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比较中外8所涉农高水平大学的科研实力可知,在进入ESI世界前1%的学科数方面,国外4所高校(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瑞典农业科学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和新西兰梅西大学)在8-20个之间,约占各自学科总数的37%-91%,而我国4所农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总和(14个)仅占德克萨斯农工大学一所学校的70%;从2004年到2014年,我国四所农科大学的发表论文数量,除了中国农业大学外多在6300篇以下,而国外大学除了新西兰梅西大学(8157篇)外,其余三所均在万篇以上;平均而言,我国四所农科大学论文的篇均被引次数仅占国外四所样本大学的一半,高被引论文数的差距则更为可观.但从近五年的发文增速来看,我国四所农科大学平均为212%,而国外四所院校仅为35%;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是农科高校优势学科.  相似文献   

2.
李悦 《安徽农业科学》2019,47(22):241-245
基于ESI和InCites数据库分析了2008—2018年扬州大学农业科学的学科发展现状,并通过与国内八所ESI前1‰高校的对比对其学科竞争力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近些年扬州大学农业科学学科发展态势良好,整体科研水平稳步提升,论文产出有大幅度提高,但是与ESI前1‰高校的科研产出规模、学术影响力和国际国内合作等都存在较大差距。针对上述问题,学校应调整资金投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增加科研产出,开展国内外科研合作以提高学术影响力,关注国际研究前沿和热点以提升创新力。  相似文献   

3.
应用ESI、SCI数据库,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个案,对其在农业科学领域发表论文总体情况、近十年论文篇均被引频次、论文被引频次较多的期刊、论文刊载主要期刊和与其合作的主要研究机构进行统计分析,揭示该校农业科学的卓越成就得益于学校重视学科和科研平台建设。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学科/大学,需要关注学科前沿和热点,多产出高被引论文和热点论文,提高论文的被引频次;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要选择有引用潜力的研究课题,进行持续性扩展性的研究,通过实质性科研合作与交流,产出高水平论文;转变科研管理评价模式,考核和绩效评价应该重点关注论文的学术影响力而非论文数量,瞄准重大科学问题和前沿方向,坚持不懈开展原创研究。  相似文献   

4.
利用InCites数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了2008—2018年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和扬州大学的兽医学发展情况,并与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英国皇家兽医学院、根特大学等国外三所高水平大学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近几年国内4所高校论文数都有所增加,但是总论文数、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高被引论文数和H指数等依然偏低,科研生产力、影响力和创新力与国外高校都存在较大差距。并据此提出应从加强国内高校队伍建设、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以增加论文产出;引导发表高水平论文、促进学科内涵式发展以提高论文质量;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提升学术影响力和创新力来提高国内论文水平。  相似文献   

5.
为客观评价涉农高校科研现状、水平和绩效,基于WoS论文视角,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论文数量、论文增长情况、篇均被引频次、百分位数、高产出作者、高水平论文及学科等方面对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德州农工大学、爱荷华州立大学、瓦赫宁根大学和霍恩海姆大学6所国内外著名涉农高校的科研绩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从6所高校最早发表的论文来看,国外高校发表SCI或SSCI论文起步较早,且稳步增长,国内2所高校虽起步较晚但增长速度快,中国农业大学的论文数量增长最快;从论文的影响力来看,国内的2所高校均低于国外4所高校,且低于6所高校的平均水平;从高产出作者的数量和比例来看,浙江大学均位居第一;从发表在Science、Nature和Cell期刊上的高水平论文数量来看,德州农工大学位居第一,且其进入ESI Top 1%和ESI Top 1‰的学科数量也最多,分别为20个和9个。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建议我国高校在注重论文数量增长的同时,需要进一步提升论文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的SCIE及JCR数据库,选择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及上海海洋大学4所国内外高校作为研究对象,对这4所高校2011—2016年食品学科在SCIE中论文发表及其被引频次、h指数、合作机构、基金资助情况、研究方向以及来源出版物期刊分区与影响因子等进行多维度分析,研究4所高校的科研竞争力情况。通过分析4所高校食品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及其竞争优势,为食品科研工作者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2012~2014年QS世界大学(农林学科)排名第一的荷兰瓦赫宁根大学为例,从其组织构架、发展规划、教学和科研与产学研结合、国际化战略、运行机制等方面分析了其成功经验。我国农林高校在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过程中,应要科学、合理地做好学校的顶层设计,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国际化师资队伍,加强学校与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实行"请进来、走出去"的国际化发展战略,才能不断提升学校科研、教学和服务社会能力以及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以湖南中医药大学发表的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利用情报学、文献计量学的统计方法及CNKI平台的比较分析功能,评价该校医药卫生科技类的发文数量、基金资助、学科分布、论文作者、合作情况以及被引频次等科研成果。结果显示:发文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基金论文获资助渠道较多,但国际型基金较少;高被引频次的论文主要为针灸推拿、中药药理,中药化学、微生物学研究等。建议继续加强中医药学科的研究,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增强国际科研合作,提高论文质量等。  相似文献   

9.
国际化是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建设的重要抓手之一。通过与国际知名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及不同国家或地区有代表性的高水平大学签署不同类型的交流与合作协议,有针对性地开展校际间的教授互访、学生联合培养、合作科研和信息资料交换等多个方面的实质性交流与合作,推动学校国际化进程,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0.
国际化是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建设的重要抓手之一。通过与国际知名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及不同国家或地区有代表性的高水平大学签署不同类型的交流与合作协议,有针对性地开展校际间的教授互访、学生联合培养、合作科研和信息资料交换等多个方面的实质性交流与合作,推动学校国际化进程,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1.
我国4所农业高校与欧美5所涉农高校的学科实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我国农业高校和欧美涉农高校的学科实力,根据ESI数据库中各高校SCI收录论文的统计资料,针对我国4所农业高校和欧美5所涉农高校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显示:在学科整体水平上,我国4所农业高校与美国3所涉农高校的差距很大,但论文数的增长速度要比欧美高校快得多。我国农业高校内部最强势学科为植物学与动物学,而美国涉农高校最强势学科为临床医学或工程学。我国农业高校在学术论文快速增长的同时,需要进一步提升论文的质量,在近5~10年内追赶的目标应锁定为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按照国际学术领域排名的可比指标,进一步增加跻身国际一流的学科是我国农业高校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2.
“双一流”大学战略规划的提出,使高校更加注重对自身优势学科的挖掘和建设,尤其是对蕴含发展潜力的学科进行研究分析,以加快自身的一流学科形成,推动一流大学的进程。利用ESI、InCites数据库以及CiteSpace软件, 对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学科2007年-2017年的发文量、被引量、高被引论文、合作地区与机构、热点关键词等多方面进行全面分析,以探讨该学科的科研态势和发展规律。对该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的现状进行客观评价并提出若干发展建议,有助于促进该学科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世界苹果研究态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了2001~2012年全球发表的关于苹果研究的文献类型,年度发文量,居世界前20名的国家、机构、作者、期刊和学科归属等情况。结果表明:2001~2012年间全球发表的苹果文献共17 699篇,文献类型以学术论文为主;论文的产出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11年发文量最高,约是2001年的2倍;美国、中国、西班牙、意大利和德国发文量居世界前5位,美国发文量最多,为4 578篇;中国的苹果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服务中心、康奈尔大学、加拿大农业和农产品研究所、华盛顿州大学和法国农业科学研究院苹果论文数量多,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和浙江大学分别居第八、第十二和第十五位;最有学术影响力的作者来自美国;主要的发文期刊是《HortScience》、《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Phytopathology》、《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和《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主要的学科是农业、食品科学技术、植物科学、化学和昆虫学;农业和食品科学技术方面是其研究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14.
基于美国ISI公司的SCIE网络数据库,选择教育部学科评估高校排名中食品科学与工程(2012年)中不同分数段的4所高校(江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为研究对象,从论文总数、论文引用次数、h指数、合著者机构、基金赞助情况、来源出版物、研究方向等多种角度,对4所高校食品学科2005—2014年的SCI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对4所高校食品学科的科研竞争力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通过对全球智慧农业领域的研究态势进行分析,以期为当下及今后中国智慧农业领域的科技创新与管理决策提供数据参考和情报支撑。[方法/过程]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利用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等方法,针对全球范围内智慧农业的研究概况、研究群体的竞争力、研究重点与热点等进行深入分析及可视化展示。[结果/结论]2010年之后全球及中国智慧农业的研究热度越来越高;中国和美国的生产力和影响力均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各国,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美国农业部的生产力和影响力具有明显优势,HE Y、JAYAS D S、BLASCO J的生产力和影响力均较高,中国机构和学者的论文质量普遍不高;农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学、食品科学技术、化学是重点学科领域,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的期刊竞争力最强;全球及中国智慧农业领域均可分为三大研究主题,但研究重点有所差异;以农业物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感知、分析与调控技术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农用传感器的自主研发、数据挖掘分析和共享利用的技术模式、智能控制的算法模型和系统集成、智能化农机装备和农业机器人自主研发、智慧化农业科技服务模式等是中国智慧农业进一步发展需要突破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学位点资源配置是学科建设过程中重要的决策和管理依据。以2010年申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的14所农林高校的学位点资源配置数据为研究样本,从学位点的科研基地、学术队伍、研究方向、科研项目、学科交叉融合等方面,分析我国农林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学位点资源配置的特征,并对农林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创新高校科技评估的理念,提高高校科技评估水平是建设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的有力保障。文章主要从高校科技发展指数的概念和特征、指数构建的原则、指标体系的设计和指数评价模型的构建等方面对中国高校科技发展指数进行了阐述,为中国高校科技发展指数的全面实施打下基础。与以往高校科技评估方式相比,高校科技发展指数具有动态性、国际标准性和客观可行性等特点,满足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科技评估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8.
加快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政策方向和对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分析了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各子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明确指出农业科技进步各系统需要改革的政策方向。提出农业科技投入的强度应处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水平之间,并由农业部门对农业科研实行统一管理;在科研立项中实行面对农户的目标管理制度;高校应与政府合作共建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引导科研机构、高校设立营销公司以推广农业科技;尊重农户意愿,以行政村为单位建立公开的土地流转市场;根据农户经营状况,采取不同类型的产业化合作等对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科研绩效和学科评价日益受到关注。越来越多的高校利用已有的数据库资源,定位学校优势学科和潜力学科,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服务。[方法/过程]本文基于InCites和ESI数据库提出一种高校科研绩效与学科发展潜力评价的方法。首先从科研影响力、国际合作能力、学科产出力三维视角构建评价体系;其次根据数据结果从发文量、论文被引、引文影响力、国际合作、ESI学科等二级指标全面剖析科研产出和潜力学科;最后形成一套较为全面的评价指标。为了更好的使用该方法,以北京工业大学为例进行数据呈现。[结果/结论]运用本方法可较为客观和全面的评价高校科研绩效与潜力学科,为学校的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我国草原资源目前面临的严峻危机,如草原退化形势严峻、自然灾害严重、人为破坏加剧、生物灾害问题突出、牲畜超载率居高不下、草原过度开发问题突出。指出我国草原科研教学整体上还处于落后水平,一方面与农林牧及海洋等学科相比,草原科研教学明显落后,另一方面,与国外草原大国相比,我国草原科研教学严重滞后,强调草原科研教学相对落后的现状亟待改变。最后从整合科研资源、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国际合作、挖掘文化资源4个方面提出加快草原大学和草原科学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