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溪遗址位于重庆市丰都县,是重庆地区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2004年发掘过程中,在T0403的东、北隔梁进行采样,应用浮选法从中发现了珊瑚朴、毛梾、接骨木、葡萄属等植物遗存。本文通过对浮选结果的分析,对玉溪先民所处的经济模式有了一定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万年仙人洞遗址,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曾进行过两次发掘,是我国华南地区较早发现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九十年代,由北京大学考古系、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美国澳得沃考古研究基金会马尼士博士联合组成的“中美农业考古队”又对仙人洞和附近的吊桶环遗址进行了两次发掘,1999年由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北京大学考古系再作了一次发掘,  相似文献   

3.
河北新石器时代遗址农业考古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到目前为止,在河北境内共发现、调查、发(试)掘,新石器时代遗址百处左右,按文化性质可分磁山文化、细石器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红山文化等几种不同的文化类型。经过发掘的只有武安磁山文化(连试掘共三次,目前仍在发掘中)遗址、武安赵窑(先后发掘了两次)遗址、磁县下潘汪遗址、界段营遗址、容城午坊遗址、正定南杨庄遗址、武安西万年遗址、蔚县三关遗址、庄窠遗址、筛子绫罗遗址、琵琶咀遗址、唐山大城山遗址、永年台口遗址、三河孟各庄遗址、迁安安新庄遗址等近20处左右。  相似文献   

4.
薛城遗址地处江苏省西南与安徽省接壤的高淳县境内的石臼湖南岸。该遗址是 1 997年 8月初高淳县薛城乡卫生院在新建办公楼挖墙沟时发现的。当年 9月至 1 2月 ,江苏南京市文物局与高淳县文化局共同对薛城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结果发现该遗址为一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 1) 。  相似文献   

5.
张家港东山村遗址的古稻作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东山村遗址位于长江南岸的江苏省张家港市南沙镇东山村,东距张家港市18公里,北距长江仅3公里。遗址座落在香山(海拔137米)的东坡上,地势西高东低,平均高出周围农田约4米。遗址范围东西长260米,南北宽230米,总面积近60000米2。该遗址于1989年调查时发现。当年,苏州博物馆与张家港市文管会合作,对东山村遗址进行了第一次发掘,开挖2X5米的探沟两条。1990年进行第M次发掘,在遗址北部边缘开5X10米探方一个(编号为Th),同时在遗址东部边缘开10X10来探方一个(编号为T4)。两次发掘总面积为170米'。发掘结果表明,该遗址具有马家…  相似文献   

6.
二道井子遗址是一处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遗址。2009年4-11月,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二道井子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近5200m2,清理出院落、房屋、窖穴、灰坑、城墙、环壕、道路、墓葬等遗迹。为了研究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经济结构和生产状况,以及当时的人地关系情况,在发掘过程中采用了针对性采样法进行了系统的取样、种属鉴定与分析工作。浮选出土了包含有粟、黍、大豆、大麻等农作物在内的大量炭化植物遗存,这些植物遗存对认识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的经济结构和生产状况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7.
时空镜头倒回明年前:1959年初春,浙江嘉兴郊区南湖乡天带桥马家浜(自然村)在沤肥挖坑中,发现了大量兽骨和古代遗物。3月间,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与省博物馆、杭州大学历史系、杭州师范学院历史系等6家单位组成考古队,来此进行了发掘。发掘的马家浜遗址位于城南7.5公里处,面积约15(X平方米,东西长150米,南北宽100米。发掘坑位在遗址中部,共开坑5个,计213平方米。马家浜遗址发现后,嘉兴各地和湖州、上海、江苏等地又陆续发现不少同类型的文化遗址。在1977年11月全国文物考古界召开的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学术讨论会上,将这些遗…  相似文献   

8.
六安堰墩遗址出土炭化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姚政权  王昌燧  宫希成 《农业考古》2003,27(3):86-88,92
堰墩遗址位于安徽省六安市卅铺镇堰墩村 ,是大别山东麓江淮分水岭区域内一处台形遗址。该遗址文化层堆积较深 ,但内涵较单纯 ,是一处典型的西周时期村落遗址。安徽省考古所于 2 0 0 0年为配合宁西铁路工程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揭露面积约 90 0平方米 ,发现了灰坑、墓葬及大量与建筑相关的遗迹。出土遗物丰富 ,计有陶器、原始瓷器、印纹硬陶、铜器、石器、骨蚌器等。这一遗址的发掘对江淮地区古环境的演变和中华文明南北文化的交汇研究极具参考价值。除上述遗物外 ,该遗址还出土了一批炭化稻 (图 1 )。我们尝试对这批炭化稻进行了研究 …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水稻育种与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据考古发掘,江苏省境内已发现的5000年以前的稻作遗址达20多处,表1列出了其中的一部分。位于张家港南沙镇的东山村遗址最早年代距今8000年,对该遗址进行植物蛋白石分析结果,在距今8000年的文化层中发现了大量来源于水稻叶片机动细胞硅酸体的植物蛋白石,表明该遗址周围在8000年前就种植过水稻。这是迄今为止江苏省境内发现的最古老的稻作遗址,比浙江省河姆渡遗址还早1000年,充分反映了江苏省悠久的稻作历史。  相似文献   

10.
草鞋山遗址作为苏州地区重要的史前农业遗址,其出土发掘对研究太湖流域古文化提供了翔实的资料。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遗址面临着巨大的破坏,昔日的"草鞋"已成普通的小土丘,遗址严重破败。本文通过对草鞋山遗址进行实地调查,发现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设草鞋山考古遗址公园、加强管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对策,以期对草鞋山遗址以及太湖流域同类型农业遗址的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史前农业经济的研究愈来愈受到重视,考古遗址中反映经济形态的实物资料之一——植物遗存也会愈来愈具有研究的价值。这些体积甚小的遗物在一般发掘工作中很容易被人忽视,而且仅凭肉眼也的确很难辨识。另外,如果想全面研究一个遗址的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不能仅对一两个灰坑,几个窖穴中的灰土作“抽样式”的发掘与研究,也不能仅对遗址的某一层位作试点分析,而是要大面积地全面对遗址进行揭露和尽可能多地攫  相似文献   

12.
磁山遗址的原始农业遗存及其相关的问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河北武安磁山遗址是我国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较早期的遗址。1976年至1978年河北省文物管理处、邯郸市文物保管所等单位进行了发掘,分为三个发掘区,揭露面积2579平方米。发现了房址、灰坑、沟壕等遗迹,出土了富于特征的大平底筒形盂、倒靴状支架、三足钵、深腹罐、长颈壶、平底钵、圈足罐等陶器以及石磨盘、石磨棒等各种石器和骨器,表现了这一文化遗存的年代较早,面貌独特,它与河南中部发现的裴李岗遗址共同被称为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新发现。  相似文献   

13.
商周制盐遗址位于山东省广北农场一分场南河崖村,2007年夏季,北京大学考古系和东营市历史博物馆在进行文物调查时发现该遗址。2008年2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山东大学考古系联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东营市历史博物馆共同进行发掘工作。5月26日发掘正式开始,参加人员为山东大学考古系师生14人和东营市历史博物馆8人,历时54天,至5月19日全部结束。本次发掘面积1000平方米,  相似文献   

14.
今天,嘉兴市在这里举行纪念马家洪遗址发掘四十周年座谈会,浙江省文物局作为主办单位之一,我代表省局向到会的各位领导、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马家浜遗址的发掘是我们浙江省史前文明考古中的一件大事。一九五九年,浙江的文物工作者在嘉兴农村发现了马家洪遗址,考古材料最后证实这是一处六千年前的文化遗址。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因为在当时,河姆渡遗址、嵌泽遗址以及真正体现良渚文化发展水平的良渚遗址群,都还没有被发现。因此,它可以算得上是后来改写中华文明起源历史的环太湖流域史前考古的第一声惊雷。由于当时认识水平的限…  相似文献   

15.
对草鞋山遗址马家浜文化时期稻作农业生产的初步认识(摘要)谷建祥,李民昌,汤陵华,丁金龙,姚勤德,邹厚本1992年至1995年,中日合作进行苏州草鞋山遗址古稻田研究,在遗址中心的外围地区进行了四次发掘,共计面积1400平方米,发现了马家浜文化时期二种不...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田野考古发掘不断增多,我们枣滕地区于1952年首先在岗上遗址(1)发现大汶口文化的彩陶片,之后便揭开了鲁南枣滕地区考古发掘的序幕。现已先后发掘了北辛遗址(2)、二疏城遗址(3)、建新遗址(4)、西康留遗址(5)、西公桥遗址(6)、庄里西遗址(7)和前掌大遗址(8)等一批重要遗址。在枣庄地区,通过几代文物考古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已经建立了山东史前考古序列枣滕特点的鲁南史前考古谱系。即:北辛文化(距今7500—6300年之间)———大汶口文化(距今6300—4600年左右)—龙山文化(大约距今4600—4000年)———岳石文化(4000—3600…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陶器的植物蛋白石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一、前言在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中,一般是通过炭化米、陶器上的压痕的发现,或对遗址土样中稻的遗体及水稻植物蛋白石等作为该遗址是否存在稻作农业的重要依据。这些发现和分析尽管可以分别证明稻作农业和栽培稻的存在,但都有因出现频率和人为移动的可能性不同而不同。有一点是共同的,没有这些遗物出土的遗址,并不意味着这些遗址没有过稻作,而在调查结果上又必须将它们排除在稻作遗址之外。在进行稻作起源研究这样以大时空为对象的研究中,在均质条件下积累稻作农业的有关资料是得到正确结论必不可少的条件。特别像水田稻作农业,因需具…  相似文献   

18.
嘉兴马家洪遗址的发掘已经四十年了。作为当时马家洪遗址发掘的参加者、发掘资料的整理者和发掘简报的执笔者之一,有幸参加纪念马家浜遗址发掘四十周年座谈会感到非常高兴,感谢嘉兴市人民政府、市文化局和文博界同行们的盛情邀请。离开田野考古专业岗位已是十五个年头了。繁忙的行政管理工作使自己不能抽出身来对马家洪文化作更深入的研究,对相应地域内新发现的马家洪文化遗址的第一手材料掌握得更少,因此,也就没有资格来作专题发言或宣读论文,但是,我必竟仍然在文博事业中工作,对自己以往所做的一切还没完全忘却,所以我想,作个即…  相似文献   

19.
从出土文物看浙江省的原始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古发掘和研究表明,浙江省不仅是我国农业发展最早的省份之一,也是世界较早的农业发祥地区之一。近三十多年来,浙江省境内发现的原始农业文化遗址多达百处以上,其中,如良渚文化遗址、马家浜文化遗址和河姆渡文化遗址都发现有新石器时代的稻谷遗存。余姚县罗江公社河姆大队先后发现了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把浙江省农业历  相似文献   

20.
1973年和1977年,中国的考古工作者在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遗址先后进行了两次发掘。关于该遗址的发掘简报在1976年到1980年之间发表后,揭示了早在公元前5000年中国已经存在着水稻栽培文化,这一发现在头于东亚地区文明起源的研究领域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