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香菇菌株耐热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28个香菇菌株的耐热性,发现在35℃、38℃培养时,所有香菇菌株都不能生长;在30℃培养时,10个菌株停止生长,其余18个菌株菌丝生长速度比在25℃时明显减慢。经进一步耐高温试验发现,日50、A42、农1⑦、中兴8号4个菌株的菌丝长速在30℃下基本不受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0℃是香菇菌丝生长的临界温度。  相似文献   

2.
以黑木耳(Auricularia heimuer)菌株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温度下黑木耳菌株菌丝生长速率,确定黑木耳培养最适温度;探究不同温度和时间高温胁迫后菌丝恢复生长情况,以确定黑木耳高温胁迫最适条件.结果发现,黑木耳最适培养温度为30℃,高温胁迫最适条件为44℃处理2 h;在此最适高温胁迫条件下研究黑木耳菌丝恢复生...  相似文献   

3.
王龙  秦鹏  赵玉卉  郭瑞 《北方园艺》2015,(18):162-165
以5个不同侧耳属菌株为研究对象,在其试管菌丝生长阶段,采用不同高低温处理培养,以期培养出耐高温、耐干燥的优良菌种,同时对比分析了同一菌株不同型在甘肃甘南高海拔地区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5个不同侧耳属菌株(PG型)在菌丝体生长阶段短时间内均能忍受50℃左右的高温,经恢复生长后的PGS型菌株菌丝(变温培养后)较PG型菌株生命力更加旺盛;在当地高温栽培季节(每年7—8月),PGS型菌株显示出了较强的耐高温和抗干燥的能力,其现蕾期和采收期较PG型菌株均至少提前3d,且子实体朵型紧凑,叶片肥厚,韧性较强;PGS型菌株生物转化率比PG型菌株至少高出5%左右。  相似文献   

4.
《食用菌》2020,(5)
为了筛选耐高温黑木耳菌株,研究从酶学方面研究黑木耳菌株适应高温胁迫的能力。将两个黑木耳菌株(DH2、10号)培养7 d后菌丝44℃热激4 h,考察热激前后黑木耳菌丝体保护酶活性变化。结果发现44℃热激4 h后较耐受高温的黑木耳菌株DH2菌丝体SOD活性、CAT活性迅速升高,POD活性、MDA含量在菌丝恢复时升高;不耐受高温的黑木耳菌株10号菌丝体POD活性、SOD活性、CAT活性、MDA含量迅速升高,在菌丝恢复时降低。因此,高温胁迫下不同黑木耳菌株菌丝保护酶活性变化趋势不同,可能与菌丝体高温耐受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以国内仅分布于新疆的巴尔喀什黑伞为试材,采用平板培养法,设置-5~40℃、光照/黑暗以及pH 4~11的不同处理,观察菌丝的生长情况,研究了菌丝体生长的适宜温度、光照和pH值,以期为巴尔喀什黑伞的人工驯化栽培关键技术集成提供指导。结果表明:博斯腾湖分布的巴尔喀什黑伞供试菌株XJAU-Ab2012在10~30℃范围内菌丝均可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5℃;供试菌丝在光照或黑暗条件下均可生长,完全黑暗条件下培养的菌落形态完整;培养基pH 4~11范围内菌丝均有生长,最适pH 6~8。试验阐明巴尔喀什黑伞菌丝生长阶段要求中低温、偏嫌光的环境条件,喜弱酸至弱碱的土壤条件。  相似文献   

6.
N~+离子束诱变杏鲍菇菌株液体培养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菌丝生物量为指标,对杏鲍菇出发菌株Xck和经过N~+离子束诱变后筛选得到的耐高温菌株X072进行发酵试验,其优化的液体培养条件为:出发菌株Xck装液量100 ml/250 ml,初始pH值5~6,培养温度25℃,摇瓶转速200 r/min,培养时间240h;耐高温菌株X072装液量100ml/250 ml,初始pH值5~7,培养温度30℃,摇瓶转速200 r/min,培养时间192 h。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菌丝培养温度对菌丝生长生理的影响及出耳期耳片的高温抗性,提高黑木耳出耳抗性和产品品质,实验设计5组不同发菌温度,对黑木耳菌丝培养温度、菌丝生理与出耳期耳片耐高温性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5℃、20℃发菌菌丝生长速度较对照组(25℃)慢,但菌丝粗壮,培养期感染杂菌少,酶活性高。低温培养的菌丝出耳期抗杂菌污染能力强,耳片不易流耳。低温发菌有利于提高黑木耳出耳耐高温性。  相似文献   

8.
以香菇(Lentinula edodes)L808菌株为亲本,用多孢自交方法取得164个自交子代菌株,连同亲本分别于填充木屑培养料的大试管中进行6个梯度的变温培养[25、30、32、34、25(恢复)、25℃(生长),每个温度培养5d],考察变温处理下菌丝生长速度的变化和分化。结果表明,菌丝生长速度明显受到变温的影响,30~34℃的高温对所有菌株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刺激,返回25℃后菌株的恢复和恢复后的生长等均呈现明显分化,供试群体中没有表现完全相同的个体,反应了菌丝生长速度这一性状背后复杂的基因调控体系;而且变温培养的菌丝生长速度应该和恒温培养的菌丝生长速度一样成为菌株特性评价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以黄色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菌株FV7为材料,采用紫外线诱变、氯化锂诱变和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等多种诱变方法对金针菇的菌丝细胞进行诱变,诱变后的菌丝细胞经过菌丝体生长阶段33℃高温初筛和子实体发育阶段20℃中温复筛,并经过多轮筛选获得耐高温突变菌株FV7EMS。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甲基磺酸乙酯对金针菇菌丝细胞的诱变效果明显,突变菌株FV7EMS能在20℃温度出菇,且生长速度快、菌柄较长,生物学效率比亲本FV7提高了28.82%,与亲本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金针菇耐高温新品种的培育,对于降低工厂化栽培能耗、多季节栽培金针菇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优化金针菇栽培技术,筛选适合实际生产的栽培菌株。选择29株金针菇栽培菌株作为供试材料,采用平板培养法研究菌丝长势、生长速率和生长指数,并结合菌丝吃料试验,综合研究供试菌株菌丝生长特性。结果表明7号、22号、23号、29号金针菇菌株在培养平板上菌丝生长浓密且均匀,长势评分高,菌丝平板培养平均生长速率快,菌丝吃料迅速,可达0.44~0.47cm/d,是潜在的金针菇工厂化生产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11.
黄伞结实与非结实菌丝的形态特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野生黄伞纯培养菌丝为试验材料,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经Gienrsa染色后,能结实菌株的菌丝是具锁状联合的双核菌丝,接种后,菌丝生长快而均匀,粗壮紧密,成熟时产生色素,菌丝颜色由白色或浅黄色转成深黄色或黄褐色;而非结实菌株的菌丝较细,生长较慢,成熟时不产生色素,菌丝颜色为白色或浅黄色,而且部分菌丝断裂产生分生孢子。  相似文献   

12.
黑木耳是我国传统的珍贵食用菌和出口产品,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效。黑木耳以往一直采用段木栽培,由于木材资源的消耗和生态林保护的需要,代料栽培已成为黑木耳生产的主要方式。近年来,浙江龙泉、云和,福建南平、古田、莆田等南方区域袋栽黑木耳迅速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目前生产上使用的主栽菌株新科1号、Au139等因菌丝活力较弱,抗霉菌能力差,不耐高温等,在栽培过程中易受霉菌感染而发生流耳、烂袋等问题。我们通过采集在恶劣环境条件(连续雨天、高温高湿等恶劣气候)下生长良好的野生黑木耳,对其进行分离、驯化、活力比较试验,活性酶、DNA指纹测定及出菇试验等,选育出黑木耳新菌株Au053(自编菌号)。该菌株表现出菌丝萌发、定植快,制袋污染率低,遇高温高湿连续阴雨天气不易流耳、烂袋等特性。1菌株特性Au053属中温偏高型菌株。子实体呈不规则朵状或片状,多皱缩,耳片柔软,耳面疏生短绒毛,鲜耳红褐色或褐色(图1),干耳黑色或暗褐色,口感胶柔滑润。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5~29℃,出耳最适温度22~25℃,32℃时也能正常出耳,出耳温度及耐高温温度比主栽菌株高2~3℃。菌丝走速后期略慢于主栽品种,走满袋时间较主栽品种长5~7天。接种后萌...  相似文献   

13.
梨轮纹病菌培养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梨轮纹病原菌的培养特性,结果表明,不同病原菌菌株间的致病力、菌丝日生长速率及产孢能力均不同,生长速率最大的菌株为P-16,生长速率最小的菌株为P-10,差异较大。菌株P-16致病力最强,菌株P-10致病力最弱。菌株P-7、P-13、P-16产孢量较大,P-4、P-10、P-19无分生孢子器产生;病原菌菌丝最佳生长温度为28℃,最佳产孢温度为25℃,分生孢子最佳萌发温度28℃;在日光灯、黑光灯条件下有利于病原菌菌丝生长,黑暗条件下病原菌生长较慢;病原菌产孢在黑光灯条件下最好;不同光照条件对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影响不大;病原菌菌丝生长最适pH值为7~9,产孢最适pH值为6~8,分生孢子萌发最适pH值为7~9;病原菌菌丝致死温度为62℃(10min)或57℃(15min),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60℃(10min)或55℃(15min)。  相似文献   

14.
以收集自北方地区的19株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生产菌株为试验材料,进行品比试验。采用十字交叉法测定了不同菌株的平板菌丝生长速度和长势;在阜平地区采用吊袋栽培法,测定了19个菌株的生物转化率和耳片性状。结果表明,菌株野森一代、黑丹一代、黑山、黑耳厚4个菌株,在产量、出耳时间、出芽整齐度、耳片性状等方面栽培农艺性状表现优异,适宜作为西部山区的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15.
八种灵芝菌株的比较及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了8个灵芝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菌丝体生物量及多糖含量等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在PDA培养基上,沂山灵芝菌株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为9.91mm/d;经150r/min、25℃液体摇床培养10d后,安丘大灵芝菌株获得的菌丝体生物量最高,为1.22g/100mL;济宁圆芝菌丝体中的多糖含量最高,为117.59μg/mg。经过综合分析比较,初步认为沂山灵芝为优势菌株。  相似文献   

16.
我们于1989年5月从福建省农科院植保所引进了一株子实体色泽洁白,粗柄型的金针菇菌株,编号为8909,经转管提纯扩大后,进行了该菌株特性的研究,同时和近几年来我县推广的当家品种8703和杂交19进行栽培试验和加工贮存试验,并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现报道如下。一、菌株特性 (一)菌丝特性:8909菌株在PSA加0.2%蛋白胨,pH值6.0的培养基上,菌丝白色粗壮平铺,粉孢极少,菌丝在5—29℃的温度范围均能生长,30℃以上停止生长,在20~23℃的适温下,约8—10天长满斜面,比对照菌株(7—8)天慢1~2天。在棉籽壳加木屑培养基上,菌丝白色微密粗  相似文献   

17.
拮抗和接种试验表明,胁迫温度及其处理时间共同影响香菇(Lentinula edodes)菌丝生长及其抵抗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侵染的能力,3个供试菌株Q7、L607和Y2对高温胁迫的耐受能力不同,37~42℃短时间胁迫处理对菌丝生长及其抗哈茨木霉能力没有明显影响。Q7在37℃处理24h或39℃处理18h和24h,Y2在39℃处理24h和48h,菌丝体转移至PDA中正常温度(25℃)均能继续生长,但已失去了抵抗哈茨木霉侵染的能力。但L607在39℃处理不超过30h时,保持了对哈茨木霉的抗病力。高温胁迫处理时间过度延长可导致香菇菌丝死亡。栽培试验表明,25℃室内培养的香菇菌棒没有发生腐烂病,而在缺乏控温条件的栽培棚内,菌棒腐烂率达到76%。温度测定表明,当秋栽香菇制袋时间提前至7月中旬时,7月下旬至8月上旬栽培棚内菌丝体受到了40~43℃高温胁迫。本研究表明,高温胁迫引起香菇菌丝抵抗哈茨木霉能力下降,甚至死亡,最终导致香菇菌棒腐烂病发生。  相似文献   

18.
采用盖玻片培养法研究美味扇菇担孢子的萌发特性,并通过在不同温度下对供试菌株的培养研究美味扇菇菌丝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美味扇菇担孢子腊肠形,大小为(4.5~5.5)μm×(1~1.64)μm;在无菌水中不易萌发,液体PDA培养基中容易萌发;培养时间达48 h时萌发产生芽管;芽管位置和数量不定,在一端、侧面或者两端产生1个或多个芽管;60 h后少数芽管出现分支,84 h芽管分化成菌丝;菌丝在10℃~30℃条件下均能生长,但超过35℃或低于5℃时停止生长;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0℃~25℃。  相似文献   

19.
《浙江食用菌》2012,(1):30-32
对13个来源不同的黑木耳栽培菌株进行菌丝生长速度、菌丝长势、子实体产量和抗污染率等方面的比较试验。结果显示,在PDA培养基上,黑威9号、黑威11号菌株的菌丝粗壮有力、生长快,其日平均生长速度分别达0.403 cm和0.397 cm;在桑枝培养基中,木耳8号、黑威11号、H2、H1、神农7号菌株的产量较高,其中以木耳8号最高,单包产量达28.22 g,抗污染率也较高,达25.39%。  相似文献   

20.
为了筛选适于房山地区栽培的耐高温平菇菌株,在日光温室内开展了袋料栽培比较试验,对10个供试菌株的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农艺性状和生物学效率等项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早秋4号菌株菌丝长速快,菇体美观,生物学效率最高,达38.82%,整体表现良好,建议在房山区高温季节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