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引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71团位于巩乃斯河南岸,海拔845-900米,属于温带非季风半干旱草原谷地气候,气温变化幅度大。据多年的统计,年平均降水量508.1毫米,平均气温7.7℃左右,无霜期156天左右,≥10℃积温3488.1℃。结合产业结构的调整,我站开展了水稻试验项目。  相似文献   

2.
采用苯板隔寒与常规育苗2种育苗方式对晚熟品种松粳9进行育苗试验,研究隔寒增温对水稻育苗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苗床隔寒增温育苗比常规育苗提前7d播种,提前15d成熟,争抢有效积温200°C左右,保证了松粳9生育期138d左右,需≥10°C活动积温2650℃左右的品种在能够正常成熟,提高产量13.3%。  相似文献   

3.
《农家致富》2014,(4):8-8
今天本省东南部多云到阴有小雨或小雨夹雪,最低温度:淮北地区-7-8℃.苏南地区-2℃左右.其他地区-4℃左右,最高温度:淮北地区0~1℃.  相似文献   

4.
《当代农业》2014,(3):8-8
★四九过半天寒冰冻全省今天晴到多云,最低温度:淮北地区-50℃左右.其他地区-4~3℃.大部分地区有冰冻,最高温度:7~8℃。23日全省多云.最低温度:-2℃左右.最高温度:10~12℃。24日多云.最低温度:2℃左右,最高温度:本省东北部地区14℃左右.其他地区16~17qc.  相似文献   

5.
科技动态     
《当代农业》2011,(3):21-21
水稻品种——连粳7号 江苏省连云港市农科院水稻科技人员培育的水稻常规中粳新品种“连粳7号”经专家组现场实产验收,亩产821.1公斤。达超级稻标准,并于近期顺利通过省品种委员会审定。连粳7号综合性状好。全生育期154天左右.产量高、分蘖性较强、长势旺、  相似文献   

6.
闵行区水稻生产通过最近3年的挖潜扩种,面积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利用,生产规模稳定在1.6万亩左右,其中1万亩设施粮田已建成,亩产量在550kg左右。2007年水稻种植面积为1.66万亩,良种覆盖率达100%,杂优化率为73.7%;种植规模上,19家300亩以上的本地人规模经营面积达1:24万亩,规模经营比重达74.7%,其余0.42万亩水稻由1847产中、小散户经营,户均面积为2.27亩。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延寿县耕地面积7.9万hm^2,2007年水稻种植面积4.7万hm^2,占599/5,是延寿县的主要粮食作物。近年来,重点抓优质高产,虽然品质提高了,但产量却徘徊在7500kg·hm^2左右,多年来一直没有显著提高。2006年开始推广水稻超级稻种植,产量达到了10500kg·hm^2。左右,在超级稻种植过程中逐渐探索出一套超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正广西南丹县地处云贵高原与广西丘陵过渡地带,属高寒山区,年平均气温1 7℃左右。水稻是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受气候影响,一年只能种植一季中稻,每年因病虫害造成的损失在100万kg左右,病虫害成为制约当地水稻高产稳产的因素之一。水稻抗病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为农业工作者提供安全高效的水稻病害防治指导意见,对进一步提高该县水稻产量及种植经济效益,实现当地农民增产增收具有重要意义。1当地水稻种植现状  相似文献   

9.
看着金黄的稻田,望着满眼丰收的景象,黑龙江省尚志市长营村村长高兴地说:“以前我们施肥量很高,但水稻产量只有7吨左右,应用(前氮后移)施肥新技术后,水稻产量比以往有大幅度提高,预计今年的水稻产量将达到8.5吨左右。”  相似文献   

10.
8月农事     
8月气候特点,持续高温,日照强烈,伏秋连旱,间有暴雨。南方地区平均最高气温33.1℃左右,平均最低气温24.7℃,平均降雨量102.0ml,平均相对湿度78%左右。  相似文献   

11.
蛟河市位于吉林省东部属半山区,地处松花江流域,这里土质肥沃,日照充沛,全年光照总时数为2300~2500小时,盛产优质水稻,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全年平均降水量为710毫米,5~9月份平均气温为18·7℃,有效积温为2650~2750℃,无霜期为130天左右。特别适合种植绿色水稻。1优质米的一般特  相似文献   

12.
2003年水稻育苗阶段气候条件是4月份气温高,日平均气温为8.08%,较历年同期6.3℃高1.78℃,因此,育苗较历年早5—7天。水稻秧苗1.5—2叶期间正值5月上中旬,日平均气温仅9.4℃.较历年同期低1.2℃,比2002年同期低3℃-4℃。特别是5月4日、8日两场冻害,使部分秧苗受到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13.
白城地区大部分水稻都种植在北纬44—46度之间.年有效积温在2800℃左右.属于吉林省的中早熟稻作区。该区属苏打盐碱土井水稻作区.所栽培的品种应当感温性强,感光性弱,喜肥耐盐碱。在整个水稻生殖生长阶段.由于地下水的温度较低.阶段性低温冷害、盐碱引起的病害等时有发生.对水稻生育威胁很大,极易造成结实率下降.产量大幅度降低。因此.我区在选用水稻品种上.一是考虑到能够安全成熟.二又不要浪费积温。三要喜肥耐盐碱.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水稻生产和消费大国.全国有8亿多人以稻米为主食。每年的水稻播种面积约0.3亿hm^2.稻谷年总产量在1.8亿t左右(居世界第一位).占世界年稻谷总产量的30%左右.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40%左右。水稻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国家实施粮食安全战略的基石。水稻生产标准化已使我国新时期水稻产业发展的方式发生转变.为确保我国水稻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当代农业》2014,(10):8-8
7日江苏省淮北地区多云到阴.其他地区多云,最低温度:11~12℃.最高温度:26~27℃。8日全省晴到多云,最低温度:15℃左右,最高温度:28℃左右。9日全省多云转阴有阵雨或雷雨.夜里淮河以南地区雨量中到大。  相似文献   

16.
为四川盆区水稻生产布局、品种选择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利用四川盆区105个气象观测站1961—2012年的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法、Mann-Kendall突变检测和Morlet小波分析方法分析四川盆区水稻气候资源的空间分布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水稻生长季热量和日照资源,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降水量盆中偏少,由盆中向盆地边缘增加。2)稳定通过12℃初日呈提前趋势,22℃终日呈推迟趋势,水稻安全生长季天数和积温呈增加趋势,日照时数和降水量都呈减少趋势。3)水稻气候资源的年际变化具有明显的周期性,但不同要素的周期性不同。稳定通过12℃初日存在18~20a的周期变化,22℃终日存在4~6a、8~12a的周期变化,水稻安全生长季天数和积温具有10a左右、18a左右的周期变化,日照时数有5a左右和25a左右的周期变化,降水量有8a和20a左右的周期变化。4)水稻气候资源各要素除降水量之外,都有比较明显的突变性,但不同要素的突变点有所不同。稳定通过12℃初日的突变点在2000年,22℃终日的突变点在1995年,水稻安全生长季天数、积温和日照时数突变点分别为1999年、1999年和1980年,突变性都较强。  相似文献   

17.
灰飞虱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en)卵、若虫、成虫(产卵前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0.9488℃、1.1709℃、9、4433℃,有效积温(日度)分别为120.0635、437.226l、76.5710,灰飞虱以3龄、4龄若虫越冬,平均过冷却点分别为-7.22℃和-7.8℃。雌成虫产卵大多处于水稻中下部的叶鞘内, 卵有很强的耐浸水能力,而不同的温度条件能影响雌成虫的产卵量。  相似文献   

18.
宣汉县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大巴山南麓,是典型的丘陵山区大县。全县辖54个乡镇,497个村,总人口123.13万人.农业人口100.38万人。县境内海拔275~2458m,全年平均气温16.7℃,≥10Y7有效积温5250℃,无霜期296天,相对温度80%,年日照小时1596.8小时,年降水量1312.5mm,系亚热带暖湿气候,适应马铃薯生长。全县幅员面积4246km2,耕地面积76.52万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42.19万亩,具有充足的稻草资源,常年稻田免耕稻草覆盖种植秋马铃薯面积近10余万亩,总产10万t左右。  相似文献   

19.
1.温度管理:播种到出苗期要密封保温。温度控制在30℃左右,一叶一心期的秧苗.棚内温度控制在25℃左右.最高不超过28℃;两叶一心期的秧苗,棚内温度控制在20-25℃左右,三叶一心期的秧苗,棚内温度控制在20℃。遇到-7℃的低温时,要采取增温措施.增加覆盖物、生烟增温等,防止发生冻害,同时,也要严格防止棚内温度过高发生烧苗。  相似文献   

20.
1技术功能及原理 1.1增温作用根据垄膜沟植技术在油菜生育期地温测量表明,该技术与油菜平播相比,日平均地温可提高0.8—5.7℃。特别在油菜生育期增温更为明显,幼苗期5cm可日平均增温5.7℃;初花期增温1.7℃左右;终花期增温0.2—0.6℃左右。这种增温作用正好弥补了高寒山区春季气温低,温度回升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