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传染性贫血病是由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的,通过虻、蚊、蠓等其他传播媒介的一种传染病。其中,马易感性最强,骡、驴次之。症状以发热、贫血、黄疸、出血、浮肿、心脏衰热、红细胞减少、血沉加快、血红蛋白降低,并出现吞铁细胞。病变主要为全身败血症、贫血、网状内皮系统增生及铁代谢障碍。根据流行病学、症状及病理学变化,可初步诊断。该病尚无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2.
马传染性贫血是由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的马属动物传染病,以病毒持续性感染、免疫病理反应及临床反复发作为特征,出现发热并伴有贫血、出血、黄疸、心脏衰弱、浮肿和消瘦等症状。此病主要感染马属动物,一般在7~9月发生较多,主要通过吸血昆虫叮咬传播,致死率较高。一、马传染性贫血防控概况1.存栏与预防情况2004年以来,兵团第14师马属动物存栏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马传染性贫血是由马传染性贫血病毒感染后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马在发病后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贫血和黄疸等症状。发病严重的马会出现死亡,给养殖场造成严重的发病风险和经济损失。本文通过对马传染性贫血病的分析,归纳防治方法,为本病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阐述马传染性贫血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诊断方法,提出综合防制措施,以期切实消灭马传染性贫血病。  相似文献   

5.
马传染性贫血病是由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的马、驴、骡传染病,其特征主要为间歇性发热、消瘦,进行性衰弱、贫血和浮肿,马传染性贫血病给养马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此病病程复杂,根据临床症状可作初步诊断,但确诊还要进行实验室诊断.实验室诊断方法有补反试验、荧光抗体技术、中和试验、ELISA试验、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等,下面详细谈谈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  相似文献   

6.
马传染性贫血病是由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马属动物传染病。该病一旦暴发很难消除,严重威胁我国乃至世界马业安全,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正文主要阐述了北京市朝阳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辖区内检疫一例马传染性贫血病阳性马进行处置的过程及后续防控。  相似文献   

7.
应用在日本发离的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强毒株P337-V70实验感染了1匹健康马,经2次感染后,这匹实验感染并未呈现临床症状。从这匹马的外周和肝组织获得了覆盖马传染性贫血病毒gp90基因主要中和抗原功能区(PND)的前病毒序列。通过对这些序列的比较分析发现,一些序列在PND功能区含有核苷酸的插入变异。  相似文献   

8.
为了全面了解富源县1979年以来40余年开展马传染性贫血防治工作情况,进一步巩固已取得的防治成果,通过采用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统计分析等方法,对该县不同阶段马传染性贫血防治采取的做法、取得的成效进行了分析、回顾总结和交流,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9.
新平县马传染性贫血防制工作从1979年开始,经过几代兽医工作者的辛苦工作,采取一系列综合防控措施,成效显著,1993年经省畜牧局验收达到马传贫"稳定控制标准",2016年通过市级考核验收,获云南省消灭马传贫考核验收证书。对新平县消灭马传染性贫血工作的做法及成效进行总结,为今后该病的防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马传染性脑脊髄炎是由不同种类病毒引起马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机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总称。常见的有波那病、美洲马传染性脑脊髄炎、苏联马传染性脑脊髓炎。文章对以上3种主要马传染性脑脊髄炎的发病症状、诊断及防治方法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养马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马传染性贫血(简称马传贫)是由反转录病毒引起的一种马、骡、驴的传染病。传染媒介为吸血昆虫。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高热稽留或间歇热,有贫血、出血、黄疸、心脏衰弱、浮肿和消瘦等症状。急性暴发期往往造成大批死亡。目前为止,除中国外,各国防治马传贫的办法,只是采取血清学诊断,对检出的病马大批追杀深埋。该疫苗是由马传贫强毒株,经驴白细胞培养驯化后,获得了对马、驴的毒力明显减弱,且保持了良好免疫原性的弱毒株。用此弱毒制造的疫苗对马、驴安全、稳定。疫苗接种的马、驴,经过长期(6~39个月)观察不出马传贫症状;疫苗接种马、驴后,用不同时间采取  相似文献   

12.
鸡传染性贫血是由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鸡的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是继传染性法氏囊病后又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性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常给养鸡户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本文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就本病病原、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诊断要点方面进行简要阐述,提出针对性防控对策,以期为诊治鸡传染性贫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对濉溪县1973年发生马传染性贫血病以来的防治情况进行调研。本文对马传染性贫血病发生情况、流行特点与临床症状、防治措施、防治成效等调研内容进行总结,以期为更好地防治马传染性贫血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马传染性贫血病曾在我国多次发生和流行,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文中从病原学、流行特点、临床特征、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等方面对马传染性贫血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提出其综合防控措施,旨在为今后该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鸡传染性贫血的诊断与类症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军 《农技服务》2008,25(4):74-74
介绍了鸡传染性贫血的临床症状、诊断要点及类症鉴别。  相似文献   

16.
王群 《湖南农业》2007,(6):16-16
鸡传染性贫血是由鸡贫血病毒引起的雏鸡再生障碍性贫血,全身淋巴组织萎缩,皮下和肌肉出血及高死亡率为特征的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由于感染该病后可使马立克病毒毒力增强,火鸡疱诊病毒疫苗的免疫力下降,引起世界各国重视.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鸡传染性贫血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临床诊断要点及防治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为从业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绪言在兽医生产实践和科学试验中,常见到有些病例在临床上和血检方面管确诊为马传染性贫血(以下简称“传贫”),但经过一定时间之后,传贫的临床症状几乎完全消失,血检也不易发现应有的变化,营养状态显著好转,如无病史往往很难认为是传贫病马,因而往往误认为此类型病马已完全治癒。为了阐明这类在临床上有恢复趋向的传贫病马的组织器官病理形态学交化,及其与临床表现之间的联系,以便弄清此型病马的性质及其所处状态,乃进行此项研究工作。试验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鸡传染性贫血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鸡传染性贫血的流行病学特点,病原、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临床防治。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畜禽种业》2011,7(7):155-155
近日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第79届年会在法国巴黎召开。大会通过决议,认定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国家口蹄疫参考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马传染性贫血实验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