物布局和杂草生长状况对黄毛鼠种群数量及其危害的影响,全面灭鼠和局部灭鼠对黄毛鼠数量的控制效应,毒谷指数与灭鼠效果的关系等,明确了化学灭鼠投饵量的量化指标并提出了黄毛鼠综合防治对策及技术。  相似文献   

7.
“九五”期间,研究了珠江三角洲稻区黄毛鼠的预测预报,灭鼠对害鼠群落结构的影响,灭鼠效果、作物结构和杂草生长状况与黄毛鼠种群数量的关系,增效灭鼠剂及如何确定单位面积投饵量的鼠害控制技术等。分析了黄毛鼠成灾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对策及技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掌握广东典型农田区域鼠情发生情况及不同栖息环境的鼠类群落结构特征差异,为广 东农田鼠害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夹夜法在粤北地区的韶关南雄和珠三角地区的江门新会 2 个监测点开 展连续 3 年的农田鼠情监测,量化分析鼠种组成、种群数量及群落生物量结构等现状,并比较不同栖息环境的 鼠类群落结构特征差异。【结果】3 年总捕获率为 6.37%,836 只捕获个体分属 5 种鼠类。其中黄毛鼠捕获数 (589 只)和生物量(322.34 g/ 百夹夜)皆占据优势。监测点农田鼠类基本群落结构可概括为“黄毛鼠 + 板 齿鼠 + 卡氏小鼠 + 褐家鼠 + 黄胸鼠”。鼠类种群数量逐月动态呈双峰型,每年有 2 个高峰期(1 月和 11 月) 和 2 个低谷期(4 月和 7 月)。冬季鼠类种群密度最高,平均捕获率为 7.17(±2.49)%;春季最低,平均捕获率 为 4.86(±2.21)%。南雄监测点鼠类种群密度和生物量(8.38%±5.05%,727.92 g/ 百夹夜)显著高于新会监测点 (4.88%±4.28%,472.52 g/ 百夹夜),2 个监测点在鼠种组成、种群数量及群落生物量结构上亦存在显著差异。 【结论】农田鼠类种群数量在不同月份、不同季节、不同地点皆存在明显差异。需提高农田鼠类监测及早期预 警的准确度,并根据种植结构、栖息地条件的变化调整防控策略,以实现新形势下鼠害的可持续治理。  相似文献   

9.
1985年4月至1992年12月,作采用铗日法对萧山围垦农区臭Qu的种群动态进行了连续逐月定点定时的研究,结果表明:1985 ̄1989年鼠Qu种群数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1990 ̄1992年数量下降,但室内外种群的数量年变化存在差异;不同数量状态下臭Qu种群数量季节消长规律存在差异;种群数量年变动受种群优势度、种间关系和柄息地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抗凝血灭鼠剂可持续使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探讨了害鼠是否出现拒食和引起拒食的原因、灭鼠方法与防治效果,研究了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使用典型区黄毛鼠的抗药性发生率。结果表明,滥用和乱用灭鼠剂已导致害鼠出现明显的拒食;如何使用有限的毒饵对灭鼠效果影响很大,灭鼠次数多,每次投饵量严重不足,灭鼠效果低;只有根据害鼠数量变动规律,合理使用灭鼠剂,才能充分发挥有限毒饵的作用。使用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时间长、灭鼠频繁、年投饵量大、灭鼠效果差的地方,黄毛鼠已出现抗药性。影响抗凝血灭鼠剂可持续使用的主要因素是拒食和抗药性,拒食是可以避免的,抗药性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合理使用灭鼠剂,就能够延长抗凝血灭鼠剂的使用年限。  相似文献   

11.
树冠圆满度对树木生长的影响及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树冠是树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指标———树冠圆满度不仅客观地反映了树木占有生长空间的状况及竞争能力,而且对树木的生长过程和树木的形状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树木直径、树高较小(或年龄小)时,其树干材积也较小,而树冠圆满度较大,随着直径、树高的增加,其树干材积随之增加,但树冠圆满度逐渐变小。所以,树冠圆满度与直径、树高及树干材积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关关系,其相关指数(R)基本上在0 80以上,而形数与树冠圆满度之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猪场空气细菌数量与猪高热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2001年入夏以来,浙江、上海等许多地区的猪群中流行以持续高热、气喘、皮肤发红为主要特征的猪"高热综合征",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到目前为止,其主要病原依然未被确定.为了研究空气中细菌含量与该病的发生和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我们对浙江省几个不同规模、不同发病情况的猪场的空气细菌含量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该病的发生及严重程度与猪舍内空气的细菌含量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孙淑芬 《北京农业》2011,(3):208-209
吉林省通榆县向海水库为通榆县水利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分析向海水库发展的现状,认为要加强对向海水库的管理,因地制宜,通过向海这一品牌发展旅游经济。  相似文献   

14.
从经济学角度而言,完备的合同必须具备四方面条件:完全竞争的市场;完全的理性;无外部负效应;零交易成本。但这些条件均不具有现实性。合同法的功能就是纠正合同的非完备性,使之趋于完备。在此分析基础上,对我国《合同法》的立法目的进行了审视。  相似文献   

15.
从犯的原因力是指成立从犯所必需的因行为人的行为与其他人的犯罪行为之间产生的内在的必然联系。从犯是否成立,要经过一般性判断、具体性判断和排除性判断三个环节。一般性判断主要考虑是否具有成立从犯所要求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具体性判断涉及事前判断与事后判断、主观判断和客观判断、应然判断与实然判断,排除性判断主要考虑刑法分则的特殊规定和刑法总则中的但书。  相似文献   

16.
"营改增"工作已于2016年5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对建筑施工企业带来深远的影响。分析了"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影响,并如何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应对"营改增"的变化提出了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构建中农民工弱势群体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民工不仅数量巨大,而且处境尴尬,与和谐社会构建极不协调。农民工弱势群体的形成,既有自身原因,又有历史原因、制度原因。应健全法律法规,完善收入分配机制,创新就业制度,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网络环境给高校图书馆带来的压力,提出了实现资源共享、完善馆藏结构、开展多元化服务、提高馆员素质等应对措施,以适应网络环境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9.
20.
自2014 年10 月8 日“制度治党”被首次提出之后,总书记在强调党的建设时多次强调制 度治党的重要,在中国共产党走过的近百年的历史中,党的制度建设不断创新、不停发展,是一 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大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起源、探索的重要时期,随着大革命的 开展这一时期的党员数量猛增,人数的增加也就代表着管理难度的增加,同时又要面对复杂的 革命环境,这对还处于幼年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无疑是种挑战。可令人欣喜的是,中国共产党在 大革命时期借用北伐战争的胜利和工农运动高涨的机会不断探索,并在制度建设方面取得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