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花生籽粒恢复系数及摩擦系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花生籽粒在CFD-EDEM中的运动仿真模型,以花生主产区典型花生品种四粒红、白沙、鲁花11和海花为试验材料,基于运动学方程原理构建了花生籽粒恢复系数测定装置和滑动摩擦系数斜面仪,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分别研究了花生品种、接触材料、材料厚度、下落高度及花生含水率对恢复系数和滑动摩擦系数的影响。测试结果和方差分析表明,花生籽粒恢复系数随材料厚度、下落高度的增加而增大,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同一品种和相同含水率条件下的花生籽粒在有机玻璃、Q235钢、橡胶板材上的滑动性能依次降低;不同品种之间四粒红花生籽粒滑动摩擦系数最小,流动性最好,鲁花11花生籽粒滑动摩擦系数最大,流动性最差。花生籽粒恢复系数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研究结果可为花生产后加工机械仿真模拟参数设置及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籽棉碰撞模型中恢复系数的测定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籽棉与其收获及处理机具工作部件间发生碰撞时的碰撞模型,采用基于运动学方程的恢复系数测定装置,对籽棉恢复系数进行测定及分析。不同下落次数的籽棉恢复系数通过下落实验进行测试,实验装置下落高度范围200~400 mm、材料厚度2~6 mm,考察材料为Q235钢、铝合金、有机玻璃和橡胶的碰撞。针对含水率为12.54%的"中棉6913"籽棉品种,采用L8(41×24)混合正交试验方案研究碰撞材料、材料厚度、自由下落高度和籽棉个数四因素对籽棉恢复系数的影响,然后针对碰撞材料、下落高度和材料厚度进行单因素试验,并获得下落高度和材料厚度对恢复系数的影响规律及回归方程。试验结果表明,影响籽棉恢复系数因素的显著性顺序为:碰撞材料下落高度材料厚度籽棉个数;其中籽棉个数对恢复系数影响不显著。由单因素试验结果可得:籽棉与碰撞材料之间恢复系数顺序为:Q235铝合金有机玻璃橡胶;在试验范围内,籽棉恢复系数随着下落高度的增加而近似线性减小;随碰撞材料厚度的增加先呈显著增大后缓慢增大。上述结果可为籽棉收获及处理机具中相关工作部件的合理设计及籽棉与机构联合仿真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蓖麻蒴果在脱壳时与脱壳部件之间的碰撞模型,揭示恢复系数的影响规律,基于蓖麻蒴果碰撞动力学原理和运动学方程,分别建立蓖麻蒴果碰撞过程中恢复系数的理论模型和试验装置。1)采用L8(4×23)型混合正交试验方案研究碰撞材料、含水率、下落高度和品种对蓖麻蒴果恢复系数的影响,并对碰撞材料、下落高度和品种进行单因素试验分析。2)利用高速摄影捕捉哲蓖4号和通蓖17号蓖麻蒴果碰撞时的反弹轨迹,并对其进行遍历循环计算,得出了蓖麻蒴果碰撞恢复系数。3)采用龙格库塔算法对碰撞动力学模型进行数值计算,采用遗传算法改进的Lsqcurvefit算法对恢复系数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得出了下落高度对恢复系数影响的解析表达式。试验结果表明:蓖麻蒴果恢复系数(COR)为0.268 8~0.426 4,影响其碰撞恢复系数因素主次顺序为碰撞材料、下落高度、品种和含水率,且碰撞材料对蓖麻蒴果恢复系数影响极显著;随下落高度的增加,恢复系数依次减少,且理论解与试验值相近,改进后的算法在恢复系数求解精度上分别提高约3.25%和3.02%。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恢复系数测定试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马铃薯与收获机摆动分离工作部件间的碰撞模型参数缺失问题,选择"费乌瑞它"、"克新1号"、"大西洋"和"甘农薯5号"作为试验对象,研究下落高度、碰撞材料、碰撞材料厚度和马铃薯硬度等相关因素对马铃薯恢复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马铃薯恢复系数程度的主次顺序为马铃薯硬度、碰撞材料、下落高度和碰撞材料厚度。马铃薯恢复系数随下落高度、碰撞材料厚度和硬度的回归方程研究结果表明恢复系数随65Mn钢、铝合金、木板和橡胶等材料依次减小,随马铃薯下落高度的增加递减,并随着硬度和碰撞材料厚度的增加而增加。本研究可为马铃薯挖掘机摆动分离筛等工作部件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获得适宜机械化收获的矮秆高产花生品种,并探讨主茎高对花生植株、荚果、结实性状及主根长度等收获相关性状的影响,以16个不同亲本来源的新品系为试验材料,随机区组设计,取样调查机械收获相关性状。结果表明,增产极显著品系主茎高在28.3~41.3 cm之间,平均35.68 cm,最矮品系为28.3 cm,最高41.3 cm;株型指数在1.07~1.18;果柄长度在4.0 cm左右,百仁重80~100 g,荚果长度3.0~4.5 cm,荚果直径1.3~1.7 cm,果壳厚度0.09~0.14 cm。生育期120~122 d,主茎基部直径0.5~0.8 cm;主根最适宜长度14.05 cm。因此,JD03、JD09、JD11是3个较适宜机械收获的花生品系,其增产率分别为18.96%、15.56%、14.00%, 主茎高分别为41.3 cm、29.7 cm、28.3 cm。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花生荚果及花生仁的物理特性,提高花生脱壳机的脱壳效果,以白沙花生为研究对象,对花生荚果及花生仁进行三轴尺寸、壳厚、百粒重的测量;采用物性分析仪对花生荚果及花生仁进行弹性模量的测量试验。结果表明:花生荚果长度主要分布在32~48mm之间,宽度主要分布在15~22mm之间,厚度主要分布在14~18mm之间。花生仁长度主要分布在16~26mm之间,宽度主要分布在8.5~15.5mm之间,厚度主要分布在9~13mm之间。花生荚果及花生仁的百粒重随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加;花生荚果及花生仁的弹性模量随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小。这些数据对花生脱壳机筛网大小、及其与打杆的距离、转速、风机等的设计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为了深入探讨花生脱壳机脱壳过程中花生的运动情况,通过离散元软件Edem的颗粒仿真效果,测花生参数:密度、碰撞恢复系数,建立颗粒模型加以仿真,导出其工作过程图像,以期为花生脱壳机的运动情况提供借鉴。选取品种为大白沙和花育23的花生做参数测量试验。  相似文献   

8.
花生的力学性能是确定花生收获机械参数的重要参考因素。以鲁南地区的主产品种丰花1号和鲁花11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不同种植土壤质地、不同成熟度下花生秧蔓-果柄节点、果柄-荚果节点的抗拉性能、果柄含水率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研究了土壤质地和成熟度对花生果柄节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秧蔓-果柄节点的抗拉性能高于果柄-荚果节点,随着成熟度的增加,两者之间的差值变大;相同成熟度下,砂土种植的花生,其秧蔓-果柄节点及果柄-荚果节点的抗拉强度都要高于壤土种植的花生。该研究可为花生收获机械设备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云南花生品种及高世代材料收获指数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为云南花生资源应用和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云南68份花生品种及高世代材料经田间种植获得相关农艺性状,应用DPS7.05软件进行相关、通径和聚类分析。【结果】云南花生品种及高世代材料总分枝数和结果枝数偏多,单株产量较高,但出仁率偏低,属小粒花生类型,平均荚果收获指数0.31,籽仁收获指数0.18;其荚果和籽仁收获指数与单株荚果数、荚果产量、百果重和结果枝数密切相关,籽仁收获指数还与籽仁产量、出仁率、百仁重密切相关;主要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将参试68份花生品种和高世代材料分为5大类群。第1类群总分枝数、结果枝数和单株荚果多,生物产量、荚果产量、籽仁产量高,荚果和籽仁收获指数较高;第2类群单株结果数较多,生物产量、荚果产量、籽仁产量较高,百果重、百仁重和出仁率高,荚果和籽仁收获指数高。【结论】云南花生通过适当控制单株生长、增加种植密度,可提高花生各经济性状指标,进而获得较高的荚果产量和籽仁产量,有助于提高花生的收获指数。在育种策略上可以采用云南花生品种间杂交,也可通过云南花生与北方大花生种质材料杂交,实现优良性状的聚合。  相似文献   

10.
对27个高油酸花生品种进行了鲜花生果柄强度、鲜荚果和干荚果三向果壳强度测定及鲜食感官品质评价。结果表明,花育962、花育964、花育965、花育666、花育662、花育665、花育963、花育663、花育9623、花育668、花育966、花育9622、花育661、花育961共14个品种适合鲜果机械收获;除花育664、花育964以外的25个品种适合干荚果机械收获。花育961、花育663、花育9622最适合鲜食,同时也适合鲜果和干荚果机械收获。果柄强度和果壳强度广义遗传力为中或高,而各项鲜食感官品质指标以品种均值为单位的广义遗传力估值均为高,说明遗传手段可对花生机械适收性和鲜食感官品质改良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不同抗旱性花生品种的叶片形态及生理特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筛选叶片抗旱相关性状,探索性状指标大小的评价方法,揭示不同抗旱性花生品种抗旱的叶片形态及生理机制。【方法】以12个花生品种为试验材料,在人工控水条件下,于苗期及结荚期给予干旱胁迫及正常灌水对照2个土壤水分处理,苗期处理以盆栽种植方式进行,称重法控水,结荚期处理在池栽条件下进行,测墒补灌法控水,控水期间以电动防雨棚遮雨。测定苗期干旱及正常供水对照的叶片组织结构、厚度、比叶重、叶面积、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等叶片性状指标,对比分析上述叶片性状与花生品种抗旱性的关系,以性状指标大小评价不同花生品种抗旱的叶片机制,以生物量抗旱系数评价苗期抗旱性,以收获期产量抗旱系数评价结荚期抗旱性。【结果】通过2年的试验发现,干旱胁迫下,不同花生品种生物量抗旱系数及产量抗旱系数有显著差异,苗期与结荚期抗旱性基本一致。根据产量抗旱系数可将12个花生品种抗旱性分为强、中、弱3级,抗旱性强的品种为A596、山花11号、如皋西洋生,花育20号、农大818、海花1号、山花9号和79266为中度抗旱品种,抗旱性弱的品种有ICG6848、白沙1016、花17和蓬莱一窝猴。干旱胁迫改变了叶片组织结构,降低了单株叶面积、功能叶面积、气孔导度、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增加了比叶重。不同抗旱性花生品种叶片性状有显著差异,抗旱性强的品种在对照及干旱胁迫下均具有较高的叶片厚度、栅/海比、比叶重、单株叶面积、光合速率。干旱胁迫下,较大的叶片栅/海比值、比叶重和光合速率是如皋西洋生和山花11号抗旱的叶片机制;山花9号与花育20号较大的单株光合面积,A596较大的光合速率是它们重要的抗旱机制。相关分析表明,干旱胁迫下的叶片栅/海比、比叶重、单株叶面积和光合速率与品种抗旱系数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结论】山花11号和79266分别可作为花生强、弱抗旱性鉴定的标准品种。花生出苗后10 d进行40%土壤相对含水量的干旱处理,持续胁迫14 d时的叶片栅/海比、单株叶面积、比叶重和光合速率可鉴定花生种质的叶片抗旱能力。正常灌水条件下,始花期的栅/海比、单株叶面积、比叶重也能反映花生叶片的抗旱级别。山花11号可作为花生叶片优异抗旱性状鉴定的标准品种。  相似文献   

12.
地膜厚度对作物产量与土壤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农用地膜(以下简称地膜)已成为我国干旱、冷凉地区土壤增温、保墒和作物增产的重要措施。为摸清我国地膜厚度应用现状,研究地膜厚度对作物产量和土壤环境的影响,2011年,在全国范围内针对棉花、玉米、马铃薯、花生等主要覆膜作物分别布置172、99、30、58个调查点,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我国地膜厚度应用现状进行系统调查。根据调查结果,2011—2013年,在新疆、甘肃、内蒙古、山东4省分别针对以上4种作物,设置不同地膜厚度处理,系统分析了地膜厚度对土壤温度和含水量、作物产量、经济效益以及地膜残留强度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主要覆膜作物现用地膜厚度较薄,96.7%的地膜厚度集中在0.004~0.008 mm之间。增加地膜厚度能够提高土壤温度和含水量,但对不同作物的产量影响不同;随着地膜厚度增加(0.004~0.012 mm),棉花和玉米产量不断增加,而马铃薯和花生产量先增加后减少;地膜厚度对作物经济效益有一定影响,但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地膜厚度显著影响地膜残留强度(P0.05),除了马铃薯外,其余作物地膜残留强度和地膜厚度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综上所述,增加地膜厚度对于我国主要覆膜作物有一定的增产作用,但增产幅度有限,而在残膜回收的基础上增加地膜厚度能够显著降低地膜残留强度。为应对我国农田地膜残留问题,建议我国地膜厚度标准提高至0.010~0.012 mm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3.
为了确定合适的刈割时间,在有限的耕地中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效益,采用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刈割时间对泉花7号的花生果及花生秧的产量及品质影响.结果表明:花生秧能提前10 d收获,刈割高度保持在5 cm左右,既不影响花生果的产量与品质,又能提高花生秧产量及粗蛋白含量,其中花生秧提前10 d收获产量比对照提高6.5%,差异...  相似文献   

14.
施硒对花生镉吸收与抗性及化学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低镉(Cadmium,Cd)浓度与高Cd浓度条件下,施硒(Selenium,Se)对花生生长、抗逆生理、Cd吸收积累及Cd在花生植株中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Cd条件下施Se均显著影响花生生物量。施Se可以缓解细胞膜的损害,降低丙二醛的积累。Cd胁迫抑制了花生的光合作用,随Se浓度增大,花生叶片光合速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Cd污染条件下,随施Se浓度增大,花生叶片及根系Cd含量先降低后升高,且在Se浓度为0.25 mg·kg~(-1)时效果最显著。在低Cd处理(3 mg·kg~(-1))和高Cd处理(30 mg·kg~(-1))条件下,施加0.25 mg·kg~(-1)Se使花生地上部分及根系Cd含量分别下降了12.71%、46.13%和21.29%、36.00%。花生植株中Cd形态以氯化钠提取态(FNaCl)、醋酸提取态(FHAc)和水提取态(FW)为主要形态。施Se处理可提高花生根部FHAc和FW提取态Cd的分配比例。研究结果显示,适量施Se可有效降低花生植株体内活性态Cd的比例,减少Cd的吸收。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花生种子机械脱壳变形和等效应力变化规律,改进脱壳装备设计,以辽宁地区主栽品种花育23和鲁花1号花生种子为研究对象,以破壳力和变形量为试验指标,加载速度、含水率、加载方式和品种为影响因素,对花生种子作单因素试验分析,建立花生壳和花生仁有限元模型,采用ANSYS软件对其静力学仿真。结果表明,加载速度、含水率、加载方式和品种对破壳力均影响显著(P0.05);加载速度增加25%,破壳力和变形量下降7.54%及2.11%;含水率增加6.6%,破壳力和变形量上升19.7%及8.5%。花生壳不同加载方式有限元仿真最大变形量分别为2.34、3.23和3.86 mm,变形量与压缩载荷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花生仁最大变形量约为花生壳的32%,试验结果与有限元仿真相近。研究为优化花生种子脱壳设备关键部件设计,降低脱壳破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鲁东地区花生空秕原因。[方法]通过全面测定和调查花生常规地块和空秕发生地块的土壤pH、养分含量等指标及种植制度,明确造成鲁东地区花生空秕原因和空秕植株的特征特性。[结果]土壤酸化和缺钙是造成花生空秕的主要原因,连作较轮作更容易产生空秕,而花生与禾本科作物轮作较果树苗木间套轮作更容易避免空秕现象的发生。空秕植株较正常植株主茎高变高、侧枝变长、分枝数和主茎绿叶数增加,发生空秕的荚果较正常荚果粗糙,果皮变厚。[结论]该研究明确了花生空秕原因及空秕植株特征特性,可以为花生生产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7.
DREB2As是一类可以激活干旱响应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为了提高花生的耐旱性,本研究通过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方式将AlDREB2A转录因子基因导入花生中。同时对影响花生转化的3种因素(烟草提取物添加量、超声波处理时间、抗生素浓度)进行优化。在聚乙二醇的干旱胁迫压力之下,AlDREB2A转基因花生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和脯氨酸含量均明显高于非转基因花生,而丙二醛含量低于非转基因花生。在表型方面,转基因花生的萎蔫程度也低于非转基因花生。研究证实,转基因花生比非转基因花生有更高的耐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