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以农牧交错带的草牧业文化为研究对象,选择雁门关草牧业演变的独特视角,对雁门关过渡带农牧业的历史发展过程、发展现状及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和评价。通过雁门关草牧业发展的历史轨迹、文化传承,着重考证文化这一重要因素对草牧业发展、演变的影响,为农牧交替区草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2018年以来,忻州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市两级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产业扶贫攻坚为统揽,加大区域整合、产业融合和利益黏合力度,继续坚持"强羊、壮牛、兴猪、稳鸡"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雁门关畜牧生态区发展优势,建设种养结合、草畜一体的高效、绿色畜牧业,推动全市畜牧业更好更快发展,实现增收富民,努力使我市成为雁门关区"草茂林丰、特色高效、牧业发达、资源循环"的农牧交错带示范区,成为具有优质肉、奶、蛋综合生产能力的畜牧业生产大市。  相似文献   

3.
<正>韩长赋强调,各级农牧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草牧业发展的要求,抓住难得机遇,加大工作力度,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不断开创草牧业发展新局面,努力推动现代畜牧业建设率先取得新突破,引领带动农业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韩长赋指出,推进现代畜牧业建设,要按照中央深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四川地区草牧业的现状,发现四川草牧业机械化发展存在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制约,以及具有先进技术和专项扶持政策方面的不足。亟待破解草牧业机械化发展的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着力解决牧民对草牧业机械化的切实需求,提出了转变传统观念,重视草牧业机械化发展的科学规划、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以及设立专项扶持和完善法规标准等对策。从而促进草牧业机械化的良性发展,降低成本,提升经济效益,为四川地区的草牧业机械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最终探索出一条符合当地发展的草牧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苜蓿产业化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山西省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的概况。分析了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苜蓿产业化的制约因素,以及苜蓿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苜蓿产业化发展的建议。指出了苜蓿产业化已成为带动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北方农牧交错带草食畜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带领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发展草牧业。农业部在河北等12个省区的37个县(团、场)组织开展了草牧业发展试验试点。这项工作开展以来,各地在政策引导和市场拉动下积极探索,草牧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草产业和草食畜牧业加快发展,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为加快推进草牧业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一、进一步认识发展草牧业的重要意义(一)发展草牧业是统筹农村牧区生态与生产的重要平台。草牧业以饲草资源的保护利用为基础,涵盖了草原  相似文献   

7.
高寒半干旱农牧交错带具有农业与牧业兼业,耕地与草地交织的特点.畜牧业的发展主要靠草地提供饲草和农作物副产品提供饲料.但由于草地破坏严重,影响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本文以河北省张家口坝上地区为例,分析了退耕还草与发展畜牧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为了促进乡村的全面发展提出的一项重要部署,草牧业发展则是乡村振兴战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扶农政策,是我国为了实现伟大中国复兴梦提出的重要举措,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本文旨在探究草牧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辩证关系,积极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草牧业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并努力探索创新对策,实现草牧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协调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9.
为完成中国燕麦产业技术体系下达的任务,对雁门关农牧交错带燕麦施氮、磷、钾无机肥施肥量和配比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氮、磷、钾配比组合对燕麦产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影响燕麦产量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氮素,在和雁门关农牧交错带地力相似的生态区,推荐施纯N 150 kg/hm~2、P_2O_5160 kg/hm~2、K_2O 30 kg/hm~2。  相似文献   

10.
2001年山西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建设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走"以牧为主,农牧协调发展"的路子。同时把草食畜牧业作为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的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加快以苜蓿为主饲草基地的建设,成为建设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十分重要的工程之一。本文对苜蓿的生物特性、栽培、利用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草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作为草牧业的发展基础,草种产业的良性生产和经营关乎草牧业能否健康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国家加快了生态保护建设和现代化饲草产业发展的步伐,实施了粮改饲、生态奖补、草牧业示范建设等工程,对草种量和质量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省草种生产企业缺乏,草种经营企业少且规模小,但我省种草历史悠久,地理气候适宜各类牧草生长,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促进草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为草种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草种业发展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2.
<正>盈江县作为农业大县、草牧业大县,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草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草原项目的实施,科研体系的落成,大量涉牧资金和技术的注入使盈江县草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还存在草原生态功能弱、草地面积不断缩小、长期超载过牧、草产品产业化程度低等问题,为使牧草潜在效益最大化发挥,提出草畜结合模式、加强农牧民对种草养畜认识、加大科技服务力度、逐步发展草业开发实体和牧草种植基地等措施,以期改善草原生态,实现草牧业绿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南方地区发展草牧业对促进我国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具有重大的意义。丽水市拥有丰富的林地资源、优越的气候条件、较好的畜牧业基础等优势,发展"草牧业"大有前途。以青田县为例,针对其发展现状进行可行性分析,并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草牧业意识淡薄、科学技术支撑不够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4.
走西口作为我国近代史上规模宏大的移民进程,对河套地区以单一牧业经济为基础的农牧业体系形成了巨大冲击,同时也促进了农业与牧业的融合,加强了内地与口外的农牧互补。从垦荒进程、土地制度、人口增长几个方面对比了走西口前后的差异,指出走西口对河套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雁门关地区作为北方农牧交错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草食畜牧业发展的优势区域,我们应该积极推进苜蓿产业现代化,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绿色产业,推动区域苜蓿产业升级发展,提高区域苜蓿产业综合生产力,因此,在多年的科学研究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晋北农牧交错区紫花苜蓿产业发展主要途径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发达国家在草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和研究进展,分析国外草牧业发展政策和法规,总结其成功经验,以供中国借鉴。研究发现,国外建立了全产业链的草牧业政策体系,包括产前良种繁育政策、产中支持生产设施建设、产后提供产品补贴、支持价格和市场信息服务等措施支持草牧业发展,对于初创生产者,则通过税收与信贷优惠予以支持;草牧业发达国家,借助食品安全类法规和环境保护类法规倒逼草牧业发展,此外,制定行业标准保证产品质量、规范生产流程,追求更高的产品附加值。当前,中国草牧业发展面临着产业政策不完善、产业资金缺乏和法律法规及标准化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政策制定应从全产业链的角度出发,加大财政投资扶持力度、实施税收和信贷优惠政策、完善有关法规和全产业链的标准化体系等方面促进草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北方农牧交错带畜牧业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牛羊为重点,做大做强做优草牧业,大力推进果畜结合、种养循环,促进农牧民增产增收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相似文献   

18.
为完成中国燕麦产业技术体系下达的任务,对雁门关农牧交错带燕麦施氮、磷、钾无机肥施肥量和配比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氮、磷、钾配比组合对燕麦产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影响燕麦产量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氮素,在和雁门关农牧交错带地力相似的生态区,推荐施纯N 150 kg/hm2、P2O5 160 kg/hm2、K2O 30 kg/hm2。  相似文献   

19.
20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特别提出:要加快发展草牧业,支持青贮玉米和苜蓿等饲草料种植;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立足各地资源优势,大力培育特色农业,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布局调整。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为全面推进草牧业的改草发展,本刊特邀请山东省畜牧总站的草牧业专家翟桂玉研究员,就山东省草牧业的发展现状展开分析与展望,并提出相关对策及建议,以供相关部门及广大读者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20.
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是山西省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举措,而加快该地区的草地建设速度又是本项事务的重中之重。结合雁门关区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概况及农牧业生产现状,将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牧草栽培区划分为:恒山苜蓿、沙打旺、小冠花、无芒雀麦区,晋北盆地苜蓿、沙打旺、新麦草区,晋西北防风固沙柠条、沙打旺、冰草区以及吕梁山苜蓿、红豆草、小冠花区四个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