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 10a生马尾松细柄阿丁枫 8∶1混交林的生长状况和竞争态势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细柄阿丁枫与马尾松混交林分生长较好 ,细柄阿丁枫是马尾松的优良混交树种。混交林中马尾松比纯林中马尾松的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分别增加 12 8%和 6 1%。混交林中马尾松生长量有着越靠近细柄阿丁枫列中心 ,生长量越高的趋势。运用Hegyi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分析混交林种内、种间竞争 ,结果表明 :两种群间存在较剧烈竞争 ,种间竞争大于细柄阿丁枫种内竞争  相似文献   

2.
针对半枫荷与杉木混交、半枫荷纯林、杉木纯林进行了造林试验,结果表明:混交林中7年生半枫荷的胸径、树高、蓄积量生长量指标明显高于同龄林半枫荷纯林的胸径、树高、蓄积量生长量指标;混交林中7年生杉木的胸径、树高、蓄积量生长量指标明显高于同龄林杉木纯林的胸径、树高、蓄积量生长量指标。混交林的半枫荷平均胸径为8.14cm,平均树高为7.19m,单株平均蓄积量0.0219m~3,保存率达89.3%,分别比纯林高出1.48cm,1.46m,0.0091m~3,2.2%;混交林的杉木平均胸径为8.84cm,平均树高为6.43m,单株平均蓄积量0.024m~3,保存率达93.7%,分别比纯林高出1.19cm,1.11m,0.0073m~3,1%。半枫荷与杉木混交,林分郁闭度达到0.90。分别高出杉木纯林0.1,高出半枫荷纯林0.2。经分析对比说明,无论是纯林还是混交林,坡位对林木胸径、树高、蓄积量的生长量指标均具有极显著影响,以下坡位生长最快,中坡位次之,上坡位最慢。  相似文献   

3.
采用标准地调查、树干解析等方法对福建省明溪县城关乡大坪村8年生的萌芽杉木纯林及萌芽杉木、杂交马褂木混交林的树高、胸径、蓄积量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混交林萌芽杉木的平均胸径、树高、单株材积、林分蓄积量和优势木树高分别比杉木纯林高12.8%、10.7%、35.0%、34.4%和11.4%;混交林杂交马褂木的平均胸径、树高、单株材积、林分蓄积量和优势木树高分别比杉木纯林的人工实生杉木高67.6%、61.5%、323.1%、319.6%和77.6%;混交林的林分总蓄积比杉木纯林高103.4%;混交林林分地上部分总生物量比杉木纯林高85.9%;混交林杂交马褂木与萌芽杉木除在4~6m高度处存在种间竞争外,其他空间分布合理,有效提高了林地生产力。  相似文献   

4.
在广西国有维都林场进行红椎纯林、杉木纯林、“红椎+杉木”混交林(5∶5行状混交)早期生长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杉木纯林、红椎纯林、“杉木+红椎”混交林的成活率、保存率皆超84%以上,不同造林模式对树种成活率、保存率无显著影响;混交林杉木的平均树高较纯林增长13.11%,平均胸径增长9.13%;混交林红椎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分别比纯林增长2.03%、36.65%;混交林中红椎、杉木生长值皆超过相应树种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规定的生长指标。采取杉木与阔叶树红椎混交造林,对杉木、红椎的早期生长量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造林10年的杉木与枫香不同混交比例的生长效果进行了调查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混交比例对杉木、枫香的生长具有显著影响。杉木与枫香按照7∶3的比例混交造林效果较好,杉木的平均胸径达到12.3cm,平均树高达到8.0m,平均总蓄积量达128.192m3/hm2;杉木与枫香按照8:2混交林和枫香纯林的胸径、树高生长量及蓄积量稍低,杉木纯林的胸径、树高生长量及蓄积量最低。混交林的胸径、树高总体生长量及蓄积量均比纯林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6.
杉观混交林中杉木和纯林杉木生长特点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宗明  杨玉盛  郑志平 《林业科学》2001,37(Z1):126-130
通过对杉木观光木混交林杉木与纯林杉木生长特性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0a生前混交林杉木与纯林杉木树高生长比较接近.10 a生后直至27 a生混交林杉木树高生长始终大于纯林杉木.混交林中杉木在与观光木的竞争中始终处于优势地位,因此它的胸径、材积生长始终比纯林杉木大.4~11a生时纯林杉木种内竞争比较激烈.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杉木和枫香混交经营5 a后对杉木生长和林分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杉木与枫香混交造林降低了杉木的存活率,保存率仅为87.0%,但混交林中杉木和枫香的平均胸径、树高均显著大于杉木纯林,其中杉木的平均树高、胸径分别为4.68 m、5.41 cm,分别是杉木纯林的1.20和1.19倍,说明杉木与枫香混交经营促进了杉木的树体生长;混交林土壤中的有机碳累积量大于纯林,且土壤的养分指标如全氮、全磷、水解氮、速效磷的含量均比杉木纯林高,阳离子交换量(CEC)和盐基离子含量分别比杉木纯林增加了17.37%和18.11%,说明混交林在提高土壤固碳能力的同时,也使林地的肥力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杉木次生林林冠下营造细柄阿丁枫后形成的混交林和杉木纯林的林分燃烧性进行了定量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细柄阿丁枫,杉木混交林的林内相对湿度,地被物含水率,林分贮水量等指标显著高于杉木纯林;易燃危险物数量减少,且呈间歇式分布,易燃危险物生物量与有效潜在能量占林分总负荷量和总潜在能量比率明显低于杉木纯林。  相似文献   

9.
对35年生杉木+阔叶树人工混交林与杉木纯林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杉木+檫树、杉木+南酸枣混交林中杉木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单株材积最大;其次是杉木+木荷混交林中杉木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单株材积;杉木纯林平均树高最差。最大的平均林分蓄积量是杉木+檫树混交林,其次是杉木+南酸枣,最差是杉木+木荷混交林或杉木纯林。杉木+檫树、杉木+南酸枣混交林与杉木纯林对比,可促进杉阔混交树种成林,提高林分产量,提高林地的利用率和充分发挥林地的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10.
细柄阿丁枫杉木混交林的燃烧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杉木次生林林冠下营造细柄阿丁枫(Altingiagralilipes)后形成的混交林和杉木纯林的林分燃烧性进行了定量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细柄阿丁枫、杉木混交林的林内相对湿度,地被物含水率,林分贮水量等指标显著高于杉木纯林;易燃危险物数量减少,且呈间歇式分布,易燃危险物生物量与有效潜在能量占林分总负荷量和总潜在能量比率明显低于杉木纯林。混交林林分的燃烧低于杉木纯林,有利于阻隔或延缓林火蔓延,在营林防火上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对杉木光皮桦混交林、纯林生长效果进行了调查,杉木光皮桦混林木经过10年的经营管理,现林木生长效果良好。结果显示:其林木生长不同,杉木光皮桦混交林的林分生长量比杉木、光皮桦纯林的林分生长量生长较好,混交林的平均树高,比纯林的平均树高分别大14.32%、6.5%,平均胸径分别粗19.42%、11.85%,单株材积平均分别大57.14%、29.47%,蓄积量平均分别多55.34%、27.61%。土壤肥力均有提高,N、P、K分别增大2.73%、1.80%,8.00%、3.85%,5.07%、3.57%。  相似文献   

12.
萌芽杉木--酸枣混交林生长与生物量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建明溪21年生、13地位指数的第1茬杉木林采伐迹地上,通过不炼山、保留杉木萌芽条、套种酸枣更新的5年生萌芽杉木--酸枣混交林的生长状况与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二茬萌芽更新的杉木酸枣混交林生长良好,杉木的平均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地上部分单株生物量分别为5.6cm、4.5m、0.00817m3、4.788kg.株-1,与萌芽更新的杉木纯林相比,均略有提高.分别比杉木纯林增加3.70%、1.12%、3.29%、2.79%;混交林中酸枣的平均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地上部分单株生物量分别为5.0cm、6.10m、0.00754m3、3.878kg.株-1,除了平均高外,均小于杉木;混交林总蓄积量和乔木层总生物量分别为24.884m3.hm-2和13.32t.hm-2,分别是纯林的2.29倍和2.08倍.萌芽杉木--酸枣混交林是一种生产力较高的混交模式.  相似文献   

13.
杉木观光木混交林的生长状况及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对三明中亚热带杉木观光木混交林和杉木纯林的生长状况及生物量的研究 ,结果表明 ,与纯林相比 ,混交林中杉木的平均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及单株生物量均得到提高 ,单株细根量增加 2 4 5 4 % ,林分总蓄积量增加 14 72 % ,林分总生物量增加 2 7 4 % ,表明混交林比纯林有更高的生产力。混交林中杉木单株生物量是观光木的 1 85倍 ,且具有明显的树干有机物积累优势。与纯林相比 ,混交林乔木层生物量占林分总生物量比例较高 ,而林下植被层则较小  相似文献   

14.
调查福建柏杉木混交林、杉木纯林、福建柏纯林的林分生长状况,以及林下土壤的养分状况,结果表明建柏与杉木混交后,两树种生长良好。建柏的胸径、树高、单株平均材积分别为纯林的113.6%、123.2%、144.1%;杉木的胸径、树高、单株平均材积分别为纯林的137.5%、128.6%、221.1%。与杉木纯林相比,混交林中0~20 cm土层大于0.25㎜水稳性团聚体高出9.01%;结构体破坏率低13.82%;有机质和水解性N含量分别提高0.452%和18.1 mg/kg;毛管孔隙、非毛管孔隙、总孔隙高1.09%、1.11%、1.13%;土壤容重低0.067 g/cm^3;最大持水量、最小持水量、毛管持水量高3.00%、3.50%、2.04%。混交林40 cm土层含水量也比纯林大155 t/hm^2,大大提高了林地生产力。  相似文献   

15.
韦赤桉与杉木、马尾松混交造林成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克服单一树种经营的弊端,提高林分生产力,开展韦赤桉纯林、杉木纯林、马尾松纯林、韦赤桉×杉木混交林、韦赤桉×马尾松混交林和杉木×马尾松混交林6种模式造林试验,对其7年生林分生长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6种造林模式的保存率均超过87%;与3种纯林造林模式相比,林分密度为2505株/hm-2,韦赤桉与杉木1∶3比例混交和杉木×马尾松1∶1比例混交的两种造林模式取得了双赢的效果,在这两种混交造林模式下,韦赤桉、马尾松、杉木的生长状况均较纯林造林模式好,其中韦赤桉与杉木混交林的韦赤桉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平均单株材积分别较韦赤桉纯林高出9.96%、19.82%和40.05%,杉木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平均单株材积分别较杉木纯林提高了24.89%、10.73%和69.23%.  相似文献   

16.
马华茂 《绿色科技》2023,(17):145-150
报道了杉木萌芽次生林套种福建柏的混交效果。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三水平,三重复。3个水平分别是:LMH处理(较均匀保留杉木伐桩1000株/hm2,套种福建柏1000株/hm2);LMK处理(保留杉木伐桩2000株/hm2);HCK处理(不保留杉木伐桩,套种福建柏2000株/hm2)。结果表明:10年生混交林中福建柏与福建柏纯林比,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单株立木材积分别增加5.7%、5.6%和6.8%,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混交林中杉木与杉木纯林比,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单株立木材积分别增加6.0%、4.9%和35.7%。平均胸径、树高两者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单株材积两者间在0.01水平上达到显著水平。混交林中杉木、福建柏与各自纯林生长进程比较基本相似,但生长量较大,而杉木萌芽林与福建柏生长进程存在明显差异,尤其是杉木萌芽林树高生长进程,第7~9年生连年生长量降至0.57~0.71 cm,生长率也迅速下降,呈现由快变慢,出现早衰。枯枝落叶量从大到小为:HCK>LMH>LMK处理,分解速...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不同造林方式,研究杉木、红锥林分生长状况。结果表明:造林4a后,杉木与红锥混交林的生长效果优于杉木、红锥纯林,与纯林相比,混交林杉木、红锥平均树高分别比纯林提高26.45%、21.56%,平均地径分别比纯林提高6.88%、10.6%,平均树冠分别增加6.89%、10%。4a生杉木与红锥混交林年均树高生长0.98m、地径生长1.67cm、树冠增加0.8m,达到速生丰产林水平。  相似文献   

18.
杉木萌芽纯林与混交林生长量及经济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杉木林采伐迹地上,通过不炼山、套种火力楠与深山含笑,进行杉木萌芽纯林与混交林的对比试验,9a试验结果表明:混交林中杉木的平均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地上部分单株生物量分别比杉木萌芽纯林增加4 04%、8 75%、16 3%、1 43%;混交林中火力楠和深山含笑生长良好,混交林总蓄积量和乔木层地上部分总生物量分别为杉木纯林的1 47倍和1 32倍;混交林的投入产出比高于杉木萌芽纯林,说明本模式是恢复和提高杉木连栽地土壤生产力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对杉木采伐迹地改造,营造马尾松台湾相思混交林、纯林,经过施肥、抚育,十几年的经营管理,林木生长良好。混交林生长林分与纯林生长林分相比,经调查显示:13年生马尾松台湾相思混交林的林分生长平均树高、胸径、树冠、蓄积量,分别比马尾松、台湾相思纯林的林分树高提高2.43%、12.46%,胸径粗6.3%、12.71%,蓄积量多11.92%、36.84%。能增加土壤养分全量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20.
杉木与红豆树纯林、混交造林试验,采用不同造林密度,林木生长经过8年的经营管理,通过调查可知:8年生的杉木与红豆树纯林林木生长量分别平均树高为6.7m、5.6m,胸径粗为7.1cm、6.0cm,树冠大为4.2m、4.6m,郁闭大为0.7、0.8.8年生的杉木与红豆树混交林林木生长量分别平均树高为7.5m、6.3m,胸径为7.8cm、6.6cm,树冠为4.5m、4.8m,郁闭度为0.9.杉木与红豆树混交林比纯林的平均分别树高大10.4%、3.2%,胸径粗1.2%、20%,树冠大11.9%、2.2%,郁闭度大28.5%、1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