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烯效唑浸种对红小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种子萌发和水培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以京农8号红小豆为材料,设置7个浸种浓度,研究烯效唑浸种对红小豆种子萌发、幼苗形态、根冠比、壮苗指数、叶绿素、叶绿素荧光参数、根系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烯效唑浸种浓度升高,对红小豆幼苗株高的抑制作用增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烯效唑浸种可以显著提高红小豆种子发芽势、发芽率,使红小豆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根系平均直径、总根长、最长根长、根系活力以及茎粗、壮苗指数、叶面积、根冠比明显增加,同时提高叶绿素含量、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光系统(PSⅡ)的潜在活性(F_v/F_o)、光化学猝灭系数(q_P),降低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_(PQ)),从而增强光合作用能力;烯效唑浸种还显著提高了根系SOD、POD活性,降低了MDA含量;用于红小豆浸种的最佳处理为20 mg/L 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  相似文献   

2.
作者以不同浓度苦豆子种子水提物浸种处理小麦种子,研究其对小麦种子的萌发率、幼苗生长、叶绿素含量、α-淀粉酶活性和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苦豆子种子水提物浸种后,小麦种子发芽率降低,幼苗的根长、株高和干重在浓度为0.05g/mL~0.10g/mL之间明显高于对照,而在浓度为0.20g/mL~0.50g/mL之间时低于对照;幼苗根冠比随处理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下降;随提取物浓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而α-淀粉酶活性总体增强,根系活力总体减弱,但在较低浓度条件下对根系活力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3.
作者以不同浓度苦豆子种子水提物浸种处理小麦种子,研究其对小麦种子的萌发率、幼苗生长、叶绿素含量、α-淀粉酶活性和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苦豆子种子水提物浸种后,小麦种子发芽率降低,幼苗的根长、株高和干重在浓度为0.05g/mL~0.10g/mL之间明显高于对照,而在浓度为0.20g/mL~0.50g/mL之间时低于对照;幼苗根冠比随处理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下降;随提取物浓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而α-淀粉酶活性总体增强,根系活力总体减弱,但在较低浓度条件下对根系活力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4.
海带提取液对圆叶牵牛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种工艺制作的海带提取液对药用植物牵牛进行浸种和叶面喷施实验.结果表明:海带提取液能显著提高种子的萌发率;促进牵牛根系的生长发育,增加根系体积、鲜重与干重;促进地上部分的生长,其干重、鲜重明显提高.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随幼苗的发育呈增加趋势;但在同一发育时期叶绿素a/b比值差异不显著,Chla、Chlb含量变化无一定规律.  相似文献   

5.
张敏  胡丽  杨春平  陈华保  杨继芝  龚国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4):1765-1766,1785
[目的]探索木霉L24菌株对小麦生长的影响。[方法]以小麦品种川育20为试材,采用木霉L24菌株分生孢子可湿性粉剂浸种和叶面喷施2种方式处理小麦,测定并比较小麦幼苗形态与生理生化的各项指标。[结果]木霉L24菌株浸种与喷施2种方式处理对小麦的根长、叶面积和苗高均有促进作用,可有效提高小麦过氧化物酶含量、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其中,木霉L24菌株低浓度浸种处理有利于促进根系生长,低浓度喷施处理有利于增加苗高,而低浓度喷施和浸种处理则利于增加叶面积;喷施300倍处理的叶绿素含量最高(1.9455mg/g);喷施500倍处理的根系活力最高;浸种300倍处理的POD活性最高(1.50×10-3U/g);喷施高浓度处理更利于小麦MDA含量的降低。[结论]该试验证明了木霉菌对植物生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农乐一号浸种 ,可明显提高玉米种子的萌发率 ,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 ,并对幼苗的根系活力有明显的提高效应。使用农乐一号浸种处理或于玉米生长中期进行喷施 ,可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 ,特别是叶绿素a的水平 ;使硝酸还原酶活性提高 ,根系活力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玉米的吸收能力和光合能力。  相似文献   

7.
不同外源激素浸种对甜椒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用5 mg/L S3307和10 mg/L IBA 10 mg/L NAA对甜椒种子进行浸种试验的结果表明:无论从形态指标还是生理指标来看,均以5 mg/L S3307溶液浸种效果优于10 mg/L IBA 10 mg/L NAA,以5 mg/LS3307溶液浸种可明显降低甜椒幼苗株高,增加茎粗和植株干重、增大根冠比,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增强幼苗根系吸收能力,但对叶面积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杨春桃  郑翰  李方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405-17407
以小麦品种“川育20”为材料,研究了烯效唑浸种处理后对小麦幼苗生理指标和形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烯效唑浸种处理增加了小麦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提高小麦植株的抗逆性;烯效唑浸种处理还抑制小麦地上部分的生长,促进了根系的生长,增加植株的根冠比。  相似文献   

9.
烯效唑对晋中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7,(7):1103-1106
以山西农业大学培育的冬小麦031165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研究不同烯效唑浸种处理(烯效唑浸种处理分别设15,30,60,120 mg/kg,同时以清水浸种为对照)对小麦生长发育、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烯效唑浸种使得小麦分蘖增加、叶色加深、叶片变短且宽度增加,通过增加茎秆粗度抵抗倒伏,其中,30 mg/kg烯效唑处理时小麦地上部长势最佳;烯效唑浸种小麦的次生根数及根系活力均极显著高于对照,以30 mg/kg烯效唑浸种处理最为明显,用量过高则不利于小麦根系活力和次生根数的增加;烯效唑浸种可促进下层根系的发展,从而能够延缓小麦根系后期的衰老;烯效唑浸种可以明显增加小麦的产量。从整体上看,30 mg/kg烯效唑处理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综合效应最佳。  相似文献   

10.
骆驼蓬提取物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浓度的骆驼蓬提取液浸泡玉米种子20h,通过室内培养和田间试验研究了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一定浓度骆驼蓬提取液浸种处理的玉米,根系和地上部生长量增加,根苗比增大;叶绿素和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硝酸还原酶活性提高,而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田间试验表明,0.1g/mL和0.2g/mL浓度浸种处理明显促进玉米株高、茎粗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提高,产量增幅分别达12.68%和11.48%。  相似文献   

11.
罗锋  杨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267-22268,22434
[目的]研究烯效唑对小麦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用0、20、40、60mg/L烯效唑对小麦种子浸种24h,以蒸馏水作对照。然后用水培法对幼苗进行栽植与培养,之后再用广口瓶法测定幼苗的呼吸强度,用TIC法测定幼苗的根系活力,通过对幼苗株高、根长、根数、根/冠比的测定研究幼苗的形态指标,用分光光度法对幼苗叶片叶绿素的含量进行测定,通过测定MDA含量研究幼苗叶片的抗性。[结果]烯效唑能影响小麦种子呼吸强度,促进其根系活力,抑制茎的生长并促进根的发育,此外,烯效唑还能使幼苗叶绿素含量增多,增强幼苗抗性。但是,不同浓度烯效唑对幼苗的影响也不同。[结论]该研究可以为进一步拓展烯效唑在大田作物上的开发应用前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不同药剂对槟榔幼苗的矮化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不同矮化药剂对槟榔的矮化效应,以1年生槟榔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多效唑、烯效唑、甲哌鎓等药剂对槟榔幼苗的株高、茎粗、最大叶长、最大叶叶柄长、SPAD值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烯效唑、甲哌鎓等3种药剂处理均能有效限制槟榔幼苗株高,抑制叶片生长,促进茎粗生长和叶绿素合成。以10g/L烯效唑喷施时,槟榔幼苗植株株高、最大叶长、最大叶叶炳长生长最缓慢,茎粗最大,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高,矮化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13.
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英  李邦发  韩海波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125-7126
[目的]为了研究不同浓度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设0(CK)、20、40和60 mg/L的烯效唑浸种4个处理,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的形态指标(株高、根长和根冠比)与生理指标(叶绿素和丙二醛含量、发芽势和发芽率、叶片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结果]烯效唑抑制地上部分的生长,20 mg/L烯效唑处理的小麦幼苗根长最长(达11.17 cm);用20、40和60 mg/L的烯效唑处理后,小麦根冠比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06.0%、100.0%和80.4%,叶绿素含量比对照分别增加了18.7%、11.1%和6.3%,丙二醛含量比对照分别降低12.5%、21.88%和9.38%,叶片相对电导率比对照分别降低了26.09%、32.61%和19.57%。20和40 mg/L的烯效唑处理后小麦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比对照分别增加55.5%和22.2%,50%和39.9%,而60 mg/L烯效唑处理后发芽势和发芽率则比对照低。[结论]烯效唑浸种可促进小麦壮苗、增强植物抗性,有利于小麦生产,但应注意浓度控制,以20 mg/L烯效唑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试验研究了烯效唑浸种对高粱幼苗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1~2mg/L烯效唑浸种后,高粱幼苗叶片比叶重、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提高,丙二醛(MDA)含量和外渗电导率降低.说明烯效唑有助于培育壮苗,并增强高粱幼苗的抗逆性.5mg/L烯效唑浸种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探讨烯效唑(S-3307)缓解草甘膦对玉米幼苗的伤害作用.以2 440 mg/L草甘膦为对照,对玉米幼苗喷施不同浓度的S-3307(10 mg/L、25 mg/L、50 mg/L)与草甘膦混合溶液,系统分析了幼苗形态、地上部鲜重、叶绿素、保护酶和细胞膜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单独施用草甘膦相比,添加S-3307(10 mg/L、25 mg/L、50 mg/L)能显著提高玉米幼苗地上部鲜重和叶绿素含量,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叶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叶绿体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显著降低丙二醛(MDA)含量.这说明S-3307可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来保护膜的结构和功能,缓解草甘膦对玉米幼苗的伤害作用.尤以50 mg/L S-3307与草甘膦混用缓解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在种衣剂中应用烯效唑防止油菜高脚苗及田间应用的效果.试验在油菜种衣剂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烯效唑并用于包膜3个油菜品种的种子,经室内试验筛选得到较适烯效唑浓度的种衣剂配方.田间试验表明,筛选出的含较适烯效唑浓度的油菜种衣剂Coat I包膜种子后可以有效防止油菜苗期的蚜虫危害,显著降低三叶期幼苗苗高、根颈长,显著增加叶龄和绿叶数;促进根颈粗和苗干重的增加.Coat I包膜处理还能改善油菜的经济性状,增加有效分枝数和单株角果数,提高了3个品种的籽粒产量,其中双72品种增产达18.9%.表明烯效唑通过种衣剂包膜种子处理能提高幼苗素质,有效解决油菜高脚苗问题,为油菜的高产稳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种子包衣和烯效唑调控油菜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种子播种前进行包衣处理,在油菜幼苗三叶期叶面喷施烯效唑,于不同生育期取样测定种子包衣和烯效唑对油菜生长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种子包衣在苗期能显著地促进幼苗生长,增加最大叶的长度和宽度,叶色变深,叶绿素含量提高,根系活力增强,根系与地上部的干物重显著增加。烯效唑对包衣油菜的生长有一定的调控作用,使其绿叶数增多,叶片变小增厚,叶色变深,叶绿素含量增加,茎杆增粗,延缓其衰老。种子包衣对油菜整个生长发育过程起调控作用,增加油菜的一次分枝、角果数及地上部的干物重,并促进每角粒数的增加,因而籽粒产量比对照增加22.3%,烯效唑对包衣油菜生长的调控主要是延缓植株衰老,增强其光合作用能力,使其根重、茎重、单株种子重增加,最终达到高产,籽粒产量比对照增加24.8%。  相似文献   

18.
李秋  李立芹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0):5715-5716,5719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分别用0、20、40、60 mg/L烯效唑浸种处理,研究其对小麦幼苗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20、40、60 mg/L烯效唑处理后,幼苗株高分别降低9.35、10.78、12.16 cm,根干重分别增加7.18%、4.39%、1.73%,根冠比分别增加30.3%、20.5%、16.4%,总叶绿素含量分别增加8.9%、27.1%、37.8%,丙二醛含量分别降低28.7%、16.1%、6.9%,呼吸强度分别降低61.1%、19.6%、16.9%;烯效唑浓度为20和40 mg/L时,根系活力分别增加53.8%、19.4%,而60 mg/L时根系活力比对照组降低11.3%。[结论]小麦生产过程中,烯效唑使用浓度以20 mg/L为宜。  相似文献   

19.
烯效唑对雾培马铃薯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雾培马铃薯植株叶片喷施5,10,15和20 mg/L烯效唑处理,以清水为对照,研究了烯效唑对雾培马铃薯植株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10 mg/L烯效唑可增加雾培马铃薯叶片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同时马铃薯植株的净光合速率最大,而15 mg/L和20 mg/L烯效唑处理不利于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增加、以及净光合速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