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小麦种传土传病害发生概况及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一)小麦病害发生呈现加重趋势随着小麦群体的加大,产量水平的提高,小麦种传土传病害已成为驻马店市小麦的主要病害。其发病时间早,面积大,病株率高,危害重。常年发生病害面积在48~53.33万hm~2,占小麦种植面积的80%以上,此类病害每年造成损失0.8亿~1.2亿kg。(二)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小麦种传土传病害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南阳市小麦种传、土传病害发生危害日趋严重,已成为影响全市小麦生产的重要障碍因素,为验证种子包衣对小麦主要种传、土传病害的防治效果和增产作用,笔者于2006~2007年进行了试验,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3.
胡峰 《现代种业》2009,(2):29-30
一、小麦种传土传病害发生原因 1、秸秆还田 秸秆还田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但大量未经处理的小麦病残体直接混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病原菌数量迅速增加,分布更加均匀,非常有利于全蚀病、纹枯病、根腐病、黑粉病、线虫病等病菌的传播蔓延,使土传病害由点到片,由零星发生到普遍重发生。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小麦土传病害的发生现状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麦土传病害是严重影响小麦产量的根部病害。河北省小麦土传病害的种类主要包括小麦全蚀病、小麦纹枯病和小麦根腐病。详细介绍了3种土传病害的发生特点、病原菌特点及防治方法等,旨为控制小麦土传病害的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小麦土传、种传病害严重影响小麦生产安全。本文详细介绍了邢台地区主要土传、种传病害的发生特点、分布区域和发生趋势,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唐河县近年来小麦土传病害的种类和发生现状,分析了土传病害重发的原因,并提出综合防控措施,以期为农业生产防治土传病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小麦常年连作、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以及小麦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小麦土传病害近年来有不断加重发生的趋势,对小麦生产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我省常见的四种土传真菌病害有:小麦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和茎基腐病。现将这四种病害的诊断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一、小麦土传真菌病害的诊断1、小麦纹枯病。小麦受害后在不同生育阶段  相似文献   

8.
小麦土传病害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小麦土传病害有哪些土传病害一般危害植物的根和茎,作物生长前期一旦发生病害,幼苗根腐烂或是茎腐烂猝倒,幼苗很快就会死亡,严重影响作物生产。土传病害的病原体生活在土壤中,条件适宜时从作物根部或茎部侵害作物而引起病害。小麦田常见的土传病害有纹枯病、根腐病和全蚀病。1.纹枯病。纹枯病的病原是禾谷丝核菌等,菌核是最重要的初侵染源。纹枯病会造成小麦烂芽、病苗死苗、花秆  相似文献   

9.
周口市小麦土传病害的发生情况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土传病害种类多,发生危害隐蔽,前期不易观察到危害症状,后期出现症状后防治困难或无法防治,给小麦生产造成巨大损失。本文介绍了周口市小麦土传病害的主要种类、症状、发生危害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关键防治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小麦是四川主要粮食作物,随着种植结构调整,四川粮食播种面积逐年减少,单位面积的稳产高产就变得尤为重要.而小麦生产一直受到多种病虫害的威胁,特别是地下害虫及土传病害发生后极难有效防治,且随着耕作方式的改变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文章介绍了四川小麦生产上主要的地下害虫和土传病害种类及发生特点,并结合麦地耕作和播种方式,因地制宜提出了以播前土壤处理和药剂浸种拌种相结合的病虫一体预防技术,为有效控制小麦地下害虫和土传病害威胁,保障小麦等粮食作物稳产高产、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研究用不同药量30%噻虫·嘧菌·咪鲜胺FS拌种防治小麦纹枯病、小麦根腐病和小麦茎基腐病。结果显示:采用30%噻虫·嘧菌·咪鲜胺FS对小麦进行药剂拌种处理可以有效的防治小麦种传土传病害,对小麦根腐病、纹枯病和茎基腐病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小麦中后期对小麦根腐病、纹枯病的相对防治效果在60%以上,对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在55%以上,且随着拌种浓度的增加防治效果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随着小麦产量的不断提高和种子调运的日益频繁,小麦全蚀病、纹枯病、根腐病等土传和种传病害的发生危害呈加重趋势,已成为影响我省小麦优质高产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为有效控制小麦土传和种传病害的扩展蔓延与危害,保障小麦产业健康发展,我们安排进行了此项试验。一、试验材料供试药剂共有8个: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2%立克秀湿拌剂(德国拜耳公  相似文献   

13.
试验表明,每10㎏麦种用6%立克秀FS5ml、15%福·克·酮FS200ml、50%硅丰环WS2g、12.5%禾果利WP5g、2.5%适乐时FS10ml及立克秀5ml、6ml、7ml拌种处理,对小麦纹枯病、散黑穗病等主要种传、土传病害都有显著防效,安全性好。在病害一般发生田块,采用上述药剂及用量拌种即可控制中、后期病害,增产效果明显。以立克秀7ml及福·克·酮、适乐时等防效最好。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受气候异常、耕作栽培方式调整以及农机跨区作业等因素影响,小麦纹枯病、根腐病、茎基腐病、黑穗病、全蚀病等种传、土传病害及地下害虫在部分地区发生种类增加、程度加重趋势明显。实施小麦种子药剂处理是有效控制种传、土传病害及地下害虫,促进小麦全苗壮苗,实现农药减量的重要举措。种子药剂处理技术:一是正确开展种子药剂处理。纹枯病、腥黑穗病、散黑穗病等病害发生区:可选用6%戊唑醇FS 5 m L,加水200 m L拌种或包衣10 kg麦种;或选用30%苯醚甲环唑FS  相似文献   

15.
小麦是南阳市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55~63万hm~2,总产量27~31亿公斤。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生态环境条件的改变、秸秆还田面积的扩大、土壤药剂处理面积的减少及小麦良种的频繁调运,特别是种植密度加大,氮肥施用量增加,小麦生产水平明显提高,加之含单一遗传基因品种的大面积推广种植,小麦种传和土传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温室甜瓜土传病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大棚种植甜瓜土传病害发生严重的情况,介绍了甜瓜常见的几种土传病害包括枯萎病、蔓枯病和根腐病的发病症状,以及这些土传病害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农户实际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土传病害是保护地蔬菜生产中一类主要植物病害,文章在阐述土传病害发生因素及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随着小麦生产水平的提高及良种的频繁调运,小麦生产受种传病害和土传病害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影响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这些病害已经成为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的重要限制因素。因此,在小麦生产中,农户应该加强病害的防治,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保证小麦健康生长发育。一、小麦主要病害症状1、小麦纹枯病。属土传性病害,发病时间可以是整个生育期。染病小麦,苗期芽鞘变褐色,严重时烂芽枯死,叶鞘出现中部灰色、边缘褐色的  相似文献   

19.
温室土传病害及其防治技术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十年来,由于国内温室及其配套设备日趋完善,温室植物产品已进入稳定化生产阶段,温室蔬菜、花卉、经济树木等植物产品的生产者因市场的需要和土地的限制而欲进行高价值产品的连续化生产,轮作期限的缩短、连作、适宜土传病害发生的生态环境的持续建立、栽培抗病品种的广泛缺乏、与栽培措施不相适宜的防治理论与技术导致了土传病害的传播、频繁流行以及新的土传病害的发生,最终导致花费大量投资的温室因土传病害的猖獗而不能获得理想的收获。防治土传病害的技术包括许多种,但由于农药的公害问题,物理和生物防治技术开始迅速发展,比如新近开始应用的土壤微水分电处理技术等。总的看来,连作引起的土传病害最为频繁,其次为线虫病害和前茬作物根系释放的有害物质,三者构成了温室土传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同时也表明了土传病害是现代农业的一种标志。因此。防治土传病害的技术体现了温室生产管理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20.
<正>小麦秋播期间是防治病虫害的关键时期之一,尤其对小麦系统性侵染的病害、土传病害、种传病害和地下害虫等病虫害的防治十分有效。根据北京市小麦病虫发生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